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490章

作者:大司空

  玉柱揣着金批大令,一边往雍亲王府赶,一边心想,老皇帝果然很信任老四。

  宫里走了水,老皇帝第一时间就安排老四进宫查办,这已经颇能说明问题了。

  宵禁状态下的京城,即使是玉柱亮明了身份,也必须照规矩办。

  城楼上放下了一只吊篮,玉柱坐进了吊篮内,被守城的八旗兵们拽了上去。

  京师的城门,只要关闭之后,除非是老皇帝的特旨,加上金批大令,再加如朕亲临的腰牌,三管其下,才有可能开门。

  夜幕下的京城里,无论多么紧急的事情,禁止任何人纵马狂奔。

  玉柱带人抵达雍亲王府的时候,已是二更天了。

  这个时候,老四已经知道了宫里走水。

  等玉柱上了门,说是奉先殿走了水,老四不禁倒吸了口冷气,下意识的说:“那可是社稷之祠啊!”

  大清的真正祖祠,其实是太庙。

  但是,皇帝祭太庙,有着一整套必须履行的仪式,这就太过于繁琐了。

  所以呢,除了特殊的大日子之外,随时随地可以去的奉先殿,也就成了祭拜列祖列宗的替代产物。

第645章 硬刚老四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的东半部。

  老四和玉柱,便从最近的东华门,进了宫。

  好家伙,奉先殿的方向,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老四是个急性子,走着走着,居然跑了起来。

  玉柱很可以理解老四的心急火燎,皇宫里失火,非爱新觉罗家的吉兆也。

  等老四奔到奉先殿前,不禁倒抽了数口凉气,脱口而出:“哎呀,火势太大了呀。”

  玉柱也装出很焦急的样子,实际上,他的心里在计算重建奉先殿的费用问题。

  想当年,李闯打进皇宫之后,放火烧过奉先殿。

  因为,刘宗敏想烧绝朱明的龙气,免得大好江山,又被带明夺了回去。

  顺治入关后,一边进攻全国,一边在多尔衮的主持下,开始重修奉先殿。

  但是,内务府那边却是一大烂帐,至今也说不清楚,当时花了多少银子。

  不过,玉柱兼任内务府总管之后,单是经他之手的银子,就超过了二百五十万两之多。

  令玉柱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皇帝亲口吩咐他,将太皇太后的旧物件,全部用纯金复制出来,以供他时时缅怀。

  手工不值钱,工匠们都是义务替皇家干活。

  问题是,拨过去的黄金,足有上万斤之多,这就异常之奢侈了。

  火势太大了,老四只得无奈的接受了现实,扭头和玉柱商量。

  “隔离带必须清理出来了,免得祸及六宫?”老四很客气的和玉柱商量着办。

  玉柱点点头,随即吩咐了下去,命侍卫和太监们,手拿水盆和水桶,把奉先殿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

  五更天的时候,皇宫附近的老百姓们,已经看见了浓烟滚滚的吓人场景。

  没办法,烈焰冲天的时候,别说扑过去灭火了,就算是靠近火场,都是灼热异常。

  负手而立的老四,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问玉柱:“柱弟,你阿玛手底下,不是有专门的防火队么?”

  玉柱很了解老四,他一听就知道,老四这是想调动步军衙门手下的防火队。

  话说回来,这支防火队,还是玉柱在任九门提督的时候,亲手组建起来的。

  宫里失了火,玉柱也不敢笑,板着脸,极为严肃的说:“四哥,调动兵马入宫,必须有汗阿玛的手谕。”

  老四是个实干家,他是想调动外边的防火队,近来帮着灭火。

  因为,步军衙门属下的防火队,拥有当时极为先进的救火设备,即,利用活塞加压原理的救火木车。

  这种救火车,只要加了压,就可以喷出去六、七米远,确实是救火界的神器。

  可问题是,大内深宫之中,谁敢擅自调兵进来?

  老四有些犹豫,还想继续和玉柱打商量,玉柱却抢先说:“四哥,宫里不比王府,规矩甚大,绝不可轻越雷池半步。”

  玉柱心里有数,老四是个异常认真切勤奋的家伙,他只要敢松半点口风,老四就敢去找隆科多打商量。

  如果是旁人,也就算了。

  问题是,隆科多是玉柱的亲爹呀。

  不夸张的说,隆科多屁股下边的九门提督宝座,绝对不容有失。

  哪怕是整个皇宫都被烧成了灰烬,玉柱也是不心疼滴。

  奉先殿的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

  幸好,老皇帝一直住在畅春园里,召见臣工,处理政务,都照常进行,倒也没有大碍。

  等火势熄灭之后,老皇帝召集重臣们,一起商议,如何重建奉先殿的问题。

  老皇帝话刚说完,就见老四站出来,沉声道:“禀汗阿玛,臣儿以为,西北正在大战,朝廷正值钱之际,不如暂缓重建,如何?”

  玉柱赶紧把头一低,惟恐沾染了爆燃的火星子。

  嗨,老皇帝一直惦记着重修奉先殿,玉柱也是心知肚明的。

  不成想,最器重的儿子之一,居然率先站出来,泼了好大一盆的冷水。

  老四是亲王,又掌握着实权,他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别的重臣们谁敢轻易说话?

  于是,老皇帝就把目光挪向了玉柱。

  不看不知道,老皇帝定神一看,却见玉柱低垂着脑袋,很认真的研究着地毯上的花纹。

  哼,这个小混球,倒也机灵,居然知道事机不妙,妄想躲过和老四的打擂台?

  “玉柱,祖宗的仙灵无处容身,你待怎讲?”老皇帝脸色不善的盯着玉柱,那意思异常之明显,你小子敢不站出来帮腔,就试试看吧?

  玉柱等的就是这句话。

  说句心里话,如今的康麻子,在帝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可选的余地已经很小了。

  一言以蔽之,废柴们、大聪明人们,都已经出了局。

  剩下的皇子们,要么年纪小,要么见识短,要么母族势力不行。

  也就是说,形势迫使老皇帝只能在老四和老十四之中,任选其一。

  现在,老皇帝逼着玉柱主动站出来,和老四为敌,恐怕是想未雨绸缪啊。

  玉柱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子,只得硬着头皮的出来,把矛头对准了老四。

  “四哥,您糊涂了啊。宁可咱们这些人住茅棚,也不能让祖宗们,无处落脚啊!”玉柱一张嘴,就把大道理全占尽了。

  在这个礼教盛行的时代,礼之一字,受重法祖。

  法祖,就是效法祖宗之意也,翻译过来就是,敬天法祖。

  现在,祭祀祖宗的奉先殿,被一把大火烧没了,敬天之说,不攻自破,很容易给人留下口食。

  老四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当即反驳说:“柱弟,我可没说不修,而是缓修,毕竟国库异常空虚了呀。”

  嘿嘿,老四的这句话,就非常的不中听了呀。

  实际上,经过玉柱的整理之后,海外贸易异常之繁荣。户部的国库和宫里的南库,存银也越来越多了。

  可问题是,西北在打大仗,老皇帝又喜欢装圣君,几次三番的减免了很多应缴纳的赋税。

  当下的局势是,玉柱再会赚钱,也架不住老皇帝大手大脚的花钱如流水。

  老四竟敢公然指责老皇帝的奢糜无度,嘿嘿,这下子就有好戏看了呀。

  国库空虚的问题,要问户部的尚书和侍郎们,玉柱自然不可能代答了。

  新

第646章 情况不妙

  直觉告诉玉柱,情况不妙了。

  因为,老皇帝的脸色,看上去很好,甚至还带着一丝笑意。

  老皇帝属于喜怒不形于色的那种人,他越是生气,脸上越会带着笑。

  不过,就算是老皇帝生气了,玉柱也不打算帮老四说话。

  在君前公然站队,那是作死。

  但是,老皇帝需要打擂台的帮凶,玉柱肯定是逃不过去的。

  “玉柱,你说说看,重修奉先殿,需要花多少银子?”老皇帝直接点了将。

  玉柱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小声说:“回汗阿玛,这个恐怕要问雷金玉吧?”

  作为老皇帝身边的大管家,玉柱基本上不管修造的事情,所以,重修奉先殿的造价问题,肯定要问雷金玉了。

  老皇帝才不吃玉柱的那一套呢,他把眼一瞪,厉声道:“朕问的是你。”

  玉柱略微算了算,说:“只怕需要四到五百万两银子吧?户部三库里可能不够,天津大沽口那边,找洋人们凑一凑,倒是无妨。”

  要花钱,找玉柱,老皇帝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老四,你不是说国库空虚么?哼,可以找洋人募捐啊。”老皇帝甚为得意的端起了茶盏,饮了一口。

  花钱的事儿,不找老百姓,改找洋人出力,这是玉柱的阳谋。

  花了洋人的钱,贸易条件方面,自然要跟着放开一些了。

  事实证明,在玉柱的掌握之下,让洋人多做一些生意,不仅无害,反而对老皇帝的享乐,极为有利。

  涉及到了银子的问题,即使是五百个老四,也抵不过一个玉柱。

  老四再怎么实干,他也只知道小农经济的弊端,所谓的财政改革,也只是解决了再分配的问题。

  而玉柱呢,他精通自由资本主义的全球贸易。本质上,他的搞法是,不碰既得利益集团的前提之下,大大的做了加法。

  老皇帝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不能动摇满洲旗人的绝对统治地位,别的都好商量。

  所以,让洋人们出血的搞法,令老皇帝大为满意。

  老皇帝解决了银子的问题,老四也是无可奈何。没办法,他的手再长,也伸不到大沽口去。

  不过,站在老四的立场上,只要不动国库的存银,也就随便老皇帝去折腾了。

  首席满洲大学士嵩祝,瞥了眼庆泰,又瞅了瞅玉柱,随即出来说话了。

  “禀皇上,老臣以为,庆泰做事甚为勤谨认真,不如将修建奉先殿的大事,交于庆泰督造?”嵩祝的提议,甚合老皇帝的心意。

  嵩祝,既不是老四的人,也不是老八的人,更不是老十四的人,他是老皇帝的人。

  作为当朝首相,嵩祝姓赫舍里氏,却是满洲镶白旗下。

  索尼、索额图和孝诚皇后,他们都姓赫舍里氏,隶属于满洲正黄旗下。

  也就是说,嵩祝和死鬼索额图,已经是出了五服的远亲罢了。

  只要出了五服,不客气的说,也就是陌生人了。

  嵩祝把庆泰拉出来说事,目的其实是绑定了玉柱,让他不敢不多给钱。

  在这个吃人的时代,讲究的是,父债子还。

  重修奉天殿,若是因为缺钱停了工,庆泰肯定要吃挂落。

  庆泰倒了霉,玉柱怎么可能过得安稳呢?

  嵩祝不愧是老谋深算之辈,一件事儿牵连了两个人,还让玉柱不敢不出力,怎一个高明了得?

  自从康熙五十一年开始,嵩祝稳稳的坐于文华殿大学士的宝座之上,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

  “庆泰,你可有信心督造奉先殿?”庆泰也是老皇帝的亲表弟,不看僧面看佛面,老皇帝自然要问一下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