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他们将老将军安排在显露坊仙露寺里,这边环境最好,寓意也好。”李处耘解释,这个时代的人多少都迷信。
史从云不在乎什么仙露不仙露的,大队禁军开路,他率先进去,几步之后穿过天井,进入寺庙后方大殿,里面的和尚已经被赶到东西院里去,大殿里是数个大夫和躺在床榻上白发苍苍的司超。
殿内都是药石的刺鼻味道。
史皇帝大步进去,几个军医一惊,连忙行礼却被他止住。
司超躺在床上,嘴唇龟裂,面色苍白,整个人已经说不出话,气若游丝,浑浊的眼睛丝毫没有神采,目光涣散没有了焦距。
他的身材依旧高大,可整个人却已经显得瘦弱了。
“情况怎么样?”史从云问几个军医。
几个人互相对视,颤颤巍巍上前,终于年纪最大的一个开口道:“官家,我等已经尽力了,只是
老将军本来就年纪大了,又受了风寒,手臂上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之后一直发烧,我们用烈酒清洗过,也割去腐肉还是无济于事,加之身上多处旧伤复发,只怕.
只怕回天乏术了”
史皇帝没说话,几个军医害怕得双腿打颤,不过他并非不讲理的人,只是往前看了司超一眼。
对方似乎意识到他来了,有回光返照的意思,颤颤巍巍伸出骨瘦如柴的大手,史皇帝连双手握住。
他气若游丝的开口,史皇帝躬身凑过去,他听到了微弱的几个字,在安静的大殿中却非常清楚:“官家.老臣老臣没有辜负”
说出几个字之后,这个六十八岁,白发苍苍的老将眼神再度涣散,手也无力垂下,被史从云托举着,再没有说出半个字来,只能听见艰难的呼吸声。
史皇帝一再控制自己的情绪,终于做到了面无表情,却没有张嘴说半个字。
而殿中的文武大多沉默无言,有几个低头去抹了抹眼眶。
岁月无情,任何事业和成就都需要代价,一将功成万骨枯。
六十八岁的司超白发苍苍,骨瘦如柴,在这样的年纪他没有膝下子孙环绕,也没有天伦之乐,安享晚年,却在着沙场前线,兵荒马乱的异国他乡,躺在冰冷寺庙。
史皇帝微微有些自责,或许不该再让他北上了,虽然他擅长压榨臣子们,可这次他是无心之失。
当夜,幽州城中月朗星稀,天边没有几颗星星,微冷的夜对强壮的史皇帝来说不足为惧,却永远带走了气若游丝的老将司超。
第二天军医来向他汇报这件事的时候,大概因为天子的宽仁,他壮着胆多说了几句:“官家,老将军去得很安静,我觉得他是如释重负的,之前撑着一口气就是为见官家。”
史皇帝点头,给照顾司超的几个军医每人赏了两千钱。
随后在前线下诏,追赠司超中书令,鲁王,并班师后由于翰林院议定,赐谥号。
同时命令打理司超遗体,派人护送棺椁回南方安葬。
大军还在打仗,为不耽搁军事,天子决定亲自坐镇幽州,而且有了司超的教训,史皇帝下令水军那边七十二岁的刘仁赡也随驾留在幽州,处理军事决策事宜,不要去前线了。
水军新统帅则由更加年轻,也是之前从江南那边投降过来的林仁肇担任。
这个决定一出,军中不少人都很惊讶。
其实这也是史皇帝要来幽州的原因之一,他不来林仁肇镇不住场面,一来林仁肇比较年轻,二来他是从江南跳槽过来的。
司超病重之后史皇帝就考虑了,刘仁赡是合适人选,不过刘仁赡也七十二了,怕他吃不消,如果再来一次换帅对战争不利。
接着就是林仁肇,林仁肇是合适人选,无论当初在淮南之战中出色表现,还是江南之战中的独到眼光和勇气,以及他负责江南十几年江防的丰富经验,都说明他是智勇双全的大将。
可偏偏他才从江南投降过来,难服众,所以当一听说司超生命垂危时,史皇帝率先想到的就是他必须去幽州了,只有他在,各军的大小将领官吏在他眼皮底下根本不敢造次,哪怕不服林仁肇也会奉命。
四月初三下午史皇帝在城外亲自送走司超的棺椁,晚上就立即召集全军正副军都指挥使及其以上将领官吏,召开作战会议,准备全面部署北面占据,稳固当下占据土地,同时开始主动向渝关(山海关),居庸关一带发起进攻.
第512章 、天子赌注
“根据辽国官员交代,当下已经可以确定,辽国国主耶律璟在上京以北的黑山遇刺,辽军南面精锐都被南院枢密使高勋带走,护送耶律贤北上夺权。
之后还有一批被萧思温的客将耶律斜轸带走,护送萧思温的女儿北上,准备让伪帝耶律贤登基之后立其为后。”幽州官署大堂中,张齐贤正给众人汇报从幽州投降的文武口中得到的消息。
“萧思温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让他女儿成为辽国的伪后,依臣所见,耶律璟之死可能也和萧思温等人有关,表面上都说是几个厨子和近侍刺杀他,可这后面没有事谁也不信。”
“官家神机妙算,千里之外运筹帷幄,全然已经料定他们的阴谋诡计。”
张齐贤的话也是众人心声,当发现幽州空虚时,众人还将信将疑,等到抓住辽国将领官员一问,才知道辽国真的出了大变动,国主在黑山被刺杀,南院兵马八成北上,这和当初官家在大梁推断的几乎一模一样啊!
千里之外,这种程度的料算,已经完全超出在场众人的认知。
大家看向史皇帝的眼神仿佛在看真仙在世,神仙下凡一样.
史皇帝淡定一笑:“这些都是小事,朕明察秋毫,胸中自有算计。”心里已经乐开花,心想没想到吧,爷看过剧本!
在众人崇敬目光中,史皇帝指着正中地图道:“接下来朕做一下总体部署,总的来说分为三个方向,分阶段部署,有主次轻重
我说要求和战略,你们来提办法。”
他一开口,顿时众人都安静下来,聚精会神竖起耳朵听着,而一身男装,穿着轻皮甲的赵侍剑俏生生跟在他身边,记录着史皇帝所有的话。
“中路军重点有三个,最重要的是拿下檀州(密云)并布置防御,准备应对北面的反扑。
其次则是拿下西北方向的居庸关,打通与西路军的联系,特别是杨继业部,朕北上之前他们已经到了新州,很可能快打到居庸关外。
只要居庸关一带长城隘口掌控在我们手中,就能沟通太行山以西,太行山以东战线,互相支援。”
说着史皇帝看向水军,“水军能走的船沿沽河北上,能从河里打到城墙吗?”
林仁肇道:“回禀官家,我们从沽河派小船侦查过,如果走最近的地方河岸距离城墙大约二里地,中间是一片地,还有一些不高的树林,舰炮可以打,不过准头会大大下降。
但碍于河面宽度,没法像桑干河那样把大量炮舰集中起来使用,不过打城墙,打城内依旧不成问题。”
“那就上去,协助陆上部队尽快把檀州拿下,越快越好。”
“诺!”
史皇帝接着说:“最后是第三阶段作战计划,也是在前两个目标实现之后的部署,既向东继续占领平州,营州,之后向北拿下渝关。”
众人盯着地图,仔细记着史皇帝的话。
他才说完,向来主意多的李处耘就直接道:“官家,我有话说。”
史从云点头,李处耘站起来,指着地图,手指在檀州位置,然后不断往上滑:“官家,辽军主力如果要南下幽州,无非三个方向。
一走居庸关,从西北穿过群山到达幽州,只要我们拿下并固守居庸关,部署火炮则不足为惧。
二走渝关,从辽西南南下,这条路自上京发兵绕道太远,而且渝关三面是海,如果我们控制之后辽军也很难突破。
所以臣以为他们要走就走北口,到檀州南下,既然如此,我的应对之策是在檀州囤驻重兵,向北延伸防御,直接将最前沿防线推到北口去,在这里抵御辽军。
北口位于群山之间要道,辽军南下别无选择,必须走这,如果往南到了檀州固然城坚,可辽军也多了选择,从澶州到幽州可不只一条道,到时候主动权就掌握在辽国人人手中了。
他们轻骑众多,如果放任他们出了群山,采取擅长的分散兵力四处出击战术,不与我军主力决战,火炮就没有那么大优势。”
听完他的计划,众人神色不一,李汉超首先提出质疑:“这会不会太冒险,北口距离檀州一百五十里,最重要的是北口之下只有一个村子,地处山谷,道路狭窄,能囤积的兵力有限,仓促之下怎么迎击辽国大军,我估计他们主力南下至少超过五万。”
孟玄喆等人都点头,这就是难点,北口是北齐长城的重要关隘,确实是辽军要南下,必须经过的一个要地。
之所以成为要地,是因为它在檀州以北一百多里的群山之中,大军翻山必须经过。
可这种天险也有它的弱点,那就是对敌我双方都是双刃剑,对于敌军来说这成了他们必经之地,行动路线就会完全被敌人掌控,在这里设卡他们就必须硬打。
可对于守军来说,北口狭窄的山谷让秦军无法部署太多防守部队,到反扑时,对面来的必是辽军主力,人马众多,精锐齐出。
这就是李汉超的担心。
李处耘却认真的道,“我们不守北口,斥候去过那里,北齐长城关隘在山上,过了北口下了山坡,河谷里有一个北口村,地方不大,方圆一里不到,三面环山,只有南面河谷有南下的路,要一直沿着河谷走。”
史皇帝看着他,等待他的下文。
李处耘郑重的说:“官家,我们可以在北口村建一座莲花堡用来抵挡辽军。”
“那村子不大,能驻扎多少人?”郭进皱眉问。
“最多两营人马。”李处耘说。
“你说要用几百人来抵挡几万大军!”孟玄喆惊呆了。
“不只几百人,还有七十多门炮和莲花堡,就像大清河修筑那些一样。”李处耘道。
即便他这么说,众人还是觉得太疯狂了,用几百人抵挡数万大军的进攻!
虽然北口那里确实地形狭窄,大军展不开,可那也是数万辽军啊!
史皇帝却认真的看着地图,李处耘向来是个胆子很大的人,他也见过大清河河畔那些莲花堡,史皇帝一眼就看出来,这种堡垒很像一战及其之前欧洲十分流行的棱堡。
说到底,它们的设计目的都是为了让火炮发挥最大的威力,去除军事堡垒周围所有的火炮射击死角,最终在工匠努力下,就造成了差不多的造型。
无论是棱形外墙,还是墙壁外专门为使敌方士兵始终与炮弹轨迹保持直线而设计的缓坡,都是为最大发挥火炮威力而做的设计。
史皇帝却是开始认真考虑李处耘的建议了,确实用几百人加七十多门炮,一个大堡垒去抵御数万辽军太过疯狂。
但凡事都有双面性,如果他们的大军草率北上,辽军说不定就不会与他们作战,而是退出北口草与他们周旋,无法对其重创则南面占领不稳固。
这个冒险的方法也有个显著好处,那就是面对如此优势局面,辽军肯定会放心的投入主力作战,如果能在北口附近对辽军生力军造成成规模杀伤,那他们对南面的占领就完全稳固了。
如果局势有利,杀伤效果更加惊人,说不定还能出北口直取上京。
就算最坏的情况,北口守不住,往南的河谷和檀州依旧坚固,主力大军还在,依旧能够阻击辽军,损失的是两个营人马和七十多门野战炮.
很快,史皇帝心里就有判断,这是一场划算的赌博,赌赢了大赚,赌输了小亏。
虽然残酷无情,但对于一朝天子来说,拿两营人马的命去作为赌注并不算大事.
可战争本身就是最大的赌博。
第513章 、由点向面
史皇帝踱步,众人都不说话。
想了一会,史皇帝道:“有没有莲花堡的图纸,给我看看。”
天子开口,旁边的从事官立即匆匆出去,找机要司的工匠索要,很快把图纸放在桌面上。
史皇帝仔细看了一会,直接说,“这堡垒容不下两营人马。”
李处耘犹豫一下:“官家圣明,两营人马确实需要挤一挤,平时一般配置五百人左右,算满编的话就是一营人马。”
史皇帝又仔细看了地图,手指着北口河谷,“如果这里东西宽不超过五百步倒是个好办法,二百到三百步距离,火炮既准又能发挥威力,还能免受弓弩威胁。”
众人点头,张正涛道:“要是能把舰炮搬上去就好了。”
他这话一语惊醒梦中人,旁边的机要司工匠立即道:“对啊,莲花堡在大清河那片是部署野战炮为主,可里面空间很大,许多炮可以换成威力更大的舰炮。
特别是比较深的射击孔,把炮往后放,还不用担心填装的问题。”
史皇帝看着桌面图纸,确实,菱堡后方的炮位是藏得比较深的,一般顺着多边形的墙壁往里延伸,在两处墙壁交接的地方内侧深处才是火炮射击孔,那些纵深处布置的火炮也更加安全,确实可以换成更大威力的火炮,能够大大增强棱堡防御力。
“沽水上游连着鲍丘水(潮河),那里河道不宽,大船进不去,不过可以用小船运炮,直接把舰炮送到北口去,一路走沽水入鲍丘水,全走水路,可以轻松很多,也快很多。”
史皇帝顺着地图看了一下,随即也惊喜起来,鲍丘河与沽水相连,直通下游,大概在后世天津附近与海河相交。
只要船队沿途返回,就能顺水道走沽水,鲍丘水直上北口,这样一来就算舰炮再重,也能轻松运到北口前线去,而且火药,炮弹补给也是同理。
“这河段畅通吗?”
新水军统帅林仁肇立即站出来,“官家,我们的斥候最远只到檀州北面,没到北口,而且走的是陆上大道,不过臣敢保证,九成的几率是畅通的。
自北齐在北口附近修建长城以为关隘之后,那里一直是北方要地,隋唐时为保证北口供给,输送兵力都疏通过这条航线,而辽国大军自上京南下,最近到达幽州的路也是自北口入檀州,而且南方的粮食,赋税要往北运,这条水道也少不了用,辽国肯定会治理好的。”
史皇帝听了点头,也高兴他手下这些将领,为了打战不只看了地图了解地理,连这片历史都了然于胸,十分欣慰。
不过他虽心动,还没轻易下决定,天子代表最高决策机构,一旦开口大军就要改变部署,开始调度,成本巨大,所以他不会随便下一些重要军事命令,“先把檀州拿下看看。”
“诺!”众人明白他的意思,拿下檀州再看往北的水道能否支持这个计划。
史皇帝对火炮和莲花堡的威力十分放心,可关键还在补给和支援能否走水道到达北口,还有和时间赛跑,如果拿檀州慢了,辽国那边有时间反应,一切都是空谈。
史从云郑重对诸将说:“上京距离幽州千里之遥,上次朕北上取关北诸州时,辽军自上京集结南下大致用了一个月,这次北面局面更加混乱。
等他们稳住局面,再集结大军南下,最短需要一个半月,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拿下檀州,北上北口,修筑莲花堡,这些事还有四十天左右的时间。
所以自现在起,必须争分夺秒,北口阻敌之计,前提在于西北居庸关,北面檀州,东面渝关都在手中。”
史皇帝看向三军统帅李处耘:“这些事你来处理,三军全凭你调遣。”
“臣定不会辜负陛下!”李处耘信誓旦旦道。
史皇帝点头,随后当着众将的面道:“以后水军全归林仁肇节制,任何不从命者军法处置,如有疑问来找朕说。”
水军诸将和从事官纷纷拱手应诺。
做好这些安排,史皇帝随后带着赵侍剑退出了大殿,具体的部署和调度责由他任命的三军统帅和各军主将去商议决定,他虽然在幽州,可主要只为三件事。
一见司超,二为林仁肇撑腰,三则是做战略上的部署和组织高层会议,具体执行层面则由将领们去操心吧。
回到幽州南院大王的宫殿中落脚后,史皇帝在舒适床榻上躺尸不动,赵侍剑则在一边细心整理刚刚的会议记录。
上一篇:开局交易宇宙战舰
下一篇: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