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岭南仨人
但是今年还没有入冬,仅仅是秋天,气温就下降到了零下15度~零下30度之间。
失去北大西洋暖流这个天然供暖系统,整个北欧基本就相当于鲜卑利亚了,毕竟两者的纬度差不多。
白松公司的总部就在斯德哥尔摩城。
该公司的CEO布利登,看着手上的报表,脸色非常难看。
一旁的业务经理耶克,非常无奈地解释道:“布利登总裁,今年的业务出现大规模衰退,并不是我们的错,而是天气影响太大了。”
“保险公司怎么说?”
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副总裁泰勒,非常愤怒地说道:“他们拒绝赔付,说保险条款中,规定的冬季是指定11月到次年2月,这群该死的混蛋!”
布利登同样怒不可揭,但是现在愤怒又有什么用。
这些金融公司一个个都是吸血鬼,忽悠人购买金融产品的时候,往往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但一遇到事情,又拼命找借口和钻空子,就是不赔付。
现在白松公司就算是将对方告上法院,对方也可以拖延时间,更何况这帮金融吸血鬼的法务也非常厉害。
布利登头疼无比:“必须想办法,不然我们只能大规模裁员和变卖资产了。”
“可是……”耶克欲言又止。
现在还有什么办法,他们白松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伐木、木材加工、家具、造纸。
看起来,这产业受天气影响不大。
实际上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现代工业早就不是过去那种小作坊了,工业就需要电和热。
白松公司的林场可以供应木料,但此时安宁王国的水电站已经停止运行了。
往年安宁王国秋季是水电发电高峰期,然而今年一入秋,河流湖泊就大面积封冻起来,水电站发电最怕封冻。
而安宁王国45%的电力来源是水电,还有45%是核电,其他的电力来源占比比较小。
每年安宁王国的水电大概可以发电70~75亿千瓦时,他们还是欧罗巴地区的电力出口国之一,常年和法兰西竞争。
然而今年,恐怖的暴风雪,直接给了安宁王国当头一棒。
37%的水电站彻底停摆、41%的水电站发电功率不足往年同期的一半,剩下的22%,勉强可以维持七八成的发电功率。
现在别说出口电力了,内部电力的不够用。
而超低温带来的连锁反应,又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居民的用电量,毕竟工厂需要供暖,居民家里面也需要供暖。
一边是发电量下跌了20%左右,一边是需求暴涨,两面夹击下,安宁王国的电力供应不仅仅出现严重不足,还出现了价格暴涨。
白松公司的造纸厂需要用水,而且是热水,不然设备会结冰,纸浆也无法操作,虽然有应急的柴油发电机组,但工厂需要的电力还是太高了。
和白松公司一样的安宁王国造纸企业,都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难题。
只至于增加核电站,安宁王国的第一大电力公司——瀑布集团,确实在计划新建5个核反应堆,用于填补未来水电的缺口。
问题是,建设核电站需要时间呀!
欧美工业由于人口和市场的原因,整个产业链非常零散,这种分散的产业链,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协同、运输。
安宁王国本身并没有独立建设核电站的能力,他们必须和法兰西、德意志和阿美利卡的企业合作。
欧美企业的特点,就是效率慢吞吞,说好听一点叫“慢工出细活”,说不好听一点就是“磨洋工”。
瀑布集团计划之中的5个核反应堆,此时还在纸面设计阶段,连零件的没有生产。
显然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他发电系统,太阳能和风力发电靠天吃饭,天然气和煤炭发电,安宁王国自己没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煤炭资源。
而且建设新的发电系统,同样需要时间。
面对电力短缺的情况,安宁王国不得不号召居民减少用电,比如以前几百平方米的别墅都要二十四小时供暖,现在就别这样了。
其实不用安宁王国官方号召,民众已经扛不住高昂的电费了。
不少居民只在卧室供能,也不敢二十四小时开暖气了。
以前一个月,他们一个家庭要用上千度电,现在节约了一点点,只有用500度左右。
因祸得福,塞里斯的电热毯和保暖睡袋倒是畅销了起来。
没有二十四小时的全屋暖气,不少人都破口大骂,甚至跑去斯德哥尔摩城闹事情,显然这种落差,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忍受的。
娇惯了的北欧人,特别是没有吃过苦日子的新生代,根本不接受这种低质量生活。
比如某个胖了三圈的环保小公主,已经在斯德哥尔摩街头疯狂输出。
然而这些街头艺术家们,并没有意识到,此时北欧地区的恶化天气是多么严重。
如果仅仅是冰天雪地,那问题还不大,大不了就当提前过冬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另一个情况出现了。
季节性冰盖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一路南下,没有了北大西洋暖流的中和,那呼啸的凛冽北风,仿佛一把长刀,横扫了整个北欧,并杀入西欧、中欧。
星河2年,11月2日。
季节性冰盖从安宁王国东面的佩赖海一路向南横推,先后冻结了波的尼亚湾、塞尔凯海,然后进入波罗的海核心海域。
到了12月的冬至日。
整个波罗的海都被冰封了,北部海域冰层厚度达到3~4米。
而斯德哥尔摩城附近的中部海域,冰层厚度也在1~2米左右。
这个情况,直接让波罗的海失去了正常航运价值,哪怕是露西亚从北极调来核动力破冰船,仍然没有办法保证波罗的海的航道。
波罗的海的冰封,切断了北欧和西欧的海上交通,这让需要采购大量物资的北欧地区,陷入了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困境。
而且因为暴风雪的影响,飞机运输也收到了严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北海也出现了一个危机,那就是冰山。
从北冰洋飘下来的冰山,已经开始出现在北海,这严重影响了北海的航运安全。
这个冬至,整个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都是白茫茫一片,季节性冰盖和半永久性冰盖都在向南扩张。
第五百四十八章 规模空前
对于北半球的冰天雪地。
智人公司并没有太过于关心,虽然每天都有人自由世界跑过来智人公司打工,而且人数还不在少数,但这并没有影响智人公司内部的各项计划。
随着时间来到星河3年一月份。
李青叶虽然还在非洲的盘古界,研究着生物进化实验,但这并不代表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相反,他对于全世界的很多事情都一清二楚。
比如阿美利卡在大脑芯片上的研究进度,还处于难产状态,芯片和大脑的结合异常困难。
在一系列动物实验中,不仅仅没有让芯片和大脑相互配合,反而产生了副作用,导致获得实验动物出现狂躁、精神失常、脑死亡之类情况。
阿美利卡在大脑芯片上,并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
反倒是孤注一掷的露西亚,通过考古他爸爸的遗产,搞了一个核聚变发电实验项目,成功完成了500兆瓦级别的核聚变发电实验。
李青叶揉了揉太阳穴,听着巴格伊拉的报告。
“……露西亚在乌拉尔山脉南部的一处矿井中,建设了这个核聚变发电站,其发电原理和我们的核聚变发电站一样,都是采用核爆地炉方案。”
“他们的氢弹小型化这么好?”李青叶感到一丝惊讶。
巴格伊拉解释道:“他们和塞里斯合作了,目前可以做到低污染的300吨当量,因此矿井空腔必须足够大,不然承受不住爆炸。”
“300吨当量?不错嘛!”李青叶笑着摇摇头。
显然人类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是可以抛弃一些顾虑的。
核聚变发电很难吗?
不,一点都不难。
关键是要采用哪种方式。
如果是智人公司现在露西亚采用的核爆地炉方案,基本不存在太大的难度,只要有几百吨级别的小型氢弹技术,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地炉,就可以源源不断发电。
而如果要搞什么托卡马克装置、仿星器,那确实难度挺大的。
哪怕是现在拥有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高温超导体的智人公司,在托卡马克装置上,仍然没有太大的进展。
粗枝大叶的露西亚,显然没有那个成本和精力去搞托卡马克装置了,而是拿起了他爸爸以前遗留下来的核爆地炉方案。
方法是简单粗暴了一些,但关键是非常好用呀!
现在高纬度地区受全球变冷的影响,未来的情况不容乐观,露西亚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核爆地炉方案的安全性也是不错的,甚至比一般的裂变反应堆还安全,毕竟氢弹直接爆炸,很多放射性物质都被反应掉了,残留下来的放射性物质,也集中在地炉里面。
如果未来有更好的技术,完全可以封存地炉,让里面的放射性物质自然衰变。
该技术在地广人稀的鲜卑利亚、中亚沙漠地区都可以使用,只要不靠近城镇和农业区即可。
而智人公司这边,拥有更加微型和反应效率更高的萤火虫型氢弹,因此地炉可以建设得更加小,热效率更加高。
在一些比较偏僻的海岛上,智人公司就喜欢建设这种核爆地炉发电站。
……
李青叶又看到了太空事业部的年度报告。
星河2年一整年,智人公司向外太空一共发射738万吨物资,这个规模是空前的。
而具体到项目上。
去年太空事业部一共完成了大大小小37个太空项目。
其中包括:旋臂700米的智人空间站、地月拉格朗日L1中转空间站、月球哥白尼基地、月球背面质量投射器(35%进度)、火星探索项目、金星—云宫项目(23%)、小行星带探索项目、木星探索项目、太阳风暴预警系统等。
除了这些已经完成的成果,太空事业部还对今年的工作安排,进行了一次粗略的汇报。
李青叶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虽然现阶段新人类没有办法长期在外太空生活,但这些投资都是在打基础。
比如智人空间站,这个项目今年计划扩建到半径1000米,让旋转末端的拟重力舱里面,可以保证生物长期在里面生活。
一旦智人空间站的旋臂长度达到1000米,离心力产生的梯度差异,就会变得相对不明显。
这也是该项目准备进入长期测试的标志,旋臂达到1000米之后,智人空间站就不会继续扩建了。
另外就是准备建设智人2号空间站,同样是位于中层轨道,不过高度大概在2400公里的轨道上。
2号空间站纯粹是微重力实验室,专门为生物材料在外太空的合成而准备的。
月球正面的哥白尼基地不会扩建了,而是打算建设多两个分基地。
而月球背面的质量投射器项目,今年会继续建设剩下的部分,该项目预计在星河4年完成。
突然他看到了另一个大型的项目。
陀螺仪级星际飞船项目。
这个项目说白了,就是一艘类似于智人空间站的宇宙飞船,可以通过自己旋转,满足飞船内部的重力需求,在飞船内部打造一个新人类可以长期生活的仿生环境。
显然这是为了远距离的开拓外星,而专门准备的实验飞船。
这个项目预计今年八月份开工,明年八月份完工,到时候会在拟重力舱里面布置一个仿生环境,然后投放一些灵长类猴子和猫狗之类,测试一下在长期的星际航行过程中,动物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而陀螺仪级的001号飞船,将前往火星,然后再返回地球,来回大概需要4年左右。
李青叶翻了翻陀螺仪级星际飞船的相关构想,虽然陀螺仪级规模挺大的,但智人公司还可以负担得起。
因此他直接批准了这个项目。
至于其他的几十个小项目,同样被李青叶大笔一挥批准了。
类似于超级天文望远镜之类的项目,对于智人公司而言,其实真是小项目。
以智人公司当前的生产力和太空运载技术,一年向外太空输送上千万吨物资,那是绰绰有余的事情。
有钱有资源,就可以如此任性。
智人公司目前的各种投资,都体现出一个形容词:壕无人性。
其实四大势力也可以大规模提升外太空的投入,实现在太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奈何现实中,自由世界目前绝大部分的资源和资金,都被军工、医疗这两个吞金兽吃了很大一部分,可以留给航天产业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
人类在内耗之中,浪费的资源实在是太大了。
李青叶的智人公司可以摆脱这个内耗,原因就在于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