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第381章

作者:安静

意识到自己今天可能栽了一个大跟头的祢衡,在孔融面前开始“今日是我自取其辱,不关文举兄的事...”祢衡说完后,又看了一眼自己身上残破的衣服。

今日的举动现在回想起来,竟然显得是那么的可笑和幼稚。

祢衡沉吟片刻,而后干脆将身上的衣物脱了下来,对孔融说道:“文举兄,我决定要前往大汉各处游历,去亲眼看看曹操治下与其他诸侯治下的百姓,到底有什么不同。”

孔融对祢衡突然的变化,感到又惊又喜,就像是看到一个一向叛逆的后辈突然变得成熟起来了一样。

翌日一早,祢衡舍弃了所有孔融赠予他的金银财物,只穿着一件寻常百姓穿的布衣,走出了孔融的府邸,渐渐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祢衡有才吗?

毋庸置疑,肯定是有的。

历史上,老曹要祢衡击鼓,以此来羞辱他。

但祢衡演奏《渔阳》鼓曲时,其容貌姿态与众不同,鼓曲声音节奏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万分。以至于让曹操都说出了一句:“我本想羞辱祢衡,没想祢衡反而羞辱了我。”

后来因为祢衡坐在大营门口,用大杖捶着地的大骂曹操,曹操气恼之下把祢衡送到了荆州,送到了刘表手里。

刘表被称为“八俊”之一,名声和才气俱佳,因此刚开始时刘表和祢衡还是非常相互爱慕的。

但时间一长,祢衡的怪脾气又上来了。

有一次,祢衡正好外出,回来时看了他们拟的奏章,觉得刘表等对奏章的解释不严密,就撕掉奏章扔在地上。刘表感到奇怪而且害怕,祢衡于是要来笔纸,立刻写成,言辞、语义可观。

后来祢衡又侮辱、轻慢刘表,刘表觉得羞耻,不能容忍,认为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祢衡又送给黄祖,想治治祢衡,让他收敛一下自己的性格。

刚到江夏之时,祢衡替黄祖做着文书方面的工作。孰轻孰重、孰疏孰亲,一样样的他都处理得很恰当,这让黄祖非常的尊重和器重他。

后来,黄祖的儿子章陵太守黄射举行宴会,有人送来一只鹦鹉,便希望祢衡以鹦鹉作一篇赋,想以此来让嘉宾高兴高兴。祢衡提笔就写,中间没有任何改动,一气呵成,文辞色彩也很华美,这让黄射对祢衡敬重有加。

可是,没过多久祢衡的性格又显现出来了。

一次黄祖在船上举行宴会时,祢衡出言不逊,黄祖斥责了他。

而祢衡竟然当众反骂了回去,骂了黄祖一句:“死公(死老头)!”

黄祖被当众羞辱,一时间气愤到极点下令斩了祢衡;同时黄祖的主簿一向深恨祢衡,于是就立马执行了命令,杀了祢衡。黄射得知消息后光着脚来救,但却没赶上。黄祖事后也非常后悔,就厚葬了祢衡。

祢衡死的时候,才年仅二十六岁。

祢衡的一生,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但却由于自己过于放荡不羁,恃才傲物的性格,导致了自己短暂而悲剧的一生。

祢衡的个性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就他本身而言,实际上不过是个敏感、脆弱的年轻人罢了。

丞相府上的遭遇,让祢衡刹那间有了些许明悟,这才让他生出了外出游历,亲身去感受普通百姓生活的想法。

今日不同往昔,时代在变,思想也得与时俱进了。

......

建安八年,四月。

造船厂二十座船坞已经全部建成,工匠们日夜不停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造好了近四十艘三桅战舰。

在此之间,造船厂还建造了一些小型的战船,譬如艨艟,走舸之类的,便于进入一些小河道里执行任务。

水师方面,十万人已经全部到齐。

在司马懿的努力下,水师的后勤保障系统已经完全建立了起来。

各种人才分工合作,配合渐入佳境,整个水师也算是井井有条了。

陆彦带着百忙之中抽出了一点时间的诸葛亮,来到了水师驻地。

今天,陆彦的目的就是想让诸葛亮看一看,即便不用亲力亲为,一个部门也能非常顺畅而高效的运转。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这是诸葛亮和司马懿,或者是大部分人都清楚明白的道理。

但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在选拔人才的方式和标准上面,却又极为的不同。

诸葛亮选拔人才,需得德才并重。相比于才,他更加着重于德。这一点,和曹魏集团的做法就很不相同。

曹操当年施行的是唯才是举,“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

所以他招纳人才,哪怕是“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而诸葛亮本人就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人的才能,因此他在用人时候的标准,就是在德才并重的前提下,更着重于德。

然而放眼整个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诸葛亮这种德才兼备的?

蒋琬、费祎、董允还算不错,可在他们之后,蜀国便出现了一大段的人才真空地带。

没有足够的人才,诸葛亮就算想不事必躬亲都不行了,更何况他本就是个亲力亲为,什么事情都要完全掌握才会放心的谨慎性格。作为蜀汉集团的丞相,诸葛亮每日要处理的事务都颇为繁重,常年的积劳成疾,使他的身体每况日下,进食更是少得可怜,最终心力交瘁之下,早早便被累死了。

而司马懿则大不同,他知人善任,在掌握大权之后大胆地提拔人才,郭淮、王双、钟会和邓艾等一干人才相继涌现,而且他们都对司马懿死心塌地。

有了许多优秀人才的出现,司马懿也可以从繁杂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他只需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其余的具体事务则完全由其他人来负责。从这一点来讲,他司马懿与陆彦更加的相像。

与其说上千百遍,不如亲自来看一眼。

陆彦想改变诸葛亮这种过于谨慎和事必躬亲的性格,就需要足以说服他的真人真事才行。

用陆彦自己来做例子可能不太适合,但用司马懿这位校友兼同僚来做榜样,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步入正轨的水师

陆彦与诸葛亮进入了水师驻地。

这里忙忙碌碌到处都是奔走的官吏和临时聘请的工人,亦或者是在绕圈奔跑锻炼体力的士卒。

但若是仔细看去,就能发现这里虽然看上去有些乱,但却乱中有序。

诸葛亮擅长练兵,这是毋庸置疑的。蜀国时期,他练出的蜀国军队,几乎没有人敢正面与之抗衡。

虽然他现在还未接触过军队,但他的见识却已经发现,这水师的练兵方式带着浓浓的‘陆彦’风格。

队列训练,有效提升了整体的协调性和配合度,这与诸葛亮的所思所想非常契合。

二人走过一段不短的距离后,终于看到了水师后勤所在的地方。

马上又要见到司马懿了,诸葛亮心中不由得警醒了起来。

司马懿优点十分明显,他智谋深远,知人善任。但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多疑,言而无信,阴险狡诈,心狠手辣!

其中有两个例子最能说明司马懿的狠辣和无情。

第一,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曹叡便派司马懿征讨公孙渊。司马懿打败公孙渊后,残忍本性亦暴露无遗。

公孙渊战败后,派官员王建和刘甫来找司马懿谈判,想投降。

司马懿不允许,然后把两人都杀了,并将头颅送给公孙渊,说这两人太老,请派两个年轻的来谈。

公孙渊无奈,又派了卫演去谈判,并让自己的儿子去司马懿军中做人质。

司马懿又说,真要投降,就自己来谈吧,于是把这两人也杀了。

最后,当司马懿进入公孙渊所在的襄平城后,他开始大开杀戒,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难逃一死。屠城之后,司马懿还令人将尸体聚集在一起,用土封成高高的坟墓,以炫耀武力,没错,那就是“京观”!

第二个例子,便是非常著名的“高平陵事变”。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到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兵变。

本来,曹爽若是不交出兵权,还是有那么一些自救可能的。可司马懿却骗当时几位德高望重的官员去劝说曹爽交出兵权,说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便会放他们一条生路甚至不会追究责任,保证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结果,曹爽前脚刚交出兵权,司马懿后脚便翻脸不认人。他背信弃义,不仅将曹爽灭族,还将曹爽的部下也全都夷三族,总人数达五千余人,连出家做尼姑的女人都杀了,可见司马懿的阴险狡诈,心狠手辣!

历史上的郭嘉就曾对曹操说过,司马懿若能为曹操所用自然最好,若是不能用或者发现他有异心,则一定要杀掉。

曹操自然记得郭嘉的叮嘱,可惜司马懿太过能忍,曹操竟然终其一生都未能抓到他的把柄。

直到司马懿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又熬死了诸葛亮,曹叡、曹休、曹真等人后,曹魏乃至整个天下再无可以压制司马懿的人物。于是,不仅是曹魏,连带着整个天下都被司马家收入了囊中。

比起司马懿,诸葛亮无疑堪称是道德君子里的楷模,他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还对其他人也一样严格,尤其是自己的后代......可惜,诸葛亮,终究只有一个。

两人都是世间五百年一遇的大才,纵观目前曹操治下,年轻一辈里能够压制司马懿的,恐怕也就只有诸葛亮了吧。或许正在太学院读书的陆逊还算半个,但他在政治上可能还是差了一些。

陆彦希望诸葛亮能改掉事必躬亲的习惯,将自己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也希望司马懿能够在诸葛亮的道德光环下,将自己狡诈阴狠的一面逐渐化去,避免将来被陆彦亲手除掉的命运。

......

走进司马懿等人所在的办公处,便是一处宽敞明亮的大厅。官员、小吏们奔走于大厅里,虽然人多却不嘈杂。

司马懿和其它官吏们见陆彦和诸葛亮进来,纷纷起身向着他们行礼,

“见过先生(陆骠骑)!”

陆彦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工作后,对来到自己面前的司马懿说道:“仲达,我和孔明先来看看水师后勤的保障工作,等会再去参观水师的日常操练。你先为我和孔明简单介绍一下的现在情况吧。”

司马懿姿态放得极低,引着陆彦和诸葛亮介绍着后勤部门目前的工作和运行情况。

虽然司马懿表现得比普通官员还要恭敬,可诸葛亮却依然觉得这司马懿是一头盘伏在石冢中的猛虎,只要瞅准时间,他便会冲出来将自己的敌人撕成碎片!

诸葛亮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陆彦,他不知道陆彦到底发没发现司马懿深藏在心底深处的疯狂和可怕。

但陆彦既然要用司马懿,他诸葛亮自然不会有异议。毕竟无论是曹操还是陆彦,司马懿在他们面前都不可能翻起丝毫的风浪。

司马懿领着陆彦和诸葛亮,挨个介绍了一番目前水师驻地后勤部门的运行情况。

不得不说,在司马懿的管理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做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整体的运行情况非常良好。

一直在造船厂单打独斗的诸葛亮,此刻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明悟,他大概知晓为何陆彦要带他来参观水师后勤部门了。

了解过后勤部门的运行状况后,陆彦与诸葛亮离开了后勤办公处,又向着水师战船训练的河岸边走去。

早有士卒将陆彦到来视察的消息通知了甘宁、苏飞,于是当陆彦和诸葛亮抵达岸边之时,甘宁与苏飞已经等候多时了。

甘宁见到陆彦后,大步上前行礼道:“先生,您来了!”

跟着过来的苏飞也抱拳道:“见过陆骠骑!”

这两人看上去都精神十足,他们俩几乎天天泡在船上,恨不得吃住都在战船上才好。

火炮目前只配齐了十艘战船,主要是训练时使用。这里面考虑的一个是安全,还有一个就是保密。

“训练的怎么样?”陆彦微笑着问道。

甘宁咧嘴一笑,回答道:“进展不错,现在绝大部分的人已经可以在船上如履平地了。”

陆彦点点头,道:“很好,等到春耕过后,我们便开始水师制度的改革,这段时间你们继续保持训练节奏。”

“末将领命!”甘宁苏飞抱拳,领命道。

水师改革是陆彦早就提出来了的,只是之前时机尚未成熟,便一直暂时搁浅。

陆彦安排完毕后,又和诸葛亮上了甘宁的战船。

这艘三桅战舰比其它战船足足大了一圈,也高了许多;战船两侧各有三排炮口,一边便可以配齐足足六十门火炮!

这艘旗舰可是名副其实的大杀器,除了赵雪,她便是甘宁心中最重要的存在。

第四百三十五章 愿为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桅战舰不疾不徐的驶入了黄河中央。

陆彦和诸葛亮两人站在船头,吹着黄河上的微风,欣赏着黄河两岸的风景。

甘宁看出了陆彦和诸葛亮有话要说,于是他赶走了所有甲板上的士卒封锁了这片区域,留下足够的空间给陆彦和诸葛亮两人。

静静站立了足有一炷香的时间后,陆彦这才转身,开口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你可猜到今日我带你来此的目的?”

诸葛亮拱手微微一躬,道:“学生略有猜想。”

“说说看。”

“喏。”诸葛亮应诺稍作停顿后,说道:“先生是想让学生学习司马仲达对整个部门的把控吧,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以往的不足。”

“不错,你确实猜对了我的用心之一。”陆彦微笑着点头道。

“之一?”诸葛亮闻言一愣,而后恭敬的问道:“敢问先生,您还有何用意?”

“你应该猜到了,只是不愿说出来吧。”

“学生......”诸葛亮有些迟疑,他显然还猜到了更多,只是不愿意说出口。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我也不瞒你了。”陆彦收敛了笑容,望着诸葛亮俊朗阳光的面庞说道:“孔明,我希望你能改掉事必躬亲的习惯,做一个大局的掌控者。未来的天下,迟早会交到你们年轻人的手中,而你是我最为看好的后辈,我不希望你因为过度的劳累摧毁了自己的身体。”

诸葛亮被陆彦的话给震住了,听陆彦的这意思,仿佛是把自己当做接班人来培养了?

“这...先生...我......”饶是诸葛亮以心智坚韧,沉着冷静著称,在这一刻,他也不经变得有些紧张和语无伦次起来。

陆彦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示意他不用紧张后,这才继续说道:不用紧张,“你确实是我最看好的后辈,甚至超过了德祖、孝直和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