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187章

作者:携剑远行

“国宝啊(贺琛表字),你在这等了许久,所为何事啊?”萧衍一脸和善的问道,摆了摆手,屏退了门外的卫士。

“邢杲在历城以东的巨合城大败,还被对方活捉了!现在青徐的羊侃处境十分危险,若是不能救援,迟则生变。”

贺琛面色肃然说道。

“朕听说邢杲不是有十多万人么?这就败了?”

萧衍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对,微臣也有些难以相信。可是好多北面传来的消息可以互证,邢杲确实完了。”

“嗯,朕知道了。”

萧衍淡然的说了一句,似乎这一切与自己无关。

第193章 人不狠,站不稳

走出台城的宫门,已经人到中年的贺琛,只觉得浑身冰冷。他年轻的时候,是临川王萧宏的祭酒从事,这个官职,主要是掌州府所置兵、贼、仓、史户、水、铠诸曹事,说白了就是什么都管,但是又没有拍板权。

贺琛实在是太明白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萧宏是个什么破玩意了!

此人乃是酒囊饭袋,怯懦贪婪,而且,特别软弱!当初梁军北伐兖州,萧衍让自己的弟弟萧宏领兵,结果这厮碰到一场暴雨,就吓得独自逃命,导致十多万大军溃败。

当时魏国还送了他一个绰号“萧娘”,一时间大名响彻南北。

萧宏三年前病死了,王爵被次子萧正义继承。

因为萧宏的子嗣要么懦弱无能,要么穷凶极恶,于是贺琛在老王爷病死后,就离开了王府,进入了中枢并得到萧衍的信任。

然而,今晚贺琛在萧衍身上,看到了萧宏的影子!

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萧衍明明看到泰山羊氏有投奔梁国的心思,却不肯真心相救,甚至连“千金买骨”的姿态都不愿意做一下。

“唉!祸事不远矣!”

贺琛长叹一声,现在的梁国,从上到下,已经烂透了,堪称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上面的贪婪成性,昏聩无能,下面的苟且度日,过一天算一天。

他独自走过台城前面的一条街,刚刚转过弯走了几步,就看到前面有一群人,似乎是专程在等自己的。

一看到这个人,贺琛就深深叹了口气,满脸无奈。

“侯爷带着这么多人在这里是等着,所为何事呢?”

眼前的年轻人叫萧正德,正是“旧主”萧宏的第三子。不过这个人跟萧氏普通的宗室还稍稍有些不同。

起初萧衍还没起兵称帝,还是南齐的臣子时,那时候他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嫡子,于是便将萧正德过继到自己名下,当做养子来培养。

这个年代嘛,礼法上过继过来的养子,那可是过继给萧衍的正室夫人的!可比庶子还牛逼多了!这或许是萧正德最接近“皇位”的一次。

但后来,萧衍夺权后的第一年,现在的太子萧统就出生了!既然有了亲儿子,那养子自然要滚蛋,于是萧正德又回归到萧宏名下,作为当事人,到底是什么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萧正德本来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一直都认为,这个太子的位置应该是自己的,而萧衍也觉得有些愧对萧正德,于是对他百般纵容。

同样是在三年前,也就是萧宏去世,贺琛“抛弃”临川王府的那一年,萧正德干了件大事,那便是叛逃到魏国!

一到魏国,他就以梁国被废太子自居,希望北魏能南征,助他“复国”。当然,魏国因为六镇之乱焦头烂额,两淮精兵都抽调到北地了,总不能拿天灵盖去对阵梁国的韦睿等名将。

于是萧正德左右横跳,又逃回梁国!萧衍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原谅了叛国的萧正德,还对他委以重任。不过萧正德回到建康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得知皇位无望,开始彻底放飞自我。

拳打敬老院,脚踢幼儿园,反正就没有他不敢做的!

现在萧正德以黄门侍郎的身份担任轻车将军,在建康城风光得很。对他做的事,萧衍从来都是只惩罚他的随从,而不会对他怎么样。或许,萧衍当初也真的是把他当儿子看待吧,剥夺了继承权,所以就会在其他的地方补偿。

贺琛嫉恶如仇,萧正德看他不顺眼,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贺琛,我们在这里等你呢!听说你最近在为泰山羊氏的人奔走,是老五让你去做的吧!”

萧正德狞笑着问道,手里拿着一根棒子。

他口中的老五,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萧正立。对方的母亲,正是泰山羊氏出身,名叫羊江,当初在府内极为受宠,超过彭城刘氏出身的正妃。

顺便一提,萧正德的母亲正是刘氏,萧正德与萧正立不和,这不是性格的原因,而是利益使然。

贺琛心中一惊,这件事跟萧正立确实没有直接关系,但他受人所托,却也是事实。

那个人正是泰山羊氏一族出身的羊鸦仁,而羊鸦仁能入南梁,跟萧正立母亲背后的运作不无关系。

所以萧正德现在虽然明显的不怀好意,倒也不能说完全是无理取闹。

“军国大事,在下只与陛下说,与阁下无关。”

贺琛面色肃然的对着萧正德拱手,却并无多少尊敬的意思。萧正德什么人,真要概括的话,大概就是双脚行走的禽兽吧!

“不说是吧?无所谓,我其实也不是很想知道,我就是单纯的看不惯你这个叛徒而已。想当初我父提拔你于微末,结果我父刚刚去世,你就去抱皇帝的大腿,是可忍孰不可忍!给我打!”

萧正德双目狰狞,猛的一挥手,他麾下一大帮拿着棍棒的家奴,大吼着冲向贺琛。

可惜贺琛早年间在军中还当过步兵校尉,颇有武力!他不顾身上挨揍的疼痛,踹翻了几个家奴,瞅着空档就一路奔逃。

贺琛太了解萧衍家的这些破事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要跟萧正德这个禽兽去做意气之争,也不要到萧衍那里去诉苦,这件事过去了就过去了,萧衍也不会支持萧正德胡闹,当然,他也不会惩罚对方。

果不其然,身手矫健的贺琛逃之夭夭后,萧正德气哼哼的回府,把他庶出的弟弟萧正则,司马董当门的儿子董暹,南梁名将夏侯夔的儿子夏侯洪等人招到府中议事。平日里这些人跟他一起胡作非为,堪称是党羽。

“泰山羊氏内附我梁国,对我来说,害处太大了。”

萧正德沉声说道。比起这几位土包子,他还算是“出国”了的人,也略微知道一些北魏的情况。

“这太子的位置,本来就应该是我的!萧衍这个老不死的,怎么还没死?”

萧正德习惯性的抱怨了两句,却也很无奈。萧衍现在天天吃素,礼佛,身体好着呢!看上去就不太像会病死的样子。

羊氏内附后,萧正立那边,就多了一支可以依靠的兵马。而自己这边一旦搞事情,以羊氏的立场来说,怎么反扑都不为过!甚至不需要萧衍吩咐,羊氏的人就会“勤王”。

这种天然的敌人,萧正德只是在想怎么把他们搞死最好。

“我听说,前不久,魏国有个叫刘益守的年轻人,领兵大败邢杲,青州的羊侃,失去策应,日子难过了,所以羊氏就着急了,这才有贺琛到台城来找陛下。”

夏侯洪若有所思的说道。他爹与叔父夏侯亶都是手握重兵,现在镇守梁国边境重镇寿阳!对于北面的事情,他们家的消息非常灵通,甚至刘益守大败邢杲之战的某些细节,都被夏侯家的人打听清楚了。

夏侯洪之所以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就是因为他爹这次回京述职,就对他敲打了一番,提到了刘益守这个人如何如何年轻有为。反正,这个人就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年龄比你还小,却比你牛逼到天上去了,你还有脸斗鸡遛狗?

“姓刘?”

萧正德若有所思的捏了捏手,他母亲就是姓刘,而且出身彭城刘氏。

“这个人如何?”

他沉声问道。

“不知道,好像是两年前从彭城逃难到北边的。至于怎么做到掌控一军,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爹认为他还挺厉害的。”

夏侯洪似乎并没有猜出来萧正德的心思。

“唉,你们不知道,这个人,是我母亲那边的远房亲戚,这是我表弟啊!”

萧正德“痛心疾首”的说道,似乎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把目光看向自己的弟弟萧正则。

后者因为庶出,跟萧正德又年龄相仿,所以一直都是以“小弟”自居,两人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干过不少坏事。

萧正则正在想今晚去祸害哪一家的未出阁小娘子呢,看到萧正德投来的目光,顿时有些错愣。

“哈?”

“董暹,你带几个得力的人,陪我弟去一趟江北,帮我联络一下这个刘益守。我这个远房表弟,总要归宗才行啊。我修书一封,你将信交给刘益守,告诉他,只要他带兵南下,我就可以保他安安稳稳的在梁国呆着。

当然,他是我表弟,我自然会跟他亲近,明白么?”

萧正德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容,好像已经看到萧衍屁股下面的位置,慢慢向自己靠拢。

在场三人都被萧正德的无耻给惊骇到了,萧正则难以置信问道:“兄长,要不要回去查查族谱再说?”

“不必,我说他是我表弟,那他就是。只要他投靠我,什么事情我都替他办好!”

“义兄,会不会太草率了啊!”

夏侯洪有些疑惑的问道,萧正德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像是……要谋反啊!他感觉到怕了!

“你们是不知道,我在魏国那一年,过得跟狗一样,他们就是把我当狗看,为什么呢?”

萧正德紧紧握拳,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了,最后,这口气散去,他才长叹一声道:“因为我手里没有兵马啊!手里没有兵马,可不就是狗一样么。

夏侯洪,我问你,我要你劝说你父起兵助我登基,你可愿意?”

这种话都敢说,萧正德可谓是百无禁忌!

夏侯洪知道萧衍对萧正德百般纵容,可是萧衍并不是对他夏某人百般纵容啊!他连忙摆手道:“大哥,使不得啊,这个实在是使不得。”

其他两人也都吓得面如土色。

萧正德这才摆摆手道:“就按我说的办,至于其他的你们不用操心。有我表弟在江右,我在建康城,睡觉都能睡得更安稳。”

他哈哈大笑,似乎刘益守现在已经投靠了他一样。

看到众人似乎还都不算很信服,萧正德恶狠狠的环视一周说道:“这件事不许说出去,而且,要替我办好!要不然,我就跟萧衍那老不死的说,你们怂恿我造反!看他会不会整死你们!”

“兄长,那刘益守能在魏国立足,想来也不是泛泛之辈。能击败邢杲的十多万人,就更不得了了。这样的人,只凭兄长一封书信,就带着大军来梁国投靠,未免有点儿戏了啊。”

萧正则有些不解的说道。其实他是想说,被人一封信就忽悠来,简直是傻X中的极品!泰山羊氏内附梁国,那是因为他们在梁国国内有大量的支持者!萧正立老母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魏国的局面,已经不同几年前,手里有兵马的,都是枭雄,潜在就要造反的!这种人,会因为你一个梁国侯爷(还不是王爷)的私人信件就把数万大军的宝押上?这是鬼扯好吧,岂能如此小觑天下英雄!

“你说得,也不无道理。”

萧正德虽然很坏,却还没有蠢到家,他也觉得萧正则说的事情很有道理,空口无凭,别人凭什么信你呢?

“陈庆之北伐节节胜利,明日我就入宫,说想慰问一下前线将士。萧衍那个老不死的肯定不愿意我离开建康城(因为叛逃过),然后我就推荐你们前去劳军。

这样你们就能名正言顺的离开梁国。等到了那边,再见机行事。”

萧正德凑到萧正则耳边嘀嘀咕咕半天,对他微微点头道:“有这份大礼,我那表弟应该会很满意吧?”

“兄长你也真是舍得啊。”

萧正则一脸不可思议。

萧正德哈哈大笑道:“等我富有天下,你的府邸会比临川王府更大。还有你们两个,一个当宰辅,一个当大将军!哈哈哈哈哈哈,到时候我要什么有什么,还会舍不得?简直笑话!”

听到这话,萧正则释然,貌似萧正德确实就是这样狼心狗肺的人,他有什么干不出来呢?这一趟,貌似不去还真不行。

“去吧,都走,我要喝酒了!”

萧正德摆摆手,示意书房里的几位都快滚。说完从柜子里拿出一壶酒,自顾自的就开始喝了起来。

萧正则与众人分别后,对自己的贴身随从说道:“悄悄的去太子府,今夜三更时分,我将会亲往太子府去见他,有大事。切记,不要让人发现你的行踪。”

第194章 蠢事不办,杂事缓办,急事特办(上)

萧衍的嫡长子,同时也是太子,名叫萧统。他在民间很有声望,是梁国公认的接班人,只不过,这里头还有两个“小小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萧衍现在虽然不年轻了,可身体却依然很好,不仅心宽体胖,而且饭食寡淡且长期吃素,同时他又不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

所以他的寿命,或者叫预期寿命,会很长很长。除非他能自己退下来,否则,萧统不一定能熬得过萧衍。也就是说,萧统很可能当一辈子的太子。

第二个就是前不久的意外了。

萧统的母亲丁令光在不久前去世,安葬的时候,有个道士跟萧统说:这块地虽然利于你母安息,却不利于太子,但是有办法可以镇压一下。

于是萧统就按道士的吩咐,将一个蜡鹅也埋在这块地里。此时萧衍已经不再是当年创立南梁的那个人了,他变得多疑与猜忌。尤其是萧统还是太子,身份特别敏感,一点点动作都会引起萧衍极大的不安。

在得知此事后,萧衍对萧统产生了猜疑,于是父子二人因此有了间隙,这对于萧统继承大统,非常不利。

萧正则正是因为这两点,所以才来投靠萧统!

结果,他夜里连萧统的太子府都没进去,包括那位下仆在内,都没能跟萧统见上一面!其实这也比较好理解。

萧统现在已经是太子了,他也没有强力的竞争对手,只要什么都不做,就能安安稳稳的当皇帝,那自然是凡事求稳为主。他跟萧正则又不熟,而且萧正德和萧正则兄弟在建康城的名声极差!

如果没有萧衍罩着这两个,他们有一百条命都不够行刑的!

萧统根本就懒得搭理萧正则,如果真有大事,萧正则为何不跟萧衍说?

很多事情都是明摆着的,只有利令智昏的人,才会中圈套。萧统,并不是这样的人,或者说,他根本没必要去插一脚,他甚至连萧正则想说什么都不愿意知道。

左右不过是为了那个位置罢了!有条件当皇帝的就争一下,没条件当皇帝的就想混个从龙之功,古今无二,萧统根本看不上萧正则。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被萧统气到了的萧正则,决定派人去找其他靠山,那么到底找谁呢,这里头很有些讲究。

萧衍嫡子有三个,都是丁令光所生,分别是长子萧统、三子萧纲、五子萧续。这三个一母同胞,如果萧统拒绝了,其他两个也不会答应,这种事情,一看便知。

萧正则感觉,其他两个不需要去问了,自取其辱是小事,被萧正德察觉,那才是大事不妙。

其他年纪大的儿子里面,次子萧赞叛逃到了北魏,三子和五子之间夹着的四子萧绩,素有贤名,一直外放在江州(今江西范围)。这个人现在不在建康城,根本没办法联络上。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