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不周
选杨修为汉阳太守是个英明的决定。这样的问题,别人或许可以看出,却未必有勇气提出,更没几个人有机会直接向他汇报。
他突然想起了盖勋。
先帝那么信任盖勋,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
说来也巧,盖勋也做过汉阳太守。
边郡与内地的贫富问题,他早有心理准备,所以才在华阴之战后不顾中原大乱,先着手解决并凉问题。事实也证明,解决了并凉问题,回头再来解决中原问题,便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统一过程势如破竹,无人能挡。
但边郡与内地的贫富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只是缓解而已。随着中原度田完成,经济潜力得到发挥,差距再一次拉大,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他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平衡的问题,杨修的弹劾适逢其时,也算是心有灵犀。
只是杨修用如此直接的手段,是他之前没想到的。
“你的方案是提升马价?”
“是,但提升马价只是一个试探,要看看中原诸郡的反应。臣是想让边郡从中原的发展中受益,而不是适得其反。边郡耕地少,户口也少,就算推行教化,潜力也远远不如中原。如果不加以控制,边郡就算有人才,也会想方设法迁往中原,使富者更富,贫者更贫。所以这第一步,还是要创造条件,减少贫富差距,使边郡人才更愿意留在本地,而不是像张涣一般,汲汲以入朝为念。”
刘协沉吟不语。
提升马价,看似简单,其实影响极大。
首先影响的就是军队。
军队的一项开支就是战马,占所有开支的近三成。如果提升马价,必然造成军费支出增大,届时要么裁兵,要么增加开支。不管是哪一项,都对他西征不利。
第1167章 毛遂自荐
治国不易。
儒家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在第三层。很多人的志向是平天下,实际上,能做到齐家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治国。
动不动就把“治大国如烹小鲜”挂在嘴边上的人,要么是根本不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要么是只会打嘴炮的空谈之辈。
就像后世很多人连几口之家的小日子都过得紧紧收巴,偏偏觉得国家大事很简单,我上我也行一样。
刘协做了十几年皇帝,集结了两世为人的体验,哪怕是他一直致力于让三公去负责具体的事务,也清楚治国不易,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
就提升马价而言,看似一道诏书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有可能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反应。如果不想朝令夕改,自打耳光,他就必须先考虑到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至少做到心里有数,不会临时乱了阵脚。
所以,杨修这时候来觐见,要弹劾司徒杨彪,当然也不是让他立刻做出决定,而是事先吹个风,以便在一会儿的聚会上有所表示。
这样的聚会是难得的大聚会,不仅行在的各府寺官员要参加,来上计的各郡官员、计吏都要参加。但凡有一点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天下。
“我知道了。”刘协将文书转手交给大桥,让她作个记号,稍后提醒他细看。
杨修拱手道:“谢陛下。不过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说。”
“请陛下决定之后,公布臣的名字。”
“为何?”刘协眉头紧皱。
这可不是大义灭亲的时候,杨修是他相中的司徒人选,如果背上这不孝的名声,以后可就不好弄了。
况且在他看来,杨修完全没有必要露布上书。他知道杨修的功劳就行了。
“非臣,无人能当此任。”
“德祖,你后果是什么,你知道么?”
“知道。”杨修笑笑。“臣不孝,愿流万里,到西域军前效力。”
刘协一愣,随即明白了杨修的用意。
搞了半天,这小子是想随他西征啊。
“德祖,你这迂回可迂得有点远啊,迂到西域去了。”刘协笑了起来。“怎么,担心令尊、令堂不肯,要我出面得罪人?”
“陛下英明。”
刘协哼了一声,不置可否,甩甩手,示意杨修退下。
杨修愿意随他西征,的确是一个好帮手。只是如何说服杨彪夫妇,尤其是袁夫人,却是一个大麻烦。
那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老太太。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袁术还棘手。
即使他是天子,也不觉得自己有十足的把握,能让袁夫人俯首听命。
——
杨修出去了,刘协一时出神。
荀文倩进来,见刘协若有所思,不敢打扰,放轻了脚步,问大桥是什么事。
大桥不敢说,只是露出歉意的微笑。小桥嘴快一些,刚想说话,就被大桥喝止了。
荀文倩见状,知道事情机密,不方便透露,也不多问。
她让大桥转告天子,唐夫人来了,想在宴会前请见,看天子有没有时间。
大桥正待回答,刘协却回过神来,看到荀文倩,便主动发问。得知是唐夫人,立刻让荀文倩请她进来。
一会儿功夫,唐夫人进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姑娘。大约四五岁,圆脸蛋,大眼睛,粉嘟嗜的很可爱。
“这是……”
“陛下,恕臣妾冒昧。”唐夫人牵着小姑娘的手,上前拜倒。“这是臣妾兄长的女儿宛,随臣妾父兄来行在见驾。臣妾甚是喜爱,就留在身边做伴,冒昧带到君前,观瞻圣容。”
刘协忍不住看了荀文倩一眼。
荀文倩应该是知道这件事的,但之前没说,刚才也没说,这就有些故意了。
荀文倩耸耸肩,一脸无奈。
“请陛下恕罪,这是臣妾私意,与荀贵人无关。”唐夫人从容说道:“先王不幸早夭,未有子嗣。蒙陛下不弃,赐以血脉,臣妾感激不尽。只是臣妾生性疏懒,未为人母,怕是养护不周,这才先行修习,以待将来。”
刘协摆摆手,示意唐夫人别说了。
怎么听,都有一种悲凉的气氛。
但凡有一点可能,谁不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呢。
问了小女孩的名字,又聊了几句,刘协赏赐了两件小礼物,让荀文倩带小女孩到一旁玩会儿。
大桥、小桥也识趣的避开了,堂上只剩下刘协与唐夫人二人。
唐夫人有些窘迫,低头不语。
刘协斟酌了一下,说道:“嫂嫂,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但我着实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觉得你不能这么孤老一生,兄长也不能没有血食。这是我能想出的最好的办法,冒失之处,还请嫂嫂见谅。”
唐夫人欠身道:“陛下言重了。皇室血脉,不容混淆,从女只是来陪我一段时间,并无其他意思。对陛下的关爱,臣妾除了感激,还是感激。臣妾只是惋惜,先王福薄,未能离陛下棠棣之情,反倒让臣妾一个外人享了福。”
刘协连忙说道:“嫂嫂千万别这么说。你既然入了宫,就是我刘氏的人,可不是什么外人。皇宫就是你的家,你什么时候想来,就什么时候来,千万不要有拘束。”
唐夫人含笑谢恩,随即又叹了一口气,说道:“只可惜陛下即将西征,以后再想见到陛下,可就难了。”
“呃……”刘协无言以对。
这话怎么接?
唐夫人起身。“晚宴即将开始,臣妾就不多打扰了。九九归一,大吉大利。建安九年,想必也会是青史留名的一年,开拓新局面的一年。臣妾且祝陛下新年安好,诸事顺心。”
“借嫂嫂吉言,也祝嫂嫂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唐夫人再拜而退,带着小女孩走了。
荀文倩站在一旁,看看唐夫人的背影,又看看心神不宁的刘协,目光微闪。“陛下祝嫂嫂万事如意,可知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刘协转头看向荀文倩,一时茫然。
他还真不知道唐夫人最大的心愿意是什么。
钱财和地位对她来说都不重要,至少不可能是最大的心愿。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或许是吧,但出于她的特殊身份,这个心愿注定无法实现。即使他是天子,也无能为力。
那她还想要什么?
刘协想了想。“嫂嫂的父兄到行在了?”
“是的,前天刚到。”
“年后安排见一下,看看他们的能力,安排一个合适的官职吧。”
第1168章 柳暗花明
荀文倩笑而不语,眼神狡黠。
刘协觉得奇怪。“我说得不对?”
“陛下,颍川唐氏因唐衡之故,名声早己堕地。就算陛下施恩,能让嫂嫂父兄授官,他们也很难在官场立足。将来陛下西征,他们更不可能有什么前程。陛下恩惠,及身而止。”
刘协心中不快。“就算我在中原,也不可能保唐氏万世。”
见刘协语气不对,荀文倩连忙解释道:“陛下言重了,臣妾的意思是说唐氏荣辱,并非嫂嫂所能左右而已。”
刘协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也有点尴尬。
“那她的心愿究竟是什么?”
“陛下真没听出来?”
刘协转头看着荀文倩,一头雾水。
唐夫人说了什么吗?
“你赶紧说吧,我头疼。”刘协告饶道。“待会儿还要与群臣见面,我实在没时间猜。”
荀文倩移步到刘协身后,轻捏他的肩颈,帮他放松。刘协不习惯这种场合的原因之一,就是冠冕太重,脖子很不舒服。之前皇后伏寿便有这种情况,荀文倩会帮她按摩放松,深得伏寿欢心。
“陛下,唐氏在中原已无立足之地,不如随陛下西行,在异国他乡,有陛下庇护,或许能活得更自在些。且陛下征讨西域,教化势在必行,也是需要印坊的。嫂嫂若能随陛下西行,也能助陛下一臂之力。”
刘协这才明白,不禁哑然失笑。
“西域万里,很辛苦的。”
“她什么苦没吃过?”
刘协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唐夫人孤身一人,颍川唐氏的名声又臭了,没有他的庇护,别说发展,连现在的产业都未必能保得住。如果荀文倩是皇后,可能还好一点,偏偏他一再声明,伏寿的皇后之位不可动摇。那唐夫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西行了。
荀彧或许可以庇护她一时,庇护不了她一世。
将来孩子过继给她,也带着孩子随驾,父子之间也能经常见面,教导起来也方便。
“你是不是也想西行?”刘协睨了荀文倩一眼。
“如果陛下不嫌弃臣妾累赘,臣妾当然愿意伴驾。”
刘协笑笑。“这倒也是不错的选择,你们再商量一下。如果她的确这么想,我是不反对的。”
“谢陛下。”荀文倩欢喜不禁,立刻转到刘协身前谢恩。“臣妾立刻去办。大桥,这儿就交给你了。”说完,一溜烟的跑了。
“嘿……”刘协无语。
荀文倩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跳脱了?
大桥走了过来。“陛下,还要继续么?”
刘协伸手指指被荀文倩捏得正舒坦的肩颈。“继续,继续。”
——
充作正殿的中庭已经站满了人,各级官员在太常寺官员的指挥下各就其位,准备参加除旧迎新的守岁大典。
三公九卿在堂上,各郡太守及上计吏都在堂下。今天除了守岁,还有一项最重要的议程,就是公布朝廷一年的收支,宣布各郡上计的结果,并进行奖惩。
去年政绩好的,此刻自然轻松愉快,等着被嘉奖。政绩不好的,则如坐针毡,连和人说话的底气都没有。
渤海郡的上计吏陈群便是如此。
他本不肯来,但推不掉。此刻听着其他郡的人开心的说笑,恨不得缩成一团,或者干脆找个墙缝钻进去,让所有人都看不到。
但他怕什么,偏偏来什么。
“长文?”从外面走进来的荀彧一眼就看到了他。
陈群抬头一看,见是荀彧,更加尴尬,却不好装聋作哑,只能躬身行礼。
“见过荀尹。”
荀彧打量了陈群两眼,将陈群拉到一旁,低声说道:“渤海今年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