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20章

作者:素罗汉

看到胡正气领着两个跟班摇摇摆摆的走过来,杨二急忙把瘦长的身子缩塌下来,低头弯腰,陪着笑滑了过去:“胡爷,小的等您老半天了。”

胡正气停脚一看:“哦,是你这猢狲啊,东西呢?”

杨二闻声急忙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牌递了过去:“就是这块,分毫未损!”

胡正气接过玉牌,仰头对着天光仔细看了看后叹道:“好东西啊,空飘细巧,平面减地,是子冈牌没错,猢狲最近手艺见涨啊?”

杨二闻听急忙苦笑道:“胡大爷莫要取笑了,三脚猫的手艺,上不得台面。”

就在下一刻,胡大爷瞬间就变了脸:“手艺涨了,眼水倒没了,你个遭瘟的浑虫,当真是眼瞎了吗?二尹府柴衙内的零碎你也敢偷?”

杨二此刻已经把腰弓成了虾米状,低声回道:“真真是没认出来,要不然小的怎敢下手……”

“你这是要给团头上眼药啊。”胡正气冷笑一声:“他老人家方才说要厘清帮务,要有新气象,你个遭瘟的就惹到同知老爷,大约是嫌自个命长,帮规家法横是都忘了吧?”

杨二这时嬉皮笑脸的说道:“这不是早间一得信,就把牌子给您老送来了嘛,有您老在,不能看着小的去监牢里受苦吧。”

“就剩这块牌子了?”胡正气把那块子冈牌在手里掂了掂,然后皮笑肉不笑得问道:“荷包和碎银子呢?这么快就花光了?”

杨二闻声叫起了撞天屈,脸上的胎记仿佛也因为受到了冤枉而红亮了许多:“昨日就去牛德那里尽还了赌债,小的现在当真是精打光,胡爷您不信就去问牛德,我若有半句假话,不得好死!”

胡正气听完后仰头翻了个白眼,然后冷笑一声,想了想后说道:“也罢,都是帮里弟兄,好赖也不能让你坐监。这块牌子我这就去送还,再陪些好话,若是二尹府上能消气,你这事就好办。”

顿了顿后胡正气继续说道:“这几日你就不要回城了,先去摩云观避避风头,衙门里何时销了案,你何时再回来。”

杨二不疑有他,急忙连声道谢。胡正气扭头使个眼色:“平老三,那头你熟,带杨兄弟去搭个伙,就说是我吩咐的,好好招待。”

平老三是个满脸胡茬的壮实汉子,闻声站出来,笑呵呵得拍了拍小伙子肩膀:“走吧,杨兄弟?”

……

出杭州城北行十余里地,便是半山。山脚下一片野林,依山而建的,便是摩云观了。

万历三十五年,有僧人在此地建寺,历时四年方成。然而短短两年后,夏夜里一道雷球不偏不倚劈中了摩云观的正殿,随之而来的大火将寺观烧掉了一多半。

既然是天降雷罚,那么寺里的和尚准定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这个逻辑大家是认可的。所以事后残存的僧人没有提议重建,一众秃驴来了个卷堂大散,只剩下无辜的,担着不详之地名声的残桓断壁,默默的留在那里。

这之后没过多久,残破的摩云观就成了盗匪贼人们的落脚地。现如今十几年过去,摩云观愈发的衰败,里间已然变成了花子们的避难所,但凡有失了风的,往往会跑到摩云观避风头。

杨二和平老三两个人匆匆出了杭州北门,搭了艘便船沿着上塘河北行了十余里地后,在一处破旧的河码头下船,落脚地是一片杂林。沿着林中一行青石阶走上去没多远,就望见了摩云观的山门。

这一路上杨二心情不错——赌债也还掉了,还昧下了一小锭水丝银子,胡正气还得替自家料理首尾,这新得势的矮货当真是个蠢才,嘿嘿,嘿嘿……

摩云观山门前站着两个挎刀的黑衣汉子,平老三近前招呼一声后,便带着他进了山门。

杨二往昔也是在摩云观里避过几回风头的,按说也是熟门熟路,只是今天他一到此地就觉得莫名有些古怪,进门后突然才反应过来,这狼不拉屎的地方何时有了门卫?

第60章 姜十三

还没等他想明白,远处就传来一片嘈杂声。杨二搭眼一望,隐约能看到被烧塌的前殿残骸中,有几十号人好似在开工,不知在忙碌什么。

一边伸头张望,一边跟着平老三来到破旧的偏殿门前,杨二看到七八个人正坐在那里喝茶消暑。别人都不认识,唯独有一个额头上长着痦子的人,他不可能不认识——作为帮中最扎眼的新贵之一,专责调教新人的胡闲胡大爷此刻在这里出现,更是让杨二心里“咯噔”一下。

平老三上去和胡闲交接几句后,回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扭头便走。

杨二这时已经隐隐觉察出,自个可能被胡正气给卖了。这摩云观弄不好已被胡闲包场,指不定在做什么勾当……

然而这时哪里还容得下他细想,看到胡闲望过来,杨二心下一凛,急忙堆起满脸笑容,走上前去行礼问好。

令他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胡闲胡大爷竟然也不是此间主事的,杨二行过礼后,胡闲只是撇他一眼,然后马上堆起笑容,转头跟坐在上首的一个大汉耳语了几句。

这大汉光头,一脸横肉,赤着上身,一身精白的疙瘩肉闪着油光,身板真真有杨二两个宽厚,坐在那里活像一头熊罴。一手拿着蒲扇轻摇,腰间挂着一个皮匣子,露出半截银亮的把手来。

偷瞄了一眼大汉后,杨二赶紧低下头来,下一刻,耳边响起了一句口音怪异,但是很平和的问话:“小兄弟叫什么名?”

“回大爷,小的杨二。”

“呦,这名字听着没劲,小兄弟多大啦?”

“十七了。”

……

前前后后把杨二的底细打问一番后,大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孩子不错,我喜欢,看着就机灵。老胡,带他去洗涮干净,完事后放饭,赏药,都按章程走。”

“卫大师放心,胡闲省得。”

杨二就这样在云山雾绕中跟着胡闲,往寺后走去。

……

中河贯通杭州城,连通大运河,北接武林门,南出凤山门,是城内最繁忙的一条河道。由南至北,共有九座石桥跨河而立,每日桥上行人川流不息,桥下舟楫不断,一派繁忙景象。

登云桥就在城北贡院旁边,是九桥中距离武林门最近的一座,是交通要道。即便此时天色才将将露出鱼肚白,早起劳作的人已经三三两两的开始从桥上穿行。

桥上的人早早起行,桥下的人却不愿醒来,或者说,已经没办法再醒来。

姜十三在登云桥下已经躺足两天了。

自从两天前饿晕在桥下后,他就再也没站起来过。年仅十五岁,从处州一路讨饭到杭州的姜十三,此刻躺在登云桥下的烂泥地上,只剩下两只眼睛还有气无力的翻着,他心里明白,自个离死不远了。

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他把脑袋偏了过来,想最后再看一眼同患难的弟兄们。

破草席下除了姜十三,还有三个同样一动不动的人,或许是尸体。一股恶臭从席子下发散出来,姜十三记得自己上一次昏迷之前,桥下还有六七号人的,没想到一觉醒来,就剩一半了。

清晨的初阳升起,一道金光洒了过来,看到阳光,姜十三感觉到一阵熟悉的眩晕。恍惚间从中河上飘来了一艘灵船,姜十三看到死去的爹娘就站在船头,正在向他招手,他急忙喊道:“爹,娘,带儿走吧,儿撑不下去了……”

他闭上了眼睛。

“哧啦”一声,灵船停在了桥下。

船上没有鬼魂,倒是跳下来了两个活人。这两人都穿着麻衣,用白布裹着口鼻,走过来揭开草席,挨个探了探席下人的鼻息,其中一人回身冲着船头瓮声瓮气的说道:“骨爷,只余一个还有口气。”

骨爷就是老骨,化人场的把头。丐帮火并那天见机行事,当场拥立周通,事后保住了位置。老骨的差事很简单,就是领着手下满城收殓路倒,之后再把尸首运回化人场烧埋。

头戴斗笠,一身老农打扮的骨爷,此刻正盘腿坐在船头抽着烟袋,听到手下人汇报,老骨在船头敲了敲烟杆:“你摸着有气,我瞧着倒是没气了,都抬上来吧。”

没过一会,五具尸体已经被抬上了船,老骨扫了一眼最后被抬上船的姜十三,淡淡得说道:“喂一口水,起船。”

挂着一面无字白幡的平底船又重新启动了,走走停停,顺着中河一路南行,沿途时不时会停下再抬两具尸体上来。直到船出凤山水门,又沿着贴沙河绕回城东五里铺,将船上的尸体都卸在化人场,然后又悄然起行,一路北上,最终停在了摩云观前的河汊里。

过不久,从观里出来的人和船上的老骨办完了交接,姜十三和另外三个奄奄一息的人被抬回了摩云观。

……

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他悠悠的从昏迷中醒来。

醒来后的第一眼,就看到一张描紫涂红的怪脸,正在盯着自己。

“这怕就是马面了吧,我该是到了地府。”姜十三想到。

下一刻,“马面”却用一口杭州土腔说道:“你可是醒了,我去打粥饭给你。”说完后此人起身而去,思维极度缓慢的姜十三这时候还搞不清楚情况,直到“马面”将一口热腾腾的米粥喂到嘴里后,他才算是回过了魂,发现自己还在阳间。“马面”也只是一个活人,只不过脸上有大块的紫红胎记,再加上秃头无发,乍一看像是鬼魂一般。

姜十三缓缓喝完半碗米粥后,精神振作了不少。他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破旧的厅堂里,身下垫着稻草,身上盖着草席,屋里和他一样躺着的还有四个人,唯一活蹦乱跳的就是“马面”老兄了。

“不知恩人高姓大名,十三多谢了。”缓缓的张开嘴,姜十三沙哑着嗓子问到。

“我是杨二,算不得你的恩人,收留你的另有他人。”杨二咧了咧嘴后说到。

“哦,是杨大哥当面,不知这是何地?”

第61章 学霸

俩个素昧平生的少年人就这样聊了起来。姜十三这时方知,自己身在城外的摩云观里,是被寺里的“高僧”施粥救下的小命。

没聊太久,他又沉沉睡去。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是傍晚时分,这次醒来后精神好了许多,肚子也开始正常的咕咕叫起来——他在桥下的那两天,已经感觉不到饿了,只有将死前的麻木。

杨二还是在屋里忙前忙后的照顾五个病号,见到姜十三醒来,二话没说就出去打饭,这次端来的是一碗加了鱼汤的稠粥。可怜姜十三恨不得把碗都吃进肚里去,吃完后,他已经能缓缓坐起,靠在墙上说话了。

当天晚上,同屋的病号中有一个没挺过来。第二天一早,杨二拿来一张新草席,帮新认的小兄弟姜十三换好草席,然后用旧席子把那具尸体一裹,搬了出去。

正午,姜十三依旧领到了鱼汤泡米饭吃。

已经记不得自家上一次吃米饭是什么时候了,来不及感概,姜十三和几个同屋的难友比赛一样,把碗里的东西都刨进肚里。

几个骨瘦如柴的人靠坐在墙边,摸着微微凸起的肚子,回味着鱼肉饭的滋味,不约而同的露出了傻笑。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一会,屋里进来了几个凶神恶煞,手拿短棍的僧人,杨二见到来人,一蹿而起,过去汇报了几句。

姜十三他们几个要老了饭的,见到这阵势,不待人教,早已齐齐跪倒,口中“恩公,大师”的开始乱叫起来。

僧人中为首的一位,身量宛如山岳的大和尚低头看了看他们,满意的笑笑:“不错,都不错,都带去‘净身’吧。”

稍后,他们几个就被带出了屋子,一路被领到寺后。山墙下是一溜高低有致,青石堆砌的水池,清洌的山泉水被粗大的竹管从山上引下来。还没等他们几个明白过来,就被侯在那里的几个和尚按在椅子上剃光了头,然后被扒去衣服,搡进了水池里。

就着正午热辣的阳光,姜十三算是洗了个清爽澡。洗完后他们又被赶进旁边低一点的池子里,这池水有些浑,还有些怪味,姜十三在喝令下又在池子里扑腾了一会后,终于被放上了岸。

然后他领到了一件月白布短褂,一条灰布裤子,还有一双草鞋,之前身上的那些破烂被统统被没收了。

这之后他们每人又领到了一片指肚大的药片,当场喝掉后,算是齐活,又被带了回去。

傍晚时分,他又领到了今天的第三顿饭,这次愈加的丰盛,满满一碗干饭,上面盖着鱼肉丝和菜蔬。姜十三吃饱后兴奋的拉着杨二不住问东问西,杨二被他缠的没办法,就把自己这几天打听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据他说,屋里这些人都是被南海普陀山的禅师“寄养”在这里的,摩云观的大师算是代同道招徒,等到他们多少能念几句经文后,就会被送去南海的寺观,正式出家了。

“怨不得今日要剃度呢,谢天谢地,这回咱们算是沙弥了吧?唉,也不知何时能领到渡牒。”姜十三听到这里,摸着自己光溜溜的头皮,回味着糙米饭的香味,一脸兴奋的说到。

“难说,还要习经文呢,学不会的都去挑土了。”杨二闷声闷气的回到。他没有姜十三那么激动,他不想去当和尚,他只想回杭州无忧无虑得做一只小贼。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打消不了姜十三对美好的寺观生活的向往,这会只能暗自郁闷。

“习经好呀,沙弥就是要习经嘛……”姜十三已经沉浸在自己幸福的幻想中了,压根没注意到杨二的郁闷。

第二天一早,姜十三他们几个被带进了一间偏殿,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老少都有,地上摆满了条案,条案上有沙盒和树枝,殿前的木架上还有一块黑板。

没过多久,门口有人唱名:“普渡大师到……”听到唱名,所有人急忙躬身起立,进来的是一位瘦瘦高高,身披袈裟的大和尚,和尚进门后也不耽搁,就开始在黑板上写下几个简体字和阿拉伯数字,写完后,和尚转身一笑:“今日咱们继续学经。”

……

每个人都有一款属于自己的打开方式。

姜十三,这个来自处州乡下的乞丐少年,这一刻,被穿越者正确打开。

从没上过私塾,一个大字不识的他,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在沙盒上用树枝默写出了从一到十的汉字,顺带着把对应的阿拉伯数字也写了出来。这还没完,当天下午,他又新学了五个字,然后第二天一早,姜十三就把昨日学会的东西统统在沙盒中默写了出来。

活到十五岁,历经劫难后,才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学习文字的姜十三,发现大师教授的所谓“经文”并不繁难,无论何字,自家只需闭眼在心中默念个几回,便能铭记在心。

三天,只用了三天时间,少年远超侪辈的识字速度就惊动了普渡大师。在震惊中亲自出手考校一番后,姜十三这个名字,在某一张表格上的评级就变成了“甲”。少年人打死也不会想到,昨日还是饿殍的自己,今日就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人上人”。

他很快就能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义了。

姜十三随后被分到了一间陋室里。陋室随小,但好歹也算是单间,屋里有正经的床铺,加上他只住了三个人。一个半老的老头,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这两位仁兄他在课堂上都见过,也都是识字小能手。

不论什么原因,总之,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还能高速识字算数的人,无疑是符合了某些人的要求。姜十三很快就发现,自从住进单间后,自家领到的饭菜里居然多了鸡腿和猪肉片出来。

和那些用不了两天就被发配去干活的过客不同,他现在已经在课堂前排有了固定的位置,领到了专用的笔墨纸砚,每天他只需要用心学习小学语数就行了,来上课的“高僧”总是和蔼的给前排这几位抽时间专门“讲经”。

第62章 视察摩云观(一)

杨二没有姜十三这么幸运。他和大部分人一样,记不牢,也不想记那些曲里拐弯的“经文”。原本是要打发他去挑土的,好在管事的穿越者打一开始就看他顺眼,又觉得他年龄小,喜欢他的机灵,就安排他去照顾病号。

杨二最初打算趁人不备,夜半逃出这所邪庙。然而就在他看好墙头,决定行动之前的某天晚上,寺后响起了枪声。第二天一早,他就被人喊出去埋尸,当他发现,已经跑进林子里的两位先烈,是被人从背后用某种鸟铳打死后,杨二就熄了跑路的念头。

他现在只能把对胡正气的仇恨埋在心里,暂时老老实实给穿越者干活了。

不过照顾病号还是有好处的,自从姜十三搬走后,每隔一两天,他就能偷偷给救命恩人兼新认的大哥弄来一根鸡腿,或者是一片肥肉。杨二在大嚼之余,老想提醒这个很对自家胃口的小兄弟一句:“此地透着古怪,不像是佛门渡人的路数”。

然而每当他想张口时,总能听到姜十三喋喋不休的赞美着眼下极乐世界般的日子,杨二只能默默把话咽回肚子里。

十五岁的少年自然考虑不了那么多,从现在起,他只需要享受“学霸”这个属性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就行了,而且,这才是开始,好处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几日后的上午,就在姜十三坐在摩云寺的偏殿里,埋头计算着一道数学题的时候,殿外突然响起了一阵喧哗。下一刻,呼啦啦涌进来了一群人,头前引路的正是方丈普渡。被一群大汉众星拱月般围在中间的,是一位身材高大,一身湖丝道袍,手中轻摇折扇,公子哥般的人物。

见到这等阵势,不待人喊,殿里这些天学了不少“规矩”的人赶紧起身肃立。

姜十三在起立的时候偷偷往外间瞥了一眼,发现在寺里凶名赫赫,专司管教新人的胡闲胡总管居然在殿门外候着,他马上明白过来,今日来的必定是贵人了。

下一刻这些人却偏偏冲着姜十三走了过来,平日里宝相庄严的普渡大师今天却略略有些猥琐,指着姜十三微微一笑:“这个是学霸,饿得站都站不稳,一天还能学十几个字,夸张的很。”

“嘿,这种人有杀气,最少都是三道杠,我当年在学校都是躲着走的。”年轻公子嘿嘿一笑,用古怪的口音说了一句少年听不懂的话出来。

一阵附和的干笑声从四周散发出来。公子身旁一位三十多岁,头戴软帽,看上去像个管家模样的人张口问道:“这号人多不多?”

普渡和尚闻言苦笑一声:“哪里有那么多,能跟上识字速度的统共也就三五个。”说到这里,和尚欣慰的拍了拍姜十三的肩膀:“这种水平的就他一个。”

姜十三此刻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口,脑子里一片混乱,好在下一刻公子哥笑呵呵的问了他一句,这句话他倒是听懂了:“小兄弟叫什么名啊?”

“回老爷,小的姜十三。”少年赶紧躬身回话。

公子哥听完笑着摇了摇头:“怎么又是这种名,这学霸也应该有个大气点的名字嘛……”

下一刻,姜十三的后颈上立刻被人扇了一巴掌,耳边听到一声低喝:“还不谢过公子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