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第49章

作者:九命沧凌

  在麒麟关内。

  杨林等人,没有直接让使者前往,而是让一员偏将去打探消息。

  等偏将归来后,便是来到府衙之中。

  只见杨林正色问道:

  “伍云召怎么说?”

  偏将拱手答道:

  “启禀王爷,伍云召等人并无罢战之意,他们严词拒绝了末将所言。”

  听到这话,韩擒虎先说道:

  “这也在预料之中,伍云召之人性情刚烈,怎么可能轻易答应?”

  邱瑞也是沉吟:

  “如此说来,这一战是避免不了了。”

  杨林则是肃然道:

  “伍云召若是不答应,有利有弊,虽然敌军来势汹汹,但我军固守麒麟关,他们再怎么样,也无计可施,只能在关外观望。

  如果他答应了,回去休养生息,整顿兵马,反而更让人忧心忡忡。”

  三人目光相对,皆是点了点头。

  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劲敌,那才是最恐怖的,要是直来直往,反而不算什么。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虽然现在看起来,勾践有点心理变态,但人家确实成功灭了吴国。

  随即,杨林颔首道:

  “也不必想那么多了,等三日后再让使者前往,若是招安不成的话,南阳周边防线,都要交给梦龙你了,可不能掉以轻心。”

  按照杨广的旨意,等招安之后,无论结果,杨林和韩擒虎都要回京述职。

  ——

  时间转瞬即逝。

  三日后。

  朝廷使者来到麒麟关外。

  他奉杨广之命前来,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灭门之仇摆在这里,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当使者进入南阳兵马营寨。

  不少将士怒目相对。

  那日在雄天劝说下,伍云召做出决定,便是招来南阳诸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像司马超这等倔脾气,自然难以接受。

  他们跟着伍云召死战,为的就是胸中一腔热血。可现在,伍云召却因为一个南阳王,选择与昏君罢战言和,岂不令人恼火?

  但等伍云召说完,众人则是陷入沉默。

  面对麒麟关的严防死守,他们一样没有办法。

  在明白了伍云召用意后,众人没有继续反对。他们跟着伍云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家侯爷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

  而诸将明白后,下面的士卒不是问题。

  伍云召割据南阳的基础,便是南阳关众将士。如果没有他们鼎力相助,伍云召别说大胜敌军,早就落荒而逃了。

  当此刻,朝廷使者前来。

  哪怕这些将士知道,伍云召将接受昏君的封赏,两边罢战言和。

  可他们觉得,伍云召是无奈为之。

  最可恨的,还是那昏君。

  过不多时。

  使者一路来到大帐之中。

  方才被人盯着,他真是寒毛直竖,总觉得要被人生吞活剐了一般。

  见到伍云召,他连忙拱手道:

  “下官见过南阳侯。”

  如果伍云召是一般官员,身为朝廷使者的他,自然不需要如此谦卑。

  可是,在面对一位威名显赫的敌将时,使者却不敢太过放肆。

  要是不小心惹恼了伍云召,人家可不会管你是谁,直接拉出去宰了。

  看着使者,伍云召面色平静,不见一丝波澜,因为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只要能报仇,背负骂名也值了。

  大帐中的氛围,让使者有些意外,他心中狐疑,琢磨不透。

  按照之前得到的消息,伍云召等人可没有好脸色啊,怎么现在如此淡定?

  虽然有点想不明白,使者依旧说道:

  “侯爷,下官是奉陛下旨意,前来加封侯爷为大隋南阳王的。到时候,侯爷的封地便是整个南阳,有听调不听宣之权。”

  听着使者之言,伍云召缓缓点头:

  “好,这道圣旨本侯可以接下,但在此之前,本侯有三个要求。

  其一,在本侯接旨之后,需将我伍家老幼尸骨送到南阳安葬。

  其二,南阳往来一切如故,无论是商贾还是寻常百姓,朝廷不可加以限制。

  其三,本侯希望,朝廷的兵马可以从麒麟关撤走,这里本是南阳疆土。

  若是不允的话,本侯也只能继续兴兵了。

  这三个要求,是本侯的底线。”

  伍云召目光炯炯,没有半分退让的意思。

  让使者满面错愕,一时无言。

第75章 罢战撤兵

  面对伍云召提出的要求,使者沉吟之后,终于是开口说道:

  “侯爷的要求并无不妥之处。下官在出发之前,陛下已经下令,要将伍家尸骨移送南阳。不过剩下两个要求,下官也不敢轻易答应。”

  杨广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和伍云召最大的矛盾,就是伍家灭门之事。

  虽然死人不能复活,但收殓尸骨,移送南阳,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听得使者答复,伍云召依旧很平静,说道:

  “本侯的要求,你可派人快马送禀大兴。本侯给你三日时间,若是三日之后不能给出答复,此事就无需再谈了。”

  在雄天的劝说下,伍云召改变了想法。

  而这三个要求,却是他的底线。这不代表伍云召已经放下仇恨,他只是选择忍辱负重,等待可以报仇的那一天。

  使者知道事关重大,拱手道:

  “好,那就如侯爷所言,三日之后下官再来拜会,定然给出答复。”

  使者离开南阳营寨。

  一骑快马,直奔大兴城而去。

  ——

  虽然杨广并不情愿,但最终,他还是答应了伍云召的三个要求。

  伍家老幼的尸骨,这个无需多言。

  对于杨广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第二个要求,不可对百姓商贾加以限制,只是明面上的。如果杨广想要针对南阳,他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手段。

  真正让杨广头疼的,还是第三个要求。

  也就是从麒麟关撤军。

  虽然现在说着好听,等朝廷撤军之后,伍云召也会罢战休息。

  可谁知道,如果杨广真的这样做了,伍云召却趁势出兵,岂不麻烦?

  不过斟酌之后,杨广也同意了。

  从南阳到大兴,沿途关隘不少,哪怕没有麒麟关,也可以守其他关隘。

  无非多花一点精力。

  现如今,还是让伍云召安定下来最重要。

  这只是权宜之计。

  等杨广做好万全准备,再将之覆灭不迟,不必纠结于一时之气。

  正如杨广登基历程。

  依靠超强的演技,完全把自己演成了另一个人,并且与自家大哥形成鲜明对比。

  这才在独孤伽罗的支持下,成为大隋的储君,最终走到了天子之位。

  得到了确切答复的使者,再度赶到南阳营寨,把消息告诉了伍云召。

  再过数日,伍家老幼尸骨便会送到南阳。

  而朝廷关于南阳的禁令已经解除。

  至于麒麟关,需等伍云召撤回南阳,朝廷兵马便会主动退去。

  到时候,伍云召就能派人来接管了。

  说到这里,两边算是达成了一致,伍云召没有废话,开始调兵撤离。

  继续堵在麒麟关外,也没有意义。

  杨林等老将坐镇关内,不管南阳兵马野战再强,在这里也发挥不出来。

  在离去前。

  无人看见的角落里,伍云召深吸一口气,同时在心中提醒自己。

  无论如何,血海深仇不可忘!

  ——

  同样得到消息的,还有麒麟关众将。

  杨林等人又聚在一起。

  他们都是大隋的元老之臣,大隋的建立,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功劳。

  邱瑞面露唏嘘之色,有些感慨道:

  “如今南阳罢兵,对于大隋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坏事。但这样的大仇,哪有这么容易放下,未来着实令人忧心啊!”

  就目前来看,伍云召带兵退去,使得大隋能够恢复太平,对大隋是有利的。

  可是,如此血仇伍云召都能忍耐,反而让人忧心忡忡。他们对伍云召并不陌生,知道伍云召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种人,怎会为一个南阳王放弃报仇?

  恐怕伍云召心中所想,便是伺机而动,一旦让他发现可乘之机,肯定会不留余力杀出。

  有时候,隐藏着的危险,比浮于表面的危险,更令人恐惧。

  杨林一阵默然,缓缓点头道:

  “此事利弊兼有,未来情况如何,现在也无法预料。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劝陛下多加防备,免得真被其找到机会。

  总归是有你防范在此,只要天下不出现大的动乱,伍云召此生也只能待在南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