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720章

作者:漫客1

  依旧准备用汉人军队去挡住薛威,去当炮灰。

  图远有些无奈的看了看他,随即微微摇头,感慨道:“罢了,你去调兵罢。”

  “本将会给你安排的。”

  纳达恭敬低头:“多谢大将军!”

  ……

  战场上,战事进入到了白热化。

  薛大将军骑在马上,挥舞长枪,一枪扫倒了一个齐人之后,他自己也身形不稳,被齐人瞅准机会,一箭正中肩膀,薛大将军吃痛之下一个踉跄,从马上跌了下来。

  好在,他已经是淮安军的主将,身边也是有卫队的,见主将落马,一旁立刻有人上前,一把将他扶了起来,然后附近十几个人,围在了他旁边,将他围在了中间。

  “薛将军,您没事罢!”

  薛威用左手,握住自己右肩的箭矢。

  因为他的铠甲精良,箭矢只将将入肉半寸。

  他一咬牙,将箭矢拔了下来,然后用手捂住伤口,左右看了看,沉声喝道:“针眼一般大的小伤,有什么要紧,围过来做什么?”

  他喘了几口气之后,才开口说道:“去杀敌!”

  此时此刻,薛威已经在战场上,差不多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

  刚才之所以落马,也不是因为中箭,更多的是因为疲累分身,才跌下了马。

  他肩膀上的箭伤的确不是很重,这么多年,他身上随便一个伤口,都远比这个箭伤重得多。

  但是他这个体重,从马上摔下来,确着实摔的不轻。

  被骂了几句之后,他旁边的卫队并没有离开,而是依旧守在他旁边,过了一会儿之后,先锋军的副将万钟,匆匆赶了过来,奔到薛威旁边,先是蹲下来查看他的伤势,确定没有大碍之后,才开口道:“薛将军,末将让人送你回后面大营休养。”

  薛威梗着脖子,还要说话。

  万钟咬牙道:“薛将军,沈公先前就吩咐过,不许你再冲阵,你如果还是不愿意回后方去,末将下次见了沈公,非得告你一状不可。”

  两个人年纪相仿,当年同在临海卫当兵,甚至同样是因为杀了倭寇,被沈毅赏识。

  因此,万钟在整个淮安军里的地位虽然未见得很高,在薛威这里却是说的上话的。

  薛威看了看万钟,笑骂道:“你小子,威胁起我来了。”

  “我身子怎么样,我自家不清楚?”

  “我不用回大营。”

  见万钟面色严肃,薛威咳嗽了一声,嘴角有一丝鲜血沁出来,他深呼吸了几口气之后,开口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大营距离这里少说十来里路,我是不可能回去的,扶我找个地方,休息会罢。”

  万钟点头,回头对卫队吩咐了几句,让他们领薛威下去。

  薛威被搀扶起来之后,看了看万钟,咬牙道:“兄弟,这一仗还剩下一些收尾了,打的再漂亮一些,给咱们先锋军,立一立威风!”

  万钟低头抱拳:“末将遵命!”

  薛威被人搀扶着就要离开,刚转过身子,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扭头看着万钟,龇牙咧嘴:“兄弟,我领兵冲阵,是为了多杀几个齐人。”

  “你可不能真去干告状的婆妈事。”

  万钟闻言,也被他逗笑了,开口笑道:“将军放心,你现在回去休息,末将便不去告状。”

  他顿了顿之后,补充道:“不过末将说不说,沈公应该都会知道。”

  “沈公知道是他自家知道的。”

  薛大将军咧嘴一笑:“民不举官不究嘛。”

  说罢,他一瘸一拐的,离开了战场。

  万钟则是默默回头,看向战场,挥手道:“再赶他们一轮!将他们,赶进左路军的圈子里!”

  附近的先锋军将士,齐声呼喝,嗷嗷叫着冲着齐人杀了过去。

  ……

  宁阳县城里。

  沈老爷一封封翻看前线送来的军报,等到堽城坝的消息陆续传来之后,沈毅给苏定薛威,各送了一封信,然后找到了在宁阳负责天子仪仗的太监孙谨。

  孙太监见到沈毅之后,也是长松了一口气,恭敬低头道:“沈侍郎,是不是仪仗可以返回曲阜了?”

  沈毅点头,轻声说道:“孙公公,前方战事已毕,陛下这一次御驾亲征,大破胡贼,可以返程了。”

  他抬头看天,继续说道:“毕竟钦天监卜算的日子将近,不能耽误了日子。”

  孙太监大喜过望,对着沈毅连连作揖,笑着说道:“这可太好了。”

  “这些日子,陛下身在宁阳,奴婢战战兢兢,夜夜睡不着觉。”

  沈老爷闻言,哑然一笑。

  这厮,还入戏了。

  他看着孙谨,轻声道:“孙公公这一次伴驾破敌,将来说不定是要记在史书里的。”

  “也算是名垂青史了。”

  孙谨连忙摆手,很是客气。

  “托沈侍郎的福,托沈侍郎的福。”

  “不过要说名垂青史。”

  他抬头看了看沈毅,感慨道。

  “沈侍郎您,才是真正的名垂青史。”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如梦似幻

  回曲阜的过程很顺利,两三天时间之后,沈毅赶回了曲阜城。

  此时,距离天子祭孔,只剩下了一天时间,沈老爷算是赶了个刚刚好。

  他刚回到曲阜,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跟着皇帝的仪仗一起到了孔府,龙辇上的“皇帝”刚刚下了辇驾,孔家的叔侄俩假模假样的跪在地上接了驾,沈老爷就被高太监领着,一路到了孔家后院的一间书房里,见到了闭关许久的皇帝陛下。

  沈毅刚刚被高太监带进去,正在翻看孔家藏书的皇帝陛下,就直接把手里的孤本丢在一边,喜出望外的抬头看着沈毅,甚至有些失态。

  “沈卿可算是回来了!”

  皇帝陛下拉着沈毅的手坐下,说话都有些着忙。

  “朕两天前就听说沈卿从宁阳动身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沈老爷微微欠身,开口笑道:“陛下的仪仗在,臣哪里能够独自回来,总是要顾全陛下的。”

  宁阳距离曲阜本来就不算太远,如果是骑马的话,大半天时间就能到。

  不过沈毅不能骑马回来。

  因为他是伴驾出征的。

  这个时候如果他自己快马加鞭赶回去了,显得不太合适,还是要跟着皇帝的仪仗一起回去。

  毕竟做戏要做足,要给领导面子。

  如果不给领导面子,那就属于是飘了。

  飘了的话,不管做了再多事情,都很有可能会被领导记在小本本上,哪怕现在不跟你翻脸,将来有一天小本本记满了,记不下了,多半就会拿出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了。

  皇帝陛下怔了怔,然后哑然失笑:“你们读书人,就是想的多,朕那个仪仗回不回来,没有什么要紧的。”

  沈老爷摇了摇头,笑着说道:“陛下的体面,就是大陈的体面,此时是两国相争最激烈的时候,大陈的体面非常重要。”

  “在臣看来,这一场竞争。”

  “不止是军事上的竞争,还有国力上的竞争。”

  沈老爷顿了顿,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要争一些平日里看不太见的东西。”

  皇帝闻言,摸了摸下颌的胡须,若有所思:“沈卿指的是?”

  “一些不见于明面上,但是的确很强大的民间势力。”

  “或者说地方势力。”

  沈毅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这些人,可以是地方士绅,也可以是豪商巨贾,因为他们并不像小民百姓那样一穷二白,大多势力不小,所以……”

  说到这里,沈老爷眯着眼睛,轻声道:“惯会骑墙。”

  “不管是咱们现在的大陈境内,还是被伪齐占据的北边,都有这种人存在,他们现在一定在死死地盯着两国相争的战场,准备伺机下注。”

  听到沈毅这么说,皇帝陛下闷哼了一声,冷声道:“沈卿这么一说,朕就明白了,七十年前朱里真人入关的时候,关内便有不少这种人。”

  他心里也有些恼火,低声道:“沈卿这四个字说得很好。”

  “他们……”

  “惯会骑墙。”

  沈毅说的这一批人,并不是单纯指商人,而是指那些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料的人,其中有地方豪强,有数百年的世家。

  这帮人追求的是,国亡而家不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便只能骑墙。

  甚至要提前下注。

  因为如果局势已定的时候,就用不着他们纳头便拜了,赢家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取。

  沈毅微笑道:“陛下不必生气,当年有这些骑墙派倒向齐人,如今我大陈兵锋正盛,所向披靡,自然也会有人倒向咱们大陈。”

  “他们骑在墙上的这些人,是最敏感的,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到建康去,向陛下捐钱献物,甚至献上北境的地图了。”

  皇帝陛下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朕素来看不起这些人。”

  沈老爷微微低头,开口道:“这些人臣也瞧不起,但是这种时候,却不好推拒他们。”

  皇帝“嗯”了一声,摇头叹了口气:“这道理,朕是明白的,沈卿你放心,要真有这些人到建康去寻朕,朕捏着鼻子,也会给他们一份富贵的。”

  说到这里,皇帝闷哼了一声:“等山河一统……”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抬头看着沈毅,问道:“沈卿,宁阳那里的战事现在如何了?还没有出结果么?”

  听到这个问题,沈老爷默默的看了一眼皇帝,心里忍不住想要吐槽。

  他本人接收宁阳消息,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内卫,即便是通过邸报司,内卫也不可能不知情。

  而内卫知情,就意味着皇帝陛下知道。

  关于宁阳的具体情况,眼前的皇帝陛下,说不定比他沈毅知道的还要清楚,现在却明知故问起来了。

  不过领导问话了,自然没有不回答的道理,沈毅想了想,组织了一下措辞,回答道:“回陛下,宁阳战场的战事,现在还在继续。”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咱们一定是占了便宜的。”

  沈毅低着头,回答道:“那夜,齐人夜袭微臣无果之后,仅仅第二天时间,他们便开始果断后退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淮安军没有来得及将他们全部留下。”

  “不过,他们之前有一万多人,没有来得及撤回济南府,现在淮安军的先锋军以及左路军,还有中军的两个千户营,正在围歼这一批被留下来的齐人。”

  “根据臣今天一早收到的消息,现在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了,约莫再有个五六天时间,就能彻底结束。”

  听完沈老爷的汇报之后,皇帝先是微微点头,然后看了沈毅一眼,开口道:“提起你那天晚上遇袭的事情,朕现在还心有余悸。”

  “后来朕听高明说,那天晚上是你军中出了个奸细,放响箭通知了齐人你的位置,才有了那场夜袭,是不是?”

  沈毅点头。

  “是,当时臣身边一个齐人的碟子,往天上放了响箭。”

  听到沈毅确认这个消息,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目光里杀气毕露。

  他狠狠地拍了拍桌子,语气里罕见的带了浓浓的愤怒:“事情查清楚了没有?”

  沈毅点头:“清净司在臣身边,埋了不少谍子,这一次捉出来五个人,臣已经处理了。”

  皇帝又问道:“怎么处理的?”

  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按叛国罪处理。”

  皇帝这才点了点头,闷声道:“你军中的人,你自己处置,朕就不干涉了,但是这几个人的人名,你须得写在文书上,报给朝廷,他们的家人,一定要按照朝廷的律法惩处。”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