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第166章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对方娇滴滴道:“王大将军生什么气,我是来侍奉你的,快过来,我保证让将军......”

“我问你是谁,谁让你来的。”王审琦面色古井无波,直接把刀拍在桌上,反手把刀利落抽出,顿时把床上的女子吓了一跳,泪眼婆娑连连道:“你凶什么凶,我父亲是终廷徽,他让我来服侍你的,否则谁愿来这样臭气熏天的穷酸地方!呜呜.....”

王审琦顿时明白过来,终廷徽是辽国益津关守将,后来投降他们的,大帅依旧让他带领益津关的守军,成了他手下的将领。

王审琦看了床上吓哭的漂亮女子,“某早给你家安排了民宅,明天一早就回去,告诉你爹,别使这样的伎俩,对付辽人那套别用在某身上,再过来把你丢出去。”

说完转身出去,让亲兵在屋檐下铺了个地铺。

从宁州一带开始一直到北面幽州,这片地方几十年来战乱不断,各路大军你来我往,城头大王旗变换不断,所以这些大族豪强早有了一套见风使舵,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的本事。

对他们而言契丹人也好,周人也好,谁厉害就拉拢谁,形势好就据守坚城当忠臣,形势不好就开门投诚当投诚,早就习惯了,这才进城几天,折手段又用在了他头上。

王审琦沉默少言,懒得多说什么,干脆和众将士一起睡在街上,一天的劳累让他很快入睡。

......

数十里外的瓦桥关,史从云也睡得很晚,从益津关来的将士正在向他讲述白天的战事,以及各处斥候报回来的辽军动向,所以一直到很晚才睡。

躺在没多舒服的床上,心想要是有个妹子陪睡就好了.......

确实,自从他占据关南之后,各州刺史,守将都好几次向他暗示,想要财色贿赂,史从云都没理会,一个是没时间,旦更重要的是怕影响不好,打仗呢,必须正经点,这些人也是蠢,时机都不会找,他现在好意思要么?

符昭愿作为他的近卫,史从云吩咐他,一旦有事不管大小必须把自己叫醒。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就有人叫他起来,北面的斥候送来紧急军情。

契丹人似乎昨天在益津关被王审琦打惨了,派出很多骑兵绕过益津关试探南下,还派出大量的小队游骑南下,似乎有绕开坚城直接南下的意图,可能是探路的。

史从云顿时睡意全无,起床气都没了,刚准备骂两句呢,立即将所有斥候营士兵派出去,以应对穿插南下的小股辽军,同时告诉符昭愿:“你去把慕容延钊找来,速度快。”

郭廷谓没站在一边,神情严肃:“看来王审琦打得太好了,辽军动了别的心思。”

“必须把他们堵回去。”史从云二话不说下了定论:“辽军肯定是试探,如果往南压力不大,他们会选择绕过益津关,分兵往南,那样全盘的战局都会受影响。

这次必须迎头痛击,让他们不敢绕过益津关。”

很快,慕容延钊来了,自从上次失利之后,他一直很自责。

“大帅找末将有什么什么吩咐。”慕容延钊道。

“辽军有千余骑绕过益津关南下。”史从云开门见山道:“他们是想试探,在益津关被王审琦打怕了,看看我们南面是否空虚,如果空虚就可以直接绕过益津关分兵南下,不去管难啃的骨头。”

说着史从云拍拍他的肩膀,“我命你给契丹人迎头痛击,要让他们退回益津关,某给你控鹤军的精骑两千,能做到吗。”

慕容延钊激动起来,他刚刚失利,正想有表现的机会,立即单膝跪地道:“请大帅放心,某这次定会让贼寇有来无回!”

当天早上,史从云下令慕容延钊率两千骑兵从瓦桥关往北迎击南下辽军,以打击敌人想要绕过益津关,分兵南下的意愿。

同时,将斥候营分队派出去,如果遇上分兵南下的辽军小股骑兵就堵住他们,与他们交锋。

........

于是自六月初开始,益津关下的辽军停止攻城,变成围城,之后至少三千辽军开始从各种小道小股南下,意图探明南面虚实。

史从云派出斥候营和慕容延钊率两千人往北以应对。

六月,天气热烈,战争从大规模战斗迅速转入益津关和瓦桥关之间树林田地间的小规模颤抖,辽军和周军都派出许多几十人,百人规模的队伍在这一代游弋探查,随后交锋。

树林间比帐篷还要凉快,六月的风呼啸而过,大片枝叶哗啦啦作响,如同浪涛,慕容延钊靠在一颗大树下休息,外围派出大量斥候四面搜寻辽军踪迹。

慕容延钊心里憋了一口气,之前败给辽人对他来说简直奇耻大辱,心里也无比愧疚,他带出去的人,两千多人他最终只回来一千二百多,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对军心也造成很大影响。

周军自往北进以来从没吃过这样的败仗,结果是他开了头。

所以自从领兵北上之后,全身心投入对抗辽人渗透南下的大事中。

不过这并非一件简单之事,瓦桥关和益津关之间地势平坦,阡陌纵横,中间是大量田地和树林,有许多小道可以走。

所以辽军可以分成小股部队分开前进。

这本来就是辽国人最擅长的打法,辽国人最喜欢以百骑为一队,在大军前面大量往前先往前侦查攻击。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立即撤退把情况报给中军。

而当前这样地形最适合辽军发挥,平坦的地形,大量小道让辽军能够从各处南下。

周军为应对这种情况,不得不另想办法。

慕容延钊的应对方法是把大军主力停在瓦桥关东北面二十五里的韩庄村外,同时让斥候营也分散开,十几人为一队轻骑快马分开往北侦查,发现辽军踪迹立即返回报告。

此地位于大道边上,既然能扼守大道,让辽军大股骑兵无法南下,同时在搞清楚辽军主力所在之前,主力不出动。

他们的主力在这已经等了一天,下午些时候,陆续有斥候会亮,向他报告辽军骑兵主力八百以上,已经顺着大道到达他们北面二十里左右。

慕容延钊立即翻身上马,让传令兵召集所有人,在大道上集合,随后率众人往北疾驰。

几刻钟后,双方在北面大道远远对上,相距数百步,远远能看到对方,大量骑兵在大道上相遇,一时间双方都紧张起来,停下了马,也来不及展开,对面当头的辽军将身着一身硬皮甲,披着弓,手持长矛的契丹领正咦哩哇啦大叫什么的时候,没慕容延钊眼疾手快,张弓搭箭直接射过去。

对面话还没说完,胯下战马一声哀鸣栽倒在地,打头的契丹将领直接甩了出去。

“杀过去!”慕容延钊大喊,直接打马率大队人马掩杀过去。

周军是百战精兵,控鹤军的骑兵更是跟着史从云该打的战一场没落下,号令一下,瞬间动起来,轻重骑兵各自分开,重骑兵直接往前冲锋,轻骑兵从两翼分开,迅速从大道冲入两边田地,向着后方包抄。

周军不仅仅是步骑混战中喜欢用偃月阵,骑兵对战中用的也很多,中军重骑兵往前冲杀,轻骑兵迅速从两边田地里往两翼包抄。

不断用弓弩袭扰中军,很快中军如滚滚钢铁洪流,直接冲入辽军正中。

辽军因为主将第一时间被慕容延钊射下马,陷入混乱之中没有反应不过来,而且他们的甲胄兵器不如周军,正面与周军铁骑交锋向来不是契丹人的长处,在狭窄大道上瞬间被冲得四分五裂。

遭遇太过突然,前军惊恐大叫,后军懵懵懂懂直接掉头往后跑,他们以往打仗的风格就“散而复聚”,从来没准备和周军硬碰硬。

结果中间的辽军前后被堵,求生本能趋势之下,拼命往来两面的田地中冲出去,但两翼包抄上来的周军轻骑兵早已经结队游弋,等着用弓弩射杀他们。

一时间,整个大道上烟尘弥漫,两旁大量麦田被踏平,众多骑兵奔跑缠斗,金戈铁马,喊杀声和马蹄声混合一起,震耳欲聋。

初一交锋,慕容延钊眼疾手快射倒辽军主将,周军重骑兵一路从大道往前冲杀,轻骑兵从两翼田地中作外围包抄的战术就完全把辽军吃得死死的。

交战两刻钟后,辽军骑兵要么丢盔弃甲往北逃窜,要么都被赶到大道两边的弟田地中。

慕容延钊止住中军追杀,回兵合围绞杀被赶到田地里的辽军。

交战半个时辰之后,周军骑兵合围成两个大圈,将每边数百辽国骑兵围困在中间,重骑兵在里,手持长矛和马刀,外围则是游弋的轻骑兵,不断用弓弩射击,丝毫没有与辽军接战的意思,只是不断用弓弩杀伤辽军。

能远程杀人是最好的,这是周军战术的重要思想,骑兵会骑射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而在步兵中,刀盾兵和长矛兵一般只占三四成,剩下的都是手持弓弩的远程兵,尽量使用远程杀伤敌人。

只不过弓弩手并不是人们理解的那种纤弱,优雅,薄甲的形象。

精锐弓弩手各个都是人高马大,甲胄精良之人,力气不大是拉不开强弓的,而且一旦敌人顶不住远程弓弩溃散,或者直接冲过来,弓弩手就要换上横刀直接厮杀。

围歼的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辽军倒地的人马尸体堆成小山,血流成河。

剩下的哭喊着跪地磕头,他们可能早就投降了,只不过因为语言不通导致周军士兵也听不懂,所以没有手下留情。

到最后,手下指挥使激动向大道上的慕容延报告:“将军,辽军已经全部投降了!我军杀贼八百四十,俘获二百七十余!俘兵要不要立即往南押送。”

慕容延钊高兴大笑,终于洗刷了他之前在涿州兵败的耻辱,立即道:“去南面向大帅报捷,告诉全军不要往北追了,小心契丹狗贼设伏,他们最擅长那样,打不过只会用诡计。”

随即他恶狠狠道:“俘虏别送了,万一送过去大帅饶了几个岂不便宜这些杀害兄弟们的狗贼,就地全杀了,就告诉大帅贼兵全被我们杀了。”

夜幕之下,一场血腥大战在大道边的田地里落下帷幕,大片麦田被踏平,血水又一次浇灌了这片战事频繁的土地.......

第237章 、三关之战(四)

耶律挞烈很远就闻到血腥味,脚下的道路很泥泞,四周都是营帐,往来的士兵低声说着什么,时不时还能听到伤病的痛苦哀嚎,大军已经没有才南下时的锐气。

他们在坚城下屯兵好几天,死了九百多人,受伤的超过两千人,依旧没有进展,这让士气越发低下。

耶律挞烈的牛皮靴上沾满黄泥,踩着浅水渡过小河后他看到路边放着一具尸体,有个他认识的御帐护卫正在旁边挖坑,那孩子是他家亲戚的后人,被长辈安排在陛下身边作侍卫的。

耶律挞烈皱眉,几步过去,“怎么回事?”

“他是陛下的厨子.......”侍卫小声说。

耶律挞烈明白过来,“是不是又出什么大事了?”

“听说往南走的人遇上周军,被杀了九百多人,逃回来的很少,陛下非常生气.......倒霉厨子。”说着他看了地上一眼。

耶律挞烈脸色更不好看了。

他立即让亲兵牵着马,自己步行到金顶御帐面前,外面还能听到陛下的咆哮。

“蠢材,比狗还没用,废物!”

门口侍卫见到他,进去通报,很快里面的声音没了,安静下去,随后侍卫让他进去。

耶律挞烈进入大帐的时候陛下正在大帐中,满脸怒气,秃顶的发髻有些凌乱,大帐地毯上还有未干的血迹,没人敢来清理,桌上放着带血的弯刀,显然是刚刚那被杀的倒霉厨子的。

耶律挞烈行礼,“陛下,亲近之人不应该随随便便的杀戮。”

“贱奴而已,你别管。”

耶律挞烈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即便是贱奴也能轻易杀人,对身边近侍太过残酷严苛,绝非好事,如果有谁心怀怨恨呢?

再勇猛的人,五步之内也抵不过一把刀。

不过这些话他最终没说出来,因为陛下把一份战报给他看,昨天南下的军队在益津关南面大道上遭到周军伏击,一千多人只有少数逃回来,多数被周军杀了。

估计战死一千人左右,这确实是个天大的坏消息,一千人战死不是个小数目......

这样几天下来,在益津关城下,加上南下的损失,他们已经接连战死两千人左右。

两千人已经是很大的损失了,如果不是有数万大军支撑,两千人损失足以决定一场中小型的战争胜负了。

虽然他们有所斩获,也杀伤不少周军,但耶律挞烈知道那完全不同。

他们的优势在于速战速决,契丹的勇士习惯打快速的奔袭战,粮草补给带的不多,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他们没有周人那样的持久力,如果长久的打下去,越拖对他们约不利。

常年的经验告诉耶律挞烈,他们的士兵没有南人那样的耐心,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没法压着南人打,越往后军心就越不好。

他们这些年能保持对南面的优势,很大程度就是靠燕云十六州,十六州作为前沿要地,幽州、云州这样汉人建起的坚城挡住他们北进之路,使得他们能及时在南面前沿补给,这就大大减少了他们的劣势。

这也是他认为幽州不能丢的原因,丢了幽州,他们再难深入中原,所以他一听说幽州有危险就力主南下。

耶律挞烈只能冷静分析道:“陛下,周军肯定瓦桥关部署了重兵,南人打仗擅长防守,老臣看他们可能是两重防线的布置。

益津关、淤口关一线为第一道,随后是瓦桥关一线为第二道,逐层防御,消耗我们的兵力,南人打仗向来是这样。

每次我们南下,他们都会组织大规模防御,只要我们击破一处,后方士气就会崩溃。”

耶律挞烈说的是实话,他身为南院大王,经营南院多年,和南面汉人打交道最多,只要和他们一打仗,他们总是喜欢采取守势,据守坚城不出。

所以他觉得这次也和往常一样,他们南下之后,周军采取守势,准备层层阻拦他们南下。

如果现在就放弃,失地无法夺回,他心有不甘,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是幽州的门户,没这几个地方,周军随时可以北上进攻幽州,没有三关,幽州就像什么都不穿的美人,谁看了都会动心。

根据以往的经验,往下打风险也不大,最好的情况是夺回失地还有余力继续往南,抢掠土地和财富。

一般情况夺回失地,保住三关这个南面门户,幽州也会更安全。

最坏的情况他们也可以撤兵回幽州保全大军主力,南人向来喜欢据守坚城,很少主动出击,特别是面对他们的大军时。

陛下考虑很久:“你的意思是接着打益津关?”

耶律挞烈点头:“现在才夏天,时间还早,而且我们的大军已经出幽州南下,兴师动众,朝中还有很多人看着呢。”

他知道当今陛下的软肋,陛下是兵变上位的,上位之后作为很少,朝中内外其实有很多人明里暗里反对,如果这样失利就灰溜溜的回去,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说事。

他原本不想说这样的话,可生怕陛下放弃三关。

陛下脸色很不好看,缓缓向他看来,耶律挞烈连低下头不敢对视,“陛下,臣说的话或许不对,也可能有道理,不过一切都该由陛下决定。”

大帐中沉默了好一会儿,耶律挞烈才听到陛下道:“接着打,下令全军,明天一早恢复攻城,拿下益津关往南,把所有能看到的人统统杀死!所有的东西劫掠一空!”

耶律挞烈感受到了话语中的愤怒,没敢多说,再坚持几天,他相信局面就会改变。

.......

镇州,治所在真定县,位于太行山脚下,这里的县城并不高大,大军到达之后只能驻扎在城外。

这座小小的县城,此时有三名周朝大将坐镇,囤积了数万兵马。

侍卫马步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永德,河阳节度使李继勋。

李重进站在大营河边,前方是宽阔大河,横亘县城正前方,他手中拿着一封书信,身后站在两个人,靠近的是李继勋,稍远的是张永德。

张永德与李重进向来不合,淮南时张永德甚至上奏李重进有谋反之心。

所以两人话很少,这次是迫不得已一起共事,但平日也没什么可说的,两人之间的话很少。

李继勋是老将,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情况,不过他并没有掺和,他原本是周军中资历最老,起家最早的那批人了。

早在数年前打淮南之前他已经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如果不是寿州之战失利,他现在大概率是两司最前面的高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