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烽火重燃
江逸和观众们为文天祥的遭遇忍不住叹息,所谓喜剧,就是好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所谓悲剧,就是厄运一口气全压在了苦命人的身上。
里的主角,往往是聚好事于一身,把人世间会经历的各种好事都放在他身上,也便成了光环人数。
但现实世界,往往都是各种厄难层出不穷。
若非文天祥当时机敏地躲进四围的土墙里,此时的先祖早已去世。
可是,刚出虎穴,众人又不得不面临饥饿的问题——
他们已经累得走不动路了,只能向樵夫们讨一些残羹剩饭。
时空之镜,显现出了这一幕,满身狼藉,灰头土脸的文天祥,和还没散尽家财时,意气风发的他形成了鲜明对比,观众们心中一阵泛酸。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本可以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却甘愿为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和一群犹在苦难中的人民舍弃一切?
“香,好香啊……”文天祥的随从激动地用手扒拉着米饭,双眼含泪地看着文天祥说道。
文天祥用手抓起饭咀嚼,片刻后笑着说道:“好吃,好吃!”
夜月之下,几人就这样狼狈地蹲在荒郊野岭,苦中作乐。
厄运啊,该结束了吧?
然而,没过多久,文天祥等人又遭遇到了元军。
这一次,元军发现了他们。
第1416章 宋末三杰
“抓住他们!”
元军不知道这些人是谁,只要是宋人,那就是妥妥的金银财宝,要是抓住有地位的那就是功劳,要是抓住没地位的,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花钱赎自位,稳赚不赔的买卖。
文天祥带人跑到竹林里,刚出狼口,又入虎穴,不少人心态崩了,这些都不是生活上的那些困难,而是真正的性命攸关。
“那里有人!”
一个元兵突然大喝,手中弓箭朝一处草丛射去,紧跟着一群元兵追赶上去把草丛包围,杜浒、金应被当场擒获。
虞候张庆眼睛中了一箭仓皇跑路,身后两个元军一箭射出,张庆背上传来剧痛,“噗嗤”一声吐出鲜血,往前扑倒在地。
伸出手,用尽全身的力气强忍疼痛,他想回家,回到安全的地方,可他再无法像刚才一样奔跑了,元兵将他抓住守在边上。
“还有人,你们快去找!”
为首元兵点了点人数,这和刚才他看到的人数对不上,必须尽快把另外一人抓到。
文天祥藏在一处草丛中,一只手捂住嘴,尽量不让自己的呼吸对周围的东西造成影响,一动不动。
眼看同伴被抓,文天祥心如刀绞,但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出去。
他的身份要是被元人查出的话,他和这些同伴都难逃一死。
但只要他没被抓,同伴们完全可以装作只是普通的老百姓——
一路上他们饥肠辘辘,饱受风霜,看起来早就和老百姓没多少区别了!
如此一来,他们最多交点钱就可以逃脱!
想到这里,文天祥眼中的担忧总算是少了些。
几个元兵往这边搜索了过来,文天祥眼神死死地透过草丛缝隙盯着他们,做好了随时扑出去的准备。
大宋还有救,自己不能在这里被抓,就算被抓,也得和他们拼命!
文天祥另一只手握紧拳头,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他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好在在此之前他也带过兵,这场面虽然惊险,但还不至于让他乱了分寸。
“嗖嗖!”
竹林里传来一阵声音,刚要搜索这片草丛的元兵立马转过身去,看向和文天祥截然相反的方向提高警惕。
“快去查查!”
为首元兵一声令下,元兵飞快前冲。
文天祥趁势立马从另一边跑开,总算是得以脱身。
张庆已经无救,好在文天祥没有暴露身份,杜浒、金应二人拿出了身上的金银送给元军,很快就被放了回来。
最终,文天祥藏在箩筐里,被雇募的二个樵夫抬着去到了高邮,泛海坐船到了温之州。
这一幕和先前的文天祥处境再次形成了一个对比,观众们感触极深,明白了什么叫做落地凤凰不如鸡。
“唉,我看我还是不适合做英雄,还是自己吃好喝好得了。”
“是啊,文天祥先祖太难了,我虽然尊敬他,但这样的处境我是不能接受的。”
“还是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有的东西,刚才也就是文天祥先祖运气好啊,不然被抓住就事大了。”
“这种苦难反正我也熬不住,一天内被追杀几次,自己人和敌人都要杀自己,这简直就是绝境。”
观众们隔着屏幕长吁短叹,感慨做英雄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到我此时,宋廷已废,但百姓和大宋的兵马还需要有一主心骨,且绝不能是元人。”
牢狱之中,文天祥尽显疲惫地说:“当时他们刚打进来,便开始大肆搜刮和压榨属于百姓的一切,我无论如何也不想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后来,先祖听说益王赵昰[shi]未立,于是上表劝他继任帝位,先祖得以被封为观文殿学士和侍读,之后又任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军马,升为右丞相。”
江逸补充道。
到这,文天祥是怎样在才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一名宰相的原因,已经十分明了,再没有观众说他阿谀奉承和见风使舵。
而这一切,居然还需要典藏华夏来证明。
当抨击一个人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世人对他人清白的尊重就会不值一提,唯有说到自己身上才会知道疼。
即便是像文天祥这样的先祖,也难免会遭受到这些不是么?
但要说这种情况,只是现代存在,那未免以偏概全了。
江逸暂时不打算在这方面展开对话,他继续说道:“先祖入朝后,仍然主张积极北上,但张世杰却坚持开府广之州,打算为小朝廷南逃作准备。”
“若非在这之后不久,犷州降元,张世杰这才让您开府南剑州,可虽然同为宋末三杰,张世杰并没有容人之量,他见到您一呼百应,生怕您的影响力超过了他,就借端宗之命,命您将督府远移到汀州,还阻挠您入朝。”
自古能臣能将出一世,最难免的就是内斗,宋朝可以说将这方面发挥到了极致。
不管是中兴四将还是宋末三杰,都出过不少内斗的情况,而且这些内斗大多是以牺牲大众利益为主。
在这点上,即便是现代的许多学者,也不得不翻开贞观时期的史书,试图剖析出贞观朝堂为什么能够如此清明。
这个拥有许多第一梯队名将的朝代,为什么很少出现内斗?
世人只知胜利者,却很少去翻开关于失败者的史书,就如同窦建德。
他的背景和刘邦几乎没什么两样。
刘邦当过亭长,窦建德当过里长,职位甚至比刘邦还小,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隋朝末年从发展到了雄踞河之北的地步。
虽然他是败者,可即便在他死后两百多年,在大唐时期还有庙宇供奉着他,要知道,那时候就连大唐都不再是曾经如日中天的盛世帝国了,但窦建德的名字却让旧地的百姓怀念了两百年,香火鼎盛,从来不断。
这是一个真正拿了爽文剧本的男人。
他羽翼未丰时,大隋名将薛世雄引兵三万前去剿灭。
窦建德见状巧用河泽藏匿数千精兵,把一座空城用来诱敌深入,最后亲率以前死士强袭薛世雄军阵,在浓雾的隐蔽之下把薛世雄杀得全军覆没,仅以数百骑脱困而出,把薛世雄逼得羞愧忧愤而死。
薛世雄,一个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在历史上可是能和吐谷浑、突厥、高句丽等各国打得有来有回的人物,是大唐名将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的父亲。
武德二年,窦建德还在打相州时击溃了李渊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
在不久后的黎阳之战,窦建德直接生擒了李神通、唐朝左武卫大将军徐世勣、以及李渊的亲妹同安长公主。
而这一年,窦建德还抽出手来,揍了宇文化及一顿。
第1417章 群星为衬,始皇为峰
宇文化及,这位经常出现在现代影视剧中的人物,在剧里往往是被李家打败。
但真正击败他的人,是窦建德。
生擒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拘捕弑杀炀帝的全部主谋——宇文智及、许弘仁、杨士览、孟景、元武达等,挂在辕门之外示众。宇文化及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关进槛车,拖到大陆县斩首。
除此之外,窦建德和罗艺交战时也是有来有往。
这些,都是窦建德,一个毫无背景,从乡民爬上来的王所为。
也有人说窦建德有着很不错的背景,但并没有人找到具体史实。
更何况就算有再大的身份,他在起义前,是农民是事实,是里长,也是事实。
在做事这方面,窦建德同样有着不俗的魅力,对被他俘虏的徐世勣委以重任,让他镇守黎州。
徐世勣在镇守不到一年时,就撇下了自己的父亲跑回了李唐朝廷,执法官吏知道后立马汇报窦建德,请求窦建德下令杀了他父亲。
窦建德却是说:“徐世勣本来是唐朝廷的臣子,被俘以后,不背叛他的国君,逃回他自己的朝廷,这是忠臣,他的父亲有什么罪过?”
为此,窦建德一直没有对徐世勣父亲下手,还把同安长公主和李神通安排在客馆居住,以宾客的礼仪对待他们,最终用自己的实力让李渊主动派遣使者来和他修好。
同样作为古代的农民起义家,窦建德和陈胜吴广却有着质的不同。
窦建德每次攻陷城镇,将对手打败之后得到的财物,都会一起分发奖赏给各位将领,自己一样东西都不要。
即便已经成为一方王侯,他也没有大鱼大肉,日常吃的只是蔬菜、脱皮粟米饭。
包括他的妻子曹氏,也不穿丝织衣裳,小妻、侍女只有十几个人,这在古代对一个王爷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
在进入聊之城后,窦建德还得到了上千名宫女,她们各个都有着不俗的容貌和姿色,但窦建德没有占为己用,反而立马把她们都给遣散。
除此之外,窦建德还得到了隋朝文武官员和强悍的军队人马上万余人,对这批士兵,窦建德没有强行留下,反而任由他们来去自如。
隋朝的兵部侍郎崔君肃,被他任命为侍中。
隋朝的黄门侍郎裴矩为尚书左仆射,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包括其他愿意跟随他的人,他都按照他们的才能给予官职,并且用人不疑,把相应的实权都交给了他们。
得知有人想要到东都和关中等地去投奔别人的,窦建德非但不杀,反而发给他们足够的衣物食粮,派兵护卫,送出辖区。
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些的,有过几人?
滑州刺史王轨被自己的仆从杀死,当仆从带着他的首级投奔窦建德时,窦建德的态度也和许多兵家截然不同。
按理来说,这种上门献功的,就算不想重用,大多人也会象征性给个官职,让他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得到了高官厚禄,以此来让更多的人愿意为自己铤而走险,多多献功,从而得到许多意料之外的好处。
窦建德见状,却是说:“奴仆杀主人乃是犯大逆不道的罪行,我怎能收留他?”
“来人,将他拖出去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回滑州!”
窦建德显露出了他嫉恶如仇的一面,这一面在许多理性的兵家看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会让那些想背主投靠他的人有所忌惮,甚至会铁了心跟随原主和他死战到底。
但窦建德毫不在意,那时候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和谁都敢一战。
罗艺如何?整个李家又如何?
我窦建德要建功立业,何需要用背主之人?
这个举动直接让滑州的官吏百姓为之感动,当天就投降了。
由此可想而知,当年的窦建德是具备何等的民意基础,可以说,他绝对是李唐要一统天下的最大阻碍。
然而,这样一位爽文剧本的大男主,当年在河之北万人敬仰,不论是民意还是根基都已成型的农民起义领袖,却在虎牢关草率收场,成就了李世民的一战擒双王。
而他,也因为收场太过草率,导致许多人都以为,李世民当时是赢了两个酒囊饭袋,导致不管是窦建德,还是虎牢关之战的影响力,都被大大低估。
这就导致,天策上将的真实实力也被大大低估。
江逸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贞观那些文臣武将,都被李世民治得服服帖帖的原因吧。
无它,只因为服!
当了皇帝后老李打战束手束脚,就像他想像还是秦王时那样彪悍,那些大臣也会劝阻,但在当皇帝之前,天下谁不惧秦王李世民?
当皇帝之后,谁不怕他老李哪天头疼脑热去亲征?
就算战力和战法会受到身份限制,但那战绩,可都在那摆着。
不过,窦建德虽为败者,虽然在用人方面还是出了些错误,但何尝不算是个杰出的农民起义家呢?
要知道,窦建德远没有李家的基础,他的名望,那是实打实靠自己一步步攒起来的,因此他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才能是严重被后人低估了。
可惜啊,在每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似乎都是为了那一颗最亮的星做点缀。
汉武帝时期,匈奴鼎盛,可为繁星,但最终,给武帝做了点缀,亦成就了大汉双壁。
隋末时期,群雄并举,各路豪杰层出不穷,各为其主,但最终,给李世民做了点缀,包括后来的突厥、吐谷浑等等,都做了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