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的方块人 第136章

作者:黑猫梦境

黄龙山,黑虎寨。

寨中传来阵阵狂笑,还有肆意的欢呼,那是山匪刚刚得手后的狂欢。

此刻,山寨中火光冲天,篝火被点燃,烧烤着商队带来的牛猪。

这群以黑虎为首的山匪们围坐在火堆周围,大声地谈笑风生。

酒,少量肉还有面食摆满了桌面,浑身怪味的汉子们挥舞着手中的酒坛,饮着抢来的烈酒,脸上洋溢着得意。

“哈哈,这次咱们可是发了一笔横财!”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高声笑道。

“没错,前些日子,不知道咋回事儿,草突然猛涨,咱还说怎么回事,都没敢出去抢村子,没想到这刚一出,就遇到只肥羊!”

“这商队的人还真是富得流油,看这些丝绸和瓷器,比咱们山上的破铜烂铁值钱多了!”

另一个瘦削的山匪,扣着脚趾,用那手把玩着一件精美的瓷器,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就是可惜了,我还以为放在最中间的是什么,居然就是些种子,亏我还以为是啥值钱玩意!”

“商队的人,咱们不是抓了他们的头儿嘛,正好,还能换一笔赎金,要是不给,还能留着打打牙祭。”

黑虎坐在火堆的对面,刀削面容下,目光通红,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桀骜。

“兄弟们,这次干得不错!”黑虎的声音低沉有力:“多的不说,今日,兄弟们尽管喝酒,大口吃肉!”

篝火熊熊燃烧,山匪们笑声在谷中回荡。

昏暗的木屋,杨和裕还有其余人都被捆绑着,衣服上沾满了尘土和血迹。

他的身边,一身穿朴素绿布长衫的中年男子,手被绑着,背脊依然挺得笔直。

那中年男子身材中等,微微有些发福,脸庞圆润。

眼睛不大,眯眯眼,目光锐利,透露出精明警觉。

他平静地看着杨和裕,问道:“杨和裕,你确定咱们真的会没事,你和老爷说的,都是真的?”

“大人放心,这群山匪这次虽然得手,但他们不知道,自己抢劫的是谁的货物?”杨和裕抬起头,眼神坚定,嘴角还有血丝,但他还是淡淡一笑道。

“从抢了货物的那刻起,他们就已经完了!”

第211章 朝廷来人

黎城区域边境,杨家洼村。

沿着蜿蜒的官道,一列由人群组成的队伍缓缓前进。

队伍拉长,民夫拉着粮草,车马行路面,而士兵则是走路肩,将其护在中央。

骑兵披暗甲,手持弓箭,背上的箭囊内,箭尾的红羽上下抖动,护在队伍的两头。

队伍中部,大多为步兵,手持近三米长矛,垂与地面,紧紧地跟着。

最中央,一大旗高举,上书“刘”字。

而中间的商雒兵备道刘应遇,头戴军盔,盔顶缨管插盔枪,盔前部铁质帽檐,下垂护额,后部缀护项,两侧缀护耳,身穿札甲。

队伍皆穿甲而行。

队伍的远处,斥候将整个队伍围在中央,小心地探查着周围的敌情。

“老爷,前面就是黄龙山了!”家丁驾马靠了过去,遥指着前面的那山:“咱们接下来,只需要北上,不消几日,便可到宜川。”

刘应遇点头应道,他擦拭了下头盔下不断渗出的汗珠,喝了口壶中的清水,下令道:“停止行军,原地休整片刻,让斥候寻一处村落,速去。”

传令员利用队伍中车马空出的快速通道,驾马跑遍了整支队伍。

长长的队伍缓缓地停下了脚步。士兵们迅速从行军的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开始在原地休整。

他们卸下沉重的装备,寻找一块平坦之地,坐下休息,补充体力。

短暂的休憩时间,队伍恢复了生气,开始小声地攀谈。

“就我们这些个人,怕是不够吧?”

“若只是那白水王二还好,哎,黄龙山本就有好几个寇首,聚到一起,怕是有万人,就算没有,也差不多了。”

“我们去不是送死吗?早不去晚不去,咋不接着等他们回去种田?”

“嘘,你不要命了?小声点,你这可算是在动摇军心,要是被别人给听见了,那可是会被杀头的!”

“要是早去剿匪,哪这么多事。”一声极轻的抱怨后,便不再有人多言。

“老爷,那督粮道洪承畴,靠谱吗?”刘应遇的亲信担心地问道。

刘应遇在民夫的帮助下卸去了自己的甲,微微皱眉,沉吟道:“不清楚,从未和其打过照面,不过最差,也能多些兵卫,还有其携带的粮草,对付那白水王二,应该足够了,我必会砍下那王二的项上人头!”

陕西巡抚,终究没有等到哪些饥氓回去种田,害怕担责,开始派遣人手筹集粮草,去打压起义的声势。

“接下来的行程,就先卸甲前行吧,我看这绿草地怪是怪了些,但好像没什么威胁,不然要是入了黄龙山,着了太久的甲,反而没了气力,就不好了。”

刘应遇吩咐道:“但是,得等找到了村落,问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免得路上生事端。”

歇息片刻,斥候驾马赶来,汇报道:“老爷,再往东走个一里的路,便能看见个村庄。”

“不过那村子,好像有些古怪,小的看见,有十个未着甲的骑兵,手持着弓箭,从那村子里跑出。”

“没有着甲,还有弓箭,难不成是马匪?”刘应遇喃喃道。

“应该不是,那些村子的人并不怕他们,不过,小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看走了眼,”那斥候犹豫了一会儿,吞吞吐吐道:“哪些人骑的马,有些奇特,就是感觉有些方。”

“方?”刘应遇满脸疑惑,他实在是想象不出来,方马是什么样子的。

“那个村子,除了这些,可还有什么异常?”

“这,有,他们的粮草好像很多。”那斥候径自说道,又强调了一遍:“不,是非常的多。”

“嗯?”

这偏僻地界,哪来的粮食,还很多?

大户,又或者,是抢来的。

难不成,那是个寇村?

刘应遇略微思索,从地上坐起,道:“算了,让他们把甲穿上,去那个村子看一眼去!”

“来人,着甲!”

穿戴好甲,队伍转了个方向,朝着杨家洼村转去。

村子出现在刘应遇的眼前,听到了动静的村民鱼贯而出,警惕地盯着自己等人。

“居然不怕?”刘应遇有些意外。

他眉头一皱,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

胆子太大了,寻常赶出来的,除了那些老人家,又或者是当地有盛名的大户。

而不是像现在,居然还有抱着孩子出来看热闹的?

不像寇村。

但也不像寻常村子。

哪怕这个地方的官兵,很是正直,也不可能是如此表现!

恐怕和那这古怪地形有关。

“都别过来,我自己去。”刘应遇抬手,示意队伍停下,自己则是骑马独自过了去。

见状,那些村民的警惕稍微去了几分。

距离村门口没几步远之后,刘应遇下了马,拱手恳切地道:“诸位里人,我乃商雒兵备道刘应遇,为除寇而来,并无恶意。”

“除寇?”村落里的人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着。

“朝廷居然舍得派人来?”

“就是,稀罕事。”

“说不得还要抢咱们粮!”

“原来是商雒来的老爷,”杨家洼村的村长含笑道:“可是要在我村休整?”

“不用。”刘应遇轻轻摇头。

他来,是确认是否是匪村,当然,粮食,他也想要,但是现在的情况,让他觉得,不宜久留。

那村长,却是十分热情,往外搬运着面食。

刘应遇原本还打算拒绝,但见那几石的面食,也是住了嘴。

末了,他吩咐自己的手下,把那些粮食带走。

不知为何,刘应遇总觉得,这老村长,希望自己动手抢粮食?

“应该,只是错觉。”刘应遇带着兵卫出了村,低声嘀咕道,他找了个斥候,吩咐道:“你去打听打听,这附近有没有什么流寇?”

……

“打听清楚了吗?”刘应遇淡淡道。

“老爷,那黄龙山上,有着一伙儿山匪,之前劫掠了周围几个村子不少的女子,还有粮草,而且听说,那伙山匪,最近还劫了一个商队。”

斥候轻声道:“至于这地界的变化,他们说,是一个神仙的原因,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

多的他们也不知道,说得去问问他们的村长,那伙骑兵,还有粮食,好像也和这个有关。”

神仙?

怎么今年不但冒流寇,还有神仙了?

真,还是假。

刘应遇微微愣神,突然一脸凝重地问道:“你确定,之前看到的马,是有些方的?”

斥候回道:“没看错。”

刘应遇皱眉思索良久:“找个认识路的,愿意跟我们去的,告诉他,我等不会白拿他们的粮,这就去找山匪,顺路剿了他去!”

此为,借口。

第212章 雨落

魏石手拿着地图,在前面引着路,白黎在他的身后跟着。

在两人的身后,是200人的澄城新兵,还有铁山和铁二。

在领域扩散之后,原本400的披甲民兵,大半推着箱子在黎城附近奔走,运粮。

如今大半的村子都已经知道了,黎城,以及白黎的存在。

只留下了百余人驻守黎城,帮着魏石训兵,维持城中的秩序。

大半的转职村民,作为精锐,几乎都进了武镇的骑兵营。

因此这二百人中,只有寥寥几人,没有穿戴皮革甲。

“白公子,那山匪寨应该就在前面了。”魏石拨开了,挡住视线的树叶,侧开半身。

他眼睛一眯,手指前方一个角落,低声道:“白公子,你看那!”

白黎顺道望去,一眼便看见正放哨着的山匪。

“还有那,那儿!”魏石每指向一个方向,白黎定神一看,便能见到个藏着的放哨流寇。

白黎强的,是动态视力。

“这些守门的狗贼,显然是听着了动静。”魏石得意地一笑:“可惜还是藏得太浅,还是被我一眼给看见。”

“反正也没打算躲。”白黎道。

众人加快了脚步,眼看着离村寨越来越近。

白黎突然停下,随即迅速拿下背着的弓箭,朝着不远处的树上射了一箭。

一个人唰的掉了下来。

与此同时,数支冷箭嗖的从四面八方射向了白黎。

但这一次魏石反应的很快,直接就是肉身挡在了白黎的身前。

白黎也就没再拿盾,手上动作不停,朝着箭矢飞来的方向射出箭。

上一篇:怪谈作者拖更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