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SCP当仓管 第135章

作者:又来的核桃

“我们……这是在哪?”

“我也不知道。”

张珏用手电四处照射,发现他们好像是在一条狭长的走廊里。

走廊的一边是墙壁,另外一边则是玻璃制成的幕墙。

墙上贴着一个原形标志,上面写着:28F。

这里是28层?

他追着那个黑影,一共也只爬了几层楼而已,绝对没有这么高。

张珏用手电照向玻璃幕墙的外边,黑暗中,一栋庞大的建筑物矗立在对面。

张珏看了看,忽然皱起眉头。

“不对,这里是右面的那栋楼。”

我在SCP当仓管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不存在的部门

“不对,这里是右面的那栋楼。”张珏皱眉说道。

他说完,杨雪也向外面望去,发现果然如此。

那栋主楼此时竟然出现在他们左面。

他们原本应该在左侧大楼的十几层,现在却出现在右侧大楼的28层。

时间也已经是深夜。

她就像喝多了一样,对于那段时间的记忆,全部消失了。

“这……”

杨雪捂着自己额头,努力地回忆。

“后面……发生了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张珏也没办法回答,因为他同样不记得了。

两人最后的记忆都停留在他开门的一刹那。

开了门之后,他们看到了什么,有没有进去,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完全没有办法知晓。

而最重要的是,格雷和他的安保小队也完全不见了踪影。

“我们应该是遇到了某种会让人失去记忆的项目。”杨雪说道。

张珏捏着下巴,不置可否,片刻后道:“我们先回主楼去吧。”

情况不明,他们两个没有在这里多做停留。

张珏打着手电,两人一路向下,很快便下到了一楼。

但刚从右侧的大楼里走出来,他们便感觉不大对劲。

此时应该是在半夜一两点左右,但主楼里一片漆黑。

岗楼里也没有了站岗的哨兵。

主楼门前的台阶上已经覆盖了很厚一层细沙,看样子至少有几天没有被打扫了。

上面也没有任何脚印。

这说明,至少有几天时间,没有人从这里走动。

看样子他们昏迷的时间,可不只感觉上的这么少。

两人相视一眼,缓缓推开大楼的门。

大楼里面一片狼藉,里面有不少战斗的痕迹。

但没有血,也没有尸体。

被格雷留在这里的研究员和仅剩的几名安保队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杨雪跟着张珏,一直眉头紧皱。

这里发生了什么?那些人是走了还是死了?

完全不得而知。

张珏走在前方,一路走一路思考,杨雪想和他交流一下,但还是忍住了没有打扰他。

“其实我们有点仓促。”

张珏忽然说道。

果然,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杨雪点点头:“我们应该先把主楼的情况摸清楚,再去探索另外两栋楼。”

“没关系,现在也不晚。”张珏嘿嘿一笑,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不过就是有点麻烦,哎,最烦的就是这种神神叨叨的事。”

两人相处的时间很长,张珏又没有故意掩饰自己的表情,所以杨雪一看就知道,他已经有了想法。

杨雪看着他:“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啊,这里收容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大概能猜到,只不过还需要一些证据。”

……

两人吃了点东西,然后开始在主楼里面搜索。

整个站点的水力、电力的控制室都在这里,包括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车间。

但是同样的,这里已经有几天没有人来操控。

一些水植蔬菜的根已经开始腐烂。

几乎可以确认,整个站点里,恐怕已经没有活人。

除非他们可以像张珏一样,随时随地从异空间中存取食物。

两人来到顶层,那里只有一个房间——主管办公室。

门是锁着的,不过这可难不倒张珏。

他一脚将那实木的大门踹了个对穿,然后伸手进去,打开了暗锁。

两人进入房间,打开了灯。

房间里有明显被翻动的痕迹。

张珏来到办公桌前,发现电脑已经被砸坏,硬盘也被人烧毁,地上一堆烧焦的痕迹。

看来是有人捷足先登。

一切资料都被销毁。

桌面上有一个黑色笔记本,外皮非常精致,但似乎已经有不少年头,因为里面的纸张都已经微微泛黄。

笔记本的中间的某个部分被人暴力地撕掉了,只剩下一堆残页。

张珏随便翻了翻,发现只要有内容的都已经被人撕掉,剩下的都是空白页。

他哼了一声,没好气儿地将笔记本丢回桌子上。

做这些事情,他向来没有什么耐心。

杨雪无奈地摇摇头,将那笔记本拿到自己手中,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

翻了几页之后,她“嗯?”了一声。

张珏望向她,杨雪却没有说话,从桌上的笔筒里拿起一只铅笔,在某个空白页上迅速地图画起来。

她那笔的姿势很奇怪,画素描一般,很快将那一页全部涂满。

张珏看到,页面的右下角,一个单词慢慢显现出来。

这种技巧,张珏小时候也玩过,只要前一页上的字迹写得够狠,后面一页就可以通过用铅笔描绘的方式将那单词复写出来。

但是她没有杨雪这么细心,发现不了那个轻微的痕迹。

看着她的成果,张珏喜出望外。

“杨大博士,可以啊,这都被你发现了。”

杨雪叹了口气:“那些比较难比较危险的工作都让你做了,我也就只能做做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杨雪手上动作不停,非常认真,一分钟后,她画完最后一笔。

轻轻地呼了口气。

在她仔细地描绘之下,那个单词已经清清楚楚地浮现在纸面上。

是一个英文单词——aic。

杨雪看着它,眉头深深地蹙起。

她是生物学和有机化学的双料博士,国内外论文不知看了多少,她的词汇量甚至比绝大多数外国人还要大,什么生僻的词都认识。

但是这个单词,她从未见过。

看到是英文后,张珏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以他半吊子的水准,连初中生都不如。

他本来以为杨雪肯定没问题,但看她的表情,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来来来,给我看看吧。”

张珏伸出手去。

杨雪抬头看他一眼,虽然没有开口,但脸上却写着两个字:“就你?”

“别瞧不起人哈。”

张珏哼道:“想当初在小学的时候,我的英语也是考过80分以上的。”

小学英语80分?亏你好意思说。

杨雪笑着摇摇头,但依然将笔记本递给了他。

从杨雪手中接过笔记本,张珏仔细地看了看那个单词。

果然——不认识。

但是很熟。

他在自己的记忆宫殿中搜索,很快便找到了答案。

“nice!”他打了个响指,事情果然和他想的一样。

“你真的认识?”杨雪吃惊地看着他。

张珏哈哈一笑:“杨雪同学,这个单词很简单嘛,看样子你小学的时候一定没好好听课,现在就由张老师来教教你——a--i-titic,它的意思是——逆模因。”

“逆模因?”杨雪下意识重复道。

“对,逆模因。”张珏点点头,“如果我所料不错,这里应该是基金会的逆模因部。”

杨雪看着他:“模因我知道,模因部我也知道,但我从来没听说过,基金会有一个叫做逆模因部的部门。”

这可能是绝大多数基金会员工的标准台词。

张珏叹了口气:“的确,在大多数人眼里,逆模因部从未存在过,但他们确实存在,并且拯救过人类。”

……

要想知道什么是逆模因,首先我们先复习一下模因的概念。

前面不知道多少章已经介绍过了。

模因,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概念或者信息。

它通过人与人的信息交流进行传染,并且会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传播。

比如“经验+3”、比如“什么是快乐星球”、比如“……”。

如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还会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那么就算作模因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