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133章

作者:素罗汉

凭空冒出来的曹氏部众就像一只卧虎似得挡在了面前。现在不要说之前和郑芝龙争锋,插手中日贸易的大战略构想了,刘香眼下就连老巢潮汕都待得不安稳:和厦门之间仅有200里的海路,曹氏的快船一个冲锋就能来打个照面,这让他夜不能寐。

于是刘大掌柜一面疯狂派出探子四处侦查,同时又派出多批信使去联络包括葡萄牙人在内的朋友们,期翼着局面发生变化。

事情的转折点在12月底出现了:之前派出的探子宋阿生回到了潮汕。

……

宋阿生是揭阳人,说起来也是潮汕老兄弟。之前这位可没当过探子,他不过是某艘鸟船上的船主罢了。

之所以派宋阿生去厦门,不是因为他聪明伶俐,而是据上次回来的探子说,他们看到了宋阿生的本家侄儿在髡人那里当差——于是宋阿生就被刘香勉励几句后派去了厦门。

没想到这次还不到半月光景,宋阿生就回来了。

达濠岛岸边的一排破烂木屋里,刚刚吃过午饭的刘香得到通报后,当即召见了宋阿生。

倒上一杯水仙茶后,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相有棱有角的刘香六大掌柜再没有客套,等宋阿生一口闷干茶水后,当即问道:“老宋,回来的快,当是有消息了?”

“是,是!”宋阿生这时连连点头:“这趟运气好,搭了商船去,没两日功夫就在髡人开的食肆里遇见了我那侄儿。”

刘香听到这里缓缓点头:“是运气好!”

宋阿生接下来有点兴奋地说道:“大掌柜,那髡人每回都能在洋面上拦住弟兄们,原来不是仗着船多,是有法器!”

刘香听到这里,身子微微前倾:“哦!?怎么个说法?”

“髡人在中左所城起了三丈高的墩台,那墩台顶有银锅模样的法器,每日里转动不休,名唤‘雷大人’。”

宋阿生这时兴奋地说道:“这位雷大人是髡人从得道人物那里请来的,法力通天,能看见洋面上200里之内的船只,日夜不论!”

“当真!?”刘香听到这里,双眼圆睁,双腿一翘,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万不敢欺瞒大掌柜!”宋阿生这时急忙解释道:“我那侄儿在粮台行走,和操纵法器的髡人学徒是好友。据他说,每回弟兄们的船还未过浮头湾时,人家就已经用千里传音之法把消息说给炮船了!”

“唉,千里传音之法想来是有的,好像最近商人们都在花银子买消息。”

刘香不愧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短暂失态后,他双手一背,叹了口气:“原本以为皆是传说,现下看来,这帮外路人果真是有些海外密术啊!”

刘香这时一边摇头,一边嘴里发出啧啧声:“怨不得区区几艘船就将600里海疆堵了个密不透风,原来如此,嘿嘿,原来如此……”

宋阿生这时最后补充道:“这雷大人据说是子母连心,中左所,澎湖,大员都有布设,一窝公母法器将海峡封了个严严实实。”

“老宋,这消息要得,此次辛苦你了。”刘香这时伸手拍了拍宋阿生的肩膀:“去粮台领三份赏,明日再多拨两条船给你。”

“多谢大掌柜!”

“有功就该赏,自家弟兄谢什么,日后说不得还要你再走一趟中左所。”

“这不消说,只需大掌柜一言!”

……

打发走了宋阿生之后,刘香挥手摒退了旁人,一个人默默在屋里踱起步来。

尽管船队多次被拦截的谜底已经揭开,但是刘香现在没有半分放松,思绪反而更加沉重了。

如果宋阿生所言不虚,髡人当真是在用法器监看洋面的话,那么刘香最后一点希望也等于是断了。

原本他冒着被曹氏突袭的危险回到潮汕一带,就是打着等待对手筋疲力尽的主意。然而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曹氏从头到尾就那几艘炮船在巡逻,人家轻松得很……

这样一来,刘香大帮貌似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南下广东,再也不要回来,今后即便是休整,也只能去越南和暹罗了。

想到这里,一惯果决的刘香此刻却烦躁无比,急急在屋里来回行走,满脸的焦急无奈之色。

然而下一刻刘香却突然站住了脚,嘴里念叨了一会后,他对着门外大声喊道:“来人啊,请军师来见我。”

刘香帐前自然是有军师的,而且不止一位。但是称呼中不带姓氏的军师却只有一位,就是历史上随刘香一起战死的首席军师余仙客。

第331章 刘香的应对

余仙客人如其名,风度不凡。此君四十岁上下的年纪,身穿一件文士袍,长髯飘忽,面容清矍,一副有道高人的模样。

事实上余仙客身为刘香的首席军师,在战略上并没有太多建树,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当然这也不能怪他,毕竟是游方道士出身,没有细读过史书。

历史上在郑芝龙被招安后的第七年(1635),不停劫掠闽粤沿海的刘香集团声望达到了顶点,导致崇祯大惊,朝廷于是不得不再一次启动招安计划,打算来个郑芝龙第二。

时任两广总督并兼抚福建的熊文灿,随即下令时任惠州府分守道的洪云蒸主持此事,并会同广州参将夏之林、潮州海防黄宗、惠州理判姚希哲等人一同到海丰招抚刘香。

而代表刘香去海丰谈判招抚事宜的是谁呢?正是军师余仙客。

然后谈判结果呢?

当年四月四日,官府在海丰河岸搭起五道厂棚,举行招抚仪式。然后刘香带领着四五十只木船来到山下,登岸参见洪云蒸。

就在宣慰之后,刘香却突然指责洪云蒸伪抚,于是劫持洪云蒸等一伙官员上船。岸上顿时大乱,践踏无数。最终刘香把洪云蒸等人囚禁在惠东县的磨子峡。

这次劫持事件的发生,可以说是导致刘香盛极而衰的分水岭:官府从此以后就绝了招安的心思,开始一门心思调集兵马剿灭刘香。

于是在短短一年时间过后,刘香就被郑芝龙和官府联军七战七捷,灭杀在了田尾洋……军师余仙客当日同殁。

在这件事上,当初担任谈判代表的军师余仙客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他事前事后都没有起到一个军师该有的辅佐做用:无论谈判成不成功,即便官府是假招安,刘香这边也不应该自作聪明地将一干官员掳走。朝廷什么最多?官儿最多!今天抓走一车皮,明天就能填上来!

当然了,对于一个并没有远大政治抱负,只懂得四处劫掠的海盗集团来说,幕僚水平低才是很正常的,因为不会有正规的文人去投靠这类团伙。

李自成做大后,直到进京前夕的1640年才捞了个牛金星,就这还是被明朝革去举人功名的劳改犯。然而李邮政如获至宝,在西安就拜了牛金星为大学士(丞相)——可见在古代,要不是体制彻底崩塌,绝大部分文人是宁可清贫也不会去体制外找工作的。

同样的,郑芝龙在招安之前谁会鸟他?然而他一旦披上了官皮,哪怕是个搞笑的“五虎游击将军”,就这样大批的文人纷沓至来,各类谋士文人清客师爷充斥帐下……体制内外区别太大了。

……

虽说余仙客水平不高,但是他依然是刘香眼下比较看重的人:因为有些事只有他去做才合理,其余那些满脸水锈的文盲海盗是做不来的……譬如谈招安。是的,刘香在经过考虑后,在重重压力之下,他又想起了夜壶,所以打算和官府的老爷们谈谈招安这件事了。

“不知东家见召,学生来迟,赎罪,赎罪。”进门后的余仙客虽说不是书生,但是把书生那一套酸话却学了个十足十。

然而刘香偏偏就吃这一套:“先生无需客气,眼下有一件麻烦事要打个商量,说不得还要先生出外一遭。”

“好说,不知东家所谓何事啊?”

“唉……”刘香到这时叹了口气:“招安。”

说起招安,也不是那么好招的。要是认栽磕头就能进体制的话,那么多大海盗为什么就郑芝龙一个成功了?

首先,刘香因为动机不纯,所以他和李魁奇之流是一样的,就是他们这种格局小的海盗头子是很难真正被招安。

打痛官府,和好官府,再给官府面子,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摆平大员小吏,还要负担大笔的前期风险投资,包括且不限于银子和自己的身家性命……

真正的招安对施行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技术性动作特别多,每个环节都要操作到位,难度丝毫不亚于后世的垃圾公司上市,稍微一个地方不对就会满盘皆输。

以郑芝龙的统御力,格局,诚心,八面玲珑和能屈能伸,当初也是一波三折之后,多次以身犯险,在大佬那里获得信任后才得以招安。所以像刘香这种桀骜不驯外带三心二意的,事实上成功概率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点刘香自己当然很清楚了,所以说招安就是夜壶——只有在尿急时才会想起来。

眼下他就尿急了。

当刘香把大帮现下的处境都对余仙客和盘托出后,后者先是沉吟半响,然后他缓缓问道:“不知东家欲投何人?”

“唉。”刘香叹了口气:“便是此处举棋不定了。”

“既是虚应故事,又何须在意下家?”余仙客这时反倒搞不懂了。

“先生有所不知,此番招安是虚中有实,再不好敷衍了。”刘香说到这里,又摇头叹了口气,然后他把自己对招安的分析详细解说了一遍。

……

有鉴于眼下的局势,对于刘香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披一身官皮,这样就可以和曹氏同殿为臣,躲过未来的冲突。

所以他现在有三个选项:找曹氏谈招安去当个二路元帅,找福建巡抚熊文灿谈招安,找两广总督王尊德谈招安。

然而无论拜哪一座山头,显而易见的就是,在某个势力的巨大战略压力下,他再也不能把官府耍着玩了。

这种别扭的局面对于既想披官皮,又不想承担责任的刘香来说无比难受。换句话说,他理想中的一边当海盗,一边做官和曹氏不发生冲突的想法现在不可能实现了。

拥有强大武力的曹氏不用说,那种三心二意的所谓招安弄不好就是没事找事,引来对方的炮舰登门。

至于熊文灿,道理是一样的:找上门去谈招安,势必是落了下乘。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杀人放火受招安,你没有把官府打痛,人家能拿你当根葱?

要知道现在的局面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刘香根本威胁不到福建沿海。

其次熊文灿不但圣眷正浓,手下又有“和郑芝龙完全不同貌似相当听话”的某金牌打手。熊大大此时两袖金风,朝堂赞誉,正是春风得意胡乱膨胀的时候,所以用脚都能想到,刘香一旦找上门去,熊文灿是什么嘴脸。

换句话说,就是刘大掌柜的议价能力现在降低了,熊文灿的条件一定会很苛刻。

然而老刘又不敢拂袖而去,因为谈崩了老熊也不稀罕,说不定老熊还乐意谈崩呢:放刘香去广东祸害打王尊德的脸,他老人家在一边看乐子也是美事一桩……不能对当官的道德水平要求太高。

所以从表面上看,最好的选项就是粤督大人了。

然而刘香个人反而对王尊德最不看好。

其一:疯狂在广东劫掠搞事情,然后和官军连场大战,最后打败官军,得到官府招安意向,然后带着银子亲自上门摆平大小官吏,奴颜媚骨,屈膝事上……真要复制郑芝龙这条高难度路线的话,讲真,刘香对自己没有信心。

其二:刘香没有商业据点。历史上郑芝龙是日本女婿,掌控着日本生丝贸易。而且他占了厦门老巢,有商业根据地和渠道,所以商人郑芝龙才迫切需要招安。

而他刘香呢?他就是个流寇,既没有商业渠道也没有根据地。现如今厦门已被曹氏占了,珠江口有葡萄牙人,所以刘香缺乏招安的原动力。

这一点才是刘香历史上三心二意,反复不愿招安的最根本原因:摆不平郑芝龙,抢不到厦门的话,他即便招安了又有什么用?官府对于他们这帮人,除了名义外是一个养兵的大子都不会给的。

没有商业渠道和根据地,哪怕给了他刘佬香总兵的衔头,他还是得带着弟兄们出去抢劫,否则的话,手下用不了多久就会跑光的。

现如今的局面和历史上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刘香现在很迷茫:即便走了王尊德的路子招安,然而过不久又要出去劫掠的话,那何苦如此费事呢?

至于刘香最后一个顾虑,则纯粹是他本人的一个预感:一旦他在广东把事情搞大,那么盘踞在厦门的曹氏兵马就会从背后杀过来给广东官场助拳。

曹氏和传统的那种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军头不一样——没来由的,刘香就是有这种奇怪的预感。

……

听完东家的种种顾虑后,饶是余仙客中人之资,此刻也有了浓浓的危机感。能把一惯狠厉干脆的东家逼成这样,余仙客这时不由得沉思起来。

过了一盏茶时分,余仙客思虑已定后,这才捋着长须对刘香说道:“东翁之虑我已尽知。眼下看来,还是要摸清几家的虚实思想后,才好下决断。如此,我明日就出发,去厦门和福州走一趟,东家等我消息便是。”

看到刘香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他顾虑的余仙客呵呵一笑,抬手往下压了压:“东家放心,余某此去定恭谦有礼,必不至惹了对头,败坏局面。”

“如此我就放心了。”刘香见军师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即点了点头:“明日为军师送行!”

第332章 招安之旅(一)

1629年1月8日,余仙客乘坐的“青德”号福船缓缓停泊在了厦门港的栈桥上。

“青德”号是一艘八成新的400料福船,船况很好。由于余仙客这次出航是准备到大员和福州都去一趟的,所以必须要艘好船。

当日他和刘香定计后,便张罗着往青德号上装了些金银珠宝,奇珍礼品,诸般杂货,然后又拣选了几个看上去品相还不错的海盗随从之后,便发船北行。

至于南边的广州,则是由副军师胡十四去负责找门路。

余仙客是10天前从潮汕出发的,不想途中遇到了大风,所以不得不耽搁了几天后才来到厦门。

这一路上福船并没有受到盘查,因为现在去厦门的船只已经有了固定的沿海航线。凡是在这条航线上的船只,最终都会在厦门港受到检查,所以髡人的巡船很多时候只是擦身而过。于是青德号就远远跟在一艘商船的身后,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厦门。

这个时间点对于余仙客这种传统明人来说,只是一个农历年前夕的平淡日子。但是对于某势力来说,大会的精神才刚刚传达到基层,整个国家正处于一种翻开新篇章,蓬勃向上的氛围中。

所以当福船靠港后,看到的就是一副比往日更加繁荣的景象。

原本的中左所码头此刻早已翻天覆地般改了模样:残破的木栈桥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好几条又宽又长,深入海水中的石栈桥。

这些栈桥都是高档的梯形结构,整齐的长方形大块岩石被严丝合缝地堆砌成几何形状,缝隙中显露出灰白的水泥颜色,可以保证三面停船,并且同时上下客人。

冒着黑烟,闪着金属光泽的大桔槔正在忙碌着,不停将船舱中的货物吊装到平板车上。

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的,是在寒冷的北方季风中赤着双臂,喊着号子,用力推车的力工们。

青德号由于并不是来交易买卖的,所以没有多少货要卸。而余仙客在面对几个身穿对襟青色短褂,头戴作训帽,上船来检查的港务员时,也大方地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并且拿出了银两试图塞给对方,“还请通传贵上一声,有刘香刘掌柜的使人前来拜访。”

余仙客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自从当日李魁奇大战亏败,曹氏占了厦门之后,没过多久,福州城里各路掌柜留下的半公开“领事馆”,就全部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熊文灿在验查了穿越众的真实战绩后,当即下令将福州城里的这帮人全数以通匪大罪捉拿归案,商铺地契全部查封,货品全部发没入官。于是福州城里的大小官儿和胥吏算是又狠捞了一把——由于事发突然,这些商铺里海盗卖令旗的银子都没来得及转移。

这个风潮很快就在福建全境推广开来:反正武有曹氏的兵马顶着,文有老熊撑腰,于是往日里嚣张跋扈,几乎是公开坐在铺子里卖令旗的这帮人一夜间就被各地的官府统统拿下,扔进了大狱。

现在半年时间过去了,原本还持着观望态度的各地官府发现曹将军还真不是盖的:福建沿海现在哪怕是小股海盗都被拉网绞杀一空。于是大伙再不犹豫,下狱的这帮人统统被拉出来砍了脑袋。

从此刻起,嚣张多年的海盗们彻底被打断了脊梁。再也没有人敢宣称自己是某某掌柜的手下,整个福建都形成了一股“严打”的风气,海盗们在岸上的活动已经全数转到了地下。

在这种局面下,余仙客就没有必要再和本地的暗探联络了:反正都要找上髡人的门,何不光明正大?

于是今天余仙客亮完身份后,就把银子递了过去。

然而面前这几个“公人”倒是给他带来了不同的客户体验:带头的那个看到伸过来的手后,微笑一下就把余仙客的手推了回去:“银子不用,我也无需帮你通报。”

说到这里,港务员转身指了指远处的中左所城:“若是公事,你等自行去城中求见将军大人便可。”

见余仙客傻傻点头,几个公人便按例在船舱里检查了一番,期间也没有对那些财物动什么手脚。

检查完毕后,由于青德号无需卸货,港务员在问清楚停泊时间后,便简单地开了张引水费和驻泊费的单据,然后给他们指明了岸上的交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