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646章

作者:庄不周

第1208章 君臣同心

刘协收到周忠的奏疏时,刚刚对零陵郡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梳理。

总体来说,情况不容乐观,至少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零陵虽然已经纳入中原版图四五百年,可是在文化意义上还是边疆,保留了相当多的本土信仰,对来自中原的制度、教化很少。书同文、车同轨的影响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绝大部分人是文盲,书同文对他们来说没影响,反正他们也不认识字,只有体制内的人才需要通晓书写。

二是因为地形限制,水路交通发达,陆路交通受限,马车更是昂贵且不必要的交通工具,礼仪的意义更大,只有官员和少部分士绅才有意愿和能力承担,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步行或者乘船。

简而言之,普通百姓对遥远的朝廷没什么概念。他们一辈子也走出山村,见不到朝廷的人,朝廷怎么样,是秦是汉,皇帝是谁,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因此,他们对改朝换代之类的事根本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损,一言不合就造反,只要郡县官员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又偃旗息鼓,和没事人似的,扛着武器回去种地打猎。

因为耕地少,打猎成了补贴生活的重要手段,所以本地人大多擅用弓弩,而且上山下坡如履平地,是天生的山地战士,精悍者数不胜数。

就像草原上的牧民是天生的骑士一样。

这样的百姓是最好的兵源,前提是能用好,否则他们就会成为麻烦,像溃疡一样。

遗憾的是,能利用好这些优势的官员非常有限,大部分人只想敷衍了事,混过自己的任期,然后想办法尽快调离。在他们眼里,到这里任职只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惩罚,没几个人想用心治理地方,推行教化。

这大概就是西南地区直到明清才能改土归流的原因。

地理条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身为时代精英的士大夫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只想着个人的利益,尽快调离这些偏僻之地,去更富裕的地方,最好是入朝为公卿。

了解了这些之后,刘协很沉默,也更坚定了之前的想法。

相比于对外征讨,对内的融合、教化显然更迫切。内部都是夹生饭,如何才能安心西征?

关键中的关键,还是要改变士人的观念,要让他们将践行圣人教化的观念落到实处,而不是挂在嘴上。

简而言之,如果不能对边远地区有深刻的认识,做不出政绩,就不要指望位至公卿了。

你们不配。

心中只有中原腹地那一小片地方,岂能治理天下?

刘协首先将这些想法和贾诩、张济聊了,然后又和身边的散骑、尚书们进行了讨论。

贾诩、张济非常支持。

一向很少对政治发表观点的张济说,若是天下官员都能如陛下所言,当初凉州又怎么可能乱上百年?那些关东士大夫到了凉州,只想贪污,根本无心治理,也不在乎凉州人的死活。他们捅出篓子来,拍拍屁股就调任了,还得由凉州本地人来解决。

贾诩也有些感慨。但他没像张济说得那么直白,只是说,儒生们都会高谈教化,但是能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却不多。陛下巡视天下,为天下士大夫做了榜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刘协听了,忍不住想笑的同时,也理解了贾诩劝他创新制度,周期性的巡视天下的深远用意。

这样的事,只有天子亲自推动才有成效。

如果天子自己坐着不动,却希望地方官员行动起来,很难落到实处。

他忽然之间也明白了,为什么二十一世纪的华夏纪律会在各地不停的调研,很少会留在京师。

贾诩的这个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得不说,阎忠对贾诩的评价非常贴切,他不仅有陈平一般的奇谋妙计,也有着与张良一般的见识高度,不愧是贾生的后人、凉州的精英。

散骑、尚书们也赞同刘协的观点,尤其是刚刚入职的蒋琬、刘敏、赖贡等人。

他们都是零陵本地人,有一腔热血,更对本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当然希望家乡能和中原一样富庶、文明,而不是中原人眼中的边鄙、蛮荒之地。

反复讨论后,刘协决定先在零陵建学堂。

郡县都要建。县学推行普及教育,为本地培养官吏,郡学则提高层次,培养县令长、尉、监等官员,开拓他们的视野,塑造天下的观念,为他们走出零陵打下基础。

在刘协的计划中,将来要有相当一部分公卿要出自边郡。

只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融入华夏文明,华夏文明的边疆也都能实质性的拓展。

贾诩高度赞同,并提出了一个建议,特设一届讲武堂,专门招收江南四郡的子弟,以研究山地作战为主要任务,选择优秀人才,为南征交州,以及将来更遥远的征伐培养后备力量。

刘协表示同意,并与虞翻取得了一致意见。

但仅有军事是不够的,治理地方还要靠法度。

就在这时候,周忠的奏疏到了。

看完奏疏,又看到最后的推荐名单,引起刘协注意的却不是满宠,而是高柔。

他当然知道高柔是谁,只是不知道高柔已经是司空府的令史,而且如此得周忠欣赏。

看来周忠将自辟掾属的权力利用得很充分,一点没浪费。

刘协权衡了一番后,随即给周忠回复。他打算在零陵驻跸一段时间,为当地培养人才,其中就包括法律制度。高柔家传律令之学,又有司空府的履历,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才,希望调来零陵担任祭酒,顺便熟悉地方的情况。如果能胜任,将来就地转为司空府南长史。

草拟完诏书,贾诩正好来了,刘协就将诏书让贾诩看一下,想听听他的意见。

贾诩看完,想了想,说道:“何必司空府南长史,不如建一个律学堂,由他出任祭酒,顺便负责律法的改革。自从董仲舒改造儒门,以春秋决狱,至今三百余年,积弊已深,也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执笔拟诏的新任尚书蒋琬听了,当即暴起。

“太尉这是要掘儒门的根基么?”

刘协和贾诩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随即异口同声的说道:“然!”

第1209章 法家遗风

蒋琬一下子愣住了,心中忐忑。

他起身发言是一时冲动,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同时会得到天子与太尉的答复,而且这么直接。

天子也就罢了。周不疑说过,天子平易近人,与身边的年轻郎官们相处融洽。可是太尉贾诩却是个阴沉之人,城府极深。

他怎么会回答他这个刚入职没几天的年轻尚书的冒昧问题。

莫不是自己过于激烈了?

见蒋琬不安,刘协笑了笑,伸手向下轻按,示意蒋琬还座。

蒋琬脑子一片空白,茫然地回了座,才想起来还没谢恩,连忙又向刘协请罪。

“谢陛下恕臣失礼之罪。”

刘协含笑点头,心里却道,这江南人果然莽得很,连蒋琬这样的温婉之人都有火爆脾气,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年轻人,有冲劲,不畏大人是好事,但更要敢于面对现实。”贾诩淡淡地说道:“希望你也能将这份勇气发挥在学问上。孟子有言,孔子乃圣之时者。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圣人,不可因为圣人曾经说过什么,就以为万世不移,不敢质疑。”

蒋琬一时语塞,觉得哪里不对,又找不出理由反驳。

他想维护的是董仲舒的观点,但贾诩用的却是时下更为盛行的孟子的观点,两人都是儒家先贤,哪个对,哪个错?

总不能说孟子错了,董仲舒更高明吧?

见蒋琬不说话,脸却憋得通红,刘协也没有再说什么。

蒋琬虽然聪明,但儒学水平有限,远远不到能和人辩驳的境界,更别说面对贾诩这样的智者。不过以他的天赋,也用不了多久时间,就会慢慢改变观念。

年轻人的好处,就在于能接受新理念。

刘协重回话题,和贾诩讨论建律学堂的事。

他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一直没有公开讨论。原因还是那个老问题,法家给人印象太坏了,沾点边都有麻烦。他本人对法家的印象也不太好,不想简单的将既有律法之学当作官方认可的学问,引起儒生们过于激烈的反应。

但贾诩提议,由有儒门背景的高柔来主持律学堂,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案。

周忠推荐高柔,是因为高柔的门户。

陈留高氏能与汝南袁氏结婚姻,自然不是普通门户。

其实有一个很多人都忽视,或者有意掩饰的事实,法家的起源并不在关中,而在战国时的韩魏,如今的汝颍一带。荀子就不用说了,韩非是颍川新郑人,李斯则是汝南上蔡人。即使是在儒家独尊三百年后,汝颍一带以律学传家的家族依然不少。

阳翟郭家、陈留高家都是如此。

由高柔出面创立律学堂,就算儒门有意见,也不会那么激烈。

反复权衡之后,刘协接受了贾诩的建议,传诏周忠,提出了建律学堂的建议,并请周忠推荐合适的祭酒人选。

他没有点明高柔,但他相信,以周忠那种好名的习气,肯定会优先让高柔出任律学堂祭酒,而不是留在司空府做长史。

蒋琬随即根据贾诩的意见重拟诏书,用了玺,然后用快船发出。

——

不出刘协所料,收到诏书之后,周忠虽然对律学堂这种事从内心深处反对,但他也清楚,这是大势所趋,由世家子弟来推动,总比由天子选定的人来推动好一些。

则对高柔本人来说,出任律学堂第一任祭酒也比出任司空府长史更有前途,将来不仅可以刻在墓碑上,还能写入青史。

唯一受损的只有他自己,少了一个得力助手,还得继续受累。

周忠很快做出决定,推荐高柔出任律堂堂祭酒,满宠则转为司空长史,专门负责长沙案。

满宠、高柔都是司空府下属,周忠毋须经过天子同意,直接发出文书,命满宠、高柔迅速交接手中的事务,赶赴新任。

高柔就在周忠随员中,接到命令后,当即起程,赶往泉陵。

与周忠有些不情不愿不同,他对这个新任命非常满意,甚至是正中下怀。

他虽然才三十岁,却已经在郡县为吏多年,处理过很多案件。只是受高干牵连,影响不出陈留郡,更无缘出现在天子面前。这次蒙周忠推荐,能够成为律学堂第一任祭酒,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坊间传闻,天子重法,只是担心反对声音太大,这才一直没有公开提倡。这次建律学堂还是以培养郡县官吏的名义。

但是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渐渐得到认可,重视律法之学的研究必然会提上日程。正如儒家需要改革一样,律法要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也需要一场变革,以便和人家印象中的法家画清界限。

为此,他已经准备了好几年,甚至研习了一些西域的律法,以为他山之石,只等着向天子进言的机会。

六月下,高柔赶到泉陵,却没能在第一时间和天子见面。

他病倒了。

南方气候潮湿,再加上之前刚刚发过洪水,可能是急于赶路,身体劳累,饮用的水不干净,结果得了痢疾,上吐下泄,没两天人就变了形。

刘协收到消息后,派来了太医,并让高柔安心养病,不要急于一时。

建律学堂是件大事,需要充分准备。他正在选址,高柔可以先做一些准备,看看需要哪些教材,列个清单,由印坊准备。

高柔非常感激,精心拟了一个书单,让人转交给刘协。

他本来以为自己会在床上躺一段时间,但出乎他的意料。太医开了药之后,他只吃了两天,身体就基本复原了,甚至能起床走动。

“神医啊。”高柔庆幸之余,又感激不已。

他的父亲高靖就是因为在蜀郡为官时水土不服,最后病死在任上。他千里迢迢到蜀郡治丧,尝尽辛苦,用了三年时间才将父亲的棺椁带回家乡安葬。

奉诏来为他治病的太医却不以为然。“这种病在本地很常见,也有现成的办法和药材,太医署早在几年前就有准备。你这副药里只是添了一些补气的药材,其他没什么稀奇的。好得这么快,还是你年轻,身体好。”

高柔很诧异。“天子几年前就准备来江南了?”

“不是为天子,是为南征。”太医得意地一笑。“对南征的将士来说,水土不服可比叛军更危险。我们太医署研究各地药方、药材,首先是为这些将士准备的。我们虽然不能开弓射箭,却也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士。”

第1210章 术业有专攻

看着太医脸上的骄傲,高柔若有所思。

他能理解这样的心情。

他今年三十岁,就因为钻研律令之学,经常被人非议。有人是惋惜,觉得他应该学经。有人是鄙夷,觉得他将来不过是刀笔吏而已,没什么出息。

如今看以连刀笔吏都不如的医匠以士自居,而且觉得自己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吏,他心有戚戚焉。

天子提倡四民皆士已经有几年了,各地风俗变化不一,关中、凉州有好些,关东州郡相对保守些,对四民皆士的说法不太认可。

如今来到天子身边,他终于感觉到了最强烈的变化,并身受其益。

如果没有医士们对水土不服的提前准备,他不会恢复得这么快,至少还要受几天罪。

高柔和太医聊了起来。

说到医药,太医很健谈。他说南方多嘉木,药材遍地可见。只要用心研究,很多病都能轻松治好。就算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瘴气,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太医署经过几年研究,已经有了克制的办法。这次征讨交州,不管是从荆州出发的征南将军部,还是从益州出发的北军,都没有出现因瘴气伤亡的现象。

“以前都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要改成大军未到,医士先行了。”太医笑道:“不管是南征还是北讨,东拓还是西伐,都有大量医士随行,研究当地的疾病,寻找治疗的办法,然后起程。凡是不遵守这个规则的,都要吃苦头。比起刀剑,疾病杀人更可怕,或许几只死羊就能灭了几千几万人。要是军中出现大疫,那就更不得了了。”

听到大疫二字,高柔本能地打了个寒颤。

他对中平元年的大疫印象极深。

“现在对大疫有办法了?”

“至少不会像之前那样慌乱。”太医眼中神采奕奕。“建安二年,天子巡幸北疆时,曾遇到一次疫情。从那之后,就命太医署着力研究防疫之学,几年下来,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令史既然从南阳来,想必知道南阳名医张仲景,他也是我太医署专研防疫学的医师之一。”

高柔连连点头。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核动力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