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百味人生 第588章

作者:闭口禅

  他轻咳一声,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那什么,这个问题我没想过,要是引发药性,那就是你运气不好,怨不得本教头,你说是吧?”

  高俅真想说‘是你祖宗’可他不敢,坐在地上,哭嚎道:

  “这可如何是好?”

  华十二摆手道:“没事,我这人医术也行,能开膛破肚,要是药性触发,我在那尸虫没进入你大脑之前,把你剖开,取了尸虫再给你缝上就行,至少能给你留个全尸!”

  高俅目瞪口呆。

  两人等了一个多时辰,见高俅没事,这才放心下来。

  华十二讪讪起身:

  “都过了一个时辰,想来不存在药性相冲的事情了,那解药你自己服用就行了,我就先回去了!”

  说完朝一脸绝望的高俅拱了拱手,转身就走。

  高俅眼泪都干了,现在真是欲哭无泪。

  华十二一走,高俅留了个心眼儿,没有立刻服用解药,而是叫来信任的管家,将解药放在桌子上,说等一会他要是呼痛,勿要惊慌,只给他服用这丹药就行。

  管家连连答应,保证做好这件事情。

  主仆两个等了快两个时辰,高俅表情逐渐扭曲:

  “狗贼,竟敢诓骗于我!”

  他见已经到了三日前中生死符的时辰,这生死符还没发作,料定华十二是在骗他,心里还想着,怪不得太医院和林、徐两位真人都没看出毛病来,原来竟是假的。

  这样一来,那什么三尸脑神丹、豹胎易筋丸,也当不得真了!

  高俅一把拿起解药,仍在地上,一脚踏碎,然后朝管家吩咐道:

  “去传本太尉命令,调五百禁军缉拿,啊”

  话没说完,浑身就如万蚁噬咬,奇痛奇痒,难以忍受,顿时倒在地上翻滚起来,顷刻之间,连五脏六腑也似发起痒来,当即叫道:

  “药,快给我药!”

  那管家慌道:“那药丸让老爷您给踏碎了啊”

  高俅这才想到自己干的蠢事,连忙爬在地上,也不管脏不脏,颤颤巍巍的舔了起来,果然解药下肚,奇痛奇痒渐渐减弱,最终整个人瘫在地上,大口喘息,好半天才缓了过来。

  一旁管家已经慌的不行:“老爷,要不要寻太医过来?”

  高俅缓缓起身:“不用了,你把墙上那宝剑给我!”

  太尉毕竟是武官,即便书房里,也挂了一柄宝剑作为装饰。

  管家将剑取下,呈给刚爬起来的高俅,后者拔出宝剑,一下刺入管家胸膛,在管家不敢置信的眼神下,高俅恶狠狠的道:

  “要怪就怪你命不好,不过你放心,你去之后,你家人本太尉会帮你好好照料!”

  他刚才像狗一样的丑态被这管家见到,自然不能留下活口,说完便抽出宝剑,那管家胸口喷出一道鲜血,人已经倒在血泊之中,等喊来亲卫的时候,这管家在高俅口中已经变成了陆谦狗贼的同党。

  华十二这边离开殿帅府,嘴里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他知道危机解除,以后高俅这当朝太尉,就彻底为他所用了。

  三层保险,就不信这老贼能逃出他的手掌心。

  前两次上街,都是行色匆匆,没来得及欣赏这清明上河图的汴梁风华,此时心情大好,回去的路上,华十二沿着街市一路逛去,便见酒楼茶肆,各色店铺鳞次栉比,市招高挂,买卖兴隆。

  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步行的,骑马的、乘轿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用出来时林娘子给的一贯钱,买了黄酒、烤鸭、烧兔,馕饼,带回菜园子,先告诉几人危机解除,然后和丈人张教头并鲁提辖好好喝了一通。

  等酒足饭饱,便暂别鲁达,过酸枣门,先把丈人送回家,然后带着林娘子、锦儿返回家中。

  避难几日,一家人在菜园子那边都没有好好休息,华十二倒是没什么,但林娘子心疼夫君,回来之后,叫锦儿烧了水,要服侍林华十二沐浴解乏。

  华十二:这好么吗?.这好吧!

  沐浴之时,雾气升腾,华十二看着张贞娘那含羞带俏和聂小倩一般无二的容貌,不由得想到了宁采臣那首诗的最后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如此一切便就顺理成章了,他也喜欢吃鸳鸯啊!

  两日之后,高俅派人送来兵部任命,擢升林冲为五品龙禁尉,让他修整三日,之后去殿前司领官服,当差点卯。

  华十二又在家懒了两日,还没等正式上差呢,却等来一封书信。

  这日下午,有人叫门,锦儿去应了,不一会张贞娘拿着一封书信走了进来:

  “官人,叔父从扬州使人送来的书信。”

  “叔父?”

  华十二有些懵,这些天他都没得到林冲记忆,便彻底放弃,从张贞娘那里旁敲侧击了一些林教头的身世,没听说还有个叔父在世啊。

  打开家书就见上面用小楷写道:

  “冲儿贤侄,见字如面”

  那字迹笔力劲健,刚中寓秀,取法高古,颇具魏晋之风。

  嗯,这些形容词都是华十二瞎想的,总之就感觉这字写得好看!

  华十二没看内容,往下先看落款,这一看不要紧,惊讶的半晌说不出话来,顿觉这个世界不简单.

  就见落款是:“叔父,林如海!”

  感谢:08a、魔界小小虎、好好考试兄弟的打赏,感谢投月票、推荐票的兄弟,多谢多谢。

第727章 黛玉入京,登门荣国府!(求全订!

  )

  看完书信,华十二表情有些复杂,这个叔父林如海就是那个红楼里的巡盐御史,也是林黛玉的父亲。

  这封信里,林如海先是说了前些日子他夫人贾敏在扬州突发疾病去世,因为扬州路远,林冲又有朝廷的差事,便在信里告诉林冲不必前往扬州吊唁。

  来信的目的,是林如海的岳母,贾府的老封君,恐其女儿死后,女婿公务繁忙,对外孙女照顾不周,便派荣国府长孙贾琏,前往扬州,要把外孙女林黛玉接到其身边教养。

  林如海担心女儿年幼,从小又从来没离开过父母身边,这次进京虽是住在外祖母家中,却也难以放心,便托林冲这个林黛玉的族兄照顾一二。

  华十二心说这还真是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啊,这林冲怎么就成了林黛玉的族兄了呢。

  看信中的意思,林冲和林如海是族亲,但关系好像算不上太近。

  否则贾敏亡故,林如海能给贾家报丧,却没派人知会同在汴梁的林冲,那肯定说不过去。

  华十二已经看明白这书信要表达的意思了,这信里说了林黛玉乘船到京的日期,想来贾府要派人去接,若是林家在京城没人就算了,可有族亲在京若不去接船,恐林黛玉在贾府会被人瞧轻了去。

  所以林如海写这封信的目的,应该就是叫华十二以林家人的身份去接船。

  看明白了这封信,华十二心说这文人就是这点不好,有话直接不就得了,绕来绕去也不嫌麻烦。

  林黛玉的船走运河从扬州到高邮、过淮安、淮阴,通洛渠到汴河便可直达开封,按照信上日期,应该是几日后就能到东京汴梁,算算日子那时他应该已经在龙禁尉当差了,看来刚上班就要请假去给林妹妹站台。

  见华十二看完信,张贞娘好奇问道:

  “官人,叔父信里怎么说?”

  等华十二将事情一说,张贞娘对林黛玉好生怜惜,只说等妹妹到了东京,定要多多走动才是。

  华十二把张贞娘拉到怀里,让其坐在自己腿上,先耳鬓厮磨一番,待其呼吸急促脸颊生晕之时,这才旁敲侧击的寻问自家与林如海的关系。

  他之前一番施为,就是怕问的时候暴露了底细,到时候张贞娘一看这林冲连族叔的事情都不记得,那还不生出怀疑么。

  果然经他一番手段,此时问起,张贞娘正满心羞涩,也没觉查出什么问题,便将自己知道的,都在华十二上下其手之下,都断断续续的说了。

  正如华十二所料,林如海并不是亲叔父,而是族叔,两家走的似乎并不亲近,甚至张贞娘对林如海的印象,也只是三年前和林冲成亲时,对方让人从扬州送来了一千两银子的贺礼而已。

  因此虽然从未见过面,张贞娘也因这一千两银子的人情,十分感恩的记到现在。

  华十二点了点头,对自己的判断更加确定,不过他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虽然林如海信里的意思大概是让他去接船,照顾什么的八成就是客气话,但既然他赶上了,总不能叫林妹妹像红楼里那样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的下场。

  他心里想着事情,手上却没闲着,张贞娘怕他大白天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实在受不了,便红着脸逃离了房间。

  华十二问完话之后就想着事情,手上都是下意识的举动,见张贞娘跑开,不透的莫名其妙,略一思索,便猜想到自家娘子为什么要逃,不由得呵呵直笑。

  不过张贞娘离开也好,他正好有事要做。

  之前他认为这个大宋是一个天地灵气十足,武道盛行的世界,想要了解这个世界,也都从这方面入手。

  可现在竟然有红楼人物跳出来,怕是本朝的历史也与他知道的那个大宋大有不同。

  所以华十二现在要做的,就是了解一下这个大宋的历史,省的去龙禁尉当差露出什么破绽,闹出事端来。

  林冲家里也有一处小书房,进去之后找了一圈,发现武人就是武人,史书什么的屁都没有。

  干脆和张贞娘打了一声招呼,离开家中,去街上找了个书坊,想要买几本史书看看,却发现大多是前朝史书,本朝的一本没有。

  华十二干脆找了个露天说书的老先生,待其讲完一场,他走过去给了一吊钱,说要借一步说话,想请教一些问题。

  那先生说一天也不过二三十个大钱,华十二一次就给一吊,老先生收了钱二话不说,收拾东西乐呵呵就跟他走了。

  华十二把人请到自家书房,让丫鬟锦儿送来点心茶水,这才虚心请教,说自己一介武人,没读过什么书,如今在龙禁尉找了个差事,过两日就要去上差,怕闹出什么笑话,所以想请老先生给他讲讲本朝的历史。

  老先生一听顿时笑了,你要找他做别的事情,他自忖没什么能力,可要讲历史、说故事,那还不手拿把掐。

  当即就从本朝太祖武镇乾坤,打遍天下开始讲起。

  “话说唐朝末年,昏君无德,朝纲败坏,以至天下纷乱,群雄并起,神州中原连年混战至民不聊生,又国之将亡,妖孽横行,我朝太祖他老人家,出身军伍,有平定天下之志,凭手中一条盘龙棍,灭四方妖魔,慑八方诸侯,逐鹿中原,定鼎天下!”

  老头说的抑扬顿挫,拿的一手好说书范儿!

  华十二听的头大,忍不住打断道:

  “老先生,评书演义什么的咱就别讲了,说正史就行!”

  老头眼睛一瞪:“这位官人,我说的就是正史啊!”

  华十二都气笑了,一吊钱就买个玄幻小说是吧,要听也得听穿越的啊,他没好气儿的道:

  “那你说说,怎么就从唐朝末年直接到了我朝太祖呢,中间的五代十国哪里去了?”

  老头一脸诧异:“官人说的什么话,众所周知,唐朝之后便是我大宋,哪里来的五代十国?莫不是哪个话本里的故事被大官人当真了不成?”

  华十二这个无奈啊,心说咱俩谁说的是话本啊。

  忽然心中一动,他本就觉得这世界历史有问题,这才找人讲史,莫不是这个水浒世界,真就没有五代十国了吧。

  他连忙寻问详细,老头接着往下讲。

  与华十二知道的历史不同,这个大宋太祖并非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是用一身绝世武功,打遍天下无敌手,打到无人不服,生生打下来的天下。

  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原本的历史人物基本都有,什么高怀德、石守信、潘美、杨业,等等

  除了这些华十二知道的历史人物之外,还有几个最为出彩的功臣,都是一身武艺,在追随太祖定鼎天下的过程中立了大功,其中四个被封了世袭的异姓郡王,八个被封世袭降等国公。

  好吧,就是红楼里的四王八公。

  四个异姓王分别是南安郡王、北静郡王、西宁郡王、东平郡王。

  八公是镇国公牛清、理国公柳彪、齐国公陈翼、治国公马魁、修国公侯晓明、缮国公石守业、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太祖英雄了得,自然不会重蹈原本历史上斧声烛影死的不明不白的覆辙,在说书先生口中,太祖于皇朝定鼎后的一十六年秋,武破虚空,白日飞升。

  太祖破碎虚空之后,其弟光义继位,便是太宗,因为太宗得位不正,怕追随太祖的那些将领反叛,于是一方面拉拢开国勋贵,主要就是四王八公,另一方面开始崇文抑武。

  如此太祖虽然没有重蹈覆辙,可大宋又如正史那般走上了重文轻武的道路。

  讲本朝历史,自然不能百无禁忌,这位说书先生在容易河蟹的地方,讲起来也是春秋笔法,含糊带过,说到当今官家的时候,更是戛然而止,任凭华十二如何寻问也不肯多讲。

  人家这样谨慎,华十二倒也能够理解,最后只寻问是否真有武破虚空之事。

  说起来之前,华十二和鲁达与自家丈人谈论武道的时候,这两人就曾提过这方世界的武道境界。

  先天之下就不说了,大同小异,先天之上,还有若干境界。

  对比之下,华十二这种大宗师都算不得什么,据张、鲁二人说在大宗师上面有凝结出武道意志的武圣,有武道意志修成圆满,可以天人感应的人仙。

  人仙之上,才是破碎虚空。

  为什么是据说?因为张、鲁二人也是听别人说的,他们两个张教头年轻时候是后天巅峰,如今年老体衰,实力有所回落,鲁达也是后天巅峰,但其天生神力,可与先天一战。

  只是这两人境界先天都没到,更是连先天之后的功法都没见过,空口白话,华十二又怎么能相信他们。

  说书先生听华十二问起这个,当即一拍巴掌:

  “太祖他老人家可是继唐时武曌之后,几百年来第一个破碎虚空的武者啊,当年万众瞩目之下,太祖粉碎虚空而去,我家先祖有幸亲眼见到,岂能有假!”

  华十二一脸不信:“你说谁,唐朝武曌?武则天也破碎虚空了?老先生你该不会是道听途说吧!”

  说书先生气得直吹胡子:

  “大官人你也太孤陋寡闻了,武曌碎空而去的事情,不说妇孺皆知也差不太多了,史书记载,则天皇帝修持唐密到了日月净明、光照天际的境界,当年破碎也是万众瞩目,绝做不了假啊!”

上一篇:我在综武当神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