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112章

作者:素罗汉

“嗯,嗯,已然有消息了,土地爷有回应啊。”滴滴嗒嗒了一会后,蓝大道长先是点了点头,取下了头上的皮护圈,侧头看了看身边的马势下,然后他有点玩味地把耳机递了过去:“大当家也来听听?”

“当真?不怕冲撞了土地公?”马势下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学着先生的样子,把皮护圈套在了自己耳朵上。

“哎呀!”听了几秒耳机里传来的滴滴嗒嗒声后,马势下赶忙取下了耳机:“果真是神物,听不懂,不敢再听。”

“呵呵,听不得就对了。没有道行的,还是不听为妙。”

下一刻,仰头看看天色后,蓝大道人却是脸色一肃,伸手拔出桃木剑后一声大喝:“午时将到,余者退散,且看我做法!”

大伙闻声当即退开,接下来道人便开始做法:舞剑,点烛,烧符箓,喷酒……总之,动作华丽,场面酷炫,伴随着高人嘴里各种的神秘咒语,场面仪式感十足。

大约十分钟后,仪式进入了最后阶段。只见道人将剩余的符箓全部点燃后,伴随着漫天的黄纸,将将在正午那一刻,道人一手藏剑在后,一手戟指法坛上那个黑铁匣大喝一声:“天地无极,乾坤借法,土地公急急如律令!”

……定格的画面持续了大约有10秒后,等到所有符箓都落地,蓝大道长这场法事就算是搞定了。

“过来,过来。”疲惫的道长将外围战战兢兢的吃瓜群众召唤过来后,指着法坛上那个黑匣子说道:“吉凶就在里头,尔等自去看吧。”

说完后,道长便去更衣了。

这种时候,开匣子的任务当然是落在马大掌柜的肩上了——马掌柜当年在边军时为了看懂军令文书,多少识过几个字,算是个半文盲。

用颤抖的双手打开铁匣后,围观的一圈脑袋顿时纷纷嚷了起来:“有字!当真有字!”

之见原本那张洁白的纸上,现在赫然多了八个蓝色的大字:“见龙在田,利见东北。”

……

《易经》中关于见龙在田的解释是这样的:有机遇出现的话,天才应该把握住机会。

所以当换好衣服回来的蓝先生见到这八个字后,当即就开始恭喜马大掌柜了:此乃上上签,不但告诉大掌柜要把握住机会,还明确指出了大吉大利的方向:东北方。

葫芦峪就在东北方向。

欣喜若狂的马大掌柜当即在蓝先生提点下颁发了命令:今日大伙一醉方休,待明日全伙下山,去葫芦峪埋伏。

第292章 龙岩战记(十四)

陈有寿艰难得从床上坐了起来。伸手拿过拐杖后,他拖着伤腿,忍着钻心的疼痛,一瘸一拐推开屋门走了出去。

做为40多岁还奋斗在抢劫一线,轻伤不下火线的匪伙元老级人物,陈有寿是有资格享受小房间待遇的:其余大部分人晚上都会睡大通铺。

原本陈有寿是不想下床的——被腿伤折磨的他现在只想睡觉。然而现实却逼迫着他不得不起床看看情况:作为一个积年老匪,任何不寻常的情况都会让他产生警觉,哪怕他就在最安全的匪窝里。

不寻常的情况是什么呢?太安静了。

……

原本陈有寿的窗外是很吵闹的。今天正午,成功举办了迷信大论坛的岩头寨匪伙,顺势召开了答谢&动员酒会。

山下林朝奉送来的猪羊和烈酒当即派上了用场,沥沥的斟酒声和土匪们狂喝乱喊的斗酒声响彻了整个山寨。

就连躺在床上的陈有寿也不得安生:几个老部下不但抱来了一坛大伙从未喝过的烈酒,还争先恐后将方才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他。

而陈有寿除了因为腿伤没喝酒之外,其余的事他听了也蛮高兴的:寨子里这回终于有了高人辅佐,想必日后大伙都能兴旺发达。

这之后他便保持了半梦半醒的状态——外头总有人不时在大声说话。不知不觉间,他终于睡着了。而等他醒来以后,看看窗外的天色,陈有寿知道现在已经是申时中(下午4点。)

睁眼在床上躺了一会后,他却突然感觉有点不对了:太安静。

按照匪伙开party的惯常套路,这一通酒至少要喝到天黑以后才会散场。至于说整个山寨里安静下来……通常要到午夜过后,因为有太多的醉鬼会四处吵闹。

然而今天邪了门了,陈有寿在床上躺了一会后,却愣是没听到半点声音。感觉有点荒谬的老陈又在床上竖起耳朵等了一会,发现窗外依旧鸦雀无声,和他睡觉前完全是两个环境。

下一刻,他扯着嗓子吼了几声。然而这没什么卵用,窗外还是没反应。

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头的陈有寿,这时再没有犹豫,他急忙忍着痛从床上坐了起来,拿起拐杖就出了门。

……

门外一片寂静。

而当他转过屋角,绕过一从杂木后,不经意间松了口气——他看到了三个土匪。

这是三个醉鬼。他们东倒西歪地躺在几块大方石组成的“饭桌”上,身旁扔着倾倒的酒壶,石面上扔着啃了一半的鸭子,脚下是呕吐出的秽物。

陈有寿见此情形,一边笑骂,一边拄着拐杖走了过去。到了跟前后,他挨个推搡了几下,发现只有一个还能嘟囔着说两句胡话,其余那两个满身酒气的,都已经醉死过去了。

“林朝奉今次送来得真个是好酒!”陈有寿发现唤不醒醉鬼后,不由得摇了摇头,转身往山门方向走去。

陈有寿的轻松愉快在他来到山门后的场地上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啷”一声,他手中的拐杖掉在了地上。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副现实主义的野蛮写生大作:长长的,用排桌拼起来的宴席上,上百号土匪无一例外地全部醉死了过去。他们在长桌上爬伏躺卧,摆出了各种姿势,却偏偏无人动弹。

在太阳当空的白日下,整个场上却悄然无声,仿佛雕塑一般的人体造型起起伏伏,显得诡异而又滑稽。

陈有寿从第一眼起,就感觉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他绝不相信上百号人都能醉成这个样子,哪怕大伙喝得是所谓的烈酒。

恐慌至极的他这时连拐杖都来不及拣,拖着伤腿就大步往前蹭,丝毫不顾伤口正在崩裂。

来到宴席旁后,陈有寿一边大喊,一边挨个扳起土匪们仔细观察。这一看,他倒是发现了端倪:大部分人其实还活着,只是他们都不能动弹了。

这些人无一例外地脸色青紫,满头大汗,手脸抽搐,说不出完整词句,乍一看,就像喝醉了一样。

陈有寿这一刻汗毛直竖:他敢断定,大伙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或是被人下了毒。

环视一圈后,明明站在人堆里,陈有寿却感觉到毛骨悚然。这时他一把扔下手中的醉鬼,急匆匆往聚义厅走去。

去往聚义厅的路上,沿途都是三三两两倒地的土匪。陈有寿没有搭理这些还在微微抽搐着的小角色,径直进了聚义厅。在里面转了一圈后,发现厅里的几十号醉鬼中没有大当家马势下和二当家林虎,他便扭头往大当家的屋里走去。

果不其然,马势下和林虎,还有另外两个头目都在屋子里。当陈有寿一步一个血印,拖着伤口崩裂的腿来到屋里后,发现马势下倒在床上,另外三人都躺在地上,桌上摆着杯盏狼藉的菜肴和两个烈酒坛子。

陈有寿惶恐地大喝一声后,扑到床边就想扶大当家起身。

然而身高体胖的马势下根本不是他能扶起来的——此刻的马大当家,脸色发青,两只手像鸡爪一样抽搐着。能看得出,大当家正在极力想说些什么,但是嘴里正在吐出白沫的他,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几声毫无意义的“呜噜”声。

陈有寿的心是绝望的:这种情况和他所知的任何一种毒药都对不上号。要知道,在古代,无论是最常用的砒霜还是一些类似于断肠草的植物性毒药,发作时的症状几乎都有“腹痛如绞”这一条。

也就是说,中毒后的人其实是有行动能力的,在死亡之前,人是可以满地打滚大喊大叫的。然而今天这种全体无法动弹,说不出话,貌似酒醉的毒症,已经超出陈有寿的知识范围了。

陈有寿此刻没办法,他只能先忍着痛坐到床上,然后将马势下的头费力地垫在自己腿上,伸手取了一旁的水壶,准备给大当家先灌点水。

就在这时,屋门却“吱嘎”一声,被人推开了。

陈有寿在惊恐中抬头一看,下一刻他却大喜过望: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一身素色道袍的蓝大先生。

“先生,先生,你方才去哪了?大伙都遭人暗算了!你该是没吃那些酒菜吧?快救大当家!”

陈有寿此刻已经语无伦次了……在恍若鬼蜮的寨子里一个人活动了半天,现在乍一见到活人蓝大,他顿时将一连串的问题丢了过去。

“刚从望楼上下来,哨位上的人也不行了。”蓝大先生听到这一串问话后,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快步走了过来:“酒里有毒,大伙都着了道。嗯,你有伤,我吃素,眼下你我二人就是寨里的活人了。”

蓝先生一边说,一边摇了摇手中一个青葫芦,然后拔掉塞子,对准马势下的嘴灌了几口无名液体进去。

“先生该是配了解药?这是何种毒酒?如此歹毒!”陈有寿这才发现蓝大手里的葫芦,看到先生给大当家灌药进去,不由得欣喜若狂,连连追问。

“这酒中之毒,岂是那么好解的?”蓝大给马势下灌完液体后,又转身走到屋子另一头,蹲下身子,开始挨个给地上的三位头目灌起液体来。

与此同时,蓝先生悠悠地说道:“这酒里下了氯化钡,为了掩盖胃肠刺激和拖延肌肉麻痹时间,还加了点吗啡,神仙也难救啊!”

陈有寿听不懂那些名词,尽管心下已经隐隐感觉到不妥,但是他还是惯性问道:“‘氯化钡?’未曾听过……那你这喂得又是什么药?”

蓝先生这时已经给地上的最后一个头目喂完了“解药”,只见他顺势站起身,对着陈有寿摇了摇手中的葫芦,微笑着说道:“这是井水加氯化钡,5克装的大剂量,专门用来给头目们免费续杯的。”

“啊!你,你,你,原来是你!”陈有寿此刻全部明白了过来,他坐在床上,一手抱着大当家的脑袋,一手指着蓝大,满脸怒容,嗓子里发出了咯咯声:“你,你到底是何人!?”

“帝国情报局三处特工南望,代号‘化学家’”。

蓝先生微笑着报上了自己的名头。

“你是官府的人?”陈有寿没听懂那串怪话,他凭着本能就猜到了对手的身份。

“然也。”蓝大点了点头。

“啊!”陈有寿一声大叫,就打算合身扑过去,和灭了全寨弟兄的官府恶魔同归于尽。

然而马势下的身体阻碍了他。就在他搬开大当家身体的那一刻,“嘭”的一声枪声响过,陈有寿的眉心就多了一个9MM口径的弹孔出来。

“早前就给你们指过路了,谁让你们不想做官府的狗呢?”南望开枪后,一边轻叹一声,一边缓缓收起手中小巧的P226手枪。这之后他从怀中掏出一块手绢,弯腰将弹壳裹进手绢,仔细地收好。

做完这一切后,南望走到床边,看了马势下一眼。

此刻的马势下,瞳孔已经开始放大,活不过2分钟了。

南望见此情形,转身出了屋门,走到宴席那里,扛了一把椅子来到山门前,费力推开山门后,他将椅子摆在门前,大马金刀地坐了上去。

下一刻,他从怀里掏出一根香烟点燃后,吐着蓝雾,望着远山,陷入了深深地回忆中。

第293章 龙岩战记(十五)

蓝大先生的本名叫南望。

南望原本是个杭州城里的不第秀才,后来在给盐商当清客时,搞大了东家小妾柳娘的肚子,然后他就带着柳娘跑路了。

跑路在海上遇到劫匪后,差点被杀死的南望遇到了穿越众的搭救,这之后他就开始帮穿越众在杭州做事。等穿越众占据大员后,南望也就随之而来,然后根据他的特点,就被新成立的情报局发展成了特工。

做为情报局最早招募的特工人员,南望可以说是得到了重点培养:任何势力早期的老员工,都能获得一些草创时的便利。

关于他的招募,是情报局长戴云亲自出面;而在这之后的培训,由于初期规模小,所以南望是由国安出身的情报局副局长马跃专人负责的。

一开始的他,对于当“密探”,心里其实是有抵触情绪的。然而形势比人强:他只是一个多年不第的秀才,杭州那边又惹了盐商,不托庇穿越势力,他也没处去。

更何况随着了解的加深,南望愈发感觉到这伙人的神秘和强大,当然,还有冷酷无情。

要知道,他可是参与了有关杭州科考的“李逵计划”,算得上是“与闻机密”了。这个时候如果不按照人家指出的路子走……

南望的职业是清客,不但要出口成诗,还要随时能讲出市井八卦和天下政论,这种人通常都是了解世情的,不是那种书呆子,所以南望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有一个很清晰的判断。

最终,他只能把那点不满悄悄压在心底,当了这个不明不白的“情报局学员”。

学员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南望一到大员,就分到了一套独屋:大肚子的柳娘需要他照顾。

和他想象中那些隐私残酷的“学手艺”不同,南望第一天“上班”后,居然被安排到了新修的赤崁小学,当了“助教”。

赤崁小学的教师都是前期从流民里筛选出来的学霸,这些人一边要深造,一边还要兼任小学教师。

而南望担任助教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学习:《繁简字对照表》《简明字典》《新旧词汇释义》《社会形态简史》。

坐在阳光明媚的办公室里,南望在学习之余,心情倒也逐渐安定下来:他是个不第秀才,家道中落,对大明没什么感恩戴德之心。

现在学点缺笔少划的简体字,他也不抵触……毕竟这伙人对他还是不错的,每月有相当于三两银子的工资,柳娘因为识字,也被安排了一个轻松的社区文书的工作,工资同样是三两。

原本南望是不大愿意的,但是大员这里的女人都要上班。一直以来就被金屋藏娇的柳娘,反倒极其喜欢上班的感觉,每天挺个大肚子乐呵呵去当班,还惦记着要当街道办主任,南望也没办法,只能随她去了。

另外,柳娘还获得了去医院检查胎儿的资格,这个很重要:南望现在已经知道柳娘肚里是个女儿了。

……

一个秀才的文字功底,是远远超过后世初中生的,所以南望很快就把繁简字对照表学完了。

而他的思想状况,则在学习到《新旧词汇释义》这本册子的时候,渐渐地改变了。

册子里的词汇,有些是古文中已有的,只不过被赋予了新含义,也有一些干脆就是生造出来的,譬如“工业化”和“战列舰”。南望每个字都认得,但是看不懂释义……但是他能从这些词汇中看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大明朝的世界。

这个时候,一直关心他成长的马跃出现了。马跃不但抽时间给他讲解这些新词汇的含义,还专门带南望到情报局的放映室里观看“科教片”,让他彻底见识了什么叫做战列舰和工业化。

听着和穿越众一个语调的画外音,看到屏幕上那些巨大的钢铁战舰冒出浓浓的黑烟,发射出震耳欲聋的火炮,南望确实很震撼。而当他看到流水线上的工人和日夜不停的机器生产线后,反到沉默了。

“这画影所说是真是假?你等又是从何而来?”

如果真有那种城寰般的铁舰和日夜喷吐出成品的钢铁机关,那穿越众早就一统万国了,何必要跑到这海岛来受苦?所以南望第一时间认为屏幕中的东西都是假的,这只是某种高明的影戏。

马跃没说什么,而是带他去了窑区基地。

从基地参观回来后,南望才对所谓的工业化有了个初步概念。马跃这时才直言不讳地告诉南望:穿越众都是来自昆仑上界,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大明,建立新世界。

关于造反这一套,南望没什么惊讶的:他早就从蛛丝马迹和穿越众的日常对话中看出来了。不然的话,培养他这个“暗间”又是为了什么?

令他惊讶得是所谓的“昆仑说”:现在他终于知道这帮怪人的来历了……原来是谪仙啊?

这就能对上号了:看似表面相同,实则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种,各种神奇的技术和“法器”,还有那些新词汇背后所代表的庞大社会背景,这时都有了解释。

而令南望不解的是,穿越众为何不直接公开他们的来历?要知道,那些江湖上会道门的头目,只靠着几手不入流的把戏就能聚集大批会众。而穿越者掌握的这些东西,有太多都可以被称为是真正的“神迹”了。

马跃听到这里,却是哈哈一笑,然后告诉了南望两件事:第一,江山要靠自己的双手一步步去打下来,神棍那一套是取巧,没有根基。

第二,他们这些“谪仙”现在既没有法力,也回不去昆仑,和常人无异,眼下只能一点点复制那些“科教片”中的世界,所以必须要蛰伏一些年头。

另外,既然已经是“凡人”了,那么他们也就不打算再将仙界的故事大肆宣扬。所有关于“昆仑界”的事情,只会在第一代土著精英中口头流传,不会形成任何文字记载,未来这些故事只能变成传说。

……

南望的世界观就此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随着他对那些基础教材的深入学习,南望愈发对传说中的昆仑神界感兴趣起来。马跃告诉他,上界也是征战不休的,国家社稷旋起旋灭,各种制度并存——《社会形态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