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132章

作者:世事如潮人如水

两者的差距大到不可想象,却仍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就如同这方神魔显形的世界一样,神魔也会在白日行走。

张明图秉息凝神,看着脑海中的光芒一点点的暗淡,最后接近于无。

他心头一动,再一次翻开了那一本厚重的生死簿。

他想要尝试,更加激烈,更加猛烈的改变。

他决定去往京都,去往这方天地真正的核心,去往那至高无上的所在,点滴溪水汇集成大海的确可以,但那太过于缓慢。

如果要进行改变的话,另一个方向也是相当不错的。

从这方天地的最为核心,整个大夏的枢纽之所在改变,从那里改变,一瞬之间一点点小的改变,就可以扭转整个天下的大势。

张明图在上一世曾经听到过一个很出名的,也是很灰色幽默的笑话。

你爷爷一犯错,我爷爷就得去要饭。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剑邑县令的一个小小的权利的任性,就不知道让多少人家破人亡。

甚至剑邑县令的儿子仅仅是喜欢打猎,就可以直接围猎山中的猎户,把猎户当做猎物。

在很多当地的豪族看来,这仅仅是县令权力的小小任性,仅仅是县令儿子犯下了一个小小的错误。

一方偏远地方的县令都是如此,大夏最为核心的区域之所在--京都发出的任何一条命令和指令都可以改变整个大夏的结构,影响千万万人的衣食住行。

而以张明图现在了解的众多信息来看,依靠着瑞海一点点的从边远地区去改变的话太难。

无论是北方边关还是日出之国的情况都不是短短的时日可以改变的,但这危机却积蓄了很久,很有可能一朝爆发就要让山河沦陷。

必须要从大的方向去改变,必须要从京都那个区域去改。

京都是天底下最为辉煌之所在,无数英雄豪杰在那里成名直接名动天下,也有不知道多少顶尖人物在京都死的默默无闻,被丢在下水道中,成为阴沟里老鼠的食物。

每年都有无数的人物去往那片区域,带着青年的意气,每年也都有无数的人物从那里失落的离开,觉得京都不适合自身,那并不属于普通人。

京都的繁华与富庶,京都的风花雪月,京都的金戈铁马英雄意气是豪门世家和顶尖大派的,与普通人无关。

普通人只是那宏大画卷之中,角落里围观的一员。

……

唰唰的翻页声中,生死簿的封面展露出来,封面面前是一座宏伟大到不可想象的城市,单单是那城池的外围就有数十丈高。

威严肃穆,如同坐立在大地之上的洪荒野兽。

不仅仅是如此,与那大地上的城池对应的是天空。

天空之中还悬浮着一座宏伟的天宫群,层层阶梯拾级而上,绵延到云端。

在这个宏伟的非自然景观面前,人力显得那般的藐小而卑微,真正的武道修为者的伟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环绕在那个宏伟的天空之外,还有数座悬浮在天空,永不坠落的山峰。

另一方远处,有宏大的佛像矗立,比那城池还要高大,仿佛是由整座山峰雕刻而成。

封面上方,直到这时才有四个古老而有威严的篆文浮现出来--京华烟云。

张明图心中念头闪动,觉得这样宏伟的庞大到不可思议的建筑群才符合大夏这一古老王朝的排面。

也正是有威压天下近千年的大夏,才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底蕴和气魄,建造出这帮宏伟的人间奇观。

仅仅是凝望这片古老的建筑群,张明图都从内心发出惊叹。

这是完全不同于他上一世所经历的世界建筑风格完全不同,更类似于他上一世所看到的西游记之中的宏伟宫殿群。

那漂浮在天空之中的宫殿,绚烂而又瑰丽,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宏伟的城池居于天上,从九天之上俯瞰人间,自有一股堂皇大气。

也唯有居于那宫殿最中心的存在才可以被称之为皇帝。

张明图已经有多位兄弟,可以说走南闯北了,但真正近距离观看京都却未曾有过。

见到这样京都的场景,心中还是颇有些惊讶,略略平复了一番心情之后,张明图翻开那古老的画卷。

……

洪吉死了,死在了牢狱之中。

事前没有发生太多的痕迹,只有一道血色的光华爆发。

我感觉到了其中的变化,感到了地牢之中的异样,。

但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洪吉自断心脉而死,地牢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隐藏在阴影之中的式神遁入大地,消失不见。

不过我并没有太灰心丧气,血刀洪吉死了对我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

毕竟有很多事情,我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

尤其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为何上方在知道日出之国的间谍在饲养妖魔时候,而继续让他们这样做,甚至鼓励他们。

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做这样的决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命令可以下发下去?

我必须要去京都走上一趟,因此在血刀红旗自杀之后,我借助领悟的天魔嗜血刀法,引动一道血气在体内游走,导致我在外表上看上去经脉断裂,血肉枯萎。

嗯,我在锦衣卫卫所的地牢之中恪尽职守,被血刀所伤,我直接“病退”了。

我再一次可以领着锦衣卫相关的俸禄,然后随意的游走,没有人在乎我。

哦,瑞海颇为在乎他又一次很尽心尽力的安慰我,想让我走科举的道路,啊,为什么说又?

嗯,这一次我答应了瑞海的劝说,从他手中得到一封推荐信,直入京城,去拜访瑞海的师父。

同时也可以凭借这方推荐信去国子监读书。

有些人天生是牛马,而有些人天生就在罗马。

不知不觉之间,我也可以自称为罗马了。

京城宏大,宏大到不可想象。

靠近京都,浩荡的皇道龙气镇压一切魑魅魍魉。

古老的城墙让人心生敬佩,其上方不仅有岁月留下的痕迹,还有刀枪剑戟留下的战争烙印。

古老的城墙更像是一篇宏伟的史诗,记录下了这个伟大皇朝的经历。

我走过很多地方,无论是号称富庶的江南之地,还是号称贫苦的北地边疆我都呆过,而且呆的年岁都很长。

但如同京都这样的宏伟城池,我却是第一次来。

京都不同于以复苏著称的江南之地江南之地,即便号称最为富庶的九江郡乃至更加沿海的福州一带,也仍然有人面带菜色,过得并不好,人人脸上都有一种愁苦之色。

而在北地边境,生活无疑更加困苦,但他们脸上更带着一种彪悍狂野之气。

毕竟北方蛮族随时都有可能南下,能够在北地长久居住的人都会习惯性的练枪练棒。

大规模的军队他们抵抗不了,但遇到小股的骑兵,有时候他们能杀而伤之,甚至全歼。

京都不同于江南,也不同于北地。

此地的人物是我真正见到过的,生活颇为富足的人物,衣食无忧,动作悠闲,脸上带着悠然。

他们真真正正的活得自在,在此的长久居住的人是真真正正的富贵闲人,衣着不算华贵,但都颇为体面,见不到补丁。

谈吐皆有文采,虽不见文气,但礼仪教化方面,与各地相比,算得上是顶尖。

言语谈吐之间没有太多傲气,但心中自然而然有一股骄傲之气。

他们的确可以自傲,立国八百余年,如今承平已经超过百年。

当年最为危险的时期,北地都为之沦陷,但又重新打回来。

能够居住在京都的这一批人物,基本上都是当年功勋的后人,留在京都的人物都是最顶尖的人物。

我在这里看到过北地的游侠,他们满身彪悍气息,身上还带着部分战争的痕迹,气血浩荡十余里。

我也曾在此地看到南方的豪族,那一身富贵景色,满身都是顶尖的符文和宝器,能够让人眼睛都被亮瞎。

天下最为顶尖门派的传人也在此地行走,京都之外悬浮着一座永不坠落的山峰,就是天下最顶尖门派之一,悬空山。

悬空山当年祖师一剑斩断一座山峰,然后在山峰之上刻下大阵,勾连天地,让那山峰永远悬浮于天穹之上,成为永不坠落的山峰。

悬空山如今也是京都十景之一,从外地而来的人物路过此地都要瞻仰一番。

我也见过,那山峰上至今残留有不灭的剑气,荡人心魄。

第227章 名动京都

山外的另一侧,一座千丈高峰被雕刻成佛门雕像,那尊大佛双手合十,坐在那山峰之间。

佛门雕像脸上带着慈悲之色,但以其身形样貌,仅仅是矗立在那里,就给人极强的威严感,每日也不知道有多少信徒前往参拜。

如此宏伟的奇观,或许也就只有这样强大的武道世界才会出现。

但这样的奇观出现在京都,也从侧面展现出了京都那位统治者无与伦比的气魄。

无论是悬空山还是那千丈大佛,都赤裸裸的展示着佛门以及顶尖剑派悬空山的实力,可京都的统治者毫不在乎,任由他们展示。

真真正正的无敌者还是那悬于天空之中永不坠落宫殿群中的人物。

我并非第一位来到京都的,诸多兄弟之中,曾经也有人到达京都,因为瑞海。

但那时那位兄弟一心都担忧瑞海的安危,担心瑞海的生死,京都这足以震撼天下人的景象,那位兄弟却完全没有看到。

如今反倒是我真真正正的第一次静下心来欣赏这大夏八百年来绵延而出的巅峰。

宏伟浩大,镇压一切。

我没有忙着上书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是先递交了路引和推荐信,去往国子监读书。

在剑邑我是能够让很多普通平民胆战心惊,让当地官员都有所惶恐的锦衣卫总旗,受到瑞海看重,一眼就可以影响百千个人的生活

在九江郡,我是锦衣卫卫所之中百户手下并不起眼的一个属下,认识我的都没有几个,说出去的话更是没人听。

而在京都,我以往所有的成就都成灰,在这一个天下豪杰云集之地,我只是芸芸众生之中最为微不足道的一个。

位卑而言轻,这个道理我很早就懂,无论我有多少惊世之言,在这里,没有人会听。

除非我功成名就登临高位,那时我关于日出之国,关于北地边境的相关的策略才会有人听信,才会有人愿意去改变。

说来也是好笑,我自诩受过高等教育,但来到这方世界,眨眼已快一年,一本正儿八经的经典古籍都未读过。

对于儒家经典我了解的不多,对于佛道两家的顶尖典籍,我也知之甚少,只是囫囵的在这天地间行走。

如今摆脱了诸多束缚和压迫,难得没有那种生死危机,我倒是真的有几分心思在此地读书。

我没有忙着出手,平日里就悠闲的在国子监中随着诸位先生读书。

有过上一世的教育经历,我接受种种古文典籍倒并不困难此地的诸多古文经典和我上辈子所学的国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偶尔说出一句上一世记得的经典话语,也会引来国子监先生的惊叹。

不过古文并不如我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便我受过相关的高等教育,在这里与国子监的人物同台竞技,仍然占不了太多的优势。

他们在策论、文章、诗词歌赋方面有许多年的积累。

如果论科学知识,我可以超过他们很多。

但论古文功底,他们每一个都起码是古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甚至精深一些的比上一辈子的博士也不差太多。

在这方面他们都可以当我的老师,我比他们差很远。

“唉,丢了穿越者的脸啊!”

瑞知府倒是很看重我,希望我走文官这条路,但实际上这条路相当不好走啊。

不过我走一步算一步,如今既然已经走到这里,当然也没有放弃的道理。

不管未来怎么样,现在做好自身就可以。

只要不让我去写文章,我的才情还是很有的,偶尔做点诗也能行,但不太敢说是自己做的,毕竟在国子监,天天和这群人待在一起,你到底有几斤几两,对方是很清楚的。

不同的古诗与文章的风格完全不同,胡乱的“借鉴”是要出大问题的。

天下文章一大抄,但实际上想抄得很好也很难啊。

文官这条路很慢,但我没有放弃的意思。

大夏立国八百余年,当年立国之初,武力鼎盛到极致,武将的身份地位极高。

但承平日久,武将地位渐渐低下,即便当今的圣上有意平衡,创办了武院,但真正建言献策,能够得到上方重视的还是文臣。

上一篇:陈医生,别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