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第361章

作者:兴霸天

  与其这样没完没了下去,倒不如只要围了宣抚司,让这个老物威严扫地,他就会灰溜溜地滚回京师,再也不会在河西出现了!

  各部豪酋倒也不蠢,觉得这可能是挑拨离间之策,此前就有江湖子频频传信,都被朝廷拿下,现在也可能是贼子故意挑唆。

  但有理智的番人存在,却不可能所有番人都理智,哪怕三五家被说动,派出手下来,终究还是堵上了。

  “退下!!”

  野利遇乞知道不妙,匆匆赶到,身后的亲卫更是手持武器,厉声大喝。

  之前还嚣张的番人见状,顿时作鸟兽状散去,这位武臣倒也没有追,大踏步地来到赵稹面前,抱了抱拳:“赵宣抚,你没事吧?”

  “反了!你们反了!敢围堵……围堵宣抚司……”

  赵稹浑身发抖,吹胡子瞪眼,手哆哆嗦嗦地指过去:“老夫要禀明朝廷……为何不将刚刚那些逆贼拿下!”

  “这老贼真是不识好人心,真拿了人,不是更逼得那些豪酋作乱么!”

  野利遇乞面色一沉,以熟练了很多的汉话驳斥道:“好叫赵宣抚知道,这次围堵可不是结束,相反只是开始,下官刚刚听说,有许多番人要结伴上京师,告御状,向官家请命!”

  “你!你们!咯!”

  赵稹眼睛猛地瞪大,干瘦的身体挺了挺,然后抽了过去。

  周遭亲随一片混乱,手忙脚乱地把这位老者抬回了堂内。

  “不好!可别死了啊!”

  野利遇乞见他白发苍苍,再想到这老家伙也是古稀之年,面色也是剧变,赶忙翻身上马,往城外而去。

  此事非同小可,他不想担上责任,得尽快禀告狄相公。

  不过由于赵稹硬生生地把宣抚司搬到怀州来,与兴州的经略安抚司隔空对峙,野利遇乞若不是恰好在怀州城内,也没有这么及时地赶到,当马不停蹄地赶到兴州帅府时,已是一天之后了。

  迎接他的是杨文才。

  野利遇乞不觉得怠慢,这位乃是幕僚班底里的头号人物,本身也是杨家出身,来日大有前程,平日里双方就是多有往来的,直接道:“杨兄,宣抚司出事了!”

  仔细听完那边发生的情况,杨文才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赵宣抚终究是宣抚使,此事可大可小,朝廷若是追究起来,足以在河西引发一场动荡啊!”

  “可不是么?怎么会突然冲击宣抚司衙门呢?”

  野利遇乞担心的就是这个,焦急地道:“相公呢?”

  杨文才道:“相公去黑水城了,北伐不顺,他心情不佳……”

  野利遇乞听他说得轻描淡写,也没细想,辽军只要打不过来,燕云之战如何与他们这些西北人何干:“那我现在去黑水城?”

  杨文才稍作沉默,缓缓地道:“去了恐怕也无用,但要解决此番危机嘛,倒也不难……”

  眼见这位抚须,摆出智珠在握之色,野利遇乞赶忙凑过去,连声请求:“那就请杨兄赐教了!”

  “不敢当!将军切莫折煞我,我区区幕客,实在当不起!”

  杨文才左右看看,低声道:“此言出得我嘴,入得你耳,伱便是乱传,我日后也是绝不会认的!”

  野利遇乞难掩好奇之色:“杨兄请讲!请讲!”

  杨文才声音细如蚊呐:“这位赵宣抚是太后选入枢密院的,此番太后主张北伐,北伐却宣告失败,他在河西本就呆不长了,现在各部急切,派人堵了宣抚司,反倒有了把柄,为今之计,不如将功折罪,消弭风波!将军,这倒也是一个示好各部的机会啊……”

  野利遇乞听得目光一亮:“那要怎么赎罪呢?”

  杨文才道:“简单!再度出兵!只是这回,让各部放一放手,听狄督监之命便可!”

  野利遇乞笑道:“这事容易!狄督监勇武过人,又赏罚分明,各部都服他,有他率军,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哈哈!将军的话说得越来越好了!”

  待得野利遇乞兴冲冲地去了,杨文才收拾行装,北上黑水城,来到狄进身后,拱手道:“相公,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狄进默默点了点头,而他身侧得众番人敬服的狄青,正在看着燕云最新的战报,眉宇间满是悲伤之色:“任老将军殉国……我军大败……此番北伐太仓促了,损失惨重啊!”

  “唉!”

  狄进同样很惋惜,不仅在于这些将领的牺牲,更在于那些英勇奋战的宋军兵士,都葬送在了朝堂上不理智的北伐欲望之下。

  他有时候想想,当时对夏竦提出北上威逼燕云的计划,到底是对是错,可若不是那个计划的成功实施,河西之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过去的事情再后悔也是徒劳,关键是接下来该怎么做,狄进定了定神,直接问道:“汉臣,你当如何?”

  狄青同样很快压下悲伤,闷声道:“兄长这几个月的准备,我已领会了,就是练兵,练一支可以突袭辽人的骑兵,关键时刻派上大用!”

  借助赵稹施加的压力,河西的两位长官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最终成功地组建起了一支精挑细选的河西骑兵。

  共五千之数,其中汉人不足八百,其余都是精挑细选的番人将士,不仅战力强横,而且性情乖顺,心向宋廷,妻儿老小都有赏赐,也即约束,每人则能换骑三马,军备精良。

  只因那位宣抚使每作一次妖,番人各部就得掏出一些来,先是战马、良驹,其后是骑术高明的部族勇士,最后连军械都用上了。

  不过令各部安心的是,这支军队的成立并没有白白为朝廷效命,反倒是收获颇丰,狄青率军北上黑山,成功地剿灭了数个阻卜部落,将战利品收回后,分毫未留,全部赏赐下去,顿时引得一片欢腾。

  有鉴于此,这支西军起初的目标,是党项人瞧不起的阻卜人,后来胆子越来越大,胃口越来越贪,连契丹贵族麾下的地盘也不放过了。

  “我宋军终于有一支可以长途奔袭的骑兵可用了!”

  所以作为这支骑兵劲旅的直系长官,狄青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沉声道:“辽国并无山川险阻,我可北上辽西,甚至直取中京!”

  由于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夺取,宋朝失去了北方的山川屏障,防守一直十分艰难,事倍功半,但反过来看,辽国对于宋朝也基本没有像样的天险阻隔。

  换成前唐,辽帝敢行“四时捺钵”,带着文武官员,在国中分四季逐水草而居,那早就是颉利可汗的下场,被抓去长安跳舞了,也就是欺负宋朝的骑兵拉胯,远不如契丹铁骑,才能这般放肆。

  而现在,刚刚收复不足一年的河西,就能拉出一支精锐骑兵,是各方都没有想到的。

  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骑兵纵横驰骋,展露锋芒的机会!

  “此次北伐失败,十年之内,想要夺取燕云已是无望……”

  不过狄进要的不是热血与豪情,而是战前冷静的敌我分析:“但北伐军的局势是否无法逆转?”

  “当然不是!”

  狄青毫不迟疑地道:“如今燕云之战,我军固然惨败,但辽军的损失也不轻,他们此次是真的惨胜,刘将军如今还在困守涿州,萧孝穆的大军被其牵制,四面合围,不敢有半分松懈,如果能解了辽军之围,退守三关,便可重新与辽人形成南北对峙之态……”

  狄进又问:“除此之外,我方还有何援助?”

  狄青再度回答:“辽东大延琳已死,然其麾下十万起义军,不可能就这般烟消云散,辽西的阻卜人可用,这群鞑子桀骜难驯,对于契丹的不满积蓄已久,发动的叛乱也不止一回,此次依旧可以策动!”

  从阻卜人的身上,也能一窥未来蒙古的凶悍,那群鞑子之前尝了些甜头,丝毫没有感恩之心,直接来掠夺榷场财物,被狄青领兵屠了几个部落后,终于老实了,跪倒在面前,希望通过榷场交易到铁器与茶叶。

  “好!”

  狄进赞许一笑:“此番出征,最关键的战略是什么?”

  狄青如今已是熟读兵书,再非吴下阿蒙:“围魏救赵!逼得辽军主力回防,让涿州主力得以脱困,河北得以喘息!”

  “不错!但更关键的,是随机应变!”

  狄进摇了摇头,正色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不会对你下达任何命令,只会让机宜司将前线的战报第一时间汇总到你手中,再为你后援,免除后顾之忧!你率这五千骑兵入辽,一切放心大胆地去做!”

  “但你要记住,如果不能灭了对方的国祚,一劳永逸,那么战争就是政治的延续,此番纵横驰骋疆场的目的,不是杀多少辽人出气,而是要让辽庭上下知道,我朝能灭西夏,绝非偶然,如今拥有的骑兵,更可以让他们胆寒,逼迫辽庭打消南下攻灭我朝的幻想!”

  “此举便能挽救河北数百万生灵,避免他们陷入连绵战火之中,那才是符合现状的战略目标!”

  “是!!”

  听到这里,狄青目露坚毅,重重抱拳:“相公,末将去了!”

第510章 给辽国一个河西军震撼!

  “万万不可再出关!”

  “辽人就是等着围点打援!”

  夏竦有气无力的声音响起,已经有些嘶哑了。

  杨崇勋之前得知宋军惨败时,好似被抽走了骨头,跌坐在地上半响起不来,这些时日又恢复了精力,厉声道:“必须援救,那可是七万西北边军,我朝的精锐啊!没了他们,河北如何抵挡契丹的铁骑?京师不得一夕三惊?”

  “已经一夕三惊了……”

  夏竦闭上眼睛,这段时日雪片般的奏劄和书信都传来大名府,京师那边已经彻底慌了。

  早干什么去了?

  北伐这等大事,仓促推行,就不先考虑战败的后果么?

  他当然不知道,历史上的数年后,就是这群人视西夏为跳梁小丑,随手可灭,然后被西夏狠狠教育。

  如今西夏得灭,发现辽国内部动乱,伤筋动骨,又是这群人迫切北伐,重夺燕云,结果再遭惨败。

  之前跳得有多么激烈,三番五次催促出战,千万不能让辽人从辽东的动乱里喘过气来的,现在就有多么惊骇欲绝,让家人逃出京师,南下或入川的都有……

  夏竦感觉心很累。

  跟这样一群朝臣,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更累的是,还有杨崇勋这个嘴上有十万精骑,却在那一日听闻败阵后险些逃回京师的堂堂枢密使在身边。

  杨崇勋确实想逃,但夏竦根本没让他走,不然大名府的士气也将落入低谷,而被强行留下后,这位又开始生乱,接连催促援军北上,解救被困于涿州的刘平主力。

  夏竦已经不知自己重复多少遍了:“河北禁军烂了,命他们在各自的城池堡寨中据守,尚且能与辽军抗衡,到了野外,面对那些凶悍的铁骑,只会一触即溃!”

  杨崇勋则是一贯的怒吼:“那怎么办?就等到刘平军在涿州被困死?你既然说河北军都烂了,那没了西北边军,谁来阻挡辽人铁骑,谁来护卫京师?”

  夏竦默然。

  他考虑过这种最坏的情况,心中也早早有了答案。

  当北伐失败,河北河东受到严重威胁时,放眼望去,刚刚收复的河西,是唯一可能及时来援的助力!

  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着早就令中原眼馋的河西良马,骑术精湛的番人,更因为有那个人在。

  当然,以河西刚刚重回中原怀抱的状况来说,现阶段应该做的,是安稳地区,构建新的执政秩序,不动兵戈。

  所以夏竦才会给赵稹写信,告诉他那些夺取宣抚使大权的“妙计”,美其名曰太后的相帮,实则就是让赵稹早早当上恶人,为河西提前备战,而关键时刻,这个无法安抚地方的宣抚使,也能替河西承担相应的责任。

  他此番可谓机关算尽,也相信早就担心北伐会失败的狄进,能够做出最佳的选择,可至今为止,并未听说河西骑兵进入河东的消息。

  按理来说,以机宜司的情报传递,那边也该知道了,为何不动?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狄仕林绝不会坐视不理,河西在做什么呢?”

  “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快啊!”

  对于局势的未知,令夏竦陷入深深的忧虑,而接下来的一则消息,更如晴天霹雳般,轰在心头:“报!辽军攻打三关!辽军攻打三关!”

  夏竦勃然变色,即刻下令:“通报守军,必须坚守,绝不可妄动,不听军令者,军法处置!”

  “完了!完了!这下想救援也救不了了,契丹人要是打过来,该怎么办呐……”

  另一边杨崇勋已然再度坐倒下去,唉声叹气,满脸都是绝望。

  “慌什么!三关还未丢!”

  夏竦被他弄得心烦意乱,想着三关的情况,又给自己坚定信心:“如今未有大旱,又不是寒冬,能阻挡铁骑的!一定能阻挡铁骑!”

  三关指的是宋辽交界的淤口关、益津关和瓦桥关,杨六郎当年就把守三关口。

  但实际上,这三個关隘原本在地形上并没有什么天险可据,就是三座建于平原上的城寨,最初是唐末在燕山失守之后,为防止契丹铁骑入侵而修筑的,很快就被契丹人夺了,直到周世宗柴荣出兵收复。

  幸运的是,它们也不是毫无优势可言,那里恰好是一片因黄河泛滥而造成的盐碱地,真宗朝时,就有宋军将领趁机塞河蓄水,形成了一道长四百里,宽五六十里的河网湖泊地带,用来阻挡契丹战马。

  这样的三关,就真有几分地利之优了,但由于人工施为,需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最害怕的就是大旱湖水干涸,与冬季湖面结冰。

  现在既非冬季,又无旱灾,三关的陂塘湖泊,足以让契丹铁骑头疼不已,再加上两路退回来的北伐军,夏竦还是有一定的把握,至少能撑一段时日的。

  这其实也是国朝原本不担心辽人会打过来的原因,若能收复燕云,那是不世之功,名留青史,如若不能,北伐失败,也可以退回三关坚守,万万没想到,之前在河北高歌猛进的宋军,会两路溃败,一路被围,败得如此凄惨。

  果不其然,不出数日,前线战报就传入大名府,在宋军的坚守下,辽军仅仅攻打了一日就退走。

  但同时传来的,还有另一个消息:“雄州来报,契丹遣使携国书已至边境,欲索取关南之地,重定两国地界!”

  杨崇勋一下子来劲了:“关南……只是关南么?”

  “以契丹人的凶悍,能在战场上取得的,就不会通过使臣来索取!关南一失,三关再无,我朝真就仰契丹鼻息,任由辽国铁骑来去自如了!”

  夏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背着手踱步,自言自语起来:“辽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们突然没信心南侵了?莫非刘平军有突围的希望?”

  “派出斥候,探明消息,老夫要知道,辽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涿州城头。

  刘平屹立于夜风中,直视远方,面容在火把的摇曳下明暗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