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374章

作者:吾谁与归

“安心。”朱瞻墡示意他们安心,大明是朝廷,不是来贵州抢钱、抢粮、抢女人,抢完就跑的贼。

董和等人松了口气,银币虽然很多,但是大明需要银币的地方更多,他们远在边陲,还以为不享受这种优赏政策。

“陛下宽仁。”董和带头俯首说道。

朱瞻墡点头说道:“请问诸位,还有什么事吗?”

这是一场你来我往,却看不到任何刀光剑影的暗战,这种恳谈会自洪武年间开始,最开始叫诏对,后来慢慢出现在了大明朝的方方面面。

比如朝议之下的廷议,廷议之下的部议,部议之下有司议,巡抚和地方官员沟通座谈,各地方接见商总的恳谈等等。

董和等人和朱瞻墡进行了一番友好且长时间的交流,双方充分的交换了意见,了解了彼此的诉求,就良好运营官厂和疏浚司等事务达成了一致。

但是朱瞻墡对董和提出的一些官厂事务,表示了坚决反对,并且拿出了陛下强压否决。

整个过程,唇枪舌战,朱瞻墡进退有据,坚守底线,灵活应对,经过了长达一个时辰的恳谈之后,双方在良好的氛围下,结束了这次恳谈。

朱瞻墡靠在椅背上,呆滞的看着天花板说道:“罗长史啊,跟他们尔虞我诈,比建造船厂还要累哟。”

“孤想襄王府的那些歌姬了,也不知道,她们在南衙作乱的时候,有没有受伤。”

罗炳忠想了想说道:“殿下,那只能想想了,她们是不会陪殿下来这里受苦的。”

鸨娘爱钞,姑娘爱俏,贵州这地方,襄阳府那些个水灵姑娘,谁肯受这个苦?

朱瞻墡笑着说道:“孤加钱。”

罗炳忠重重的点头说道:“行啊!太行了!”

一时间整个偏厅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郭琰也是无奈,这对儿主仆实在是有意思,一开口就笑个不停。

朱瞻墡坐直了身子说道:“在恳谈之前,你首先要知道这次恳谈的主旨,否则你没有准备,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然后知道到底是谁来了,谁没来,谁该来没来,谁不该来却来了。比如那个董和,看似认命准备致仕了,但是他来了。”

罗炳忠才恍然大悟的说道:“他不该来。”

朱瞻墡看着那些人离开的背影,出神的说道:“但是他还是来了。”

“这是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你面对这些官吏的穷追猛打,就会应接不暇。”

“他们比京师那一群师爷好对付多了。”

“京师的师爷和贵州地方的师爷,有着本质的不同,要想让京师的师爷服,就得像陛下那般,文武并重。”

“那是真师爷啊,利柄并不好用。”

“贵州地方的师爷,就只需要利柄,就可以拿捏了。”

罗炳忠恍然大悟的说道:“殿下……高见。”

朱瞻墡喝了一口茶说道:“在恳谈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好底线,这是绝对不能变的。”

“当他们触碰到底线的时候,立刻就要面目可憎,绝对不要有一丝一毫的忍让,直接严肃反击,否则他们就会得寸进尺,这一点最为重要。”

罗炳忠回想了下十分认同。

襄王拒绝那份名单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犹豫,看到有土司世官,立刻断然拒绝。

他赶忙说道:“殿下高明。”

朱瞻墡继续说道:“当然也要注意每个人的反应,比如那个范理,就一直在犹豫。”

“你要找到他们那个头儿,要注意观察,否则就是鸡同鸭讲,白费劲儿。”

“比如他们的头儿是董和,看似一直到关键问题谈完,他才暴露出来。”

“其实不然,在第一个问题还没谈的时候,孤就已经可以确定是董和牵头了。”

罗炳忠认真回味了一番,俯首说道:“殿下真是洞若观火。”

朱瞻墡的面色变得奇怪了起来,打了个哆嗦说道:“京师的那帮师爷,总是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你根本不知道他们谁是头儿,似乎每个人都是头儿,似乎哪一个都不是。”

“很难理清楚,朝堂啊,都是人精。”

进士考了翰林可以直接任京官,那要到地方做了推官,什么时候才能做京官呢?

九年期满归朝是底线,但是大多数情况,是归朝之后,再次挂京官印绶,出任地方。

于谦卷了十九年,王文卷了十八年,王翱因为和杨士奇一点小摩擦,生生卷了二十五年,才进了京。

就京师那帮师爷,有一个好对付的吗?

朱瞻墡跟他们都勾心斗角几个月,人都瘦了三十斤,心累人更累。

瘦下的肉,都是他为大明掉的秤。

这董和,永乐二年的进士,做官做到现在还在地方厮混,京官,哪有那么好进去的?

“地方好啊,地方都比较蠢。”朱瞻墡由衷的说道。

“开完了会,要做好会后总结,你待会儿去接触下那个范理,我感觉他应该跟这些地方官不是一条心,接触接触没坏处。”

罗炳忠不停的眨着眼说道:“那名单不是他交上来的吗?”

朱瞻墡看着罗炳忠上下打量了许久说道:“平日里你挺机灵的啊,疏浚、营建、往来沟通、调节关系,都挺好的,怎么这种勾心斗角的事儿,就没有天分呢?”

“正因为是他交上来的,所以孤才让你去接触。”

罗炳忠疑惑的问道:“啊?为啥啊?”

朱瞻墡咂咂嘴,解释道:“他知道会被拒绝才那么写的,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罗炳忠认真的思考了许久,才心服口服的说道:“殿下识人之明,慧眼如炬啊!”

范理并不蠢,为什么交一份必然会被拒绝的名单?

改土归流是国策,是一点都不能违背的,他居然把土司世官的名字写上。

如果真的想通过,为何不写土司世官的亲属呢?或者干脆写经纪买办的名字代持呢?

就是为了这份名单,不会被通过。

这就是朱瞻墡让罗炳忠和范理接触的原因,看看范理是真的蠢,还是在试探。

朱瞻墡看着罗炳忠的样子,无奈的说道:“罗长史啊,跟着孤多学几年,孤虽然不如你勇猛精进,但是孤见得多啊。”

他亲眼看着嫡皇叔汉王朱高煦,在宣德四年,全家被烤死,不长一颗七窍玲珑心,活不到现在。

罗炳忠笑着说道:“臣再在殿下这儿查漏补缺几年。”

“好了,去吧。”朱瞻墡挥了挥手,示意罗炳忠去做事便是。

郭琰正准备起身告退,朱瞻墡却叫住了郭琰。

“你的事,孤也知道了,是陛下告诉孤的。”朱瞻墡之所以一直让郭琰跟在身边,就是为了和他谈谈心。

朝廷对不起郭琰。

贵州在之前是什么地方?是穷山恶水,是几乎等同于流放之地。

正统十年那场不起眼的民乱,郭琰提领八府之地造的船全都被毁于一旦。

郭琰本人就被扔到了这贵州思州府做了知府。

郭琰一愣,神情有些悲怆的俯首说道:“谢……陛下挂怀。”

天下多少举人,多少进士,能让陛下记着的又有几个呢?

郭琰本来有点怨怼的心思,立刻烟消云散了。

朱瞻墡继续说道:“王骥已经死了。”

正统十年时候,杨士奇已经死了,假手神器的是王振,定西候蒋贵,南征麓川回来之后,对他儿子蒋琬,说了一句很古怪的话。

王骥用王振,而非王振用王骥。

郭琰的厄运是从投效皇帝建立南下西洋水师开始的,他抿着嘴唇,他自然知道这话何意,抿着嘴唇说道:“臣……一早就知道了,乐的喝了半壶酒,臣不善饮酒。”

朱瞻墡想了许久说道:“你有什么要求吗?”

郭琰赶忙俯首说道:“臣不敢,现在就挺好的。”

朱瞻墡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朝堂乌烟瘴气,导致薄待了郭琰这么些年,郭琰可以提出一些不过分的要求,比如入京为官,比如荣归故里,比如请些恩赏。

他想了想说道:“你要知道,陛下日理万机,下次不见的还能想起你来,这次不提,没有下次,一阵风一样,一吹而过。”

郭琰笑着说道:“臣早就想好了,臣蒙皇恩多年,不敢有非分之想。”

郭琰只是个进士出身,他这个时候不提,陛下真的会忘了他,但是朱瞻墡把话讲明白了,郭琰还是什么都没提。

朱瞻墡点头说道:“好好做事,朝廷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臣的。”

朱瞻墡看着郭琰的背影,沉默不语。

郭琰不应该在这,这奇怪的世道。

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马尔罕的咨政院

朱瞻墡博邸报头版头条的奏疏,汇报贵州诸事的奏疏,顺着驿路向着京师而去。

而此时的撒马尔罕,王复刚刚绑紧了骆驼上的货物,商队也将奔向大明而去。

这是瓦剌人攻破了撒马尔罕之后,得到的巨大收获,此时的瓦剌西进,也停在了撒马尔罕,并没有继续一路向西。

王复拍了拍手,带上了口罩,这是大皇帝陛下给于少保发明的物件,他很喜欢。

这里的风沙很大。

撒马尔罕,在宋唐被叫做康国,撒马尔罕在本意就是肥沃的土地,康居之地。

在北宋末年,金国在辽东崛起,辽国和大宋承平百年,不兴兵事,军备松弛。

辽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率军亲征征伐金国,被打的大败而归,金国攻破了辽国重镇黄龙府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灭辽灭宋的征程。

宋室南渡,在这个过程中,辽国有一个人叫耶律大石,带着辽国最后的希望,开始西进。

而耶律大石用的时间最长的年号,就是康国。

耶律大石的西进遭到了巨大的抵抗,不能你说西进,我就让你西进,我得和你碰一碰,看看是不是猛龙过江。

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塞尔柱帝国联合了十数万军队,和耶律大石碰了一下。

然后萨尔柱帝国就碎了。

耶律大石有多少人?三万人。

耶律大石率领的辽军有一个盟友,叫做西喀喇汗国,这个汗国是当年回鹘人在大唐时候,无法在漠南漠北生存,西进建立的。

理论上了讲,耶律大石和西喀喇汗国同宗同源,他们一共不到四万人的军队,打的塞尔柱帝国十数万大军,横尸数十里。

自此耶律大石在康国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花拉子模国本来是塞尔柱帝国的附属国,被耶律大石摁着头归降了西辽,每年献出三万金巴里失,俯首称臣。

花拉子模国过在耶律大石死后,终于松了口气,开始了自己辉煌的称霸之路,可是他遇到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当时并不想和花拉子模国发生冲突,当时他正在攻伐西夏,西夏和大宋菜鸡互啄了那么多年,别的不多,唯独城堡多,啃起来很是麻烦。

成吉思汗派了使臣前往了花拉子模国,想要保持彼此的友谊。

因为花拉子模国当时真的很强,成吉思汗派出了450人的商队,500匹骆驼,想要和花拉子模国保持通商友好关系,花拉子模国总督亦难出,抢劫了成吉思汗的使团,杀死了使团所有的人。

成吉思汗再派出使者,正告花拉子模国交出凶手,彼时正是花拉子模国最为强盛、如日中天的时候,花拉子模国王摩诃末,笑着说:成吉思汗算哪头葱?

国王摩诃末杀掉了成吉思汗的正使,剃掉了两个副使的胡子,把他们送还给了成吉思汗。

撒马尔罕当时也是花拉子模国王的首府。

没人知道当时花拉子模国王摩诃末,为何会那么的傲慢,但是他们开启了一个让整个西域都瑟瑟发抖的噩梦,摩诃末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孩童一样。

蒙古自此开始西征。

成吉思汗带领着自己的孩子和大将们,越过了金山阿勒泰山,来到了花刺子模王国开始了四路攻灭花拉子模之战。

在这场战斗中,摩诃末战败,他把国王之位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札兰丁·明布尔努。

阿明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他在八鲁湾之战之中,杀掉了蒙古三万余人,军心大振。

但是最终还是战败,阿明被山民所杀,献颅于大帐之中。

王复站在风中,看着商队远远而去,满是笑意。

这是这次瓦剌人西征的大部分收获,有大量的珠宝、牲畜、玉石、工匠等向着东方而去,整整有万匹骆驼,会随着商路赶至嘉峪关。

上一篇:诸天反穿越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