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桶布丁
看完之后,宁为大概明白了视频主怎么就盯上他了。
大概率还是他大一无聊时,自己骚包的上传学生证认证学校惹的祸。
碰瓷江大这样的华夏低调的双一流学府,既安全还能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增强粉丝黏性,至于在视频中挂人会不会给宁为这种小人物带来困扰,Who cares?
宁为这个账号的粉丝数不过21个,大半都还是同窗好友,谁能为他发声?
换了以前,宁为只能选择认怂。
因为这本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
当网络上十多万粉丝的视频主向他宣战,对面光是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他。
更重要的是,以前的宁为的确可能看不懂史密斯的论文,不敢确定自己是否正确。
但现在他的信心很足。
因为同样有世界知名的数学家站在他的身后,如果那篇他脑子里冒出的论文是无稽之谈,《自然》的主编不可能专门给他回复,帝国理工大学的教授不可能主动打电话给他。
这才是底气。
所以他很快在视频下方再次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如果站在理中客的角度,视频主说的没问题。但显然,作为数学科普视频主,你百分之八十的视频都跟数学科普无关,这才是问题所在。你挂我没关系,但你不可能代表真理。就像你Diss我没在评论区给出你详细论证解释,但自己在视频中又真正解释过几个数学问题?”
“关于群论、环论、域理论、伽罗瓦理论、同调代数、正合序列,你又讲通了多少?看得出来你出国是学习代数几何学,你的知识素养又体现在哪?诚然,国内学术环境或许是有问题,但一位对国外的学术成果跪舔就能推动自己的进步?大概只能鼓了你的钱包吧!”
------------
029 人生在于选择
宁为觉得自己反击得很爽,可以说是酣畅淋漓,至于后果,他没考虑。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只要把心态放平和,便会觉得网上言论其实距离他非常遥远。
针对这段挂他的评论输出完自己的看法后,宁为便再次把这个无聊的家伙抛诸脑后,投入到让人开心的学习过程之中。
也许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面对学习这件事的时候都会感觉很痛苦,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学习真的让人快乐。
怎么说呢?
对于现在的宁为来说,刷这些基础概念就好像在玩一个迷宫类的游戏,通过大脑反馈的无数信息,他能非常系统的构建一个科技树。
这就好像在玩一个沙盒类的游戏。
他甚至可以选择如何搭建这个科技树,然后在大脑中幻想这个世界未来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很有意思。
从最基础的概念革新,到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每个人的想法跟生活。
这种快乐大概也只有那些大拿级的人物曾经享受过。
现在宁为觉得他已经窥见到了一点点。
比如如果现在的生物化学进一步发展,就可能点出真正分子食物的科技,通过将无数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跟碳水化合物混合生产出的超级快餐,不但能够保证人的日常所需,不占地方,保质期还可以长的可怕,能经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
当大脑里浮现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宁为甚至感觉到一阵后怕。
对于一个吃货而言,想到未来要以这种食物来维持生命,简直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不过想到这种食物就算真的运用大概率也是布置在太空空间站跟长期出任务的潜艇里充当应急粮的角色,心态有平复了。
等等,为什么他有这种工艺的分子型食品真能被生产的错觉?
是的,这就是宁为的学习过程。
脑子一不注意就会帮他谱写出一本科幻小说。
怎能不爱?
……
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
这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加拿大的顶级学府之一——麦克马斯特大学便坐落在这座城市。
这座世界前一百强的顶级学府自然也是全世界留学的热门学府之一。
不过它的优势专业主要是工程学院跟商学院,其他专业包括数学在世界上的水平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霍志恒考取的就是麦马见仁见智的数学硕士。
这便也罢了,即便不是强势学科,麦马大学的牌子毕竟摆在那里,但已经来加拿大三年的霍志恒从去年就开始面对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毕业。
即便数学并不是麦马的强势学科,但作为一个世界百强的大学,想要顺利拿到毕业文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越知名的大学想毕业便难度便越大,这也是学校的自我保护措施之一,总不能随便给什么阿猫阿狗发毕业证,平白坏了名声。
现在霍志恒便面临着无法毕业的问题。
最初霍志恒的导师给他的研究课题是李代数的一个问题,属于非结合代数,环论下的一个分支。
但李代数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在学习忙碌了一年之后,没什么进步,所以霍志恒请求导师给他换个研究方向。
导师很贴心,给他更换了一个向量空间额外结构的命题。
很不幸,又是一年他依然找不到方向,可当他再次申请换命题的时候,导师很直白的告诉他,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大概率是拿不到毕业证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的路被完全堵死了。
如果他能在延期毕业前,帮导师弄到一笔研发资金,也许一切还有得商量。
毕竟不少自费来拿文凭的国际研究生都是靠这种办法毕业的。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霍志恒并不是那种极为富有的家庭出生,光是申请毕业延期就已经让国内中产的家庭不堪重负。更别提负担帮导师弄一笔研究经费这种起码是十万美刀起步的超大支出。
这让他很愤懑。
他从不觉得可能是自己天赋不够,并不是那种惊艳的数学天才,他固执的认为都是在华夏填鸭式的教学经历,扼杀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想象力。
但有句话说的好,天无绝人之路。
他身边有一个富二代留学生朋友抱着玩玩的心态搞起了小视频,无非就是分享一些留学生活日常,迅速聚拢了一批的粉丝,甚至接到了广告,每个月都能赚点零花钱。
人家富二代的零花钱对他而言差不多就是一个好几个月的生活费,更别提人家还只是玩票的性质。从来不研究跟分析粉丝需求,更不会照顾粉丝的情绪,热情过后甚至连更新都很佛系,想起来了更一个,想不起来,一周不更新都是常事。
霍志恒感觉自己发现了一个商机。
然而起步的时候其实并不顺利。
虽然富二代朋友很给力的帮他推了许久,但他分享的日常依然没能火起来。
痛定思痛,做了总结,他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他跟人家的富二代能成为朋友,纯粹是人家刚来汉密尔顿的时候他做为先到一步的老人,给人家做了几天导游,人家承了情而已。
人家的生活交集跟他有着很大不同。
富二代朋友的粉丝是冲着猎奇国外奢靡的生活去的,而他的生活却乏善可陈。
痛定思痛之下,霍志恒改变了方略。
他开始成为了科学类分享博主。
从平日里研究的课题,到采访国际留学生,顺带着抨击一下国内的填鸭式教育扼杀他的想象力,鼓吹加拿大的教育方式多么先进。
很快他还真的聚拢了一帮粉丝。
而且他的粉丝们标签很鲜明,大都是有一个出国梦,但却缺少路径的那帮人。
于是理所当然的,霍志恒开始为这些人做出国留学中介做捐客。
你还别说,这真让霍志恒赚到了第一桶金,现在光靠这些视频跟向国内出国机构介绍生意,每个月他大概也能有3万多人民币的收入,更别提他还聚拢了一群铁粉,甚至在加拿大留学生群体中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开始能拿到各种广告收入。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霍志恒的人生也许真的完全会不同,这也让他坚信,自己是天选之人!
------------
030 许多误会,分外美好
事实证明在任何行业里蹦跶,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很快霍志恒便遇到了小视频行业的瓶颈。
在有了二十多万粉丝之后,关注他的人明显放缓。
更别提这行内卷的厉害。
华夏这些年留学生不再少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类似的视频,甚至输出跟他差不多的观点,这也直接导致涨粉越来越难,钱也越来越难赚。
霍志恒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然后总结出了火的要点,蹭流量跟碰瓷。
挂人就是碰瓷的一个好方式。
当然,不能什么阿猫阿狗都在视频里挂,要根据他的视频类型来。
比如宁为,一所国内双一流大学的本科生,就是一个完美的对象。
他粉丝中最有价值的那群人大部分都是不满国内教育体系,渴望能出国的那群人。
此时霍志恒正在为接下来该拍什么素材而头痛着,随手翻着评论,发现宁为竟然还在评论区活跃,顺带着把他DISS一通,不由得眼睛一亮。
这么头铁的家伙,他喜欢啊。又一期的视频素材有了。
要知道作为一个每天都要更新的创作型视频主,想素材真的很难咧!
……
伦敦,亨德尔走出门时心情很愉悦。
因为这座雾都迎来了久违的晴朗天气,在阳光普照之下,整座城市似乎都生动了许多。
跟往常一样坐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电脑,悦耳的“叮咚”声中,宁为的论文再次被推送到他的面前。
亨德尔大概看了一遍,这个年轻人效率极高的将所有要求修改的地方都已经做了处理,他又专门看了看系统接收到这篇论文的时间,不由得莞尔。
他给了这年轻人两周时间,谁想这孩子竟然只用了两小时就完成了修改。
这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在《自然》上刊载吗?
亨德尔坐在位置上,双手合十,考虑了片刻,决定满足宁为这个小愿望,然后他拿起了手机。
“喂,杰克,下一期第一版的内容我希望能做一个小调整。”
“是的,我知道。但我会告诉罗伯特他这篇关于基因治疗的文章有重量级评审给出了加急补充意见,希望他对论文中几个实验数据做进一步说明,这很正常,我们都知道美国人的反射弧很长,他们经常会在一件事情过去了几周几月甚至几年之后,才突然发现,哦,原来这事情还能有第二种处理方法。”
“是的,我需要改成一篇数学论文。一个篇来自东方那个神奇国家的论文。我这就把论文发过去,希望你能在今天下班前重新完成排版,愿上帝保佑你,杰克。”
挂上电话,亨德尔将鼠标移动到了Accept上,点击,发送。
随后打开邮件系统,编辑了一份简短的邮件告知了宁为他的论文已经被《自然》录用,将在下一期《自然》第一版刊载后,然后直接发送。
给宁为如此礼遇,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昨天他的老朋友肯恩教授给了他回复,还告诉了他一个小细节。
这个叫宁为的小伙子不但能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英式英语,甚至还是标准的伦敦腔。
比如在最后道别时,宁为在表达亲密时用了Mate这个词,而不是一般其他地方常用的buddy,pal或者dude。
只此一点就让亨德尔对宁为的好感快要溢出来。
看吧,真正的聪明人当然知道伦敦音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绝对不是那些后来冒起,没有历史跟文化沉淀却还敢自称世间灯塔的土鳖国家所能比拟的。
这绝对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因为如果现在去问宁为,他大概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当时用了这些俚语。
甚至他自己都还不知道,如果真有需要,他的口音甚至能在美式跟英式之间切换的。
当然,美好的误会,没人会去计较细节。
……
华夏,江城,江城大学,数院302寝室,宁为正在看着手机微信发呆。
“听说今天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校长邀请你面试?”
这条微信是杨晓慧发来的。
果然,寝室里的大嘴王名不虚传。
即便他一再要求这两二货在这件事真正确定前,不要散播出去,但显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更可怕的是,这两货不但泄露出去了,明显还在添油加醋。
他从来没说过给他电话的肯恩教授是帝国理工的校长,想必肯恩教授知道了这些会很欣慰。他什么都没做,就在华夏被动升职了。
“别听罗翔跟轩公子瞎说,只是一位教授给我电话大概了解了一下我的情况。八字没一撇的事呢。”想了想,宁为飞快的回了句。
“这样啊。那也很厉害了。他们还说你是因为投了一篇论文到国外的期刊上,才有了这次机会?你发的是哪家的SCI?哦,对了,我记得当时你说有件事情过段时间我就知道了,就是说的这篇论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