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第267章

作者:安静

然而,在隔了众人不足百米的地方,竟然还有一另道城墙!

原来,这小几个月的时间来,他们总共修筑了两道城墙,总长度恐怕将近有四十里。

任峻在旁边对曹操解释道:“属下觉得一道城墙不太保险,所以擅作主张修了第二道城墙!请丞相赎罪!”

“伯达思虑周全,只会有功怎会有罪?”曹操拍了拍任峻的胳膊,对这个精神小伙越看越是喜欢,不禁心中暗道:“我那从妹年纪也不小了,要不把她许配给伯达?”

穿过两道城墙之后,便能远远看到远处那雄伟的大营,许多军械物资便囤积在那儿。

众人数日来连续赶路,早已疲惫不堪,这会儿看到大营,想着里面热乎乎香喷喷的食物,顿时感觉心中一阵燥热。

“伯达,你差人去安排伙夫杀猪宰羊让将士们吃顿好的,今日,便让大家好好休息休息吧。”

“喏!”任峻应诺后便急匆匆离去,他要亲自给将士们操持伙食。

......

建安三年,七月末。

袁绍得到延津送来的粮草补给后,拔营开拔,继续南下。

面对袁绍亲为先锋的大军,曹军甚至不敢稍作抵抗,甚至早早便裹挟着百姓一起,逃之夭夭。

阳武、乌巢、封丘、原武等地在短短数天内相继陷落。

一时间,袁军势如破竹,气焰滔天!

第二百一十七章 儿时的玩伴?

陆彦的记忆里,官渡之战差不多打了半年还要多。

冷兵器时代,一场大战往往都是旷日持久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一阵冲啊杀啊射啊就结束了的。

该来的总归要来,就在曹军回到官渡不足十天的时间,袁绍领着四十余万大军, 铺天盖地而来!

大营之外,鼓声震天。

隆隆战鼓声,点燃了陆彦咸鱼已久的激情。

陆彦今日在夏侯兰的帮助下,特地穿上了一副全新的盔甲。

这幅全身甲来自系统奖励,名曰:金漆山文甲,出自明朝, 效果:大幅度提升防御力,小幅度增加魅力。

明朝素有铠甲天下第一的说法, 而且明时的铠甲不仅防御力极好, 样式也非常美观,例如潮味十足的v字领。

陆彦头戴凤翅抹额盔,身着带吞口兽的金漆札甲,而腰间吞口兽则正好咬住一条镶金边的腰带,让陆彦看上去既威武又尊贵。

金漆山文甲顾名思义,主要是以金色为主,加上红、黑二色象征汉人正统、光复河山的内涵。

陆彦身型本就极好,再穿上这一身卖相极佳的铠甲,顿时便成为了一员威风凛凛,气质超凡脱俗的儒将。

“我的天,先生你啥时候弄出了如此威武的铠甲啊?”夏侯兰双眼放光,说道:“话说有这样的好东西,您也不给我们来一套...”

陆彦看着镜子里完全不同于往日的自己, 嘴角微翘,说道:“这叫山文甲,它现在才是第一次上战场, 以后会给你们每人都配一套的。”

夏侯兰满脸写满了羡慕。

这山文甲无论是造型还是防御都要强出这个时代太多,但最关键的是, 穿上它真的太帅气,太拉风了啊!

就在这时,外面的战鼓声变得更加激烈起来,看来曹袁双方尚未接战,声势上的比拼便已经开始了。

陆彦与夏侯兰走出营帐,外面刘备三兄弟,赵云、太史慈、黄忠、典韦七人早已等候多时了。

看到身着金漆山文甲的陆彦后,赵云、刘备等人的双眼猛地一亮!

“先生,您这铠甲.......”赵云开口问道。

“回去后让工坊给你们一人打造一副!”

“多谢先生!”赵云等人喜笑颜开。

但典韦却摇头,瓮声瓮气的说道:“俺还是更喜欢重甲,那种胸前拥有整块钢板的板甲,才是男人最终的梦想!”

张飞在旁边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表示这大家伙的审美,很符合自己的胃口!

其余几人嘴角微微抽了抽,陆彦莞尔一笑道:“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有着怪力啊?”

“呵呵...他也有!”典韦咧嘴一笑,指向了身边的张飞,说道。

看来,他们俩现在的关系不错啊!

这时候, 典韦又开口说话了,“先生, 俺们啥时候能上战场?这些日子天天除了吃就是睡,除了睡就是跑的,兄弟们都快闲得玩起鸟来了!”

夏侯兰瞪了典韦一眼,啐了一句:“粗胚!”

“袁绍已经来了,后面的战斗肯定少不了你们的。”

说完后,陆彦转头看向率领骑兵出营的夏侯渊,说道:“诸位,且随我出去见识见识那不可一世的袁本初吧!”

“末将,愿追随先生!”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热血沸腾,陆彦一句平平无奇的话语,却同样点燃了麾下将领的热血!

......

陆彦来到城墙之上,手中的望远镜对着远方袁绍的阵地。

刘备见赵云也拿着跟陆彦一样的长筒朝着远方,好奇的问道:“子龙,此乃何物?”

赵云看向陆彦,似乎在等待着陆彦的意见。

陆彦对赵云点了点头,而后把自己的望远镜递给了身边的太史慈。

赵云得了陆彦的允许,便把望远镜递给了刘备。

刘备在赵云的指导下从望远镜向着远处看去,突然发出了“啊呀!!!”一声怪叫!

饶是刘备城府似海,在这一刻也被望远镜里的景象给吓了一大跳。

好在赵云早有防备,这才在刘备即将把望远镜甩出去的时候,一把将它夺了下来。

“这这这...”刘备瞪大了双眼,指着赵云手中的望远镜,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此物名曰望远镜,为先生所创。它可以将远处的情景拉近和放大数倍于眼前,便于观察敌情。”赵云替刘备解释后,又把望远镜递给了刘备。

刘备再次将望远镜举在眼前,心中震撼的看着镜头里,正耀武扬威走出军阵的袁绍。

“有此等神器相助...丞相和先生焉能不百战百胜?!”

刘备对望远镜的评价如此之高,这便引起了张飞和关羽的好奇心。

刘备看到了兄弟的模样,在征询了赵云的同意后,把望远镜递给了关羽和张飞。

“啊呀!!!”

“我的娘亲啊!!!”

刘备身上发生的事情,又在关羽张飞身上重演...

在发现望远镜的神奇后,他们对陆彦的敬佩和崇拜,不由得又加深了一些。

......

在距离城墙大概三百步的地方,袁绍大军已经一字排开了阵势。

曹操这时候也领着夏侯渊、张辽、李典等将领,在城墙下五十步左右展开阵势。

双方阵势已定后,袁绍和曹操,默契的骑着马走出了军阵。

袁绍穿着当初陆彦“卖”给他的唐制明光铠,戴着金盔,佩戴锦袍玉带,整个人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金光,犹如一尊从天而降的金甲战神!

反观老曹,穿着比普通将领好不了多少的甲胄,在袁绍面前就如同一只山鸡面对着凤凰一般...

虽然外形远远不如袁绍,但老曹脸皮厚,这点东西远远无法让他自惭形秽。

曹操、袁绍单人独骑相对而立。

在陆彦想来,两个儿时的玩伴再次相见,恐怕胸中有许多话不吐不快吧。

不过,过程却跟陆彦想得不太一样。

曹操与袁绍丝毫没有念及往日的情分,

而且老曹一开口便官腔十足的质问道:“本初,我于天子面前,保奏伱为大将军。如今,你为何要起兵攻打于我?难不成,你想谋反吗?”

谋反?好大的一顶帽子!

袁绍自然不肯顶下这顶带着颜色的帽子,针锋相对的回道:“曹孟德,你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汝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与王莽、董卓何异?

今日我奉诏讨贼,你若是下马投降,我可以向天子求情,留你一条小命!”

“呵呵!”

“哼哼!”

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说了鸡同鸭讲了几句话后,便各自勒马回到了自己阵中。

陆彦看着这两人不足一分钟的对话,脑子里不由自主的脑补出了他们的对话,

曹操:“睿智!”

袁绍:“沙比!”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官渡,战鼓声起!

曹操和袁绍两人的对话最终不欢而散,各自回到了自家的军阵之中。

袁绍看着曹军军阵后方高大的城墙,暂时打消了攻城的想法。因为袁绍现在还只是先锋军抵达了官渡,攻城器械和粮草辎重什么的,全都还在后方赶路。

曹操手下有许多善于战场厮杀的猛将,而袁绍手下最善于单打独斗的颜良文丑又战死了,因此袁绍也压根儿没有派遣将领前去单挑的想法。

攻城不行, 阵前挑战也行不通,那也总得找点什么事情干吧?

否则先锋刚抵达却就这么晾着,自己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军心士气,会被慢慢消磨掉的。

思及此处,袁绍心中暗道:“既然来都来了,多少还是干上一架, 就算是探探曹操的老底也是好的。”

袁绍在回到自己奢华无比的车驾中之后,终于下定了个决心, 向众将下令道:“令张郃、高览率领本部骑兵出战,蒋义渠、淳于琼,领重步兵和弓箭手前推压制!”

“喏!”众将领命而去。

袁绍平静的语气下,蕴藏着熊熊的怒火。

“曹阿瞒,我袁本初怎可能会输给你?怎能输给你?!!”袁绍一向看不起曹操的出身,更看不起当初那个总是爱在蔡昭姬面前吹牛的黑矮子。

可如今,曹操不仅在官职上压自己一头,就连蔡昭姬也被他收入房中,事业爱情竟然都隐隐压了自己一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初袁绍作为老大哥给了曹操无数的帮助和支持,但有一句话说的好,“我希望你过得好, 但是不能比我好”!

因此当曹操逐渐有了超越自己的势头后, 袁绍心中的不甘、愤怒和屈辱也就慢慢爆发出来了。

人心人性,便是如此。

......

这一战虽然只是试探,但初战若是能胜,定然对士气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

袁绍命令下达之后, 各部人马开始纷纷调动起来。

袁军之中, 如今最强大的除了当初麹义建立的先登营,便莫过于刚刚收降了的异族骑兵。

这群由乌桓人为主,混杂了匈奴、鲜卑、羌人等组成的异族骑兵,勇猛异常,能突善射,极难对付。

此刻,这支五万人的异族骑兵,便由张郃、高览二人分别统帅,率先出阵!

曹操看见袁绍军阵后分出了两股骑兵,大声喊道:“连弩兵出阵!弓箭手,预备!”

命令下达之后,站在马车上的传令兵,开始迅速挥舞起旗帜。

两边的战鼓声开始逐渐变得急促,三通鼓毕,袁军骑兵便已经快要冲到曹军阵前!

毫无疑问,曹军阵前百步距离遍布陷马坑。

陷马坑之间,还有无数铁蒺藜,这些都是陆彦曾经用来对付西凉铁骑的招数。

对付这种无法绕后的轻骑兵, 陷马坑、铁蒺藜,连弩手,打盹长枪兵似乎已经足够了。

张郃高览的骑兵距离曹军还有两百步时。

曹军步军军阵猛地竖开了一道道裂口, 无数手持经过数次改良后,变得更小更轻,威力却更强的十发连弩,或站或跪,布阵于盾枪步兵阵前。

由于曹军身后就是城墙,张郃高览的轻骑兵无法进行绕后突袭,只能硬着头皮从正面和两边冲击曹军军阵。

等到骑兵抵达一百二十步距离时,曹军阵中传出了“放箭!”的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