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百味人生 第77章

作者:闭口禅

  茅十八在宗谱中记述,他出自江北泰州五虎断门刀门下,因早年被朝廷通缉,得以结识一辈子的好兄弟小宝。

  这回忆录中只说这好兄弟叫‘小宝’却并未提及姓名。

  华十二微微一笑,你不提我就不知道是韦小宝了么,你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

  接着往下看去,就见茅十八说当初在扬州遭官府通缉,后携小宝北上京城,到了京城之后的事情并没有细写,而是一笔带过。

  然后说到哪年哪月忽然遭难,被朝廷抓住要当街问斩,幸得好兄弟小宝相救才得以脱难,并安排他离开京城,使人送他到了广东。

  茅十八到了广东之后,凭借一手五虎断门刀,在岭南武林之中很快就闯出名号,开馆授徒,后来他得知自己被泰州的五虎断门刀扫地出门,一气之下干脆在佛山另立山门,自创五虎门。

  茅十八字迹潦草,更谈不上什么文笔,但是接下来写的内容比较有意思,比如说今天老子砍了谁,明天去挑了哪个帮派。

  要不就是有人踢馆,遇到那种武功不咋地还贼能装犊子的,不是被他卸了膀子,就是一脚踹中腰子踹的对方当场尿血。

  茅十八在写到这里的时候,单独空出一行,写了几个大字‘真特娘的痛快’!

  华十二这个汗啊,这就是个暴力狂!

  可转念想到自己如何对付福康安和凤南天的,他又在心里替茅十八平反,此真男儿也!

  接下来的事情几乎都是打打杀杀的流水账,华十二看了几条也就够了,直接快速翻页浏览,忽然他停了下来。

  就见其中一段写着:“我原以为见不到小宝兄弟了,没想到他假死归隐,退出江湖,在云南隐居,听说我在岭南武林的名头之后,竟然来佛山找我,我们兄弟终于又见面了!”

  华十二顿时来了精神,当初他上学的时候偷看课外书,金大的小说都是熟读多遍的,尤其是《鹿鼎记》这一本,陆陆续续更是看了不下十几二十遍。

  要问他为什么看了这么多遍?

  别问,问就是娘们多。

  ‘鹿鼎’最后没有写明韦小宝的下落,只说他诈死脱身之后,领着七个老婆回到扬州接了他母亲,然后隐姓埋名,择地而居。

  可从茅十八的这段记述中可以确定,原来韦小宝竟然隐居在云南。

  接下来华十二略过茅十八那些打打杀杀无聊的内容,在他的记述中着重寻找有关韦小宝的事情。

  在茅十八接下来有关韦小宝的记述中,两人走动十分频繁,每年都会来对方家中探望。

  华十二一路往下看去,忽然被后面的记述所吸引。

  康熙二十六年,茅十八前往云南韦小宝家中做客,傍晚正饮酒作乐之时,韦家的宅院外面忽然涌来大队官兵,将整个宅院团团包围。

  当时茅十八就把刀抄了起来,告诉韦小宝他去抵挡一阵,叫韦小宝一家先走。

  韦小宝当时即感动又无奈,说道:“茅大哥好意小宝心领了,不过听管家回报,外面最少也有上千官兵,你抵挡个屁啊,咱一起降了吧,皇帝不会杀我的!”

  茅十八一想也是,这时候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也都拿着兵器冲了出来,就在韦小宝安抚老婆然后出门看看的时候,外面有人喊道:“韦兄弟,多隆来访还请一见!”

  韦小宝神情一动,笑着对茅十八道:“这多隆与我相交莫逆,应该不会害我,茅大哥你暂且回避,我邀他入内,探探他的口风,看皇帝究竟是什么意思!”

  茅十八也没有别的办法,点头道:“好,我就拿着刀站在后堂,要是这狗官相对兄弟你不利,我冲出来一刀就劈死他!”

  两人计划完毕,韦小宝让他七个老婆也去后堂,他自己站在当院,朝管家吩咐道:“开中门,迎多大人进来叙话!”

  茅十八就在后堂等着,不多时韦小宝把多隆迎了进来,分宾主落座,他握紧钢刀打算这鞑子狗官要是有一丝一毫对小宝兄弟不利的意思,他就冲去出剁了对方。

  华十二看到这里,即好奇又好笑,好奇的是多隆怎么找到韦小宝的,找他干什么?

  好笑的是,那多隆是御前侍卫总管,一身硬功登堂入室,实力远在茅十八之上,这茅十八只想着劈死对方,打不打的过却根本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还真像戏文里说的张飞那样,是个莽撞人。

  接着往下看,韦小宝请多隆落座之后,便揶揄道:“多大哥这是不认咱们兄弟情分了,竟然带兵围了我的院子!”

  多隆苦笑道:“是小玄子的命令,他让我见面时,不能提他的真名,是要以小玄子的身份让我与你传话,小玄子他说想小桂子了,怕小桂子闻风而逃,就命令兄弟我见小桂子之前,先围了你的院子。”

  华十二知道鹿鼎剧情,自然知道小玄子就是康熙皇帝,当即勾起他的好奇心,继续往下看去。

  “小玄子”

  韦小宝沉默半晌,这才有些郁闷的道:“我隐居之后,自忖掩藏的很好,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多隆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小宝兄弟你聪明机警,可你骗我我们容易,还能逃出小玄子的手心去,当初你去扬州接了老夫人,小玄子那边就知道了,但他知你当时一心归隐,干脆就放你一次!”

  韦小宝听得有些感动,好一会才又问道:“那这次又找我做什么,先说好,要我去剿灭天地会我可不干!”

  多隆放低声音道:“小玄子突发怪病,每日有神无气,有心无力,吃不安睡不稳,手足委顿,如今只能靠福寿膏压制,若是一日不吸就会发作!”

  他这么一说,不但韦小宝着急起来寻问究竟,就是后堂的建宁公主也忍不住冲出去,问多隆小玄子倒地怎样了。

  华十二看到这,怎么感觉有些熟悉,另外康熙这种症状确定不是抽大烟的毒瘾发作吗?

  感谢:08a兄弟的打赏,感谢一包辣条200块兄弟的支持,感谢投月票、推荐票的兄弟,感谢看书追读收藏的兄弟,多谢。

第155章 三百年那么远!(求全订)

  PS:求全订,求自动订阅,多谢。

  怀着种种疑虑,华十二接着往下看去。

  茅十八在后堂听得清楚,那多隆见到建宁,立刻行礼问安,然后恭敬答道:

  “小玄子暂时无恙,不过太医院内群医束手无策,时逢护国法师阿格旺罗布桑却丹入京面圣,用佛法推算,小玄子之疾需要去取一样东西,不过取这样的东西的人,可不是什么人都行,需要一位福缘深厚、福大命大之人才行!”

  茅十八写到这里,还加了一句:“特么的,就为了弄清楚这是什么丹,老子废了好几年的功夫才打听清楚,怎么会有这么长,这么拗口的名字,特奶奶的!”

  华十二看了不由得哑然失笑,茅十八定然是十分重视韦小宝,这才将相关人等记录的清清楚楚,他一个大老粗去弄清楚这么拗口的名字,也着实不易。

  接着向下看去,那多隆说到此处,笑着道:

  “那护国法师说完,小玄子当时就笑了出来,说道天下除了他小玄子之外,说起福大命大,福缘深厚,还有谁比得上韦兄弟你呢,这才让我请你入京.”

  “小玄子还说了,若是这病能托你手治好,那就最好,要是治不好,小玄子也想见小桂子最后一面!”

  茅十八在记述中回忆当时的情形:“小宝原本还犹豫不决,但听到这最后一句话,立刻放声大哭,答应入京,他奶奶的,也不知道这小玄子倒地是哪个太监,竟然让小宝这么在意。”

  茅十八不知道,华十二却知道的清清楚楚,韦小宝当年阴差阳错入宫冒充太监小桂子,在宫中偶遇少年皇帝,误以为康熙也是太监就问他是哪个房的小太监。

  康熙当时少年心性,就说自己是小玄子,结果两人竟然交了朋友,在少年时期结下了深厚友谊。

  如今康熙说小玄子想见小桂子最后一面,话里话外显然有交代后事的意思,韦小宝想起从前,这才放声大哭答应下来。

  华十二看到这里,嘿嘿冷笑了一声,心说康熙不愧是康熙,这玩弄人心的手段用的如火纯青,他怕韦小宝不来,一句话就能让其自愿上京,皇帝手段,果然厉害啊。

  华十二往后翻去,就见接下来的记述中,茅十八说小宝此去京城,便一去不回,一年之后有人从京城捎了一封密信给他。

  信是韦小宝给他的,不过韦小宝不识字,是双儿用韦小宝的语气代笔书写:

  “茅大哥,小宝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别问有多远,因为我也说不清,你要是硬问,我掰指头算了一下,大概就三百年那么远吧,辣块妈妈的,小宝也没想一下子弄这么远!”

  “不过这里还挺好的,小宝就不打算回去了,你也别找我,找你也找不到,若有来世,咱们再做兄弟吧,勿念。”

  茅十八看不懂信中意思,曾经乔装打扮去京城寻找,结果却打听不到半点有关韦小宝的消息。

  他想找多隆打听究竟,可多隆据说早年被人刺杀伤了心脉,如今伤势发作,已经故去了,这让他最后一丝线索也就此断绝。

  从那以后,这个世上就好像从来没出现过韦小宝一样,有关鹿鼎公的事情,也被朝廷刻意淡化,甚至多年之后,就连当年京城的百姓,也忘记了曾经有一位嬉皮笑脸,却大破罗刹鬼子的韦爵爷。

  茅十八在自己临死之前,还在这五虎门宗谱上写着,可惜此生再未见小宝兄弟一面。

  看完茅十八的记述,华十二满心疑惑,韦小宝上京之后失踪了,难道是被康熙杀了?

  不应该啊!

  而且韦小宝让双儿给茅十八写的信中,为什么会说去了很远的地方的,还有三百年那么远又是什么鬼?

  华十二接着往下看去,茅十八的记诉至此结束,接下来是三个五虎门掌门的叙述,这些都是茅十八的徒子徒孙,第五代掌门就是凤天南。

  凤天南这个掌门是抢来的,似乎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战绩,他还把自己杀害四代掌门霸占五虎门基业的事情写在了宗谱上面。

  而且还对茅十八的留言大肆嘲讽,说其就是一个疯子。

  华十二收起五虎门宗谱,不由得沉思起来,他总觉得茅十八的记述格外的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一样。

  他将刚才的内容在脑海中回想一边,嘴里喃喃自语:“三百年,三百年”

  就在他似乎抓住了某些信息的时候,船舱外船家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华爷,今天打了几尾鲈鱼,给您和夫人尝尝鲜可好?”

  华十二租船的时候,并没有报徐铮的名字,那名字现在还是通缉犯,说出去纯属自找麻烦,他报的是自己本身的名字,就叫华十二。

  他还告诉马春花,为了方便行走江湖,真名是不能用了,以后他就叫华十二了。

  当时马春花也觉得有理,问他:“那我也改个名字怎么样?”

  华十二瞪了她一眼:“春花和冬梅你选一个!”

  马春花觉得两个名字差不多,都有点乡土气息,问道:“爷,冬梅有什么寓意吗?”

  “有啊,你这姓马的小妞一动歪心思,我师父你爹就没了,马冬梅,马动没嘛!”

  那一次马春花整整哭了一天,以后再也不提改名的事情了,她就要叫春花,不要叫冬梅。

  此时华十二听船家弄了两条鲈鱼,顿时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朝窗外问道:“怎么做的?”

  那船家笑着答道:“一条做汤,一条清蒸!”

  船家之所以寻问,是因为伙食费不在包船的费用里,船家弄到什么好吃的,华十二都要额外付钱的。

  华十二已经食指大动,对外面道:“给我端过来吧,我在房里吃!”

  不一日,船已经行至扬州,要靠岸休整一天,第二天转入京杭运河北上。

  扬州地居运河之中,为漕运枢纽,又是盐商聚集之所,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之繁华可见一斑。

  华十二也想在这繁华之地凑凑热闹,看看新鲜,便趁着要休整一天的时间,带着马春花下船在扬州闲逛起来。

  在街市上买了不少东西,想到韦小宝的出生之地,他还特意和马春花一起,去瘦西湖畔的鸣玉坊,瞧了瞧著名的丽春院,在这方世界之中,这可是能与独孤剑冢,活死人墓,等等齐名的地标式景点。

  还别说虽然从康熙亲政算起,到如今乾隆中叶,怎么也超过百年岁月了,韦小宝早就不知所踪,可丽春院还在。

  此时还没到晌午,院子里的姑娘们一般要到下午才起来接客,所以想看到那些花枝招展,站在门前揽客的场面是不行了。

  华十二也没有带着小妾进青楼逛逛的意思,按照后世网红的说法,这种著名景点,打个卡也就是了。

  要是他现在有手机,定然会让马春花拿着手机帮他录个小视频,就是他站在丽春院门前,挥手大喊:“我与赌毒不共戴天!”

  只是他现在还没有储物空间,手机带不进这方世界来,着实有些可惜。

  在鸣玉坊转了一圈,带着马春花顺着原路回去,结果刚出鸣玉坊,两人就被几个青衣小帽的人拦了下来,其中一个趾高气扬的指着女扮男装的马春花,用理所当然的语气对华十二说道:

  “这位,您身旁的姑娘是哪个院子的啊?我们爷说他包了,多少钱你能让出来,就开个价吧!”

第156章 春娘换马!(求全订)

  PS:求全订,求自动订阅,多谢。

  华十二都被拦路这两个货给弄愣住了,他看了看手里提着的冷月宝刀,不敢相信有人要抢自己女人。

  他朝那两个青衣小帽的小厮问道:“是你们太飘了,还是看不见我的刀啊?这么大一把刀,你们是不是缺心眼啊,敢跟我这儿抢女人!”

  他说完之后,也不等对方说话,直接喝道:“滚!”

  马春花虽然是女扮男装,但她长的太过明**人,在不把脸蛋弄的黑一些的情况下,若是不仔细看还不明显,若是有那花丛老手,看出她是个女的倒也不怎么意外。

  华十二也猜到,是在这烟花柳巷的鸣玉坊中,遇到这种花丛老手了,只是没想到对方那么胆大,即便马春花没佩剑,可自己这么大一把刀也不是摆设啊。

  他最近杀的人有点多了,身上煞气十足,这种煞气平时不显,这一瞪眼厉喝,顿时爆发开来,将刚才还趾高气扬的青衣小厮,吓得一个哆嗦,便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若是没人之处,华十二不介意教育他们一番,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敬畏之心,尼玛这么大把刀拿在手里,那不是江湖中人也是收保护费的啊,这都敢过来招惹,不是欠收拾是什么。

  不过此时光天化日,鸣玉坊前又是行人如织,华十二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万一影响他乘船北上就不美了。

  所以见这两个青衣小厮被他吓到,冷哼一声,拉着马春花迈步就走。

  可还没走出几步,就听后面脚步声响,有人呵斥带喘跑过来,还没到近前就招呼道:

  “这位爷留步,我们爷说了刚才当奴才的多有失礼,既然都是惜花之人,那就是同道中人,为了个女人伤了和气不值当!”

  华十二听声音清脆,不由得转头看去,发现跑过来的是个十一二岁的小童,便也不与他为难:

  “知道了,你回去吧!”

  那小童赶紧道:“这位爷,我们爷还说了,相见就是缘分,这眼看着都要晌午了,我们爷在安乐院做东,请您一定要赏脸赴宴!”

  安乐院也在鸣玉坊,而且就在不远处,是比丽春院还要大的一所青楼,刚才华十二带着马春花,就从安乐院前走了一遭。

  他转头朝安乐院看去,便见在二楼上有一人正依窗而望,见他看去,还笑着朝他招了招手,似是相邀之意。

  对方虽然看着客气,不过凭借直觉,华十二觉得对方不怀好意。

  他本来不打算惹事,但看对方有些没完没了啦,他也不是怕事之人,想着正好肚子有些饿了,就上去看看对方有什么算计,这当街不好动手,在那楼中可就方便多了。

  当即便道:“好,既然你家主人如此好客,那我就叨扰了!”

上一篇:我在综武当神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