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567章

作者:孑与2

  父亲好赌,曾经将彭辉祖售卖与人为童仆六次,每一次彭辉祖都能寻回家中,哀告父亲莫要将他再卖出去……结果,他的赌鬼父亲把他足足卖了六次,并且以此为荣,经常夸奖彭辉祖是一个聪明孩子,可以自己跑回来。

  之所以只卖了六次,是因为在卖第七次的时候,运气不好,遇到了第二次的买家,人家就把彭辉祖阿耶的双腿给打断了,哀嚎了两天之后,就活活痛死掉了。

  而后,彭辉祖就成了第二次买他的那户人家的童仆,专门伺候家里的老人,后来因为勤勉,长的又好,力气还大,获得了主人的喜爱,主人在闲暇之余,还教授彭辉祖读书识字。

  老主人还在过世之前,放了彭辉祖的良人身份不说,还在县学那里弥补了彭辉祖的学籍,送他去县学就读,从而抹去了他奴仆的身份。

  二十年后,彭辉祖一举中第。

  他一直都认为身为人,就要恪守本分以及上下尊卑,这是社会的基本秩序,奴仆就要有奴仆的自觉,农夫就要有农夫的自觉,只有四民各安其本,秩序才会稳定。

  就像眼前的这些逃奴一般,他们不想着如何伺候好主人,获得主人亲睐以后,走正规的渠道获得自由,再如他一般获得自己想要的高位。

  不守规矩的就是贱民,是真正的贱民,因为他们连起码的遵守秩序的本分都做不到,只想着逃离,利用眼前这位大唐公主的权势获得自由。

  这样做是不行的,坏规矩的事情他们不能做。

  在他看来背主逃亡就是对秩序的最大破坏,尤其是这群人里面还有不少因奸情而逃亡的,且数量还不少,这些人比杀人越货的强盗还要来的可恶。

  所以,他准备把这些逃亡到雷泽县的逃奴,给送回去,或者就地斩杀,而这非常的符合大唐的律法精神。

  在把这些逃奴送回去,或者处死之前,彭辉祖准备先给他们一些教训。

  温柔背着手站在衙门口,瞅着彭辉祖处理那些逃奴,尤其是看到彭辉祖下令将一个因奸情逃亡的丫鬟的手指用夹棍夹断,将丫鬟的情夫的双腿打断之后,他就觉得这个彭辉祖该死了。

  “去把县衙烧了。”

  温柔头都不回的吩咐了一声,片刻功夫,县衙后面的宅子就冒起了烟火。

  彭辉祖听闻后堂着火,就停止了继续审案子,命人将那一对已经昏死过去的逃奴捆绑在县衙门口,他们就急匆匆地去救火了。

  既然是温柔下令点的火,自然就没有那么容易被扑灭,不等彭辉祖他们将后宅的火扑灭,前边的衙门有着火了。

  捉迷藏一样的救火,自然是救不成的,等到天黑时分,彭辉祖只能放弃救火,眼睁睁地看着雷泽县衙被大火烧成了一片白地。

  有县衙,才有县官,没有县衙,就没有县官,这个逻辑在大唐时期是成立的,而温柔当了这么多年的县令,自然知晓其中三味。

  一般情况下,县衙是由公堂,中堂,后堂组成,公堂用来审判案子,中堂用来处理公务,后堂则用来安置县令一家人。

  雷泽县是小县,衙役房,监牢也跟县衙是连成一体的,所以,温柔一把火烧了县衙,就等于烧毁了雷泽县的管理基础。

  温柔需要时间绕过县令尽快把李思留下的烂摊子处理完毕,一旦这些逃奴进入乡里,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基本上,就相当于一条鱼进了大海。

  在大唐,即便是县令想要做成一件事,也需要通过一个个的里长来完成,皇权从不下乡!

  皇权不下乡,与其说这是一种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妥协,因为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来养活数量巨大的乡吏。

  大唐如今有宰相身份的人十一人,有尚书身份的人一百三十七人,有侍郎层次的人六百八十八人,四品官一千九百五十三人,五品官上万,六品官四万余,七品官八万余,领取朝廷俸禄的杂色官员则不可计数,若是再加上数量更加庞大的乡吏,原本在大唐由三千五百人供应一员官员的比例,将会一下子增加到两千人供养一个管理者了。

  这样的供养比例放在长安问题不大,可是,全大唐也就只有一个长安而已,绝大多数州县一年收上来的税赋甚至比不不过一个晋昌坊一年的税收多。

  这就是大唐的现状。

  当然,大唐对于乡里的治理行为也是有的,不过,一般都选择两才人士来代替执行。

  这两才人士,指的就是有钱财,有人才的人。

  也就是说,乡里的治理一向是由富户,地主们来代替皇朝施行的。

  哪怕是追查逃犯,一旦到了乡里这一级,如果人家族长,或者里长说查无此人,那便是真的查无此人了。

  云初一直认为大唐的乡里应该大有作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从晋昌坊坊长,光明里里长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现在的位置上来的。

  没有人比云初更加了解里长的权势有多大了,一旦经营的好了,很容易通过宗族,或者利益将乡下经营的风生水起的,到时候,不是里长看县令脸色过活,而应该是县令看强势里长的脸色过活了。

  被关起来的逃奴们被李思污染过的里长们带去改名换姓之后安家落户了。

  彭辉祖则忙着到处找人修建县衙呢。

  至于那些逃遁无踪的逃奴们,他此时还顾不上。

  一个新来的县令,在雷泽县,没有人,没有钱的状况下想要白嫖出一座县衙,简直就跟无名和尚托着一个钵盂到处化缘,希望修建好一座大寺庙一般艰难。

  就在彭辉祖最艰难的时候,天使贾春言在视察完毕临濮县之后,来到了雷泽县。

  在鄄城,贾春言对于地方新上任的县令赞不绝口,认为这位县令才上任,就能迅速平息上任县令被杀,吏员被抓捕的纷乱,迅速的将鄄城县治理的政通人和,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得人材。

  在临濮县,贾春言虽然指出来了不少的问题,不过,贾春言以为,这里问题跟府兵们在搜捕上任县令,以及吏员们的时候,牵连过甚导致的,临濮县的县令,能维持住一个表面平和的县治已经难得了,相信只要再给这位县令三个月的时间,定能还陛下一个喜乐祥和的临濮县。

  就是雷泽县差了一些,也不是差了一些,是差了很多,这里不仅仅发生了民乱,还发生了百姓在狂怒之下点燃县衙这样的严重事故,导致县衙牢狱中的囚徒一哄而散。

  眼看着县令彭辉祖在被李思用钱,用地收买了一遍的雷泽县内万夫所指,贾春言为了平息百姓的愤怒,当着县城百姓的面,斩了彭辉祖,为此天使贾春言还得到了一封万民书。

  在这本书里,来雷泽县不足二十天的彭辉祖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幸好有天使及时抵达这才解救雷泽县万民于水火之中。

  贾春言不明白云初为何会这样做,明明雷泽县的事情宜小不宜大,云初为何要如此大张旗鼓行事呢?

  区区一个彭辉祖就算天生是一个恶人,他来雷泽县也不过二十天,如何能犯下那么多的罪行呢,这本万民书,看起来不像是一封表彰书,更像是一份认罪证明。

  贾春言告诉云初这样做不妥,云初依旧坚持己见不肯修改,无奈之下,贾春言就带着这份万民书回到了皇帝的驻跸地济阳城。

  这一次,云初赌皇帝目前还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他在雷泽县做的接受逃奴这种事情的深远意义。

  李治看完贾春言呈递上来的万民书之后,不解的对贾春言道:“彭辉祖死的冤枉不冤枉?”

  贾春言眼观鼻鼻观心的平静回答道:“冤枉。”

  李治又道:“万民书中所说的罪行看样子也是子虚乌有的喽?”

  贾春言道:“八成以上都是胡说八道。”

  李治挪动一下坐在椅子上的屁股,把身子向贾春言靠近一下道:“既然如此,你还冤杀了彭辉祖,何故呢?”

  贾春言叹口气道;“民怨沸腾之下,微臣首先要做的就是替陛下安抚地方,消弭官府与地方百姓的怨隙,此时的曹州,不可生乱。

  从另一方面来讲,陛下派遣彭辉祖去雷泽县的目的在于尽快平定地方上因为上一任县令被杀,吏员被捕捉带来的祸乱,而不是派他继续去雷泽县搞风搞雨的,只要他能平定地方,安抚好民心,至于其余的事情都可以在日后缓缓图之。

  似他这等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的庸官,昏官,仅存的一点用处,就是用他的人头来平息民怨了。”

  李治问道:“此事可否与云初有关?”

  贾春言左右瞅瞅,然后压低声音道:“跟云初无关,倒是跟安定公主有关。”

  “什么缘由?”

  “安定公主在雷泽县低价售卖粮食不说,还想在雷泽县部署一些土地来种植东宫种出来的新种子,新作物,其中一种听说可以赚大钱。”

  李治阴沉着脸道:“什么作物能赚大钱?”

  贾春言沉声道:“曹州牡丹。”

  李治重重的一巴掌拍在桌案上道:“胡作非为,雷泽县的农田本就不肥沃,每年粮食不足,不种粮食,种植牡丹她意欲何为?”

  贾春言叹口气道:“臣下在经过云初军营回济阳的时候,曾经问过安定公主,安定公主曰:就因为地里产出来的粮食不够吃,那就不如种植牡丹合算,只要把牡丹种出来了,换来的钱,足够雷泽县人在其余地方买粮食了……”

  李治哆嗦着手怒吼道:“若是种植出来的牡丹无人问津怎么办?”

  贾春言见皇帝被气的够呛,就连忙道:“安定公主说了,她全收,不但要牡丹盆栽,还要牡丹根入药,还要牡丹种子在其余地方培育出新的牡丹呢……只要培育出一种新品种牡丹出来,她就能卖好几百贯。”

第一百五十六章 位高权重者谋

  想要让一个聪明人迷糊,就只能那他拉扯到他完全陌生的语境里面去。

  这世上知识有无穷多,即便是再聪慧的人也不能做到全通这样的境界。

  政治是李治熟悉的领域,如果跟李治过多的在政治上纠缠,就算能蒙哄他一时,只要给他一些思考的时间,他还是会准确的找到云初布置的这个局的锚点所在。

  所以,云初决定将问题吸引到自己擅长的经济上面去,这样一来,自己就抓住了主动权,只要是经济领域内的事情,云初不觉得大唐有谁是自己的对手。

  菏泽牡丹,洛阳牡丹,在云初以前的世界里很有名,而李唐朝廷对于牡丹的看重几乎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嘛,花开的大,颜色艳丽的牡丹自然就成了首选。

  长安城里每年需要消耗十万盆牡丹,其中,皇家每年都要采购上万盆用来赏赐给皇亲国戚以及勋贵大臣们,皇家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百姓自然景从,这两年,四月里赏牡丹的风潮已经开始蔓延到大唐各地的州府,只要曹州人把牡丹种出来,就应该不愁卖。

  而且云初相信,那些落户在雷泽县的逃奴们,在雷泽县停留不了不多久的,毕竟,他们逃奴的身份还是有人知晓的,假如他们聪明的话,雷泽县应该只是一块踏脚石,很快就会拿着自家的正式户籍去大唐别的地方生活。

  不出两年时间,雷泽县逃奴事件就会变成一桩无头公案。

  雷泽县收留过逃奴,并且会给逃奴们一个明白的身份,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是呢,雷泽县收留逃奴的事情最终会在奴仆中间慢慢的传播出去。

  最后,雷泽县很有可能成为逃奴们的圣地……虽然这个圣地只是一个希望,不过啊,有希望人就不会绝望不是吗?

  “云初要在雷泽县种牡丹,也亏他想的出来。”

  回到后殿的李治依旧余怒未消,咆哮着对武媚道。

  武媚撩一下垂下来的长发,温柔的道:“可行吗?”

  李治哼了一声道:“八成是可行的。”

  武媚奇怪的道:“既然有八成的把握可行,陛下为何还如此的恼怒?”

  李治道:“不知道,就是生气。”

  武媚皱眉道:“不知道可不行啊,陛下天资聪颖……”

  李治不等武媚把话说完,就恼怒地道:“经济一道,无人能出云初之右。”

  武媚以为皇帝仅仅是在嫉妒云初的聪明,就安慰道:“他即便是再聪明,也不过是陛下的一个臣子而已,恩准雷泽县种植牡丹,也算是陛下给本地百姓的一项恩典……”

  李治点点头道:“现在想想安定公主的话也是有道理的,既然种粮食喂不饱肚子,为何不种牡丹卖钱,再拿卖牡丹的钱买粮食吃呢?

  云初以前跟朕闲聊的时候曾经说过,国,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且过几年再看雷泽县,到底会不会因为种植牡丹富裕起来就知道他说的这句话到底对不对了。

  对了,裴行检那边的军报到了没有?”

  武媚摇摇头道:“没有,妾身非常担心,裴行检在山东,河北两处的所作所为,到底能不能把这两个地方的乱臣贼子都给逼迫出来。”

  李治道:“朕已经吩咐幽州都督郝处俊统领幽州所属边军兵马拔营西归,裴行检在西,郝处俊在东,只要这里的贼人有蜂聚之像,薛仁贵,裴行检,加上幽州都督郝处俊的边军兵马只要形成合围之势,大唐多年的隐忧就会一朝尽去。”

  武媚道:“可行吗?不如将云初所部也派遣出去。”

  李治看一眼武媚道:“十天后,我们从东明县浮桥处去河西。”

  武媚有些着急的道:“陛下不在济阳,会不会影响军心?”

  李治不耐烦的道:“朕要是留在河东,裴行检,薛仁贵他们才会畏首畏尾的不敢奋勇作战。”

  武媚见皇帝又生气了,连忙规劝道:“是,是,我们十天后去河西,这样一来呢,您的那头巨熊又能尽快吃到来自洛阳的鲜嫩竹子,竹笋了。”

  李治闻言笑了,对武媚道:“怎么连一头熊的干醋也喝?”

  武媚叹口气道:“现如今,人人都说臣妾这个皇后还不如一头熊受宠。”

  论到大格局,依旧还是李绩更胜一筹,就在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山东吗,河北豪绅身上的时候,李绩却把粗大的指头点在营州的位置上道:“这里才是大麻烦。”

  云初摇头道:“四年前,薛仁贵已经率军平过一次营州了,现如今,在营州聚居的辽东各部应该没有胆子动弹才对。”

  李绩摇头道:“十年生聚又是一代人,昔日的娃娃十年时间足够长成战士了,现如今回思起来,老夫当年在辽东还是过于求胜心切了。

  我们驻军营州的时候,老夫就该派遣你们这些年轻人,将辽东各部彻底的横扫一遍。”

  云初想一下自己当年在跟黑水部族作战的艰苦场景,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道:“我记得当年已经把他们清理的很干净了啊。”

  李绩摇头道:“白山头没有去,黑水边没有去,当初你们放马血战的地方被老夫严格的控制在了营州八百里以内,所以,八百里以外的地方该是啥样,还是啥样。

  不仅仅如此,他们还趁机收拢了不少逃出去的部族人,变得更加强大了,这些年老夫听说辽东那边的契丹人又兴起了,不出二十年,必定会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云初摇头道:“不会吧,那些人野人就算出了林子,我们就拿火药炸就是了,不会成祸害的。”

  李绩瞅着云初道:“要是那群野人由唐人统领呢,你有火药,人家也有火药,到时候你怎么应付?”

  云初嘿嘿笑道:“等他们学会用火药了,长安武研院应该有新的厉害火器出来了,到时候都抓来给英公献舞,我听说,蛮人跳舞的样子都很不错,就我们唐人不擅长歌舞。”

  李绩听云初吹嘘的厉害,忍不住笑道:“蛮人擅长歌舞这是真的,这东西本就是从祭祀场演过来的,咱大唐的祭祀之音,讲究一个中正平和,舞则讲究一个端庄大气。

  你也知道,什么事情一旦变得端庄大气了,还能有什么看头呢,一个个把身子包裹的严严实实,一举一动还要符合音律节拍,这样的歌舞那里比得上胡人的歌舞热烈,好看呢,至少,人家跳胡旋的时候就把腿给露出来了。

  上次在那个谁家看胡旋的时候,人家可是连屁股都露出来了,肚皮那个抖啊,大腚那个晃啊,两条大白腿没有片刻的安宁……”

  云初笑眯眯的听着,还把桌面上的热茶往英公面前推一推笑道:“说说,在谁家啊,等回到长安,我们再去看……”

  英公却猛地把脸一沉,一口喝干云初推过来的热茶,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古色斑斓的横刀就向外走,快到军帐门口的时候回头看着云初道:“老夫虽然老了,却还没有到被人怜悯的地步。”

  云初起身道:“英公,儿孙自有儿孙福,您也该把隐藏起来的人拿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下了,一味的保护,一味的溺爱,这可成不了大事。”

  李绩瞅着云初道:“看样子,老夫此次被皇帝从浮桥对面撤下来,是这个缘故吗?”

  云初提起笔,在桌面上铺设好的白纸上写下“正大光明”四个大字,吹干墨迹之后,拿给李绩道:“世道早就不同了,仅仅是长安城里,就有不下一千五百名百骑司的探子。

  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人也知道了,一个个摄于英公威名,只是不说罢了,您早点把人拿出来,大家也好早点看清楚你英公府的好人才到底是啥样子的。

  您总是捂着不说,大家才觉得等您拿出来的那一天,必定是石破天惊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