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就是这样子的 第915章

作者:凤嘲凰

……

次日,陆北摆驾东郊,扶了扶腰,熟练甩杆开钓。

四大诸侯皆在场,姬昌离得最近,惊讶道:“陛下,直钩无饵,如何能上鱼?”

“姬伯有所不知,孤此举,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也。”

陆北意味深长笑了笑,今天把直钩钓人的逼提前装了,让姜子牙装无可装,以后二人见面,一定很有意思。

“老臣愚钝,还请陛下赐教。”

姬昌躬身请教,身为西伯侯,他的自称灵活多变,面对纣王自称老臣,面对商容等朝中大臣,以名示人,面对自家臣子便自称孤。

“孤钓的不是鱼,而是大贤,得一鱼可医腹,得一贤可医国,此中高低,可谓求贤若渴。”陆北四十五度角望天,逼气十足道。

四大诸侯皆躬身,表示受教了。

其中,姬昌领悟最深,此前他就为纣王推荐过一位大贤,正是那位‘举于鱼盐之中’的胶鬲。

北伯侯崇侯虎不解:“小臣斗胆,敢问大王,今日可能遇得大贤?”

“姬伯擅卜能卦,何不找他算上一算?”陆北笑着说道。

“微末小技,岂敢在大王面前献丑。”

姬昌连说不敢,在陆北的执意要求下,卜卦求解,分析卦象表示,今日恐无法相遇大贤。

“此言差矣,孤今日已得四位大贤,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吾等愿为陛下效死,固守江山万万年。”x4

四人大为动容,如那死忠的崇侯虎,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免礼,今日孤与四位大贤同台较技,看看谁的收获最多。”陆北微微抬手,收四人神色于眼帘,准确来说,是看看姬昌什么反应。

四大诸侯中,姜桓楚为老岳父,两个外孙不论谁上位,都会继承社稷神器,利益纠葛太深,他不会造反。

鄂崇禹和崇侯虎是死忠,尤其是后者,四大诸侯中对纣王最为忠心,深究原因,大抵是名声一个比一个烂,被纣王无处安放的昏君魅力所折服。

最后是西伯侯姬昌,被逼造反的老实人。

陆北算算时间,如果一切照旧,此刻姜王后身死,两位皇子流亡在外,纣王恐四大诸侯权势,将他们招至朝歌一网打尽。

姜桓楚和鄂崇禹当场嗝屁,二人的儿子继位,东南两地举起灭纣大旗。姬昌花钱买命,被囚禁七年,吃了儿子馅的肉饼才逃得生天,君逼臣反,臣无路可选。

只有崇侯虎和纣王臭味相投,官复原职,屁事没有。

摆事实讲道理,纣王能忍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骂太惨,留下声名狼藉不在他之下的崇侯虎帮忙分摊火力。

现在姜王后不仅没死,还在后宫一手遮天,东伯侯稳如泰山。南伯侯和北伯侯高枕无忧,也无犯上作乱的理由,最后剩下的姬昌,陆北没有囚禁他的兴趣,吃完饭赶紧回家,届时师出无名,他倒要看看那只凤有什么理由在岐山鬼哭狼嚎。

有趣!

猛然间,陆北看向北伯侯崇侯虎,作为一代明君,手下有这等残暴无道的大诸侯,他颇为不喜,得想点办法将其除掉。

崇黑虎是个可造之材,兄弟阋于墙,定然是一出好戏。

说到兄弟,陆北看向姬昌:“孤闻姬伯长子伯邑考忠厚道德,与人为善,胸怀宽广,素有其父之风,可有此事?”

伯邑考,姓姬名考,姬昌嫡长子,官名为邑,故名伯邑考。

听到带头大哥盛赞自己的大儿子,姬昌颇有自得,笑道:“犬子不成气候,不敢当陛下谬赞。”

“盛名之下必有其真,伯邑考是姬伯发妻所生长子,英果类你亦是大贤,孤希望由姬伯钦点他继承未来的西伯侯之位。”陆北说道。

“理应如此!”

“善。”

姬昌松了口气,不懂大王突然提点是为了什么。

众所周知,纣王好色昏君,文王沉稳明主,前者专攻狐狸精,后者有二十个妃子,生有九十九子,捡一个凑了整数。

在这么多儿子里,长子伯邑考谦逊孝雅,次子姬发心怀雄韬武略,都是合格的继承人。

按嫡长子的继承制,姬发虽好,注定陪跑,毕竟伯邑考也不差,只要伯邑考还活着,姬发没有上位的可能。

姬昌也是这么想的,决定回国之后便立太子,培养姬发为相才,弟辅兄,兄友而弟恭,不失为一桩美谈。

……

纣王寿辰,大宴十日,期间秘密传召四大诸侯,命他们抽调精锐赶赴北地,相助太师早日平叛。

顺便,把崇侯虎狠狠骂了一遍,北地之乱和他横征暴敛脱不开关系。

日后若不悔改,莫要怪君王一怒,人头滚滚。

崇侯虎冷汗津津,在陆北的追问下,举荐了几个能征善战的武将,其中就有他弟弟崇黑虎。

陆北点名,让崇黑虎代表北伯侯领兵支援太师闻仲,若胜,可算崇侯虎戴罪立功,若败,数倍并罚。

……

秋去春来,时光冉冉,一晃便是七年。

四大诸侯出兵前往北地,相助闻仲拨乱反正,战事焦灼,陷入泥潭一般动弹不得。

这绝对是闻太师一生的污点,从另一个角度,此间有大猫腻。

崇黑虎道法精深,屡立功勋,颇受闻仲赏识,在北地名声大噪,威望高过崇侯虎,兄弟二人已有间隙。

将殷商版图视为一个‘十’字,朝歌城居中,四大诸侯位列东南西北,除了北地战事不断,其余皆风调雨顺。

西伯侯的地盘上,姬昌立伯邑考为太子,未来继承王位,姬发心悦臣服,兄弟二人都对纣王大表忠心。

在这个‘十’字上,纣王以朝歌为中心,版图势力最强。

向西有汜水关、界牌关、穿云关、潼关、临潼关、青龙关等关卡,扼守西岐和中央的来往通道,其中,五关一字排开,青龙关独守绝龙岭天险。

向南有三山关,向东有游魂关,向北有陈塘关,进可攻退可守,是悬在四大诸侯头顶的利剑。

镜头给到陈塘关,总兵李靖早年求仙不成,下山辅佐殷商,得人间荣华富贵。

原配殷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生下一个球,被李靖一剑劈开,喜得第三个儿子。正纠结这玩意是人是妖,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路过贵宝地,收徒赐名哪吒。

哪吒为灵珠子转世,这颗珠子很有讲究,是金光洞至宝,说明哪吒和太乙真人是命中注定的师徒。

灵珠子由元始天尊赐下,据说是其手中把玩的物件,再向上一层,貌似、可能、大约原主人是女娲娘娘。

西岐的先锋官过了两位大神通者的手,怎么看都有人多欺负人少的意思,所以,圣人能干这种事,面皮都不要了?

不能够啊!

女娲表示不知,绝不是纣王题诗亵渎,她一个不小心丢了宝珠,恰巧被元始天尊捡到,又一个不小心脱手,成了伐纣的先锋官。

别问,问就是没有,从头到尾,女娲都没有这颗珠子,灵珠子一直是元始天尊的宝贝。

言归正传,哪吒自打出生就是一混世魔王,他爹是陈塘关总兵,他师父是圣人之徒,位列十二金仙,实在找不到低调的理由,故而也就嚣张了一些。

他嚣张不要紧,苦了陈塘关周边的老老少少。

最惨的是龙王敖光,死了巡海夜叉忍忍就忍忍了,三太子敖丙被杀,死后还被抽筋,这就不能忍了。

敖光提剑上门,不敌乾坤圈和混天绫,一边破口大骂,一边上天找玉帝告状。

哪吒见势不妙,回山找师父太乙真人告状,说敖丙恶语伤人,还不许他在海边洗澡,他一时失手将其打死,敖光得理不饶人,去天庭告了御状。

有什么样的师父,自然才有什么样的徒弟,太乙真人更狠,表示一点小事就闹上天庭,还要让玉帝评判对错,可见敖光无谋无智。

闹上去,大领导解决不了,岂不尴尬。

为了防止玉帝尴尬,太乙打出一道隐身符,一番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敖光就倒了大霉。

他被哪吒按在南天门,也就是玉帝家门口一顿暴打,不仅龙鳞被拔了大半,还被哪吒提去陈塘关,主动向李靖认错。

他只是死了一个儿子,就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他不该。

说完,一步一个脚印离去,表示这事没完。

李靖被气个半死,差点提前上了封神榜,哪吒低眉顺眼在家中禁足,看到乾坤弓、震天箭,只觉此物和自己有缘,拉弓满月一箭射出,随机选了一个倒霉蛋将其射死。

倒霉蛋名叫碧云童子,山间采药,没招谁也没惹谁,啊一下就没了。

所谓祸从天降,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倒霉的可怕在于一个太少,两个不多,凑成偶数才叫圆满,骷髅山白骨洞的石矶娘娘见门人被杀,拿着震天箭去陈塘关找李靖讨要说法。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李靖夫妇于家中叩拜,口称陛下。

“低调,孤此次微服私访,刚从东海回来,尔等莫要生张。”

说到这,陆北下意识扶了扶腰,暗道一声凶险,想不到,他真的想不到,原来九曲黄河不仅仅是阵法。

“陛下亲临,蓬荜生辉,臣……”

“别拍了,腻了。”

陆北摆摆手:“听说陈塘关收藏了人皇弓箭,孤至此地,只为瞻仰一二,速速前方领路。”

“臣领旨。”

第九百七十九章 紧箍咒

李靖自幼访道练气,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资质一般,只学成五行遁术,下山在人间寻求富贵。

为官二十五年,步步高升,直至领军一方。

这是一位打破阶级垄断的强者,非常励志。

从另一个层面,可见纣王对李靖期许极高,将扼守北方的门户陈塘关交由他把守。

李靖对纣王亦是忠心耿耿,若非三个儿子都站到了对面,又失去了纣王的信任,实在是走投无路,他不会投靠西岐。

李靖的发妻殷夫人,端庄贤惠,容貌不凡,亦是一位好女子,除了对哪吒过于溺爱,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

陆北得承认,修行确实有清心寡欲的作用,以前他靠面板度过发育期,修行全靠加点,心性方面毫无建树,遇到美人只想着活在裆下。

现在美色当前,感觉一般,没什么了不起的。

和贤者状态无关,绝不是提上裤子说话硬气,修行真的戒色,能拔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要不是三霄、圣母等女仙和翅膀们长着一张脸,又有三十年河东的卧薪尝胆,他绝不会去撩拨那些一般货色。

了不起拍拍屁股,不能再多了。

夫妇二人拜见纣王,李靖得知大王来意,当即前方开路,并让夫人准备酒宴,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全部拿出来,莫要让大王受了委屈。

陆北看在眼里,只是微微点头,随李靖来到后花园封闭的阁楼。

“禀报陛下,陈塘关有乾坤弓一张,震天箭三支,皆是传自上古神皇轩辕大帝,传闻他以弓箭大破蚩尤,因无人能拿得起来,故而一直存放在此。”

李靖上了阁楼,恭敬向陆北介绍起来,但见神弓宝箭仙光护体,着实不凡。

“爱卿,你说震天箭有三支?”

“臣不敢在陛下面前妄言,的确是三……三……”

话到一半,李靖傻眼,说好的三支震天箭,怎么突然少了一支。

再看陆北眼神玩味,李靖瞬间冷汗淋漓,砰一声跪倒在地:“陛下,臣敢以性命发誓,绝无欺君之意。原本三支震天箭一支不少,今日不知因何少了一支,臣守宝失职,愿受陛下责罚。”

“爱卿莫慌,你的人品孤心里有数,你说震天箭有三支,孤便信你的确有三支。”

陆北抬手扶起李靖:“罚就不必了,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赶紧把丢失的那支箭矢找回来吧,此物常人无法举起,想来定是出了什么乱子。”

“臣谢过陛下不杀之恩。”

李靖又是跪下,连连叩首。

陆北没有再扶,探手一捞,试着能不能拿起乾坤弓,这一试,宝弓当真被他拿了起来。

两指搭弦,拉至满月,见得神光流光,称赞道:“好弓,是件宝物。”

“陛下神力!”

李靖拍马一句,琢磨着没到位,补充道:“小臣斗胆,乾坤弓和震天箭为轩辕黄帝遗留神物,今在陛下手中大放异彩,实乃皇位传承,陛下天定人皇,殷商万世千秋。”

“你这几句吹嘘略显生硬,比朝中的文臣们大有不如,想来平常疏于练习。以后要多学多练,下次孤校考你,可别像今天这般生拉硬套了。”

“小臣……愚钝,妄负圣恩。”

李靖脸色通红,为臣者连阿谀奉承都不会,罔顾君恩是为不忠。

“好了好了,一句戏言罢了,你是武将,功勋卓著才是硬道理,莫要学那些文人溜须拍马。”陆北呵呵一乐。

正乐着,发现哪里不对,仰头朝天上看去,便见一位女仙双目赤红,正恶狠狠盯着自己。

上一篇:深空彼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