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的方块人 第119章

作者:黑猫梦境

老乡绅说道:“正是,那些白莲教徒攻克了郓城,邹县,藤县,峄山等县城,最终被朝廷歼灭。”

“此教虽不是白莲,人心把控,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孟大人,不能放任他们不管呐,你我皆知,那巡抚能压得了一时,却压不了一世。

到时朝廷问责下来,哪怕此教无起义之义,大人您也脱不了干系啊!”

那老乡绅苦苦劝诫道:“大人,您可不能糊涂这一时啊!”

“本官知道。”孟永年点头道。

孟永年,已读不回。

老乡绅无奈,叹息着后退。

“县尊大人,小的斗胆一问,”跟在孟永年身边的师爷,也小心翼翼的问道:“为何,不和那些人商议下,换个时间?”

“怎么,你也问本官为何?”孟永年瞄了一眼师爷,沉吟片刻,最终释然了,他洒脱地笑道:“哈哈哈哈,也许,本官也是希望,那些传言都是真的吧?”

“县尊大人,您会看见的!”护卫在孟永年身边的高飞光,斩钉截铁道:“等到了时候,您就会知道,您做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他知道,还有那些卫所的士兵,也知道。

那位仙,就在那黎城中,他已经注视到了澄城,只差最后的那一步。

而就在今日,澄城的百姓,就将归于祂的庇护!

不过四千人的流寇,又有何惧?

“是嘛。”孟永年微微一笑。

书读得多了,见识也就多,神鬼之说,他从前嗤之以鼻。

但现在,他是真的不确定,毕竟,

太真了啊!

“若是落地,真如传言所说,那澄城接受了那位白公子的庇护,又有何不可。”孟永年口中喃喃道。

说实话,自从任了澄城县令,他就没有一天是清闲的,一堆的烂摊子等着他处理。

他的压力很大,毕竟自己也不清楚,这一路做的决断,是对是错。

还是交由史书吧,自有后人评断。

自己做的,也算是为了百姓,应该不至于,遗臭万年吧?

孟永年眼神空洞,远眺着那一抹若隐若现的红色。

等其入了那城隍庙,答案自会揭晓。

武兄……

他的脑海中,再次浮现了那监狱中的一幕。

“报!!!”士兵急促惶恐的声音突然打断了孟永年的思索:“县尊大人,斥候们,回来了大半!”

孟永年闻言,连忙转身疾走,扶在女墙垛口,往外张望。

底下的正是他派出去的斥候。

“快,放柳筐,把他们吊上来!”孟永年连忙说道。

斥候回城,这也就意味着……

流寇,居然真的在这个时间点上来了!

等那些斥候上来,孟永年遂问道:“那伙流寇,现在在何处?”

“县,县尊大人!”斥候喘着气,正色道:“那伙流寇,本来还在乡野盘旋,不知为何,突然朝澄城直奔而来,应该快要到了!”

孟永年正色道:“高飞光!放狼烟。”

“小的明白!”

城墙上开始疾走奔波,半小时后,澄城的荒野外,远处出现了大片的黑影。

第187章 仪式

流寇队伍朝着澄城挪移。

“两位兄弟,我没说错吧?这个时候,澄城的防备,绝对是最虚弱的。”杨六目光闪动道。

王二是不愿意跟来,但是他的手下,就不一定了!

本是澄城附近的村民,再加上孟永年在接收逃难的人,想要混进去,还是比较轻松的。

打探数日,他们也就得了消息。

据那些探子说,光是几家大户的精粮,都屯了几仓库,想要十几文的卖,都卖不出去。

和传言一样,澄城富得流油啊!

但攻城难度剧增,毕竟吃饱了饭的,谁还跟着他们里应外合,杀大户分粮。

本来他们想着,找几个村子借给粮就走,谁曾想,真给他们等到了机会。

澄城的人,将于四日后,也就是今日,祭拜一尊仙!

城中的守备将大大削弱,这是他们的机会。

削了木头做成撞木,攻城梯,靠着借来的粮食难得的吃了顿半饱饭,养精蓄锐。

终于等到了现在。

“要是都没意见,那就按我们开始说的,三队人马,同时攻城,事成后,无论伤亡,里面的粮草,均分。”杨六咧嘴一笑道。

“好!”遥望着城墙稀疏的守卫,满脸横肉的齐天王眼中闪过贪婪,毫不犹豫的点头。

个头矮小,脸上长满痘印的油里滑,却是没有回话,开始思考。

“怎么,王二怕得从澄城跑到黄龙山投奔咱,现在油里滑你也怕了?”杨六不疾不徐道。

油里滑听言,挥舞手臂,虚张声势道:“谁怕了,谁怕了?我要是怕,会来这?”

“最好不过。”杨六沉声道,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了自己的队伍中,高呼道:“弟兄们,澄城里面的大户,现在藏着的粮食可是装了几大仓库,你们看!”

他说着,手指着那高台上站着的孟永年还有那些衙役,义愤填膺道:“他们上面的,朝廷的走狗们,一个个吃得油光满面,那些粮食,哪来的,从我们手里抢去的啊!我们呢???”

“咱们明明只要有一口饭吃,家里有老婆孩子,谁想干这玩命的勾当,但他们不给啊!!!”

“老婆得病没了,孩子也卖了,地也被那些富绅夺了去,饭也吃不起,这还不够,他们还想要我们的命啊!”

“凭什么,就因为他们觉得,咱们不敢反抗,就能骑在咱们头上拉屎撒尿,咱们连他娘的那些混蛋养的狗都不如!”

“我们只是想活,有什么错?”

杨六开始怒吼,他周围的流寇们,压抑着怒火,脸上杀意愈发凝重,拽紧了手里当做武器的镰刀,锄头,又或是铲子。

“他们觉得,我们不敢反抗,敢随便抢我们的粮,那我们他娘的该怎么办???”

“娘的,抢回来!!!”

“把那些大户都给剁碎了喂狗!”

“杀进城,要回属于我们的粮食!”

喉咙挤出野兽般的咆哮,受到氛围的影响,流寇们面色涨红,双眼通红。

可用了。

杨六愤怒的瞳孔中闪过一丝清明,他顺势拔出了自己的佩刀,怒目横眉道:“兄弟们,眼前这座城池有着能把我们所有人全埋进去的粮食!想想那些白花花的大米,香喷喷的白面!”

杨六震喝道:“只要攻下此城,那些粮食就都是我们的了!”

“攻城!”

“杀!”

“杀!!!”

眼中没有了恐惧,唯有对胜利的渴望,流寇们脸上露出嗜血的表情。

肩膀挨着肩膀,脚踏着脚步,如同被点燃的火药,一瞬间爆发出震天的呐喊声。

远山为之回响。

喊杀声从高墙下传来,孟永年目之所及,是一片汹涌的人海。四千流寇如秋后蝗虫,黑压压地铺满了黄土。

一时之间,墙上的衙役还有乡勇吓得缩了缩脖颈,完全落入了下风。

“县尊大人,怎么办?”那饱腹经书,自认为能指挥守城的乡绅们,哪见过如此场景。瞬间慌了神,手足无措,抖着问道。

“这,这完全守不住啊!要是让他们进来了,澄城的百姓就遭难了啊!”

孟永年完全没有搭理,他走到墙边,朗声道:“慢着,本官知晓尔等皆是世道所逼!城内粮食充足,愿开仓放粮。只要放下武器,本官保证你们的温饱!”

他示意身边的士兵搬来粮食,高高举起,继续劝诱:“这是诚意,只要你们愿意停止攻城,这些粮食都是你们的!”

“大人小心!”高飞光失声道,将孟永年扑倒在地,箭矢从他头顶擦过。

失败了吗?

“多谢,”孟永年利索的站起身,来不及拍官服上的灰尘,即刻下达命令:“弓箭手准备——目标,敌群中心,自由射击!高飞光,你带人随时准备堵住任何缺口!其余人准备沸油和石块滚木,等待本官的信号!”

“是!”

只要拖,拖到那一刻到来。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流寇攻城的消息瞬息在人群中传播。

之前城破后,澄城的惨状历历在目,哪怕是在这大喜的日子,他们也是瞬间慌了神,陷入紧张恐慌之中。

“完了完了,流寇又来攻城了,怎么是这个时候啊!”

“不好,城中的人手都来维持秩序了,城墙那边怕是要守不住了!”

慌乱的脚步和焦急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甚至有街上的人回了屋内,紧闭家门,有的则是往城墙那赶去。

恐惧,害怕,无助,不安的潮流涌动。

但是,仍有一批信徒,虔诚的送着那队伍一路到了城隍庙。

他们便是亲眼看见,武镇尸骨消失在邢台的那些人。

石来等人抬着神轿,目不斜视地往城隍庙赶去。

澄城的恐慌,这正是他们想要,又或者需要看到的场景。

神将的降临之法,条件已具备其一。

第188章 刷新

城隍庙内外已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每一块石板、每一尊雕像都被擦拭得光亮如新。

庙宇前已设立好了祭坛,摆放着香炉、烛台以及各式供品。

严成仁身着法衣,头戴道冠,手持法器,肃然地等待着。

他目视着远处,开始有些惶恐着逃窜的百姓。

远处,城墙方向传来的喊杀声让他有些心神不宁。

他是真的想把这身法衣脱了,拿着剑奔到城墙上去阻止流寇入城,而不是在这个时间点上,站着干等。

更何况,还是个不知名,不知道是不是编造出来的神仙。

在一旁候着的道童毕正诚,满脸的焦急,轻声低呼道;“师父,师父怎么看,流寇攻进来了,咱们还要继续吗?”

“继续。”严成仁犹豫了片刻,皱眉说道。

若是其余时间,他还是很情愿的。

说到底澄城,城里的百姓,还真就是这位给盘活,养活的,要是没那些粮食,还有羊毛,城中的百姓不知会饿死,冻死多少。

单说祂的功绩,也足以入庙中,但朝廷问责,也是肯定的,就看谁愿意担着了。

而眼下,便是澄城的县令,孟永年全盘担着。

“无论如何,也得照计划进行吗?”严成仁回想着,叹了口气,嘴里嘀咕道:“可偏偏,是在这个时间。”

石来等人抬着神像,总算到了城隍庙前,一同跟随着的,是两方截然不同的百姓。

一方,神色庄重,目光一直集中在神像之上。

上一篇:怪谈作者拖更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