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大明 第88章

作者:三十二变

  程旭看得下巴都差点惊掉了:“好凶的拳法,这……招招都要人的命啊。”

  现代军队格斗术,那还真是招招要人命,讲究的就是“高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敌人干掉,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的成份。

  民团的人不一定能看懂,但程旭却是招招都看得直抽冷气,心里暗想:我要是和这个打拳的人对上,只要走一走神,就会被扭断脖子,太他娘的凶狠了。

  趁着人影打拳的间隔,程旭转过头,“碰”地给了趴地兔一个暴栗。

  趴地兔:“啊?为啥打本兔?”

  程旭哼哼道:“这根本不是仙人打拳,这是鬼怪在打拳。”

  这一句话吓了大伙人一跳:“鬼怪?”

  程旭道:“只有凶狠的鬼怪,才会打出这么凶猛的拳法。”

  众人:“哎?那我们……能不能学?”

  程旭哈哈一声大笑,然后刷地一下马下了脸,严肃地道:“废话,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学,战场上和人生死相搏,就他娘的得把自己变成鬼怪,要是你跑到战场上去做烂好人,像三管事那样,这个也不要杀,那个也不要杀,还打个屁的仗。”

  众人尴尬:“禾教习,这样背地里说三管事的坏话,不太好吧,三管事人挺好的。”

  程旭哼哼:“他人确实挺好,但他上不了战场。你们今后却是要上阵杀贼的,切记不可学他。”

  趴地兔:“又开始了,仙人开始打第二套了。”

  程旭将手一挥:“所有人给我打起精神,仔细盯着看,不要漏了一招半式,关中红拳咱们要学好,这鬼怪的杀人拳法咱们也要学好……”

  众人齐声应道:“遵命。”

  一百多人排排坐,仔细盯着山壁看,间中还跟着挥舞一下拳脚。

  只有趴地兔一个人还捆在树上呢,赶紧大叫:“喂喂喂,你们忘了把本兔放下来了,快把本兔放下来啊。”

  高初五和郑大牛过来给趴地兔松了绑,大伙儿再一起认真学拳。

  这一大群里人,还是程旭学得最快,毕竟他基础最好。

  看了半个时辰之后,已经将好几个招式学了个七七八八了。

  李道玄收了手机,差不多了,可不能让他们整个通宵都耗在了这里,今天就只上一个小时的课吧,明天再说了。

  见到“鬼怪”收了拳,对面的山壁暗了下来。

  民团的人还不愿意离开,还傻乎乎的瞪着那山壁看呢,又等了好一阵子,见那山壁再也没有亮起来的意思了,程旭才叹了口气:“可惜了,今天只学了几招,也不知道这鬼怪明天还会不会在这里打拳。”

  趴地兔:“本兔明晚又来这里守着,说不定还有得学。”

  程旭:“这不废话吗?明天晚上,大伙儿再来守着,若是鬼怪又来教拳,咱们便学,若是没来……唉……就把今天学的三招两式练好,当作压箱底的绝招来用吧。”

  众人齐声应道:“遵命。”

  程旭带着民团返回,所有人都各自回了自己的房间。

  但趴地兔却不愿意睡了,他的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怎么可能睡得着,而且他并没有住在主堡里面,是住在短工村的,这边行动也比较自由。

  他一个人跑到村外空地上,摆了个“鬼怪拳法”的起手式,嘿,哈,嘿,哈的练了起来。

  虽然就只学了那么几招,他却练得十分有干劲。

第179章 腊八米粉

  清晨,王家村的村民们,又乘着太阳车去种高梁去了。

  种家村、张家村、李家村等周围最近的几个村庄,已经有龙王爷降过了雨,可以种田了,村民们虽然暂时没有公交车可坐,但水泥路已经在修建之中,他们的心情极好,扛起锄头,乐呵呵地向着自家的农田出发。

  平时大清早就会跑出来操练的民团,今天却意外地迟了,全员都被程旭推迟了一个时辰集合时间,让他们好好休息,精神了再起来操练。

  李道玄也一如即往地早起,拿着一个巨大的酱肉包子,啃一口包子,喝一口豆浆。

  高家村的老村长,正斜躺在自己编制的竹椅子里,手上捧着一册《杨家将》小人书,看得乐呵。

  “这书好,真是好,嘿……”老村长笑得眼睛都眯起来:“精彩,好精彩啊。”

  老爷子年轻时经常往返县城,在城里听说书的先生讲过《杨家将》的故事,还在戏台子下面偷看了两眼戏班子的表演,只是没有钱给人家打赏,不好意思凑近了去看。

  所以他所知的《杨家将》故事,全都支离破碎,没有形成完整的脉络。

  现在有了自己的小人书可看,这故事一下子就连贯起来,看得当真是津津有味,乐无边。

  早饭都没做,饿着肚子也要把这书反复看十遍。

  不过,肚子咕噜地叫了一声,似乎在抗议啊。

  正在这时候,不远处响起了一声吆喝声:“卖米粉啦,稀罕的南方美食,米粉哦,嘿嘿,有没有人想来试试的?一腕米粉只要五个铜钱。”

  老村长听得一愣。

  李道玄也同样听得一愣。

  高家村里居然有人卖这个了?

  李道玄顺着声音的方向一看,高腊八,原来是高腊八,前几天马天正道长教了高腊八做南方米粉的技术,自己当时还去看热闹呢,结果泡米这个环节太费时间,他又不喜欢看“非静止画面”,就把注意力移开了,没想到现在已经进入贩卖环节。

  高腊八就像个标准的小贩子,挑着一个小担,在高家主堡的九厅十八井里穿来穿去,嘴里吆喝:“卖米粉啦!”

  老村长叫唤了起来:“腊八,是你在卖米粉吗?来来来,来我这边。”

  高腊八没见到人,但听到声音就知道是村长,在通道里左拐右拐,一转眼就来到了老村长的面前,从肩头卸下担子,摆在老村长面前,乐呵呵地道:“村长,你要来一碗不?”

  老村长乐呵:“来一碗,我看书看入了神,懒得自己做饭啦,就来尝尝你这米粉究竟是个什么味儿吧。”

  高腊八的小担子里居然有个大陶罐,掀开一看,里面是刚煮好的米粉,热腾腾的,他从里面挑出一碗来,往里面撒了几粒盐,往村长手上一送。

  老村长“嗦”了一口,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展:“咦?这个东西,意外的好吃嘛。”

  高腊八嘿嘿笑:“马道长教我的呢,说是南方人搞出来的,他们有很多处理米饭的花活儿,咱们北方人不会。”

  老村长对这米粉的味道很满意,心里盘算了一下,这玩意儿才五个铜钱一碗,我每天吃一碗,吃到老死都用不了几个钱啊,我干嘛还要天天自己做饭?老胳膊老腿的,又没个老伴儿帮忙,一个人做饭可累了。

  老村长:“腊八啊,以后每天早上都给我来一碗。”

  高腊八大喜:“好咧!”

  这是个挺好的开头,高腊八精神大振,挑起小担,满堡乱转,不一会儿就卖出去几十碗,毕竟主堡里住的都是“老村民”,个个富得没追求了,吃一碗五个铜板的稀罕吃食,根本就没有半点压力的。

  连高三娃都有一碗,捧在手上“嗦嗦嗦”,吃得贼爽。

  高腊八开张大吉,陶罐里面的米粉卖了个干净,信心大增,暗中盘算着:明天我多准备点米粉,再多赚点钱。

  不过……

  米粉这东西如果准备多了,没及时卖掉,泡久了就会糊啊,这又如何是好?

  高腊八只好找到了马天正,把刚才的苦恼讲了一讲。

  马天正笑道:“你应该开个店,等顾客进店来,表明了要吃,再给他们当场煮一碗,南方的米粉店都是这样做的。”

  高腊八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是我到哪里去弄个店啊?建房子很花钱。”

  马天正指了指山坡上的“高家商圈”,那里有一大堆五颜六色的塑料房子,全都空着呢:“那不是天尊摆下的大市场吗?还有好多空屋,你去找圣女问问看,能不能在求得天尊的恩赐,租给你一个空屋子用用。”

  看到这一幕,李道玄心中暗喜:很好,一个好的开始,高家村商业萌芽,这个是必须要扶持的,只是,我那破塑料房子,不能在里面玩火,塑料房子一烧就要出问题的,得让高腊八自己弄个灶台来烧火。

  很快,李道玄的命令就通过高一叶下达出去了。

  给高腊八特惠政策,前三个月免租,第四个月开始收房租,每个月象征性的收五十个铜钱,今后再慢慢提高。

  李道玄本以为这家伙自己要弄个灶台会很麻烦呢,哪知道这根本不是事儿。

  古人大多住的是木屋子,比起硬塑料的房子更不经火烧。

  所以古人们从小就掌握了在木屋子里摆灶台的要领,找了些泥巴和石头,很快就垒了一个简单的灶台出来,在这个灶台里面不管怎么玩火,也烧不到塑料房子分毫。

  一番准备之后,“高家商圈”的第二个店面“腊八米粉”正式开业了,就开在三十二主持的“高家书局”旁边。

  来书局里买了小人书的村民,就拿着小人书,走到旁边的米粉店里,一边看书,一边对着高腊八来一句:“老板,给我来一碗米粉。”

  高腊八就会“好咧”的应一句,抓起一把米粉扔进锅里,不消几分钟就煮好了捞起来,撒上几粒盐,端到顾客的面前。

  顾客左手翻着小人书,右手拿起筷子,“嗦”地一口将米粉吸进嘴里,啧,快活似神仙。

第180章 陕北道情

  澄城县城……

  县城的边角里,有一个小小的道情班子,班主姓张,所以这个道情班子的名字就叫做“张家班”。

  张家班有两个负责唱的,四个负责跳的,还有四个拉奏乐器的,一共十个人。

  年景好的时候,张家道情班子也曾经大红大紫过,只要他们一摆开,马上就会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观众,一场道情表演完,怎么也得收上些铜钱来。

  班子里的人倒也不愁生活。

  但是,大旱三年以来,张家班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到了今年,道情班子已经彻底玩不转了。

  每一次开台表演,观众只有寥寥几人,也给不了几个铜钱的赏钱了,饭吃不饱,张家班也只好和寻常难民一样,去县令梁世贤摆的济民台,混上一碗面糊汤。

  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

  正愁山前无路之时,张班主在领救济粮的地方,居然碰上了一个老熟人,谭立文。

  谭立文是张家班的老观众了,以前道情班子每次开台表演,观众席里都会从着谭立文的身影,哪怕旱灾最难的时候,他也会来看,但最近几个月,连他也不来了。

  张班主一看到谭立文,就不禁流泪:“谭先生,许久不见,以前每台戏都能见到你为我们撑场面,但最近数月,不见先生,甚是担心先生出了什么意外。”

  谭立文也叹了口气:“多谢张班主挂念,在下屡试不弟,自知无才,不再做那科举之梦,几个月前去了高家村,拜了三管事为东翁,做了一名师爷,这几个月都在高家村里处理杂务,未能再回县城来看道情。”

  张班主:“高家村?哦,最近经常听人提起这名字,好多人跑去高家村揽活干,好像是个大户人家在大兴土木。”

  谭立文微笑:“对,就是那个高家村。张班主,我这次回县城来,就是专门来找你的,想请你去高家村,表演一台陕北道情。”

  张班主听了这话,愣了愣,心想:咱们这种道情班子,通常只能在县城这种热闹之地表演啊,若是去了小村子,哪有人看?除非那小村子里有位大老爷,家里办什么红白之事,花钱请班子过去表演,包揽开台的费用……

  想到这里,他就不禁要问了:“是哪位老爷请我们去表演?”

  谭立文微笑:“去了不就知道了吗?反正少不了你们的银钱,你还信不过我谭立文不成?”

  张班主听了这话,低头看了眼手里的面糊汤,轻叹了一口气,心想:也罢!张家班现在就算在县城里,也就是讨饭吃的难民日子,若是去乡村里给大老爷唱一台,至少也能混上两天的饱饭吧。

  谭先生是个良善之人,也不会骗我们一个小小草台班子。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走这一趟了。”

  于是,张家班就这样出发了,带上表演所需要的各种乐器、戏服、道具,肩挑手抬,十人小戏班跟着谭立文,开始了大冒险之旅。

  一行人从中午出发,一直走到了傍晚,终于来到了高家村。

  张班主一眼就看到了高家堡那巍峨雄壮的家堡,以及周围一大片五颜六色不正经的小房子,此时已是傍晚,夕阳西下,修路的工地都收工了,种田的村民也休息了,连劳改犯们都在放风时间,没有干活。

  所以高家堡周围,到处都是收工回家的人在走动,看起来热闹非凡。

  张班主吓了一跳:“这高家村居然如此热闹?比得上一个小镇子了。”

  谭立文笑:“普通的镇民,可没咱们高家村的村民富有哦,走吧,我带你们去戏台。”

  他在前面领路,带着张家班的人走进了“高家商圈”,这里有一个塑料戏台,仿古的造型,看起来还真是相当的豪华大气上档次。

  张家班只是一个“草台戏班”,名字里的“草台”两个字可不是白叫的,他们以前就只能在那种很简陋的木台子上表演,还是第一次看到正经的,豪华的大戏台。

  张家班的十个人全都怂了,有点小心惊:“这……让我们在这么豪华的戏台上表演?”

  谭立文:“是啊,咱们高家村就只有这么一个戏台。”

  张班主有点怂怂地道:“这……这台子……我们上去……不太够格吧?”

  谭立文:“嗨!我可是看了好多台你们的戏,你们绝对够格的,我可是极力推荐了你们,天尊他老人家才叫我去请你们过来呢,你们别一幅怂包模样,唱走了调,害我这个介绍人也在天尊面前丢脸。”

  张班主只好振了振精神:“多谢谭先生力荐之恩,天尊他老人家是?”

  谭立文:“慢慢就知道了,现在别想这么多,赶紧做好表演的准备,今晚就先来一台拿手的道情戏,给天尊他老人家看一看。”

  张班主抬头看了看夕阳:“天色已晚,这……这个时候开始准备,等我们准备好表演时,天色已晚,大伙儿只怕都该睡觉了吧?”

  “不妨事!”高一叶突然从旁边钻了出来,笑嘻嘻地道:“天尊刚刚下了法旨,不要管什么天黑不天黑,他老人家在天上闲得无聊,急需找点乐子看看,你们那个什么陕北道情,立即准备准备。”

  李道玄还真是够无聊的,箱子里虽然白天很热闹,到处是看点,但是一旦天黑,古人们就“日落而栖”,整个箱子都会进入“非静止画面”。

  但他作为一个现代人,日落就睡觉根本不可能,必须熬到24点,这中间的时间差,真的是超级无聊的,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个新鲜玩意儿,岂有不看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