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漫客1
瓜田李下嘛。
多少要避着一点,再加上他的确也需要回一趟建康,跟家里人团聚团聚。
沈毅的马车出城的时候,福建巡抚以及福建的一众官员,福州卫指挥使凌肃以及福州卫的一众将官,都是一路相送,福建的官员在程廷知的带领下,送了四五里路,而福州卫的将官一路护送了沈毅近二十里路,这才依依不舍的与沈毅分别。
马车在官道上跑了一个多小时,时间来到了午后,众人路边歇脚,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吃一点干粮裹腹。
世子一边吃着糕点,一边晃悠悠的走到沈毅面前,笑着问道:“子恒,咱们是直接回建康,还是去临安府转转?”
沈老爷愣了愣:“去临安府做什么?”
“你不知道。”
李穆笑着说道:“前些日子,愚兄在临安府认识了一个小娘子,可水灵的很……”
“还是算了罢。”
沈老爷摇了摇头:“赶紧回建康要紧,这一趟……”
说到这里,沈毅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看了一眼千里之外的建康方向,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祸福难料啊……”
第七百一十一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
一路赶路不提。
时间来到了洪德十年的腊月十六,赶了大半个月路的一行人,终于远远的瞧见了偏方的建康城。
因为赶路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休息太长时间,此时众人脸上都有了一些疲惫,不过等到能够肉眼看到建康的时候,众人的精神都振奋了不少。
尤其是晋世子李穆。
他抚掌远远的指着建康城,抚掌笑道:“出门大半年便回来了,我这个都指挥使当真是史无前例了。”
一般坐镇地方上的都司都帅,无有朝廷诏命,是不太能够回到建康的,不然就很有可能会被治一个擅离职守之罪,不过李穆这个都指挥使,以“不务正业”为主,再加上他身份尊贵,偷偷溜回建康过年,也没有人敢说他什么。
不过沈老爷的心情,就要复杂很多了。
他自然也想要回到建康,回家里看看妻儿,不过这个时候,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吃不准皇帝的反应。
见到沈毅这个模样,李穆洒脱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笑道:“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连个笑脸都没有,深沉也不是这么个深沉法。”
沈毅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回头看了一眼蒋胜,缓缓说道:“速度再快一些罢,天黑之前进城,大家伙好好休息几天。”
蒋胜躬身应是。
李穆伸了个懒腰,对着沈毅说道:“可惜,进了建康城,你我兄弟就不能常见面了,免得那些疯狗御史见到了,说我结交外臣,说你结交宗室。”
沈毅笑着说道:“十八子楼我熟的很了,有事情找世子的话,我便去十八子楼。”
“好。”
李穆点了点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不过最近几天就不要找我了,这一路赶路,可把我累坏了,非得好好睡上几天不可。”
沈毅微微一笑,没有再说话。
一行人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建康。
进了建康之后,李穆对沈毅拱了拱手,便带着几个随从跟沈毅分道扬镳,回晋王府去了。
而沈老爷看了看天色,带着一众随从到了沈宅门口,沈毅站在自家门口,回头对蒋胜叮嘱道:“我先回家去,你把兄弟们的吃住安排好,莫要亏待了他们,花费去账房支取。”
蒋胜连忙低头。
沈毅顿了顿,又说道:“福州的事情,暂时不要乱说。”
蒋胜本来脸上带着笑容,闻言立刻严肃了起来,他对着沈毅深深低头道:“公子您放心,小的嘴巴严实得很。”
“不该说的话,小的一个字都不会说出去的!”
“嗯。”
沈毅伸了个懒腰,大步朝着自家走去。
刚走进大门,沈家的门房就发现了他,一阵惊喜的叫嚷之后,没过多久,沈家人就统统跑了出来,迎接沈毅的归来。
等到家里人到齐,沈毅先是拉住了妻子的手,又把沈渊抱在怀里,对着众人问道:“父亲还没有回来么?怎么沈恒也不在?”
陆若溪被沈毅在众人面前牵着手,有些不太好意思,不过她还是回答道:“父亲在江都一直不曾回来,至于九郎他……”
“现在还在翰林院,没有回来。”
沈恒中探花之后,被授翰林院编修,已经在翰林院上班了。
比沈毅当年的翰林院庶吉士,还要更风光一些。
不过与沈老爷同科的三鼎甲,现在才刚刚在翰林院待满三年,等待着朝廷授官,论前途,他们比现在已经是正五品的沈老爷,要差的太多了。
众人围着沈毅七嘴八舌的说话,大丫鬟青儿笑着说道:“公子前几次回来的时候,都会给咱们带一些当地的东西回来,这次怎么没见带东西回来?”
沈老爷神色有些疲惫,他愣了愣,然后无奈一笑:“忘了忘了。”
众人都叽叽喳喳的跟沈毅说话,独独陆若溪察觉到了沈毅的情绪有些不对劲,她拉着沈毅的胳膊走到一边,轻声道:“夫君这是怎么了?”
“可能是赶路累的,也可能是心情不太好。”
沈老爷看了看眼前这个温婉的妻子,又看了看怀里已经会叫爹爹的儿子,心情突然好了不少,他微笑道:“睡一觉也就好了。”
众人正说话的时候,一身七品官服的沈恒,从外面走了进来,远远的看见沈毅之后,他惊喜交加,大步上前,伸手抱了抱沈毅,然后又退后两步,对着沈毅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大兄!”
沈毅伸手拍了拍沈恒的肩膀,看着眼前这个有出息的胞弟,心情又好了一些。
“好样的小弟。”
沈老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给咱们家长脸了。”
沈恒得中三鼎甲,对于沈家上下,都是一件荣光的大事,不止沈章脸上有光,对于沈毅来说,也是长脸的一件事。
甚至,沈家的政治资本,也因此厚重了许多。
而沈毅的父亲沈章,今年春天带着沈恒回了一趟江都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建康来,多半也是在老家“人前显圣”。
当然了,除了人前显圣之外,沈章主要是在老家监督亡妻坟墓的修缮以及沈家祠堂牌坊的修建。
今年,沈家要再添一座牌坊。
一座进士及第牌坊!
“侥幸。”
沈恒微微低头,笑着说道:“事后,小弟去看殿试公布的卷子,也觉得十分后怕,当时如果不是发挥得好,是绝不可能中一甲的。”
两兄弟久别重逢,再一起说了好一会儿话,一直到沈家开饭,兄弟俩才项目入席。
入席之后,沈毅先动了筷子,然后看向陆若溪,开口说道:“还有小半个月就过年了,过年之前应当把父亲请回来才是,不然咱们在建康过年,父亲在江都,不太合适。”
陆若溪放下筷子,微微瞥了沈毅一眼,笑着说道:“早就让人去请了,还让九郎亲笔写了信,本来准备着这两天如果江都那边还没有回信,我便亲自回一趟江都,把父亲和我爹都请到江都来过年。”
她话里的语气,多少有点埋怨的味道。
毕竟沈老爷成婚后的这几年,的确没有怎么打理过家事,这家里里里外外,都是陆若溪在操持。
一旁的沈恒笑着说道:“大兄不在家里,大嫂把家里操持的井井有条,大兄能想到的事情,大嫂早就想到了。”
沈老爷瞪了沈恒一眼,后者缩了缩脖子,继续吃饭了。
沈毅瞪他,不是因为他向着陆若溪,而是因为老爹沈章躲在江都不肯回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沈恒。
因为沈恒中了进士之后,曾经跟沈章提过,要取陈幼娘为妻的事情,这让小老头非常生气,干脆躲在江都不回来了。
而这事,沈毅也是刚刚才知道。
探花郎被沈毅瞪的浑身不舒服,他有些心虚的看了看自家兄长,开口道:“大兄,你刚回来,赶紧吃了饭,好好歇息罢……”
沈毅无奈摇头,没有追究下去,而是换了个话题:“这段时间在翰林院可还好?”
“都好。”
沈恒中了进士之后,明显开朗了不少,他笑着说道:“有大兄在,谁敢欺负我?”
“贫嘴。”
沈毅摇了摇头,继续吃饭了。
饭桌上,都是欢声笑语。
而心思细腻的陆若溪,还是能察觉到沈毅的情绪有些不对劲,她若有所思,然后看了一眼外面已经完全黑下来的天色。
记得去年自家夫君回建康的时候,一顿饭还没有吃完,便被召到宫里去了。
而现在……
天色已经全黑了。
并没有任何人登门,召沈毅进宫……
第七百一十二章 吵嘴
这天晚上,沈毅睡了个好觉。
家庭的温暖,让他这些天来的疲惫感消散了不少,次日早上起来的时候,沈老爷又变成了神采奕奕的年轻人,一边穿衣服,一边笑着对陆若溪说道:“明年,为夫大约就不用离开建康,可以好好陪陪夫人跟渊儿了。”
陆若溪这会儿也已经起床,她一边帮沈毅穿戴官服,一边轻声道:“在外面奔波的一整年,又赶路大半个月回来,怎么一大早就起床了,不多睡一会儿?”
沈毅摇头,微微叹了口气:“我昨天下午回的建康,昨天还可以推脱时辰太晚,今天要是还不去宫里面圣缴旨,天子即便不怪罪,御史估计也要参我了。”
说到这里,沈老爷摸了摸夫人的脑袋,微笑道:“不过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而已,交了差事之后,为夫便可以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了,朝廷最少要到年后才会用我做事情。”
他爽朗一笑:“说不定还能更长。”
这会儿,沈毅心里患得患失的情绪,已经消失了七七八八。
不管皇帝对他的态度如何,以沈毅现在的处境来说,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被闲置而已。
他依旧还是五品官,是两榜进士,没有人能够欺负他,大可以安生的过自己的日子。
抱着这个念头,天色刚亮的时候,沈毅就穿着官服离开了沈宅,然后坐着马车到了皇城门口,又从皇城门口一路步行到达宫门。
这一次,沈老爷等了大半个时辰,才被一个小太监,带进的甘露殿偏殿待诏。
这一等,又是一个时辰。
一直到临近中午的时候,才有一个小太监过来,领着沈毅,一路到了甘露殿内殿,沈老爷手捧文书,一路进了内殿,在内殿,见到了皇帝陛下。
“臣兵部郎中沈毅,叩见陛下。”
此时的皇帝陛下,依旧跟平常一样,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翻看,不过他的心思很明显不在书上,沈毅的声音刚刚响起,他便把手里的书缓缓放下,然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沈毅。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缓缓开口:“等了许久了罢?”
沈毅跪在地上,不卑不亢的回答道:“臣没有等很久。”
皇帝淡淡的瞥了一眼沈毅:“用不着说这种假话,朕知道你在外面等了半天时间,也知道你沈七等的不耐烦了。”
皇帝陛下静静的看着沈毅,面无表情:“外臣见朕,大约都是要等这么久的。”
沈毅这么长时间里,只要进宫面圣,除非皇帝正在接见大臣,否则基本上都能很快的见到皇帝。
而皇帝这番话的意思是,之前你沈毅能够见到朕,是朕对你的特殊待遇。
是朕对你的“圣眷”。
如今,这份“圣眷”还有没有,你要自己掂量掂量。
沈老爷依旧跪在地上,他也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微微低头道:“臣……多谢陛下厚待。”
见沈毅面如平湖的模样,皇帝陛下心里没来由的又有些生气,不过他按捺住了怒火,闷声道:“平身赐座。”
很快,一张小凳子,被放在了沈毅身后,沈老爷面不改色的坐了下去。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情绪,然后开口道:“沈卿,你在洪德八年奉旨巡海,转眼在东南数年,可以与朕汇报东南的情况了。”
沈老爷微微低头,开口道:“是。”
“陛下,臣在东南数年,东南三省的地方风气,臣也多少见识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