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554章

作者:庄不周

但天子没有诏书给刘表,只有口谕。

那问题可能就出在口谕中。

太医只管诊脉,能传达口谕的只有刘琮。

问题的答案,应该就在刘琮身上。

韩遂随即派人请来了刘琮。

刘表中风,刘琮正是慌乱的时候,哪里是韩遂的对手,被韩遂吓了几句,就将与刘表见面的过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韩遂一听就找到了症结所在,不禁心中大爽。

你刘表也有今天,真是报应不爽。当年你看不起我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今天会被天子当作读死书的腐儒?

气死你才好。

心中开怀,韩遂脸上却看不出分毫。他语重心长的对刘琮说,你应该将这件事的本末公诸于众,让大家知道真相。

要不然的话,有人会猜疑天子,用不齿的手段对待宗室,有人会轻视令尊,以为令尊受宠若惊,没有城府。

刘琮更慌了,将韩遂的话转告母亲陈氏。

陈氏反复想了想,也觉得韩遂说得有理。公布真相,或许才是最好的办法。要不然既不能为天子解除嫌疑,也会让人轻视刘表。

当然,刘表中风的原因不能说是羞愧,只能说成用脑过度。

在韩遂的运作下,陈氏亲自写了一份情况说明,发表在邸报上,并附上了刘琮的那个问题。

真相虽说不能让所有人相信,至少比陈氏的解释更能令人信服。

更重要的是,那个有关登山的问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舆论纷纷转而讨论起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不再关注刘表为什么中风。

途经睢阳,准备返回家乡颍川的荀悦也被这个问题吸引了。

他几乎第一时间想到了天子的建议。

最开始听到天子建议时,他并没有当回事,只当是天子嘲讽他嘴上仰慕圣人,却不能追随圣人的脚步。现在听到这个问题,他意识到天子可能不仅仅是嘲讽他这么简单。

天子可能希望他亲自去发现问题,而不是止步于圣人经典之中。

反复思考之后,荀悦改变了行程,决定去泰山看看。

他要先确认一下山顶比山下更冷这件事。

在他看来,这显然是违反常识的,很可能只是道听途说的奇闻,未必就是真相。

离开睢阳的时候,他带上了一份邸报。

与此同时,太医带着一份邸报,返回行在,将事情的本末做了汇报。

有陈氏亲撰的文章,天子的嫌疑算是基本洗清了,他也可以置身事外,不必受无妄之灾。

刘协听完之后,首先想到的却是韩遂。

如果不是韩遂从中运作,自己很难自证清白。

其次是袁术。

袁术究竟送了刘表一副什么画,竟然让刘表气得吐血了?

第1027章 用兵如行棋

丸都山下,高句丽王城。

荀攸登上了城墙,看着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头,一时出神。

辛毗快步走了过来。“都护,大事已定。”

荀攸点点头,眼睛都没挪开一下。

攻克高句丽王城,覆没高句丽,对他来说从来不是疑问,甚至不是问题。

从出征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胜利在握。除非他自己犯蠢,否则不会有什么意外。

高句丽只是一撮蛮夷而已,连公孙度的大军都抵挡不住,又如何是幽燕都护府的对手。

这一路走来,别说张辽、高顺、麹义等人推锋必进,就连袁熙率领的冀州军都打得非常顺手,连战连捷。

在斗志昂扬的汉军面前,高句丽军不堪一击,一路溃败,直到都城被攻破。

“你看看远处的山。”

辛毗转头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笑道:“你也在考虑天子的那个问题?”

荀攸笑笑。“何止是我,但凡用心的人都会考虑吧。你难道没想过?”

辛毗收回目光。“想过,但没太放在心上。这个问题虽然有趣,却不新鲜,和《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有何区别?”

“那两小儿辩日的答案,你知道吗?”

“不知道,也没时间研究。”辛毗淡淡地说道:“我现在只想建功立业,光大门楣。等将来功成名就,再坐而论道不迟。”

荀攸笑了。“你说得也有道理,去忙吧。注意一点,别让将士们乱来。我们来此,不仅仅是为了破高句丽,杀其王,而是要将这片土地纳入大汉的疆域。杀戮太重,将来教化起来难度太大。”

辛毗皱了皱眉。“这穷乡僻壤的,谁愿意来?”

荀攸转头,打量着辛毗,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你要想搞明白这个意思,就要站在更高一点才行。如同赵毋恤,不站在常山之上,你是看不到中山国的。”

辛毗沉吟片刻,哂然一笑,扬扬手,转身去了。

大破高句丽王城,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没时间考虑这些虚无缥缈的事。

辛毗刚走,荀衍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辛毗离开的方向,伏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山头。

“公达,你相信天子能够西征罗马?”

荀攸站直了身体,神情肃穆。“我确信。”

“想分一杯羹?”荀衍转头看着荀攸,眼中带笑。

荀攸微微颌首。“如此大业,我汝颍人岂能置身事外,作壁上观?”

“万里征伐,可不是易事。”荀衍收回目光,幽幽说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更何况罗马雄据西域数百年,可不是高句丽这样的蛮夷。”

荀攸淡淡地说道:“那就打造射得更远,杀伤力更强的弩。纵使万里之外,也能摧锋折锐,一击必杀。”

荀衍愣了一下。“世上会有这样的弩吗?”

“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荀攸无声地笑了起来。“叔父不到此地,焉知盛夏竟能如此凉爽,又焉知山顶比山下更冷,竟然有雪?”

荀衍想了想。“的确如此。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身为士人,不能满足于圣人传下来的经典,更应该以身践行。”

他站起身,拍拍荀攸的肩膀。“荀氏有你,未来可期。文若虽有王佐之才,眼界终究不如你开阔,这一步步的走得太辛苦。”

荀攸正欲说话,城下有人大声说笑,其中仿佛有麹义的声音。

荀攸立刻闭上了嘴,荀衍也收回了手,两人拱手而立。

一会儿功夫,麹义大步流星的走了上来,还没说话,先拍了拍手。

“真是晦气,又慢了一步,竟被张郃抢了先。”

“怎么了?”

“唉,公孙度的女儿被张郃俘虏了。那婆娘不愧是公孙度的种,竟是破口大骂不绝,还说公孙度曾是冀州刺史,冀州人都是他的故吏,张郃这么做是忘恩负义云云。”

麹义摇着头。“虽然可笑,这份胆气却也难得。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只怕已经瘫在地上了,哪敢这么嚣张。”

荀攸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都护,高句丽已经来了,接下来去哪儿?扶余?”

“不急,先休整一段时间,看看扶余人有什么反应。若能知时务,主动投降,也就毋须大动干戈了。”

“那岂不是便宜了刘备?”麹义搓着手。“都护在辽东度田,辛苦了一年,收成都给了他,岂不可惜?”

“刘备不占领三韩,天子的水师如何能北上,进入漠北?”

麹义愣了一下。“天子还真要用水师,从漠北进军?”

荀攸点点头。“周瑜已经在漠北找到了水路,以水师运兵自然是最省力的办法,没道理弃而不用。”

他想了想,又道:“听说周瑜不仅找到了水路,还找到了一些商朝遗民。孔融即将北上,与那些商朝遗民接触。若是运气好,有可能找回连山、归藏。”

“当真?”荀衍兴致大增。

荀氏也有家传的易学,对连山、归藏的兴趣自然比一旁人浓厚一些。

“听说如此,是真是假,最后还要看孔融此行的结果。”

“这么说,连我都想走一趟了。”荀衍看向远方,眼中露出一丝向往。“礼失求诸野,若真能找到连山、归藏,儒门必然大兴。”

麹义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打断了荀衍,追问道:“都护,若是以水师取漠北,我们怎么办?难道又旁观?”

荀攸打量了麹义一眼,笑了起来。

“云天,这次征讨高句丽,你虽然出战不多,但山地战的战法,以你与高子平表现最佳。有没有兴趣再战数合?”

“当然有,我还没打痛快呢。”麹义顿时来了精神,胸脯拍得咚咚响。

这次征讨高句丽,他和高顺以步卒迎敌的机会最多。高顺的陷阵营表现最为亮眼,他的部曲虽然也打得漂亮,但兵力不如高顺,稍逊一筹,心里多少有些委屈。

现在荀攸给他更多的机会,他当然不肯放过。

“那你就去准备一下,带着部下,沿江东进,一直到海。”

“到海?”

“没错。水师要北上,中途必然要停靠。你去海边找一找,看看有没有适合水师停靠的港口,然后在那里建城。将来水师由此经过,你的机会不就来了?”

麹义恍然大悟,用力一拍大手。

“妙啊。都护,我就佩服你这一点。用兵如行棋,走一步,看三步。”

第1028章 水到渠成

八月初,刘协收到荀攸的捷报。

幽燕都护府诸将并进,连战连胜,顺利攻占高句丽王城。高句丽王伯固、王妃公孙静及百官皆被俘,遣送行在。

因进军顺利,消耗小于预期,余力尚雄,荀攸遣大将麹义率部继续东进,直抵大海。

据高句丽人说,越过王城东的白山,另有一条大江,东流入海。

此战,诸将皆有立功。袁熙部张郃先登王城,俘虏高句丽王及王妃,当为首功。

大概是自知此战过于顺利,让人难以置信,荀攸还附了一份详细的战纪,对整个战事过程进行了回顾。其中既有从整个战局进行分析的文章,又有某些重要战役的复盘,可谓面面俱到,相当深入。

看完捷报,刘协没有一点意外。

荀攸攻破高句丽不意外,张郃立功也不意外。

非要说有意外的话,那就是荀攸的进军速度太快了些。他本以为荀攸会在年底完成整个战事,没想到刚到秋天就结束了。

从战纪的描述来看,这应该归功于诸将的战斗积极性高,配合默契,荀攸对整个战局的把控到位。

刘协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荀攸准确的把握了他的精髓,这一战打得非常漂亮,完美的体现了降维打击的优势。

——

刘协走进了马云禄的小院。

马云禄正在院中练剑。

西凉女人的体质就是好,生完孩子没几天,马云禄就恢复了锻炼。如今孩子还没会坐,她已经做好了上阵——或者再生一胎——的准备。

见刘协走进来,马云禄收起剑,递给侍女,迎了上来。

“陛下这么开心,又有什么喜事?”

刘协哈哈一笑。最近喜事的确比较多,他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收到了一份厚礼,和你分享。”刘协说着,将荀攸的战纪递了过去。“虽不能亲身参与,读读战纪,也能感受一下战场的气氛。”

马云禄接在手中,看了一眼题签,便曲身一拜。

“贺喜陛下,高句丽顺利平定,东北已安。”

刘协连连点头。

甄宓听到声音,从一旁的屋子里走了出来,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扶着已经现形的肚子,笑道:“高句丽平定了?这么快吗?”

“是啊,比我预期的快。”刘协看向甄宓。“今天怎么样?可曾好些?”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核动力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