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404章

作者:沉默的糕点

  而陈玉成和李秀成大军,也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轻而易举攻破扬州城,攻破江北大营。

  因为扬州城内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荣禄的天津新军。

  ……

  朝堂之上。

  皇帝看着一份又一份弹劾庆瑞的奏章,气得火冒三丈。

  直接将这些弹劾奏章狠狠摔在地上。

  他本来心情很好的,因为前线频频捷报。

  首先,江苏布政使王有龄收复了淮安,恢复了漕运。

  荣禄的天津新军,连战连捷。

  三千新军,在三天之内分别击败六千捻军,五千发逆,果然能打。

  另外湘军在安徽那边,也打得很好。

  李续宾的一万大军,李鸿章的三千大军会师之后,正在有条不紊攻打三河镇防线。

  结果,福建这边出了这么天大的乱子。

  而且是皇帝最头疼的,关系到了洋人。

  不久之前洋人攻打广州其中一个借口,就是法国传教士马赖被打死。

  现在闹得这么大,台夏道署衙门都烧了。

  庆瑞这个废物,一开始处置不当,激起了民变,现在又逃之夭夭。

  “无能,可耻!”

  “拟旨,罢免闽浙总督一切职务,押解进京!”

  仅仅一句话,一个封疆大吏下台了。

  放在之前的苏曳也并不觉得,但是应该特别深有感触。

  这就是封建集权的巅峰,一个官僚奋斗一生的终点,皇帝轻轻一句话,就直接打到尘埃。

  接着,皇帝道:“诸位臣工,现在这个闽浙总督出现空缺了,派谁填补?”

  下面的人,鸦雀无声。

  这是一个肥缺,但现在谁也不敢上。

  因为那也是一个火药桶,上去可能就是死。

  事关洋人的事情,肯定没有好结果。你软弱了,那边民变会愈演愈烈,同僚会弹劾,让你身败名裂。

  你对洋人强硬了,很快洋人的炮舰就怼到家门口了,你照样会倒霉。

  所以,这个肥缺无人敢上。

  皇帝皱眉道:“诸位臣工,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朝廷分忧吗?”

  “遇到肥缺就冲,遇到危险就躲?”

  “就是这样忠于朕,忠于社稷的吗?”

  全场一片安静,现在被骂两句不要紧,等到真做了这个闽浙总督,说不定连性命都丢了。

  这种麻烦,无人能解。

  而这个时候,大理寺卿田雨公上前道:“皇上,臣愿意去。”

  顿时,全场寂静。

  所有人朝着田雨公望去。

  你这么猛吗?

  我们知道你很难过,因为被苏曳牵连,可能大理寺卿这个位置都保不住了。

  但是也用不着这么饥不择食啊。

  你现在请辞,顶多就是丢官,过个一年半载,皇上记起来你的好了,说不定还能起复。

  而你去做了闽浙总督,就是顶雷。

  皇帝微微惊愕道:“田雨公,你确定?”

  田雨公道:“臣愿意去。”

  皇帝内心有些不想让田雨公去,但是现在整个朝堂,无人愿意接这个雷。

  皇帝道:“那你去福建,打算如何平息这件事情?”

  田雨公道:“安抚乱民,安抚洋人,模糊行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说真的,这不是田雨公的想法。

  这个天大的麻烦,很多时候很难模糊。

  但是这个回答,却最符合皇帝的期待。

  皇帝觉得这样做能行。

  让桂良在天津和洋人谈判就是这样的,这些条约可以先签了再说啊。

  先把洋人军队糊弄走,这些条约究竟要不要遵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行的。

  幸好,苏曳那边已经为田雨公做了稳妥的安排。

  让他能够作为封疆大吏破天荒地妥善解决洋教冲突事件,立一大功。

  沉思了一会儿,皇帝道:“拟旨,封田雨公为福建巡抚,兼闽浙总督,即刻离京,处理福建乱局。”

  田雨公叩首道:“臣,领旨谢恩。”

  接着,郑亲王端华出列道:“皇上,发逆石达开大军此时正在围攻苏州,一旦苏州被攻破,那上海和浙江就危了。”

  皇帝皱眉,因为苏州战场,就会提到苏曳。

  他现在对这个名字,是不想听,也不想提。

  端华道:“宴端书为人板正端方,但不擅长兵事,只怕不适合做浙江巡抚。因为接下来,浙江也可能遭遇发逆兵锋。”

  皇帝也觉得有理,宴端书此人,纯正读书人出身,确实没有打过仗,无法应对接下来的战局。

  “那谁做这个浙江巡抚,比较妥当?”皇帝道。

  吏部尚书花沙那道:“奴才举荐江苏布政使王有龄,此人知兵,不久之前刚刚以七千临时招募之军收复了淮安,击败一万多捻匪,恢复了漕运,立下了大功,朝廷正好要封赏。”

  杜翰道:“臣也觉得合适。”

  在杜翰看来,王有龄是何桂清党羽,所以也是苏曳的政敌,最适合做浙江巡抚。

  按照他和皇帝的想法,就是苏曳身边的人,尽量都是政敌,把他包围起来。

  端华道:“臣附议。”

  在所有人看来,王有龄作浙江巡抚,再合适不过了。

  皇帝道:“拟旨,册封王有龄为浙江巡抚,领兵部右侍郎衔。”

  至此!

  接着,端华道:“原浙江巡抚宴端书,正好接任田雨公,担任大理寺卿。”

  肃顺道:“臣也举荐宴端书,此人严肃方正,适合大理寺卿。”

  宴端书听了苏曳的话后,真的是半天都没有耽搁,立刻派家人进京,贿赂了整整二十六万两银子。

  甚至,连懿贵妃家都有一份。

  比别人提前好几步,谋求大理寺卿这个缺。

  皇帝道:“此事,朕再斟酌一番。”

  话虽这样说,但肃顺了解皇帝,他是故意这样说的。

  一下子封三个大员,太过了。

  而且下面军机大臣一推荐,皇帝就答应,就显得太顺从了。

  所以,他要拿一拿。

  其实,宴端书这个大理寺卿的位置,就算是稳了。

  至此,苏曳的计划成功了大半。

  真是太不容易了。

  用一场厦门教案引爆,撬动了三个大臣的职位。

  也为自己拿到了两个封疆大吏。

  这番布局,因势利导,确实堪称神来之笔。

  但某种程度上,也是按照历史的脉络进行的。

  只不过是宴端书和王有龄比历史上更早拿到了大理寺卿和浙江巡抚。

  ……

  三希堂!

  王承贵飞奔而入,道:“皇上,荣禄密奏。”

  “拿过来,拿过来!”皇帝充满了期待。

  现在的荣禄,已经寄托了皇帝的很多理想,年轻,能干,忠臣。

  成为新的宠臣。

  荣禄的密奏,写得非常简洁,少有抒情之词。

  总共描述了三件事。

  第一件,他奉旨率军前往九江,被苏曳的舰队阻止,并且遭到了炮击。他荣禄没有还击,立刻撤退,天津新军对苏曳很失望,表示愤慨。

  第二件,他发现苏曳的巡逻舰队,大部分都是洋人,而且是西洋战舰。

  第三件,发逆陈玉成李秀成攻下庐州之后,已经率领大军返回,要攻打江北大营,荣禄率领天津新军帮忙托明阿镇守扬州。

  看完之后,皇帝面孔微微一抽。

  这里面两个信息,深深刺激了他。

  苏曳的长江舰队,竟敢炮击朝廷舰队?!

  胆大包天。

  另外,苏曳的长江舰队,竟然是洋人。

  这是不是证明,苏曳和洋人有勾结?

  皇帝寒声道:“苏曳开出了一系列条件,折辱朝廷,终于愿意出兵去救苏州了,开打了吗?打得怎么样了?”

  杜翰忽然一声叹息道:“皇上,咱们还是急了,被当时的局面惊住了,其实可能都不需要去求苏曳的。”

  端华道:“谁说不是呢,淮安那边王有龄打下来了。安徽那边,胜保、李续宾、李鸿章三支大军,怎可能也能全部收复。最关键是荣禄新军,如此能打,连战连胜。”

  载垣道:“苏州现在都没有打起来,所以当时让荣禄新军去救苏州,是来得及的。那样的话,也免得看苏曳的嘴脸,让朝廷受他的羞辱。他把自己搞得大救星似的,其实没有他,我们一样能赢。”

  杜翰道:“皇上,上一场和洋人的大沽口之战,是主帅谭廷襄太无能了,否则那一战未必赢不了。”

  这话,说到皇帝痛处了,事后复盘发现,大沽口之战的战败,谭廷襄要负七成责任。

  荣禄新军打得多好啊。

  是谭廷襄那个废物,洋人刚刚登陆,他这个主帅就带着中军跑了,引发了发崩溃。

  杜翰道:“皇上,如果再来一场大沽口之战,我们全力以赴,未必不能赢!”

  皇帝颇为意动,但是能不打,还是不要打,他还是怕洋人。

  杜翰目光闪烁道:“不过皇上,这一局也不算吃亏。现在发逆七八万大军包围苏州城,苏曳和徐有壬加起来三万人多人,发逆石达开攻破江南大营之后,一直势如破竹,确实很能打。”

  “此战,苏曳若是战败,那自然政治名誉破产,届时朝廷只要一个太监,两个侍卫,就可以将他捉拿进京。”

  “此战,苏曳若胜,那他的近万军队也剩不了多少了,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