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百味人生 第657章

作者:闭口禅

  赵福金吃过之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驸马也用一些吧!”

  华十二老实不客气的道:“这是自然,刚才在外面那帮老头只顾着给我灌酒,根本就不让我吃饭,太不像话了!”

  他说着将筷子塞入赵福金手里:“你自己吃!”

  然后便拿起另一双筷子,大口吃了起来。

  赵福金看着华十二毫不做作的大口吃喝,眼睛里闪过一道异彩:

  “驸马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呢!”

  华十二听完忍不住笑道:“还有更不一样的呢!”

  两人交流还算愉快,赵福金又用了一些,但终究没有多吃,然后在一旁贤惠的帮华十二倒酒布菜。

  华十二吃饱之后,看向赵福金,似笑非笑的问道:

  “你真吃饱了?”

  赵福金刚一点头,下一瞬就发出一声惊呼,却是被华十二打横抱了起来往那大床上而去。

  大宋驸马不能外放当官,这是规矩,华十二蔡鞗这个身份在与赵福金完婚之后,青州的事情便要全部交出去,好在他已经把青州上下打造成铁板一块,不管谁接掌青州知府,也只能当个表面傀儡,实际上还是他说的算。

  与赵福金成婚半月之后,华十二抽时间返回水泊梁山,以梁山大寨主的身份,请了媒婆去扈家庄提亲,三书六礼到位,择了个吉日将扈三娘娶进梁山,完成了对一丈青的承诺,当真娶了她当了压寨夫人。

  从此,在驸马府那边,华十二便以要读书习武为由经常闭关,实际上是三个家来回跑,一碗水端平,今日他是林冲,明日便是蔡鞗,再过一日他便是山东绿林道赫赫有名的梁山大寨主。

  梁山在山东绿林一家独大,每日都有绿林好汉来投,如今已经聚拢五万人马,在吴用的操作下,抽出两万已经有一定训练基础且可靠的老兵,化整为零,分批前往汴梁,混入京营补足京营里的空名额。

  有华十二这个京营节度使和殿帅府高太尉做掩护,这一切都做的极为隐秘。

  即便有底层将领发现了什么苗头,有所怀疑,总也绕不过华十二和高俅联手这一关去。

  时间一晃,便是两月,汴京繁华如旧,可江南却风雨飘摇。

  朝廷之前命江南各地兵马剿灭明教,一开始捷报频传,给汴京城这些达官贵人和官家赵佶,着实吃了一颗定心丸。

  可让赵佶和满朝文武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捷报都是地方将领为了表功,胡乱编造的,动起手来情况正好相反,等到朝廷收到真实情况的时候,明教已经成了气候。

  明教大军与江南兵马交战,连战连捷,如今已攻入杭州,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兵败殉国。

  原本在现实世界应该侥幸逃脱的朱勔,这次未能逃脱,被明教抓住之后,凌迟处死,割下来的血肉被杭州百姓哄抢一空。

  明教起义军范围涉及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西路等十八个州郡,攻占县城多达六十多个,短短时间聚众百万,威镇东南。

  方腊手下大将石宝,带人在杭州捕捉官吏,把蔡京父、祖的坟都给刨了,暴露其祖、父骸骨于光天化日之下。

  随着明教声势壮大,江南各地豪强纷纷起兵相应,苏州石生,湖州陆行儿,婺州朱言、吴邦、陈十四,处州霍成富、陈箍桶等,纷纷起兵投靠明教。

  另外明教台州分舵吕师囊,衢州分舵郑魔王,等各地舵主,都响应教主方腊纷纷起兵。

  与此同时,又有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两个绿林大豪,趁机起兵造反,一时间明教在江南掀起的这场风雨,终于成了风暴,有了席卷天下之势。

  赵佶终于怕了,朝廷大佬们连日协商,还是调集江南各路兵马与方腊周旋,以拖延为主,然后把镇守西陲的童贯调回来,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调集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征讨王庆镇压起义,待灭王庆后,再转战江南合击方腊。

  然后又命九省都检点王子腾,调拨北地兵力,配合大名府梁中书,镇压河北田虎。

  华十二以林冲身份请战,却被上面驳回,高俅和蔡京都告诉他,这个时候需要他的京营镇守京师,所以绝不能轻动。

  其实这一点华十二早就想到了,他之所以请战,不过是表忠心做做样子而已,这样才能让赵佶放心。

  如今他掌十二营兵力,名义上有殿帅府辖制,实际上高俅都要听他的,汴京如今已经是他一家独大。

  华十二正在考虑要不要趁机拿下汴京,那时候天下必然大乱,他坐镇京师,只要控制住皇室,便能学那汉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还没等他拿定主意,便有一人找上门来。

  这一日,华十二以林冲身份去林如海府上看望林黛玉,用完晚饭,又与林如海父女,手谈几局,天黑才回到家。

  刚到自家门口,便见到有个身影从墙根阴影处闪身出来,拦在他身前,开口道:

  “可是林冲将军!”

  石秀作为华十二贴身护卫,见有人阻拦自家哥哥,当即喝道:“给我拿下再说!”

  几个亲兵一拥而上,结果被那人空着手,三两下都给放倒了。

  石秀都气笑了:“好贼子,让我看看你有多大本事!”

  对方不用兵器,石秀也不用,一个飞扑上去,两人就近身缠斗起来,比拼的都是拳脚和相扑的本事。

  华十二背着双手在一旁观战,不由得‘咦’了一声,因为他发现这两人用的招法都大同小异,似乎师出同门。

  石秀和那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同时住手,前者问道:

  “你是燕青师弟?”

  那人与他同时开口,问的是:“你是石秀师兄!”

  两人说完,同时一怔,继而四只手臂把在一起:“师弟!”“师兄!”都是激动莫名。

  华十二听那人名号,开口问道:“你是浪子燕青?”

  那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有任务,连忙道:“正是小人!”

  说完朝华十二单膝跪地:“林将军还请救救我家主人和周老宗师!”

  感谢:08a、魔界小小虎的打赏,感谢投月票、推荐票的兄弟,多谢多谢。

第800章 不提刀杀人,还个屁的清白啊!(求

  全订!)

  华十二听燕青说是为了求救而来,而且事关卢俊义和周侗,他只是挑了挑眉毛,并没有表现出如何急迫的样子,毕竟他是知道自家老师本事的,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头可不是浪得虚名,轻易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当即便道:“你先莫急,此处不是讲话之所,咱们进去再说!”

  等进了家门,华十二见燕青灰头土脸风尘仆仆,又让下人带其去洗漱,顺便吃点东西,等收拾利索再来花厅叙话。

  燕青心里有事,便忙拒绝,石秀劝道:

  “师弟糊涂了,现在是什么时辰?将军即便要去大名府救人,那也得明天才能启程,你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燕青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便朝华十二抱拳一礼,跟着下人去了。

  到了花厅,华十二让石秀也坐下,这才好奇问道:“你与燕青竟是师兄弟?”

  石秀点头,将他和燕青的关系讲了出来。

  原来他自幼父母双亡,很小的时候便和叔父去北地贩马,一身武艺都是跟随他叔父学的家传武功。

  这燕青是石秀的叔父在大名府收的弟子,两人小时候总在一起练功。

  后来石秀的叔父贩马蚀了本钱,一股火儿上来大病了一场,因为本来其身体就有暗伤,这一病就再也没起来。

  石秀埋葬了叔父之后,流落到蓟州,靠打柴为生。

  同年燕青跟着父母去幽州做生意,半路遇到一小队辽兵打草谷,他父母当场殒命。

  燕青仗着学过武功,就要和那小队辽兵拼命。

  可燕青毕竟年幼,面对的又是十几个全副武装的辽兵,不大功夫便受了伤。

  正巧大名府卢家的商队从此经过,卢俊义一见路上燕青父母等人的惨状,便猜到了事情的缘由,当即出手杀了那些辽兵,也救下了燕青。

  卢俊义见燕青眉清目秀生的极好,又有武艺在身,动了爱才之心,也怜其年幼,便将其带在身边。

  燕青也感恩卢俊义替他父母报仇,心甘情愿认其为主。

  石秀也曾回大名府寻过燕青,那时候后者已经成了卢俊义身边小厮,本来他想带对方离开,可后者却说是为了报恩,心甘情愿,这才作罢。

  一晃也是将近十年未见,师兄弟两人都已经长大,模样多少都有变化,是以刚才见面并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来,还是等燕青动手的时候,石秀认出对方用的是自家武艺,这才想到是谁。

  华十二和石秀正聊着,燕青已经沐浴更衣,收拾妥当,跟随下人前来拜见。

  此时燕青洗去了满面风尘,华十二才看清这浪子的模样。

  只见燕小乙,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貌英俊,仪表堂堂,一身英武气。

  华十二都不由得暗自点头,怪不得原剧情里能让李师师倾心,当真生的一副好相貌,嗯,就比他差那么一丁点。

  燕青进来之后再次拜见,华十二请他坐了,这才寻问起周侗和卢俊义的事情来,后者当即把事情讲了一遍。

  说起来这事儿还和华十二有些关系。

  当初他送周侗登船的时候,想到卢俊义老婆出轨的事情,便和老宗师提了一嘴,想让周侗提醒一下卢俊义,让其别人当成傻子一样蒙在鼓里。

  当时华十二还告诉周侗,若是不信,到了大名府,可寻问卢师兄身边的浪子燕青。

  周侗虽然不大相信这事儿,但他知道这二徒弟林冲向来是个有轻重的,便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等到了大名府,被大徒弟卢俊义接入府中,好生奉养,周侗高兴徒弟孝顺之余,又想起这档子事儿来,便暗中留意观察。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宗师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想到二徒弟林冲交代,便找到燕小乙,寻问详细,问他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情。

  燕青一开始有所顾忌还不想说,可一想到问的是主人老师,便委委屈屈的将事情都说了。

  原来这卢俊义当真如外面所传,早年与人比武,伤了肾经,不但导致没有子嗣,那方面还有些不太给力,偏生这贾氏又是个喜欢风流的,这时间一长便出了事情。

  一开始贾氏勾搭的是燕青,不过燕青是什么人,自然不能从她,非但如此,还警告贾氏,若再如此不检点,必然禀报主人。

  贾氏没吃到小鲜肉,不知怎地,就和管家李固搞到了一起。

  那贾氏管着后宅,李固管着下人,两人勾搭成女干,虽然府中不少下人都看出苗头,可因为惧怕二人,竟没一个敢到卢俊义面前去说。

  燕青知道了以后,自然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当即就把事情和卢俊义讲了。

  谁料卢俊义非但不相信,还将燕青教训了一番,斥他不可调拨是非。

  事后贾氏知道这事儿,不但冷嘲热讽,还警告燕青,要是他再敢多嘴多舌,她就去卢俊义面前告状,说燕青对她动手动脚,然后将其赶出府去。

  燕青登时怕了,在他想来,卢俊义肯定会相信贾氏的话,毕竟人家两口子乃是夫妻,他只是个小厮而已,想到自己要被赶出府,主人身边便再无可信之人,早晚要被奸夫银妇所害,他只好委曲求全,答应了贾氏再不多嘴,只求留在主人身边。

  自那以后,他看着贾氏和李固行那龌蹉之事,恨的压根儿都痒痒,偏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装作不知道。

  听了燕青所言,周侗心中大怒,他大徒弟被无耻妇人欺瞒到这个程度,这怎能容忍。

  不过老宗师也知道捉奸成双的道理,总不能无凭无据,冲进后宅就把徒弟媳妇打死,那样的话即便徒弟不说什么,以后跟他这个师父怕也要离心离德。

  要拿证据也不容易,那贾氏住在内宅,李固是管家可以自由出入,周侗这个当老师的却是不行,他当即就和燕青商量,让燕小乙看着李固和贾氏,若两人偷情,立刻便来告知,周侗就带着卢俊义前去捉奸。

  燕青当即答应下来,可他被卢俊义倚重,平时还要照顾外面生意,便找了府中两个心腹,交代他们做事。

  只是燕青没看过后世一部叫《无间道》的电影,他那两个心腹之中,其中一个早就是李固和贾氏的人。

  是当初贾氏怕燕青告状,和李固商量之后,专门派个心腹跟在燕青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燕青这边给两个心腹交代任务,为了让他们放心,还说了背后有主人老师,天下第一高手坐镇的事情,让他们放心办事,绝无危险。

  谁料当晚就有一个纸条送到了贾氏和李固手中。

  这对奸夫淫妇看纸条上写的东西都吓傻了,燕青他们可以不怕,但周侗是谁他们清清楚楚。

  两人都感觉到他们的末日要来了,这件事儿要不妥善解决,两人觉得自己必死无疑。

  贾氏想起前几日卢俊义一脸凝重的藏起来的几封书信,当时她问了一嘴,后者只告诉她这几封信十分重要,关乎身家性命,不可给外人瞧去。

  贾氏找出那些信件交给李固,让他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帮助。

  李固一开始没当回事儿,等看完了这才觉得了不得。

  这些信件,赫然便是当今大反贼河北田虎,写给卢俊义的。

  田虎虽然被称为是河北田虎,实际上是在山西沁源县起事,当然也是黄河之北,称为河北也无不妥。

  沁源县离大名府几百里地,卢俊义是大名首富,做的就是往辽地贩卖盐铁、倒卖马匹的生意,与田虎这个绿林大豪多有合作,卢家在山西的生意,也多得田虎照顾。

  如今田虎起势,招揽四方英豪,自然不会忘了棍棒天下无双的河北玉麒麟,便写下亲笔书信,让人送到卢俊义手中,招揽他共襄盛举。

  田虎还在信中说想要兵发河北,攻打大名府,到时候希望卢俊义与他里应外合。

  按说卢俊义要没有反心,收到这信件,第一时间就要将之销毁,因为无论怎样,只要这信中内容流露出去,他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只是卢员外商人性子发作,打着两面投机的心思,想着留着这信件,看看风向再说。

  要是田虎转头就被大宋灭了,那他自然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可要是田虎做大,真的打到大名府来,梁中书守不住的情况下,田虎的亲笔信,就成了他的晋升之资,到时候总不能看着卢家偌大产业毁在他手里,说不得也要与那田虎义军,里应外合坑梁中书一把了。

  作为商人来讲,卢俊义想的倒也不错,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老婆会出卖他。

  这信到了李固手中,事情就回到了原本的剧情线上,这偷了主母的反骨仔,拿着这书信直接去梁中书那里举报了卢俊义。

  李固在梁中书面前说,是自家主母深明大义,知道不能同流合污,所以决定大义灭亲,这才派他前来报官,只求保住家中族人、产业。

  而且李固还代表贾氏承诺,说知道梁中书正在为王子腾筹措军饷,自家主母愿意出钱,支持梁中书平乱。

上一篇:我在综武当神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