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120章

作者:吾谁与归

这计省还未组建,就立刻打出了第一拳,盘查盐引之事。

内承运库这帮算账的太监们,终于觉得自己又活了!

自从宣德九年,大明停止了海贸之后,他们就被限制了,这数年来,他们就一直盘着朱棣的遗产过日子,终于又有活干了!

对于太监们而言,最可怕的不是被皇帝使唤,最害怕的就是没活干,那就是失去圣恩了,在宫里只会举步维艰,徒子徒孙们,都跑到别家认义父去了。

现在好了,大明皇帝终于想起了他还有这么一个专门从事计算的部门。

大明财政这笔账,交给外廷,只有两个人算明白过。

一个是王国光,在隆庆万历朝为官四十载,在张居正的一力督促下,终于写成了《万历会计录》。

一个是毕自严,在天启、崇祯年间,顶着大明天倾的压力,盘清楚账,还讲清楚了账,写了一本《度支奏议》将大明里里外外,全都盘的清清楚楚。

崇祯皇帝,那一辈子最高光的时候,是在崇祯九年,将闯王高迎祥在京师砍头的时候。

那时候崇祯皇帝,以为大明一切都好起来了。

为祸数十年的陕西民乱终于平静了下来,李自成只有二十一骑逃脱,毕自严给他算明白了账,他也有了钱。

崇祯九年的朱由检,绝对没想到,在八年之后,他就要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算清楚账,很重要,对于皇帝极其重要,但是交给外廷,这账,想盘明白?痴心妄想。

朱祁钰再次想到了于谦的那句上谏,国家之制,边政以文臣巡抚,以武臣总兵将兵,而以内臣纲维之。

次日的清晨,朱祁钰向京营而去,他是突然袭击,检查了东直门外土城的四武团营,这是石亨直接掌管的地方。

石亨完全没有料到朱祁钰会这么早的过来,但突然迎检这事,石亨也不是很畏惧了,他已经完全的从骄纵之中清醒了过来。

陛下清楚的传递出了,陛下非守成之君,陛下要用兵,陛下要将瓦剌人扫庭犁穴,挫骨扬灰。

他要是再骄纵下去,被惩戒事儿小,灭瓦剌人没他的份儿,他就欲哭无泪了。

杨洪的庶长子杨俊,那是相当的能打!

杨洪老了,也拿到了世券,他也报备了内署,爵位继承并不是最能打的杨俊,乃是嫡子杨杰。

杨俊是庶长子,无权继承爵位,但是杨俊时刻以陛下为榜样,要自己因功封爵!这昌平侯,传给嫡子,他杨俊就自己争一个爵位出来!

石亨真的压力很大,他下面三个副总兵官,刚走了一个能打的范广,又多了一个更能打的杨俊。

自然是不敢懈怠。

“很好,不错。”朱祁钰照例巡检了一遍四武团营,十分满意。

石亨赶忙说道:“都是陛下教导有方,将士以陛下为则,时时警醒,一应训练,始终都是竭尽所能,才有今日之四武团营张弛有度,军令言明之日。”

朱祁钰无奈的摇头,石亨身上骄纵的毛病,因为三个驻京团营的竞争,越来越少,这把刀越磨越锋利。

但是唯独这拍马屁,始终如一,训诫多少次,也未曾改过。

朱祁钰笑着说道:“讲武堂泡了几天,这拍马屁的功夫倒是越来越厉害了。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

“臣不敢居功。”石亨挠了挠头,下次得换着花样来拍。

石亨想了想说道:“陛下,午间在四武团营用膳?昨日臣去拉练,颇有所获,有只幼鹿,颇为新鲜。”

“也好。”朱祁钰点头,然后有些不放心的说道:“朕可是提醒你啊,你别学那群措大,搞什么天人感应那一套,可不要篝火狐鸣、鱼腹丹书,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朱祁钰在四武团营吃了午饭,在某种程度上,在四武团营吃饭,比皇宫里吃饭更加安全。

“吃完饭,消消食儿,去西直门和阜成门外的京师大营看看去,四勇团营和四威团营看看去,顺便看看孙镗带的那些个乞儿军如何了。”朱祁钰翻身上马,石亨、缇骑紧随其后,奔着石景山而去。

石景山此时依旧是一片大工地,但是已经慢慢有了模样,为了防止盗贼,延着厂房周围修建了围墙,围墙高两丈,上面布满了各种尖刃,有的地方还有血。

厂房内养着数十条狼犬,这些个狼狗,一到夜里,就会散出去。

朱祁钰巡视了场内的四司一官厅,石景厂总办、工部营缮司主事蒯祥,从石景厂官厅窜了出来,他哪里想到,陛下能来啊。

蒯祥跪在了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参见陛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寿山正统陵寝

“平身,为何如此惶恐?”朱祁钰有些奇怪的看着颤颤巍巍的蒯祥。

蒯祥何许人也?

江苏吴县一个小民,匠户出身,跟随太宗文皇帝朱棣北上,负责营建京师,整个皇宫,整个京师,都是他亲手设计,并且监工打造。

工部尚书石璞在推荐人选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蒯祥,这也是明朝工匠凭借着手艺当官的人。

他做石景厂总办,朱祁钰是极为放心的,蒯祥是大明对于大型工程,最有话语权的人了。

“臣未曾……未曾办好陛下的差事,还延误了工期,劳陛下调动京营,臣惶恐、臣有罪。”蒯祥趴在地上,更加颤抖。

昨日孙镗带人来到了石景厂虽然很客气,但是蒯祥总是心有惶恐,再加上,坊间多传闻,陛下好杀人。

蒯祥能把整个大明皇宫都给建好了,这石景厂虽然新鲜,但是问题并不大。

他主要是没人,京师民力不支,实乃是有点力不从心。

但是皇帝派下来的任务,没有完成,讲那么多理由,又有何用?

他以为陛下是来兴师问罪的。

朱祁钰摇了摇头,自己大约是美名恶名并列了,一方面是真武大帝转世传闻,一方面又是个嗜杀成性的大魔头。

他摇头说道:“起来回话。朕知道你们难,才让十二团营的工兵营来帮忙。”

“带朕参观下这石景厂吧。”

朱祁钰负手而行,他打造的这片厂区,规模极大,大约七十多万平方米,和故宫差不多大小的面积,但是这里全是厂房。

徐四七、陈庆义、黄旭池、刘毅勇,都被叫了过来,陪着陛下视察着整个石景厂。

钢铁司有景泰炉十八座,而且设置了上料用的脚手架等钢制框架,还有巨大的一片厂房做砂模。

“陛下止步。”徐四七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拦住了陛下前进的步伐说道:“这已经开工了,里面钢水飞溅不止,还是太危险了,前几天就钢包翻了,死了三个人。”

徐四七在阻拦陛下,还是意图谋害君父这件事上,还是选择了阻拦陛下。

王恭厂那炉子实在是太小了,这石景厂的景泰炉,真的要钢水倾了,他一家老小,都得搭进去。

朱祁钰止住了脚步,他是来看自己的宝贝工厂的,而不是给石景厂捣乱的,这要是影响了生产,反而误事。

徐四七看陛下没生气,倒是松了口气,陛下还是那个陛下,从来不对工匠们急眼。

他俯首说道:“陛下若是要看,可以看看钢料仓,里面都是成品,也没什么危险。”

朱祁钰来到大明有几次的震撼。

第一次是古今通集库那浩渺如烟的书籍,第二次在于谦汇报大明武库司的军备的时候,第三次是内承运库那数都数不清的金银牙角珊瑚那些宝物金光闪闪,第四次是京师百姓们高歌的红巾歌送新组建的京营,出城拒敌。

这一次次的震撼,无不告诉朱祁钰,这大明朝,多么的强大!

但是如此强大的大明朝,土木堡精锐尽丧,差点陷入播迁之祸之中。

这一次,他再次见识到了工匠们的力量,他们只是缺少一点系统性的总结,缺少系统性的制度去引导,所以才是一盘散沙一样。

当拥有了匠爵和职业技术学院之后,大明的工匠们再次爆发出了他们钢铁一般的力量。

当钢料库打开之后,是一阵铁锈的味道传来,钢锭整整齐齐的码在了巨大仓储的角落里,生产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京营消耗的速度。

现在钢铁司还开始负责打造了一些民用的农具,去配合正在推行中的农庄法。

“好,很好!”朱祁钰负手而行,漫步在这刚料仓内,有送去盔甲厂制备盔甲的铁锭片,有负责送去武库司打造长短兵的片钢,还有负责打造农具的白口铸铁以及三脚架钢。

还有诸多军器司骗军费的钢制火铳的圆钢,口径大小不一。

朱祁钰还看到了很多钢钎,这些是要给工兵营打造开山铺路工具的钢料。

种类五花八门,堪称百花齐放。

“很好!”朱祁钰看着偌大的钢料仓再次肯定了徐四七他们存在的价值。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年底的时候,石景厂四司每一司评选出一个对生产有重大改进的工匠,授予奇功牌,其功等同于上阵夺旗。”

“再评选出一百个有杰出贡献的工匠,给予头功牌,等同于枭首一级。”

“最后评选出千人劳动强人,每一司一千人,给予齐力牌。”

兴安一脸肉疼,陛下这发了功赏牌,等于从内承运库里往外掏钱,大明内帑、国帑泾渭分明,若非他经营有方,陛下这么花钱,那是要破产的!

但是兴安也没法拦着陛下花钱不是?

朱祁钰接着说道:“王恭厂和台基厂、以及红螺厂,兴安你回头写个奏疏出来,按比例算出功赏牌人数,年底一起授勋。”

“谢陛下隆恩。”徐四七跪在地上磕了个头。

那功赏牌可是大明极为紧俏之物,因为坊间盛传大明皇帝乃是真武大帝转世,所以功赏牌那可是有镇宅安家之能!

但凡是家里压一块这样的牌子,哪怕是齐力牌,那也是莫大的荣光。

“好!”朱祁钰再次说了一声好,看着偌大的钢料厂,颇为确信,自己这一步,没走错。

大明有全世界最多、最精良、最善于生产的工匠,大明地大物博,有足够的的矿藏,只要有心去做,十年不成,就二十年!二十年不成,就三十年!

总归要在徐有贞修的堤坝溃堤之前,把大明的生产力再推高一层!

朱祁钰没能如愿参观了燋炭司,这里面太热了,天气已经变热,燋炭司里更热,朱祁钰这一身常服要是坏了,够燋炭司烧三天燋炭了。

主要也是危险。

钢铁司已经完全投入使用,而燋炭司则只有十五眼燋窑投入了使用,另外一半还在营建之中,工匠们在日夜赶工。

“那边那一片的工地在建,是什么?”朱祁钰有些好奇的问道。

那不是驾步司,驾步司就在朱祁钰的左手边,里面是台基厂的宦官和工部办公的地方。

他的右手边是一片营建中的工地。

“正在筹建的炮药司。”蒯祥赶忙说道:“于少保说,随着熬硝营扩张,王恭厂地方有限,就将木料和硫磺的制备打算放到了京师之外,等到研磨成粉,送到王恭厂,最后成药储存。”

朱祁钰自然知道此事,只是没想到规模会这么大。

大明的劳动分工正在形成,一来,可以提高工匠们的熟练度,二来,可以减少工匠们转场时候损耗时间,三来,由工匠们发明创造,便利和简化劳动的工具。

在可持续竭泽而渔这件事上,于谦和大明皇帝已经保持了高度的一惯性。

至于王恭厂会不会炸……最起码,朱祁钰不住皇宫,泰安宫离王恭厂还隔着三个坊,一个皇宫呢。

他来到了石景山脚下,让所有人止步,再次奔着煤井司而去。

煤井司在西山,除了皇陵附近,其余地方的私窑全都被整饬了,这也是延期的最主要的地方。

朱祁钰和于谦关于农庄法,是有小小分歧的,比如,懒汉的处理。

他主张饿死,慈父就是饿死懒汉。

于谦主张教化,在于谦这种士大夫眼里,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只是没有得到正确的教化,才会懒惰成性。

此时活跃在石景厂的乞儿们,做工十分卖力。

是朱祁钰输了,但是朱祁钰输的很开心。

这群乞儿们在工兵营三个月,总算是有了个人样。

干活十分卖力,开井掏水,营建厕所、工棚、厂区,都有他们的身影。

最主要的是和过去朱祁钰见到的乞儿不一样,他们腰板挺直了,眼睛也有神了,身体也变得壮实了许多,身上还多了一股子劲儿。

并非之前那种行尸走肉、终日无所事事,强乞路人,甚至合起伙来,跑去商铺里,跟打劫一样,住在京师的商铺之中。

果然,大明的百姓是勤劳的。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也可以活的很好。

只是缺少引导,缺少教化,才不知道,该怎么去用双手去打拼。

孙镗低声问道:“陛下,这工兵营还可以吗?若是不行,再狠劲儿操练一番。”

孙镗是怕陛下不满意的。

这件事涉及到了各个农庄里,那些懒汉以后的生死之事。

于谦特意叮嘱过孙镗,一定要竭尽全力的将乞儿训练出来。

“好,很好!”朱祁钰对孙镗的工作做出了肯定,这也是他今天说的最多的几个字。

从东直门外四武团营,再到石景厂,最后到煤井司,这都让朱祁钰非常的满意,一切都是欣欣向荣,一切都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朱祁钰十分志得意满的说道:“就现在的训练强度就可以,也为于少保、金尚书们将懒汉送回来,打个样儿,做个参考。”

“就照于少保所言,那些村子里的懒汉们,全都送到京营来练练,练练就好了。”

上一篇:诸天反穿越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