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综武当神捕 第92章

作者:贫道爱烫头

  我给您说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同门共有九人,除去武功低微的小师妹,八人换上装扮,就是八个铁鞋大盗,然后约定时间同时作案。

  比如明天,大师兄在岭南作案,二师兄在满清作案,师姐在花家作案,我在荆襄作案,其余的在吐蕃西夏。

  莫说日行三千里,夜盗十八家,我们师兄弟,甚至能做到日行三万里,夜盗八十家,现在您明白了么?”

  花如令惊道:“贤侄的意思是,铁鞋大盗至少有两个,当初我杀死的是其中一个,刺瞎楼儿的是另一个,那人并未离开,而是隐藏在花家周围。”

  沈炼道:“就是这个意思。”

  “那该如何抓到铁鞋大盗?”

  “以花满楼的武功和感知能力,此人既然敢藏在花家周围,就说明花家有他需要的宝物,他觊觎着那件宝物。

  如果您放开一条口子,给铁鞋大盗偷盗的机会,他会不会现身呢?”

  花如令沉声道:“铁鞋大盗奸诈狡猾,恐怕不会如此轻易便上当。”

  沈炼晃了晃铁鞋的印记:“您刚才不是设定好了完美计策么?在咱们演戏的时候,岂不就是最大的空挡?”

  花如令闻言抚掌大笑:“贤侄真是好计策,铁鞋不来,假的就是真的,铁鞋如果来了,便让他有来无回。”

  沈炼问道:“花伯父,其实我也有事请您相助,我听说花家有去西域经商的商队,能不能给我找个向导。”

  “贤侄要去西域?”

  “不是,我只是偶然听到一些关于西域的传说,对此很感兴趣。

  走丝绸之路的商队,肯定有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向导,最好是有关天竺、藏地、吐蕃、密宗、佛法的。”

  沈炼总觉得赤焰刀的传说,很有几分熟悉,但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去往花家的路上,沈炼想到花家庞大的商队,做生意的人,肯定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便打算找人问问。

  赤焰刀的故事,不可能只有风四娘一个人听过,肯定还有相关传说。

  “这个简单,花家在这些地方全都有商队,我去给你找几个熟悉的,让他给你讲讲当地的风土人情。

  对了,这里还有最新校注的《大唐西域记》,贤侄可以对照着观看。”

  沈炼解开了他的心结,花如令自是非常大方,不仅找来向导,还让人送来西域进兵图……呃,大唐西域记!

  其实没啥差别。

  当年玄奘前边走,大唐军队紧跟在后边进军,等到玄奘取经归来,发现当初熟悉的国度,很多都被灭掉了。

  就连天竺,在玄奘离开后,也被王玄策领兵暴揍,所以有传闻,玄奘的通关文牒上,是李世民亲笔写的

  ——要么他过去,要么我过来!

  花如令找来的向导很有意思,他的名字叫做花平,本人却绝非花瓶。

  此人样貌普通,但颇为可爱,让人见了便大生好感,而且此人精通十几个地方的语言,对于西域风土人情、民俗传说、信仰体系,有很深的了解。

  “沈捕头,您想听哪的传说?”

  “既然是西域之地,最相关的肯定是张骞和玄奘,张骞距离太远,说说玄奘吧,我非常崇拜玄奘圣僧。”

  风四娘闻言撇了撇嘴。

  呸!

  你个杀星!

  拜哪门子的佛!

  佛祖显灵,先把你给镇压了!

第93章 圣僧传说,瀚海玉佛有什么用?

  “要说玄奘圣僧的故事,最有趣的肯定是女王的情缘,没办法,我们这些大俗之人,最爱听这种故事。”

  花平眉飞色舞的讲着故事,沈炼脑海中回荡着“鸳鸯双栖蝶双飞”。

  风四娘绝对不能说是俗人,但对圣僧的爱情故事,比沈炼更有兴趣。

  左诗这种小家碧玉,对于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更是毫无抵抗力。

  可惜这个故事里面没有猴子,也没有蝎子精,这个故事的蛋疼之处,就算孙悟空来了,棒子也打不下去。

  “据说当年圣僧为了取得真经,以佛法渡化世人,最终离开了女王。

  女王自此郁郁寡欢,国力衰颓,最终为外敌所灭,女王一念成魔,穷尽毕生修为,铸造了一把杀戮魔刀。

  女王以此刀杀僧灭佛,破灭红尘,犯下无数杀孽,惹得天怒人怨。

  恰在此时,玄奘取经归来,见女王变成这个模样,便去舍身渡化。

  圣僧袒胸露腹,以血肉之躯,承受女王销魂蚀骨的三刀重击,以佛血化解魔刀之上的深重怨念,又流下一滴蕴含着慈悲的真情泪,以此点醒女王。

  女王清醒之后,自知罪孽深重,以那把魔刀自刎,去地狱中赎罪。

  据说从此之后,那把魔刀再也没有任何魔性,反而蕴含慈悲佛力。

  沈捕头,你说当年那些事,到底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为何美人对僧人动情之后,后果总是会如此凄惨?”

  花平砸着嘴,不断地感叹。

  沈炼补充道:“你可能不知道,玄奘圣僧有个弟子,法号辩机,有个公主为他动情,然后他被皇帝砍了。”

  花平:!!!∑(°Д°ノ)ノ

  风四娘:Σ(っ°Д°;)っ

  左诗:(#°д°×)

  你特么说的是人话么?

  论煞风景,你是天下第一啊!

  沈炼对此丝毫没有察觉,反而接着要听故事:“还有没有传闻?我记得玄奘圣僧,渡化过不止一把魔刀。”

  “那是一伙作恶多端的盗匪,匪首号称什么赤焰狂魔,在打劫圣僧的时候被圣僧持九环锡杖,当头棒喝。

  赤焰狂魔大彻大悟,弃恶从善,不过他没有拜入圣僧门下,而是加入了密宗宁玛派,传下绝技火焰刀。”

  “那个九环锡杖厉害么?”

  “我在西域龟兹国听过传说,圣僧的那个禅杖,有惊天动地的威能,圣僧曾以禅杖之力,划出一条水道。”

  “这么厉害?”

  “当然厉害了,还有传说,圣僧曾在西域某地留下一件佛宝,据说是在天竺国的时候,亲手雕琢的玉佛。”

  “玉佛有什么玄妙?”

  “那我就不知道了。”

  花平对于各地风土人情,确实是非常的熟悉,明年如果去西域,倒是可以把此人借来,让他作为西域向导。

  不对啊!

  沈炼忽然想到一件事。

  假如开春去大理,最少也要花费一两个月,岂不是要在五月份去西域?

  西域之行至少需要两个月,那就是五月六月,或者是六月七月,那个时候的太阳,能把周芷若晒成灭绝师太。

  沈炼健康小麦色的皮肤,经受大沙漠的太阳之后,怕是会被晒成黑炭。

  去的时候是沈炼。

  回来之后是包公。

  沈炼听花平讲故事的时候,陆小凤正在听花满楼弹琴。

  花满楼自幼双目失明,接受的外来干扰远远小于常人,更能保持专注。

  因此,在很多方面,花满楼有异于常人的能力,比如超出十里的感知,比如超凡的听觉嗅觉,比如琴瑟笛萧。

  花满楼的琴声很优美,蕴含着勃勃生机,好似阳春三月,百花盛开。

  琴声轻柔舒缓之至,宛如雪花轻轻飘落在屋顶上,又似春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这首曲子名为《普庵咒》,是南北朝时候的普庵禅师作的曲子。

  普安十方、驱除虫蚁、蚊蚋不生、消灾解厄、驱邪除秽、逢凶化吉。

  这是花满楼最早学的曲子,也是他最喜欢的曲子,曲调之优雅,连麻雀都不忍心打扰,安安静静的聆听。

  “连麻雀都不忍心打搅,果然是花满楼啊!”

  “不请自来,背后偷听,一定是陆小凤。”

  “花满楼,你请我来,我又何必背后偷听呢。”

  “五音不全,不懂琴瑟之人,我为何要请你听琴?”

  说到此处,花满楼无奈的笑了笑。

  陆小凤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但有两个最大的缺点,其一是晕船,泛舟游湖都会发晕,其次则是五音不全。

  别人家五音不全,那就老老实实的隐藏起来,陆小凤偏不,这家伙还非常喜欢唱歌,尤其是在他喝醉了之后。

  唱歌倒是唱完了啊!

  那怎么可能呢?

  老老实实唱歌还是陆小凤么?

  这家伙只唱自己喜欢的那几句,然后就是这几句的无限循环,直到彻底的醉过去,口中还是会不断嘟囔。

  当然,能让陆小凤放下警惕,全身心的沉醉其中,那种机会非常少。

  就连陆小凤的那些情人,比如薛家大小姐薛冰,也只看过一两次而已。

  陆小凤五音不全,但作为浪荡江湖的浪荡子,听过无数花魁弹琴,甚至去过小花溪,听过怜秀秀的琴曲。

  怜秀秀是江淮最有名的花魁,琴曲为天下一绝,号称“筝仙”。

  她的名声甚至成为了屏障,为她阻拦浪荡子,足以“卖艺不卖身”。

  不过据说某人想用强时,正好赶上陆小凤在听琴,把那家伙直接扔到河水里冷静,然后就再也无人敢用强。

  听过怜秀秀的琴曲,陆小凤虽然不会弹琴,但他已经非常擅长聆听。

  比如,他听出了琴曲之内,藏得很深的阴影,以及压抑十年的愤怒。

  “花满楼,你的琴声很动听,但我能够感觉到,你内心很不舒服,你在用琴曲压抑愤怒,化解心中愁绪。”

  “这是件很久远的事。”

  “正好,从这里去花府,要坐很长时间的马车,我很擅长倾听。”

  “难得你还有安静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当然会安静。”

  ……

  花府。

  马车到达花府的时候,花如令的计划已经开始,为了保证成功,除了沈炼之外,他还请来诸多帮手。

  少林苦智大师,少林辈分最高的老和尚之一,今年已经八十九岁,胡须眉毛全都白了,气度宝相庄严。

  武当石鹊道长,武当玉虚宫掌门石雁道长的师弟,剑术高深莫测。

  十二连环坞总瓢把子鹰眼老七,他的这个“十二连环坞”,并不是江淮水道上的那个,而是一片连绵坞堡。

  每座坞堡都监控严密,内部更是森严到了极致,属于家族管理结构,外来的那些人,根本进不了内堂。

  神医宋问草,江湖神医,医术非常高明,脾气极好,名声颇为不错。

  荆襄沈玉门,沈炼的大哥,张无忌的徒弟,掌控荆襄之地,乃是荆襄实际上的武林盟主,气势最为旺盛。

  “呦~~~~”

  沈炼的声音拐了十八个弯:“这不是我的好大哥么?现在怎么有空了?荆襄的事忙完了?你现在很闲啊!”

  沈玉门冷哼道:“你小子是不是皮痒了?有什么话回去再说,你再敢与我阴阳怪气,我就让你尝尝厉害!”

  “咱俩在这儿抡王八拳,你肯定打不过我,别的不敢保证,你这张英俊的小白脸,肯定会被打成大猪头。”

上一篇:六环巫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