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第684章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你愿意听真话还是假话?”

宝钗又想了半晌,方摇摇头道:“假话吧……”

“嗯?”贾清再次错愕了,你这思维有点后现代,居然让本少爷都跟不上了。

宝钗静静地看着贾清。答案,她早就有了,今日,鼓起勇气问出来,并不为求证,只为问心。

问自己,问贾清。

当她回答要听假话的时候,她的心便问出来了。她已经是他的未婚妻,所以无论如何,她都已将终身托付,惟愿不负。

贾清从宝钗的眼神中看出些什么。叹了叹,收起先前准备好的如实相告,推心置腹。

事情都过去了,答案已经不再重要。

他走过去,捧过宝钗的脸,低头一吻,轻轻道:“这,就是答案。”

“呀……!”

莺儿送点心进来,不小心看到这一幕,没忍住低呼出声,退之不及。

贾清回头看了她一眼,才对血红着脸的宝钗道:“记住,明天搬回园子!”

宝钗木然点头。

得到满意答案的贾清笑着走了,到莺儿身边,申饬她道:“记住,以后进门前要通报。”

“哦。”

莺儿噘噘嘴,看他走了,才走到宝钗身边,眼冒小星星的祝福:“姑娘,方才二爷看你的样子,好温柔,姑娘你一定会幸福的……”

宝钗顿时难为情了。被贾清轻薄本就令她羞涩,何况还被自己的丫鬟撞见了!不过看莺儿的关注点不在这个上面,她才缓和下来,下意识的碰了碰嘴唇。

这,真的便是幸福的感觉吗?

随即对比她还激动的莺儿,道:“好了,你去收拾收拾,我们明天回蘅芜苑。”

说完再次坐下“认真”看书,不理莺儿。

“好的姑娘!”

莺儿倒是高高兴兴地下去了,心说,臻儿说的还真没错,二爷一来,姑娘便要回园子了。这妮子,以前不知道,她还有这般见识……

这样说的话,她还说我会成为姨娘……呀,羞死了羞死了,死丫头就会胡说!

……

第二日,宝钗如约搬回蘅芜苑居住,姐妹们全部去相迎问候,除了黛玉。

贾清自然也没去。

宝钗已经是他碗里的了,他一点不急。虽然他不在乎别人说他不守礼,但是为了宝钗的面皮,他觉得还是避讳着点好。

免得以后宝钗见到他放不开,总是担心别人瞧见什么。

反正,蘅芜苑就在山脚下,等到晚上再去,神不知鬼不觉的,多方便!

他已经计划好了一切。现在,他在处理另外一件事。

“你说,把嫣然她们安排到凸碧山庄当丫鬟?”

贾清诧异的看着尤氏。

尤氏说:“老爷去了,二叔要守孝,至少这一年,再留她们在府里排练学习歌舞,有些不妥当……”

秦氏接着笑道:“我们倒是想遣散他们,又怕二叔舍不得,最后商议,还是这样做最好。”

贾清点点头:“不能遣散,我花了好多银子和功夫才组建起来的。”

尤氏和秦氏两个都笑了。

贾清视若罔闻,道:“就没有别的法子吗?定要安排到我那里去?”

尤氏道:“我想着,要是把她们分开也不好,正好园子里空大,好安放。

可是别的地方住的都是姑娘小姐们,也不好放到她们身边。要是二叔不介意,宝玉屋里倒是可以放一部分。”

“哦,那还是算了……”

贾清认真想了想,还是觉得幽静的凸碧山庄一下子多出来三四十几号人不太妥当(加上几个教养嬷嬷和嫣然等人还有贴身小丫头)。

“对了,梨香院不是住着小戏子们吗?把她们放那里面,正好还可以让她们学学戏,也不会荒废了技艺。”

梨香院是荣国府的,不在府内,也没什么关系。

“可是梨香院住不下。”

贾清道:“这个简单,她们到府里时间也不短了,该懂的规矩也懂了,那些教养嬷嬷都多打发点银子,让她们回家养老去。至于她们本人和那些贴身伺候的,也问问,想走的都不留。

最后若是还住不下,再往凸碧山庄安排吧。

另外,伺候那些小戏子们的人也该裁剪的裁剪了,白白养着那么多闲人干什么。

蔷哥儿也给他另外安排一项差事,以后梨香院仍旧让秦氏负责照管。”

两人应下。秦可卿也答应会好好安排这件事。

其实,可卿之所以没生出趁这个机会把那些“狐狸精”打发出去的念头,全看在贾清这两年的表现上。

当初,贾清把人带回来的时候,她可是吃了好大的闷醋。后面好了,贾清索性把人全部交给她来管理,而且真的就只是让她们练舞和表演,从来没让干过伺候的活。

这让她放下心来的同时,也认真和那些姐妹们有了交情。

而且,她真的有悄悄学了几支舞呢,可惜还没让贾清知道。她准备,在恰当的时候,拿来魅惑贾清,让他从此君王不早朝!

一时尤氏又说:“府里新来的那个陈道长?”

“他呀,是个假道士,和我义父是好朋友,这些年在外面游历累了,在京城歇歇脚,你们就把他和几位先生一样看待就好了。”

守孝三年。禁礼乐,是一年。就是说,至亲长辈去世一年内,若是还在家里大摆宴席和制造音乐,就是不孝。

第五九九章 柳嫂子

大主山之后,临近大观园后门处,有几间小房子。不算大,但十分干净整洁,如今,已经成了整个园子比较热闹的地方。

因为,大观园的内厨房,在去岁腊月之前就设立好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姑娘们每天顶着寒风回荣国府吃饭,而且,平时要吃点小东西,园子里也就可以做了,最是方便不过。

主张办这件事的是贾清,因为当时处于临近寒冬,最不方便出门的是黛玉,因此大家以为这是贾清主要为黛玉考虑才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