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第239章

作者:寻风追雪

...

北境,燕浔府。

作为燕地最为的核心的地区。

论起繁华程度,或许比不上中原和江南那几座大城。

可若放眼整个大魏来看,各方面都是排的上号的。

毕竟这里有诸多豪门大族。

更有不下于江南士绅的孙氏一脉,因而在经济上,甚至唯有江南等几个富庶之地能比拼一下。

所以燕浔府放在北境,完全可以算得上绝对的核心,尤其是当今燕王的府邸,也设于此处。

燕地是燕王的封地,所以燕王在这里,拥有极大的权力。

甚至连各府主官都要受其节制。

本来。

无论是燕地各豪族,亦或者是地方官员们,都一致认定。

即便当初先帝在驾崩之前,将燕地作为燕王的封地,但想来,当今皇帝陛下,是不允许燕王就藩的,所以燕地豪族们各自为政,而地方官员们,也如同往常那样,得过且过。

因为大魏立国一百多年来,朝廷从未对燕地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强力掌控。

一些低阶官员或许没什么,可如果是知府这种大官的话。

赴任几乎只是走个过场,过不了多久就要调离。

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

皇帝陛下居然放燕王就藩了,且事先任何预兆都没有,说放就放。

而这,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这些人本就受朝廷节制,再来个燕王,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可燕地的豪门呢,却心思各异。

本来,过去这么多年,孙氏一族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收缩,尤其是上一任家主没有男嗣,只有一个独女。

更加让各方豪门们觉得,此后燕地的势力要重新洗牌了。

虽然最后孙氏为了稳固影响力。

直接在平辈中选家主,让一些人稍稍收起了心思。

可犹豫这一任家主的儿子孙克俭,每日无所事事,不擅经商,从而闹了不少笑话。

也更加让人觉得,孙氏不行了。

只是。

听到燕王就藩后,燕地的各方豪门,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害怕会因此让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燕王有孙氏一族的血脉,是太后的亲子,加上皇亲国戚的身份,绝对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尤其是,那些豪门还担心,他会继承孙氏的影响力,然后整合燕地的各方势力。

而事实,也正如预料的那样,燕王在就藩后。

几乎没怎么停歇,很快就开始整合燕地各方的复杂势力。

本来,想要做到这种事情是很难的,可奈何燕王的手段很凌厉,而且身份还特殊,手下拥有私兵,更为重要的的是,还得到了孙氏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一些豪门想要反抗,却也做不到。

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外来势力。

首先孙氏完全算得上是自己人。

而燕王呢,也算得上半个燕地人,选择臣服听从的话,其实也没什么。

因此,在种种原因之下,各方豪门势力,很快就被燕王收服了,当然还有一些反抗的,可力量太小,完全翻不起什么风浪。

也正因此,虽然才来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可燕王在燕地,已经算的上是说一不二了。

对此,燕地人到没什么,可各府官员们,却对此心惊胆战。

他们完全可以预料到。

以这时候燕王的势力,怕是都可以不听从朝廷的命令了。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某些官员还听到了燕王,正在招兵买马,就立刻向着朝廷回禀了,希望朝廷能在这种时候,对燕王进行节制。

此时此刻,在燕王府当中。

燕王魏元川正在处理最近的一些公务。

自从整合各方豪门势力以来,他的事情就越来越多。

毕竟燕地是他的封地,各方面都要去管,让其每日都非常忙碌。

“王爷,这是各地刚送来的最新公文,请王爷过目。”这时候,数名亲卫恭敬走了进来,手上还端着一堆册子,看起来非常多。

居然又来了?

魏元川看到这一幕,当下不由叹气,示意众人放在一边。

说实话,对于处理公务这种事情,他没有任何兴趣,他想的,要么是与各方势力的斗智斗勇,要么就是直接率兵打仗。

其实,在刚回来的那一段时间,魏元川与各大势力斗,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在其内心中,就喜欢这种感觉,其乐无穷。

可到最后。

当各大势力都被削平,臣服后。

就开始每日都要处理公文,魏元川突然就不适应了,觉得真的非常麻烦,反而没有了当初的惬意。

当然,他也只是在心里有些无奈而已,既然是自己的封地,自然就要管好。

而今日再一次看到那些公文的时候,魏元川不由又摇了摇头。

因为在其脑海中,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

自己管着一个燕地,每天就要处理各种公务。

那皇兄呢?全国各地的折子都要送到御书房,那得多大的一个量啊,每日要忙碌多久呢?

尤其是他还听说,当今陛下处理奏折,基本上都是今日事今日毕,从不延误。

对此,魏元川非常佩服,因为自己完全做不到。

自己还是更喜欢带兵打仗。

摇了摇头。

他不再思考,而是继续处理手中的公务。

虽然自只是一个封地,但面临得到问题一个都不少。

无论是经济,亦或者是其他方面,都与中原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过经济上,好歹还有个燕浔府,可别的地方,尤其是在文化上。

魏元川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燕地书院非常少,儒家典籍也很少见。

一般只有在那些豪门大族,亦或者条件比较好的百姓当中才会有。

而这,也终于让他明白。

为什么朝廷始终无法管控燕地了,两边的贸易往来少,文化上面也有些区别,对于燕地的百姓来说,完全不知道什么圣人之言。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又怎么能有效的治理好燕地了。

所以在前几日,燕王就直接下来,从中原请一部分儒生来开办私塾,以期在这方面,让两地有着共通之处。

至于为什么以前的燕地官员不做这些事情,自然是因为各大豪门的阻拦,以至于没办下。

就连魏元川在施行的时候,都遭到了许多问题,若不是足够强势,怕也是会无疾而终。

当然,他心里也知道,想要让燕地各方面向着中原靠拢。

不能一蹴而就,要慢慢来。

至少在改革上,需要温和一些才行。

毕竟自己现在的位置,是燕地各大豪门公认的结果。

若出了问题,那燕地可能就会出现乱子,这不是魏元川想看到的。

而也正因此,让其心中觉得,自己或许真的不如那位皇兄。

就比如摊丁入亩,这种严重损害乡绅豪门的举措,魏元川很难下定决心推行,即便他知道,这样做有利于百姓。

可也明白,自己还无法完全震慑住那些人,必须要稳一点。

等什么时候地位稳固,真正的说一不二。

就是学习皇兄,在燕地改革变法的时候了,现在,还是要稳健。

所以,魏元川每每想到,自己那位皇兄,居然能够顶着天下士族的压力,直接推行变法,最后还成功了,心里就敬佩的不行。

不由感叹,大魏的江山社稷,有这样一位皇帝,的确是福分,比自己要好。

“王爷。”

而就在魏元川边思考,边处理公务的时候。

一名身穿甲胄的人走了进来,与刚刚那几名亲卫不同,此人一看就是将领。

当他进来后,单膝跪地,恭敬道:“回禀王爷,最近我们的计划很成功,总共筹集到了三万匹战马,五万名将士,同时粮草方面,也全部准备好。”

“只要王爷您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了!”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增援镇北关宋鸿志再出征【求月票】

说完后,这名将领从怀中拿出一份册子。

里面的内容,正是筹集战马和将士的详细情况。

“噢?进展还挺快。”闻言,魏元川放下手中的公文,接过册子查看。

果然,上面的记载的非常清楚,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比当初计划时,准备的更加完善。

“王爷,我们真的要动吗?末将听闻,朝廷已经知道我们招兵买马的消息了,若这时候出动,肯定会引起朝廷警觉的,万一陛下震怒,那该如何是好啊?”

这时候,那名将领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开口道,脸上带着担忧之色。

须知,藩王在封地之内招兵买马这种事情,可是非常敏感的。

何况现在燕地的官员,也都给朝廷上了折子。

看时间,怕是已经送到了陛下的面前。

所以其心中非常担心。

万一陛下发怒,直接降罪又该如何时候呢?自己可承受不起啊。

“知道就知道,无妨。”可魏元川却摇了摇头,道:“本王作为藩王,在封地之内,有节制私兵的权力,况且,本王做的这些事情,为的并不是其他,而是支援镇北关的老侯爷,是为了大魏的社稷和百姓,那些个官员有意见,就让他们有意见去吧,本王并不在乎。”

说完,他就继续看着手中的那份册子,想着哪里是不是还需要补充一下。

没错,魏元川召集五万将士,还有三万匹战马。

就是想要支援镇北关的战事。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

朝廷与草原部族之间,必然会有一战,只是什么时候开启的问题罢了。

须知,两方人马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敌,可以说是世仇。

对于大魏来说,面对草原大军的南侵,那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拒之门外的,不然就会让无数百姓受灾,史书上已经对此描述的非常清楚了,甚至有些人还真实经历过。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凡事大魏之人,都必须肩负起为国一战的责任。

魏元川明白,因此在知道消息后,就开始着手动用手中的权力,想要做点什么。

别看如今只是筹集到了五万将士以及三万匹战马,但这股力量是不能忽视的。

将士都是燕地人,皆可以上马而战,非常强悍,不会比草原人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