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562章

作者:携剑远行

萧绎的谢幕表演谈不上精彩,但却足够血腥与残忍。他是个对别人够狠,对自己也够狠的人。

杨忠以前听别人说萧绎年轻的时候很重孝道。要是他那时候就去世,别人绝对不会认为他会变成现在这样一个猖狂又乖戾的人。

他们这些跟着刘益守很多年的老兄弟,已经习惯了自家主公智商情商在线不折腾,很难想象王僧辩是怎么伺候萧绎这种废物,还伺候这么长时间的。

只能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恐怕王僧辩现在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就在江陵下葬吧,以藩王之礼厚葬。将来把他的衣冠埋入祖地。”

刘益守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说道,连地上躺着的那些人究竟是什么身份,都不想去关注了。无论这些人生前有什么身份地位,现在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便是死人。

死人是没有资格谈待遇谈条件的,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除了怀念你的人以外,其他人会迅速将你遗忘,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一般。

刘益守走到府衙门口,就看到王伟领着一个斥候急急忙忙的走过来。他对着刘益守行了一礼,凑过去小声说道:“刚才独孤信来报,王琳被抓到了。”

王琳!这厮居然还活着?

刘益守一直以为他水战死于乱军之中了,一个轰天雷下来,谁知道还剩下几个人啊,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

“怎么抓到的?”

刘益守看着王伟身边的斥候说道。

那名模样很陌生的斥候嘴巴张了张,本来想打个马虎眼,然而又怕被事后追责。于是他不好意思的拱手行礼说道:“回吴王,此人异常狡诈,我们沿着长江搜捕了很久也没找到人。

王琳是自己出现,前来投降的,并不是我们抓住的。”

这名斥候实话实说道。

“他回来做什么你们知道么?”

“回吴王,这个独孤将军没有说,但王琳已经带来了,目前就在北门的签押房里被严加看管着,还请主公移步,到时候一问便知。”

王琳这厮居然自己跑出来了啊。

刘益守也有些好奇。要知道,王琳麾下兄弟三教九流极多,门路也多。王琳重新组织兵马跟朝廷作对,这个可行性非常低,也不会有人跟着他胡闹。

但是王琳手下的狗腿子们若是想保护他几年,不让朝廷的人抓到,暂时避避风头,这个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带路吧。”

刘益守微微点头道。

……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王僧辩与王琳居然被关在同一个签押房,在士卒的看押下,二人又不能交谈,只能大眼瞪小眼,什么事情也打听不出来。

当刘益守带着一众手下推门而入的时候,看到这番景象差点没笑出声来。

“王琳,你现在跑来是什么意思呢?这投靠好像也有点没诚意,领死好像也太随便了,倒是让本王有点困惑啊。”

刘益守啧啧感慨的叹息道。

“敢问吴王,湘东王……萧绎现在如何了?”

王琳关切问道,并没有回答刘益守的问题。

“没怎样,就是他自己拿起剑,然后……”

刘益守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王琳眼神一黯,微微点头沉默不语。他本来想偷偷的跑回江陵,结果却发现独孤信在江陵周边到处搜捕逃兵。王琳干脆就自己出来让独孤信抓,他想看看城里自己的外甥和妹妹是不是安全的。

王琳揣摩过刘益守的为人与性格,这种人不喜欢滥杀无辜的。王琳觉得自己若是能跟刘益守面对面谈谈,保住他妹妹的性命绝对没问题,他那两个侄儿,也可以争取一下。

反正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至于萧绎,王琳已经不做指望了。有点脑子的都知道,那次巴陵城北江面上的水战惨败,萧绎作为游戏玩家,就已经输光了老本。

这支水军,可是萧绎十年心血,不是说随便到乡里去抓一点壮丁,再造点新船就会回复元气的。

“殿下,不知道我妹妹和外甥……现在如何了?”

王琳眼巴巴的看着刘益守问道。

“如果你是说萧绎刚刚才杀的那几个人的话……他们现在肯定已经死了。”

萧绎杀的?

王琳注意到刘益守口中的细节。

“殿下是说……萧绎杀了他的儿子和妾室?”

王琳难以置信的问道。

“你跟他解释一下。”刘益守对身边斛律羡说道。

“放肆!吴王何等身份,有必要诓骗尔等么?事后你们找人打听一下,难道就打听不出情况来?”

斛律羡对着王琳怒目而视道。

“萧绎的意思,大概是怕他们在人间受苦,所以在自尽前,就……你能理解的吧。”

刘益守叹息说道。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这些人觉得自己生来便是来享受的,没有任何责任感。

显然,萧绎就是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既然我死了,那人间好不好,与我何干?自己的子嗣和妻妾,免得他们受苦,也免得我在地下寂寞,一波都带走吧。

“竟然是这样……竟然是这样。”

王琳失魂落魄的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还有妻女子嗣,但姐姐妹妹侄子什么的,已经全都不在了。为萧绎拼死拼活的征战多年,最后就落到了这样的下场。他不能忍!

哪怕是在一旁看戏的王僧辩也是忍不住唏嘘感慨,心中责骂萧绎无情无义。既然你想死,你就安安静静的走嘛,拖着家眷一起死,这叫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将这两位王将军送到建康,如何处置,让朝廷定夺吧。”

刘益守不想跟王僧辩和王琳等人玩什么招安之类的游戏。既然代表了朝廷中枢,那规矩就是规矩。哪怕赦免王僧辩与王琳等人,也不能刘益守单独决定。

那样叫私相授受。

既然是“奉天子以讨不臣”,那么流程就要走完,该演戏的演戏,该盖章的盖章,让世人都看看他刘某人,不是专横跋扈不可一世!

来到城墙上眺望江面,斛律羡不动声色的低声询问道:“主公,此番回建康就登基么?兄弟们都盼着主公携此战大胜之威,能坐那个位置呢。”

“你们都这样想?”

刘益守扭过头,疑惑问道。

“回主公,确实都这样想的。如今梁国仅剩下蜀地萧纪与广州的陈霸先。而陈霸先也是立傀儡,在世人眼中主公可比他正统多了。萧纪山高皇帝远,翻不出什么浪来,主公这次回建康不登基,更待何时?”

“先回郢州再说吧,我留胡僧祐守巴陵郡,封他为湘州刺史便好,现在也是时候要回去了。”

刘益守叹息说道。如果这么早就篡位,那不过是当个加强版的南陈罢了,南朝的顽疾,到时候也没有精力去解决。

历史上南面的各路神仙,都没有把怎么治理南朝玩明白,反倒是安史之乱后中唐,把南方要怎么发展想明白了,可最后做事也只做了一半,还是毁于藩镇割据。

刘益守现在是想返回建康干涉一下朝局,处理一下剪除湘东王一脉造成的影不利响。没想到他来荆襄容易,走却很难。

南方的梅雨季节如期而至,江水暴涨造成河堤崩溃,刘益守又不得不留在江陵处理水患。他命王伟在江陵配合独孤信,然后在江陵城南面的长江口岸修建一条大堤,然后还可以顺便引水灌溉。

好不容易将这些事情都部署下去,正要离开江陵的时候,刘益守却听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洞庭湖西面的武陵郡(常德市),水流湍急,高低落差一千多米的沅水暴涨,直接冲垮了郡治临沅附近的河堤,江水猛灌城池,没过城头五尺!

也就是说,水位比城墙还高五尺,城内屋舍如何,已经无需赘述。

换言之,临沅城已经没了,而之前的时候,樊毅还带兵镇守过临沅,跟王僧辩在洞庭湖上打配合。

……

江陵城的府衙书房里,刘益守正在写军令,看到王伟过来,他便将其交给对方说道:“把郢州的军粮,调到临沅那边赈灾,让吴明彻带着水军去那边捞人。能救多少救多少。”

刘益守叹了口气说道。

唐代以前长江水患其实不多,但武陵,也就是常德,便是水患天然严重的重灾区。后人治水越改越乱,以至于最后变成了两年一涝。

“主公,这些军粮,是要留着对付陈霸先的!要是拿去赈灾了,我们可就陷入被动了!”

王伟一听这话就急了!

“君视民为草芥,则民视君为仇寇。我们不把那些灾民当人看,一旦有事,人家也不会把我们当人看。

无须多言,此番我会与吴明彻同去,江陵这边,你就先盯着一点。饭要一口口的吃,打仗很重要,可天下万民都还要生活。

不能为了打仗,就让他们过不下去了,这笔账,还是很好算的。”

刘益守拍了拍王伟的肩膀说道。

“可是主公啊,我们仁义,陈霸先可未必会仁义。一旦朝廷失了主动,陈霸先可要先攻豫章了!我们心里装着天下子民,可陈霸先只想赢!他不在乎有多少人淹死的!”

王伟紧紧抓着刘益守的袖口不放。

“去吧,人在做,天在看。

武陵的百姓或许不知道官府里谁最后说了算,但他们一定记得在关键时刻对他们伸出援手的人。只要能救人,让陈霸先得意两天不妨事的。”

刘益守面色沉静,用指头指了指头顶说道。

第581章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一具泡的已经肿胀的尸体,从船边经过。尸体上站着一只老鼠,在呜咽的叫唤着,这一幕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旁边水中露出顶端枝丫的大树上,一只浑身都是水的狸花猫儿,紧紧抓着树枝,冲着船上的人声嘶力竭的喵喵叫着。

疾风号上有人想把船靠过去救猫,但看了看水中随处可见的浮尸,又想想那可怕的瘟疫,最终还是忍住了开口请求的冲动。

站在疾风号的甲板上,刘益守面色惨白。

他不是铁石心肠,面对此情此景亦是无法淡然处之。实际上他已经算是定力强大,船上不少水军士卒都不知道呕吐过多少回了。羊姜吐得胆汁都要出来了。

运粮赈灾的船队陆续从江陵和郢州出发去灾区武陵郡救济,根本找不到地方官员。

郡治临沅城已经在水下面了,刘益守在疾风号上只看到了城墙处城头的尖顶,就连府衙也大部分都在水下。

要不是有这几个标志性的东西在那里杵着,旁人说这是一片湖泽,刘益守都丝毫不怀疑。可是在这满是泥沙的“湖泽”下面,却是“暗藏着”一座城!

就在不久之前,还有很多人都生活在这里,樊毅甚至想借这座城,接萧绎过来负隅顽抗!

“殿下,东边有个土丘,上面可能有人幸存,要不属下带人去看一下吧?”斛律羡在刘益守耳边小声说道,生怕对方大发雷霆。

“嗯,去吧。记得戴口罩……就是用布把口鼻遮住,回来要用烧过的水洗手。”

刘益守微微点头说道,让疾风号放下一条小舟,斛律羡带着两个落雕的士卒跟着一起往山丘那边划船去了。

站在他身后的樊毅,原本不明白为什么刘益守这次要带他一起来,还在同一条船上。如今看这架势,他算是知道怎么回事了。

“樊毅,本王问你,当初你在临沅坐镇的时候,临沅的大堤怎么样,河道怎么样,湖泽怎么样,你真的就一点风声就没听到么?伱心中就真的一点数都没有么?”

刘益守转过身,盯着樊毅的眼睛询问道,语气不善。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忠不忠心,是个很主观的问题,用以狡辩的空间也很大,通常都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刘益守要是问这个问题,樊毅可以糊弄过去。

可是河道怎么样,河堤怎么样,水患怎么样,这些都是非常实在的问题,找人旁证非常容易,说假话就是在找死。

“末将,确实有所耳闻……不,应该说知道得不算少。”

樊毅苦笑说道,不敢抬头跟刘益守的目光对视。

“不算少?你说得可真是轻松啊!你看着水上飘着的那些尸体,拍着胸脯跟我说说,这些人的死,真的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么?你敢不敢看着我的眼睛说话!”

刘益守对着樊毅怒吼道。

装作亲兵的羊姜一惊,她从来没见过刘益守发这么大的火。或者说从来没有见过刘益守这么凶过。

“既然知道河堤状况不好,夏汛来了河堤要决口,你为什么不提前疏散百姓?哪怕是你提前说一句,这次河堤决口还会淹死那么多人么!”

刘益守拔出善胜宝刀,撂在樊毅的肩膀上,怒发冲冠。

“殿下,您仁义无双,末将很是佩服。”

樊毅抬起头,对着刘益守抱拳行了一礼。

“可是,末将只是个当兵吃粮的而已,到那地方不过月余,除了指挥手下兵马作战,末将那时候手里拿着萧绎的军令,真是没有一分钱多出来可以用到别处,没有一点可以染指地方大权的手段。

朝廷多年不拨钱修缮河堤,开挖沟渠,河堤日渐崩坏,这不是我所能改变的。

先帝懒政惰政,不修朝纲,地方政务一塌糊涂,临沅大堤几十年未修,它决口很奇怪么?

萧绎要与朝廷对抗,需要百姓协助守城,别说是让他们散去各自避难,就是想逃出郡治,也要重新抓回来。

现在朝廷要北伐,要平叛,要开运河,到处都要用钱。现在修河堤也要用钱,我樊毅也变不出钱来,就是抄家灭族也榨不出多少油水,用抄家来的钱修筑河堤杯水车薪。

殿下如今面对这滔滔江水感觉无能为力,可末将又能做什么呢?这是上天的过错,世道的过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又能怎么办!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