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第730章

作者:王梓钧

“砰砰砰砰!”

陆续有客栈响起鞭炮声,都是自家客人考中了进士。

楚王赵匡枰却有些落寞,他已经搬进了楚王府。那本来是晋王府,晋王跑印度去了,顺手就转赐给楚王。

自己也考上了进士,可惜无法簪花游街。

做官就要放弃爵位,不是为王爷制定的政策。而是给今后的奉国将军、辅国将军,这种宗室爵位俸禄不多,考上进士还真有可能放弃。

赵匡枰也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太子之位他想都没想过。因为太子已经有子嗣,即便太子突然病逝,皇位也是由皇太孙来继承。

海外封国?

赵匡枰舍不得中国繁华。

去做海军军官?

赵匡枰对打仗不感兴趣,无论海军还是陆军,他都不是那块材料。

思来想去,还是进翰林院吧。

在翰林院当官,不必放弃爵位。只要有大学毕业证,或者有学术成果,以楚王的人脉关系,他是肯定能进翰林院的。

为啥不进钦天院?因为赵匡栐不喜欢理科啊。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即便他天文、物理、数学成绩都很好。

年轻人,烦心事去得快。

赵匡枰离开书房,去找自己的王妃耍乐。两位妃子,都是他自己挑的,无一例外皆为才女。

明代的亲王,有正妃一人、次妃一人,姬和夫人若干。但只有正妃属于妃,次妃其实就是妾,除了说起来好听,次妃还有可能转正为继妃。

大同新朝这里,姬和夫人都取消了,亲王只有一个正妃、一个侧妃。其他女人所生的子女,除非能够继承王位,否则连宗氏子弟都不算,长大了一毛钱俸禄也别想拿。

这是为了防止宗氏人员爆炸,一个王爷能生上百子女,搁他妈谁顶得住啊?

到了赵瀚这里,王爷的俸禄就那点,你要是自己有本事,比如做生意什么的,赚了钱养多少女人无所谓。但面对宗人府,除了正妃、次妃所出,其他子女就是平民百姓!

楚王妃所生的儿子,已经一岁多了,次妃也在怀孕当中。

赵匡枰跟两位妃子吟诗唱词,倒也乐得自在。他暂时没有别的女人,不过偶尔心头痒痒,想买一个胡姬到家中。

大学期间,赵匡枰受邀去同学家,当时就看上了一个胡姬。同学的父亲很有眼力劲儿,执意要将胡姬送出,但当时赵匡枰还住宫里,打死他都不敢收下。同学的父亲又说,可以帮他养胡姬,也被赵匡枰拒绝。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道理赵匡枰还是懂的。

如今有楚王府了,买个胡姬也不算啥。可皇帝实在太抠门,亲王能领的俸禄,只略高于一品官。

这点银子,想买高质量胡姬,还得慢慢存钱才行。

而普通胡姬,赵匡枰还真看不上。别说自己花钱买,白捡的他都不要,得是那种才貌双全的方可。

次妃的娘家是经商的,伸手要钱肯定容易,岳父甚至主动送钱来。但赵匡枰从小管教很严,总觉得不该这样,岳父的小礼物他收下,值钱的全部予以拒绝。

赵匡枰继续琢磨,觉得还是不去翰林院了。

他想要研究学问,随时可以弄到资料,也随时可以去翰林院交流。为啥非要把自己套死在一个单位?

可以跟岳父合伙做生意,但这会引得父皇不高兴。而且岳父也不咋省心,他婚后已经看出来了,指不定打着楚王招牌干什么呢。

自己获封楚王的时候,得到一笔安家费,足足一千两银子。

这玩意儿可以当做本金,南京的富贵车业正在兴起,而且数量还不算多,完全可以弄一家车行啊。姑父就在江南做生意,找姑父帮忙订购一批车子,商社牌照轻松办下来,自己的第一个事业不就成了吗?

思路迅速打开,赵匡枰发现自己经商太容易了,允许宗室经商是个漏洞啊!

百年之后,只要不闹得天怒人怨,哪个官员敢管王爷做生意?仗着地位和人脉,轻轻松松就能发财。

朝廷确实规定了,政府工程,不得承包、转包给宗室。但这玩意儿可以钻空子,多注册几个皮包公司,或者暗中扶持白手套,接政府订单不是易如反掌?

赵匡枰越想越激动,激动之余又有些害怕,思考着是否跟父皇说说。

第二天,赵匡枰就跑进宫里,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赵瀚对此极为满意,随即笑道:“你都能看明白的,我与众臣会想不到?没有完美的制度,只能尽可能约束。宗室违规经商,总比鱼肉百姓祸害更轻。钻空子承接朝廷的生意,不出问题或许没人管,出了问题直接剥夺爵位!还有,跟军队、银行有关的生意,谁碰谁死,皇子也要砍头!”

赵匡枰听得脖子一缩:“儿臣不敢。”

赵瀚笑道:“别以为生意就好做,你要是不精明,都是给别人赚钱,底下人还不知道怎么给你亏空呢。你看得懂四脚账吗?”

赵匡枰点头说:“四脚账就是复式记账法,大学里学过的。只是,不怎么精通,仅学了个大概。”

“你那车行还是别做了,跟小商人抢生意,未免坠了楚王的威名。”赵瀚说道。

赵匡枰想了想:“那儿臣办一份杂志如何?文人的风雅事情,不会给皇室抹黑。”

赵瀚问道:“你办什么杂志?如今报刊杂志遍地都是,很多还在赔钱赚吆喝,你又怎么保证自己能赚钱?”

赵匡枰笑道:“名字就叫《楚王杂刊》,想必还是有人买的。”

赵瀚摇头:“靠着楚王的名头,前两期或许有人买,但你的杂志不好看,多几期就无人问津了。什么报刊杂志卖得最好?”

赵匡枰说道:“市井刊物。如今识字的越来越多,平民百姓也爱看报。那种市井刊物,故事写得精彩,上到权贵富商,下到街头小民,人人都喜欢读。好些学业不成的读书人,就靠编故事赚润笔费,而且一个个都很有钱。”

“不错。”赵瀚笑道。

赵匡枰继续说:“第一期创刊,先向名家约稿。看在楚王的面子上,他们肯定愿意供稿。第一期打出名气,再广泛征稿,总能遇到些精彩。慢慢积累固定的作者,每期只刊载精品,做成月刊也无所谓。”

说着,赵匡枰嘿嘿笑道:“父皇的《射凋英雄传》写得精彩,不如创刊号您来一篇吧。”

前面几个子女,都跟赵瀚很亲密,平时开玩笑也无所谓。

后面皇子皇女变多,赵瀚也公务繁忙,倒是彼此有些生疏,儿女们见到他更多是敬畏。

赵瀚略微思索:“两个故事,短的我来写,长的你自己找人写。”

“父皇的故事肯定好看。”赵匡枰拍马屁道。

赵瀚也觉得有趣,当即提笔写下《皇帝新衣》:“泰西之地,有一乌有国。皇帝不理朝政,只知纵情玩乐,百姓苦不堪言。此君喜穿新衣,每日更换好几套,臣子每来求见,太监必言:‘陛下在换衣。’长此以往,臣民阴呼其为‘更衣皇帝’。一日,乌有国来二光棍……”

光棍不但指单身男女,还泛指地痞无赖。

《皇帝新衣》篇幅不长,赵瀚文不加点,不到二十分钟就写完了。

赵匡枰读罢,由衷佩服:“父皇此文,发人深省,真乃一等一的故事。”

当然发人深省,可以延伸出各种解读。

赵匡枰的第一反应,就是父皇在暗讽大明和崇祯。

赵瀚笑着说:“我再给你讲个女驸马的故事,说不定还能编成戏曲……”

第977章 【文教政策调整】

坤宁宫。

楚王离开紫禁城之前,又到这里拜见了母亲,然后兴冲冲的筹备杂志去。

不管是办杂志,还是今后做别的生意,终归要慢慢学习锻炼,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傍晚,赵瀚来到坤宁宫,坐下聊了几句,随口问道:“又给了枰儿多少?”

“五百两银子,”费如兰没好气道,“给多了你又不高兴,没见哪个皇帝这么薄待子女的。”

赵瀚笑着说:“给的银子太多,他就只知享受了,哪还愿意自己闯荡?”

赵瀚其实在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看能把他们逼得如何发展。一切都是可以调整的,比如提高宗室俸禄,底线是不能高得离谱,亲王俸禄三倍于正一品就是极限。

又或者,今后给予特许经营牌照,但特许经营的范围有限制。

至于王爷该留在京城,还是到地方上就藩,这个也在观察实验当中。

费如兰突然关心起盘七妹的孩子,颇为好奇问:“晋王在天竺不会有危险吧?”

“应该不会,他选了一个小国。”赵瀚说道。

此时的晋王赵匡栐,还在印度收割冬稻,几次对外战争没有打响,国内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

费如兰尚有一个儿子,中学都没毕业。三个亲生皇子当中,老大是太子,老二捣鼓做生意,老三她想安排一下。可既想孩子留在身边,又想孩子做出一番事业,费如兰的心情非常纠结。

“天竺气候如何?我听说那里很热。”费如兰又问。

赵瀚点头:“是很热,便是冬天,印度南方也偶尔30多度。”

费如兰说:“诸位皇子,皆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住这等天气?天竺也没什么好医生,若有个头疼脑热怎办?”

赵瀚笑着说:“都有医生随行,还带了许多药材。”

费如兰说:“陛下莫要哄骗我,名医都不愿出海,去天竺的全是庸医和学徒。”

“那些医生学徒里,也有几个高明的,早就随师问诊好多年,”赵瀚解释说,“上次桓儿害病,还是疑难杂症,胡医生不就是让徒弟问诊?那徒弟开的方子,胡医生一个字都没改,桓儿没几日便药到病除了。”

费如兰点头道:“那个学徒我记得,好像叫周欣还是什么?”

赵瀚说道:“叫周茂兴,这次也跟随晋王去印度了。”

“那顶好,能叫人放心。”费如兰笑道。

翌日,御前会议。

不止各部院众臣参加,太子赵匡桓及属官也获准旁听。

礼部尚书王调鼎,首先汇报工作:“翰林院协同礼部,已编好各族常用字词对照表,下个月便发给全国相关地区的官吏。不过,青海和西藏各族的字词对照表,暂时还没有编完。”

“已经不错了。”赵瀚赞许道。

吏部尚书左孝良说:“广南省的府县吏员,出自苗族的越来越多,这引起越族吏员不满。情况有些棘手,越族吏员抵触政令,往往阳奉阴违。广南省撤换了许多越族吏员,但依旧无法解决此事。广南布政司,请求追加教育经费,开办更多的中小学校。”

赵瀚说道:“这事让财部和礼部商议,两个月内给出方案。”

赵瀚早已提出华夏民族的思想,说汉人是兄长,各族是弟弟。他能做的只有这些,并非人为制造民族区别,而是各族的语言无法交流。

官员施政之时,也有一定的倾向性。

比如在西南地区,府县拔选吏员时,会更倾向于汉人。但到了广南省,那里的汉人不多,于是在选拔汉人吏员之外,又优先考虑苗族和会说汉话的越族。

苗族跟汉族,显然是更亲近的!

从语言词汇就能得出结论,各族苗语虽有不同,但大致都是相通的。日、月、人、手、口、大、小、多、少、中、下、鱼、鸟……这些苗语基础字词,都能在汉语中找到词源。

比如苗语中的“书”、“字”,读音为“牍”。“牛”、“马”等字的发音,跟汉语极为类似。

这表明在很久以前,汉苗两族同出一源。

而越语呢,虽然也有大量词汇,跟汉语读音非常相似,但大多数属于高级词汇,而不是基础词汇。

比如公主、工钱、礼仪、阳历、元旦、交通,越语跟汉语读音没啥差别。这种情况,是在借用外来词汇,而非刚开始就一样的。当然,也有少数基础字词类似,比如坐、让、冷、东等等。

不论如何,广南省有许多苗族存在,他们以前在越南属于二等公民,现在却被汉人官员大量选拔为吏员。

越族当然不高兴了,虽然越族吏员,数量远远超过苗族,但就是心里不平衡。即便是越族百姓,也不愿看到苗族吏员,他们只接受被汉人统治。

民族矛盾愈发激烈,此时还没有酿成暴动,但各种小冲突层出不穷,越族吏员阳奉阴违更是普遍存在。

一味压制,是压不住的。

只能增加教育投入,开办更多学校,让越族和苗族孩童学会说汉话、写汉字。这得经过一两代人,才能初见成效。

谈起教育,礼部尚书王调鼎说道:“海外几位总督,先后发来公函,请求在设立考场。类似于乡试,请朝廷给予举人名额,然后一起送到南京会试。”

首辅刘子仁说:“即便是最先占据的吕宋,也还在讨论筹建马尼拉大学。海外各地,连个大学都没有,就急着搞什么乡试,他们有那么多科考士子吗?”

“有,”王调鼎解释说,“一是驻军的子女,二是原有的汉人。就拿巨港和三宝垄来说,那里的汉人已经繁衍两三百年,虽然改信绿教,却也在用汉字,富家子弟更是要学四书五经。”

众臣们一番讨论,赵瀚最终拍板:“给海外各总督辖地,总共十个举人名额。各地学子,在椰城考试,考出十个举人。这十人再来南京会试,单独设一考棚,给出一个进士名额。就叫……附榜。”

所谓“举人”,就是大学毕业生,海外没有大学,属于临时政策。

海外各地的汉人,总数也有二三十万了。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很少,但也得给他们一个盼头。专门为海外汉人,定十个举人、一个进士名额,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丁忧期满的费纯,如今是普通阁臣,他说:“设置海外科举附榜,就得划清户籍和学籍。许多海外移民,户口还在原籍,只是寄籍于海外。不划清户籍而设附榜,恐怕有闽粤士子,却去海外考试。”

高考移民,在明代就已经很常见。

清代的台湾就更明显,台湾最初几个进士,全是福建人和广东人。

“此事不易。”户部尚书郭舜禹说。

赵瀚说道:“不易也要做,让海外移民,尽快确定户籍。继续保留原籍也可,但子女不得参加附榜科举。一旦被发现寄籍科举,剥夺三代科举资格。而在海外落户的,他们的大陆土地,可赠给家属或亲戚,官府不要强制收回,否则没人愿在海外落户。”

独自移民的,田亩自然留给大陆亲人。

举家移民的,说是赠予,其实变相承认土地买卖。

郭舜禹说道:“还得配合赋税政策,落籍海外的,赋税数额不变。寄籍海外的,额外增加田赋!”

这时又没户籍联网,双户籍肯定能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