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300章

作者:世事如潮人如水

但绝对达不到数千斤的程度。

当然他在此时点出同时还有一点其他意义,他怀疑那一位北地的同僚在说假消息。

这个对于锦衣卫的诸多人物来说也是常态了,毕竟情报往往就是真中掺假,假中掺真,需要人去判断和鉴别。

他在质疑没有,没有想到戚光继也是一愣,然后补充道:“不可能的,不可能在这其中造假,我……我有一个朋友曾经亲眼见识过那样的产量,在农学博士的支持之下,极短的时间内就生长了一亩,土豆的产量我们都是经过现场称重的,莫非这其中有造假?”

而他的话语一出,薛成和俞志辅同时惊呼,脱口道:“什么?你说仙种叫什么?”

第433章 倭寇战法

“土豆啊!”

听到薛成和俞志辅两人的惊呼,戚光继神色同样严肃了下来。

身为锦衣卫中人,他敏锐的感觉到了不对劲,在说话的时候不仅仅是用文字形容,还用手来比画。

“大的大概有一个拳头多大,表面上覆盖有一层黄色的皮,皮上有雀斑一样的,黑色小点,密密麻麻,食用的口感有些奇特……”

“什么?”

这一下薛成瞪起了眼睛,俞志辅的眉头皱的越发的深了。

俞志辅先发言:“可是官方的通报之中,良种不是水稻吗?必须要种在水田之中才可以大规模的增加产量,你这个居然是直接埋在土里,而且对于土壤没有太多的要求?”

俞志辅发言的时候,甚至用他的神念勾勒面前的雾气,凝聚出一株水稻的样子。

而听到他们的说话,杨佑也补上了一句:“对啊,天使还曾经去往九江郡亲自奖励那一位发明杂交水稻的贤者,听闻其并没有出面,只是让他的弟子代为领取,这一点整个江南西道都知道,良种怎么会是土豆?”

对于这一个杨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他家里基本上没有土地,有土地的话,他也不会在码头上扛大包。

原本杨佑根本不会关心这些变化,但身为六扇门的捕快之后,最近调访查案发现很多原先在街头巷尾混日子等死的人物都兴冲冲的跑去种地,很多人的脸上都有了光彩。

在各个人物的口中都时常听到关于良种水稻的讨论,因此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甚至于他还参与过那一位贤人弟子的实验,那一次在九江郡府衙附近布设法阵的时候,他就在现场,他还亲手搬了一块阵石呢。

而听到杨佑的回应,戚光继深深的看了一眼杨佑,俞志辅同样也多看了他一眼。

“他应当是属于江南西道那一片区域的人物,甚至于有可能是在九江郡,只是身份和地位却仍然不明确,难以判断。”

心中对杨佑的身份做着判断,但嘴上的话语却仍然没有停。

“在这方面我了解的不是很多,只是听过部分的传闻,听说那是实验性质的,两种效果还不稳定,因此没有大规模的推广。

“只是我鲁地州牧去江南西道拜访那一位贤者的时候,主动帮助那一位贤者推广,同时大规模的试验,确认其中是否有无问题。”

戚光继仔细回想当日的对话,顿时把一些细节补充完成了。

而在场的俞志辅神色变化,薛成也有所动容。

“这是那一位皇子在无声之间落子吗?之前从未听说过有这方面的变化,没有想到他居然悄无声息的把触手伸向了北地,直接影响到了三皇子。

“这是要让三皇子的势力同样增加,让两位皇子保持平衡,鹬蚌相争吗?”

薛成敏锐的把握到了这其中细微的差别和变化,之前他可从来不知道那位皇子还在北地落了子。

“真不愧是皇家中人,布局都于无声无息之间。”

而等到戚光继这边发言完毕,俞志辅想了想,也发言道:“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活动似乎比往日更加频繁一些,各地都有倭寇在作乱,造成颇大的影响。

“我朋友出海的时候,在四海浮屠镇魔法镇附近,都曾经发觉过部分倭寇的人员在行动……”

说到这的时候,俞志辅心头又是一动。

“我家族对于海面上了解不多,只了解到几条固定的航线,但倭寇常年在这边肆虐,日常都在海面上活动,按理来说他们对这一片区域应当有更深更多的了解。

“从回航的路线来看,他们的确对这一片区域有颇深的了解,远远的只在那一片区域外围游弋,根本不深入,下回再次深入,倒是要抓上几个倭寇过来问问。”

至于倭寇好不好抓的问题,俞志辅根本没想过。

以他随身的锦衣卫以及携带的甲胄,击溃小股的倭寇,根本不用花多少时间。

“倭寇肆虐,怎么不直接派兵镇压,我大夏兵峰不是无敌吗?就连北地蛮族都被打断了脊梁,怎么连倭寇都打不死?是倭寇们很强吗?”

杨佑发言,带着好奇,更带着一股凛然的杀气和自豪。

他之前也曾经听过倭寇在东南沿海肆虐的消息,但不能够理解倭寇为何能够这么强悍,因为大夏的实力在他看来简直是强大到不可思议。

就像最近九江郡的改革以及变法,他眼睁睁的看着以往一群同样十分贫困的人物一点点的壮实起来,脸上都有了血色。

码头工人的待遇肉眼可见的比之前好了很多,甚至连工钱都翻了一倍。

不然的话别人都不愿意在码头上干,都只想回家去种地,良种出现之后,以往种五十亩田地才能够一家勉强温饱。

现在良种有了之后,只要有二十亩土地就能够供一家吃喝,还能够交税。

很多人都跑到乡下去种地去了。

码头上缺人,其他地方也缺人,因此工钱不得不翻倍,才能够留下人。

就连地主老财对以往的人物态度也温和了很多,毕竟产量增加,相应的精细操作也更多都是农学院传出来的,有很多的改变,地主老财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佃户在他们的麾下。

这样的整体大环境之下,杨佑觉得大夏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想要击溃东南沿海的倭寇应当是很容易的。

连瑞知府这样一位知府都有这么大的能耐,那管理东南沿海一带的州牧以及大将军又会有多强?

俞志辅还没有回话,戚光继就主动开口:“倭寇并不算极强,相反,他们相对于正规的强大的军队算得上是弱势,比不上大下西北无敌的铁蹄也比不过大夏北部边军那雪亮的刀光。”

俞志辅听着默默的点了一下头,颇有兴趣的看了一眼戚光继,被戚光继抢了话他也不生气,反倒歪着脑袋打量他。

“那为什么不派西北铁骑或者北部边军去把他们杀了,年年听说倭寇肆虐都要死很多人,我都能够听到很多人逃难跑到江南之地。”

向渔也好奇的侧过脑袋来听,他的爷爷辈就是从东南沿海那一边逃难过来的,不是水灾旱灾而是人祸。

原本他们准备是海边的渔民靠海吃海,虽然交税交的不少,但日常活着还算不错。

但倭寇经常肆虐之后,他爷爷那一辈的几个兄弟姐妹被倭寇杀了,连渔船和渔网这些赖以为生的东西都被抢了,报官的话根本无济于事,因为当时的县衙都破了。

他爷爷又不会种地,加上那一边的地少,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佃户,迫于无奈,只能够跟着一支商队成为水手,淘到江南西道来了。

后来结婚生子也是因为长江突然间泛滥,很多人家成为难民,他爷爷打鱼的手艺还算不错,对于风浪鱼性了解颇多,能够养活人。

因此在那个时候反倒能救不少人,也就在那个时候娶了他奶奶。

“噗呲!”

俞志辅听到这么天真懵懂的问题,忍不住笑出了声儿。

私自从其他区域调拨军队来到江南西道这片区域,那绝对是砍头的大罪。

哪一个将军都没有这个胆子,况且骑兵在海边根本没有办法作战,无敌的铁蹄到了海上也是抓瞎。

北部边境的刀光的确雪亮,向来都有悍勇的称呼,但那可是边境,时时刻刻都陈着重兵,绝对没有人会调兵下来。

而东南沿海的倭寇肆虐,但对方却又极有分寸,伤不到大门大户的人。

更多的只是伤到平民,连县衙之类的大城都打不下来,因此多年以来肆虐却没有多少人在意。

尤其是江南之地的豪绅世家,绝对不会允许大规模的军队去往江南之地。

如果真的调拨大规模的军队来此,倭寇不一定会死的,江南豪门更会担心他们自己的财物被抢。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多年以来流传过来的俗语可不是假的。

调集外的军队来到本地镇压兵匪叛乱那,一些外地人可不会在乎本地的风评,说不定他们会直接调转边锋,把当地有钱的大户先打劫一遍,掠夺到足够多的钱财,然后带钱就走。

在张明图上一辈子的历史之中。

曾经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威望无双,在湘地名声极好,于整个国家之间威望也颇为不错,毕竟镇压了一场巨大的叛乱。

但在叛乱最为严重的江南西道,那名声可是臭到大街,最恐怖的时候十室九空,富户的财富基本上都被掠夺一空。

整个乡地都发了财,而原本以富庶著称的江南西道,从此之后就一蹶不振,穷苦成为了常态。

因此听到这一种违背常识的举动,俞志辅这一个出生军户的人当时就笑不活了。

戚光继没有笑,只是沉声解释道:“跨区域调兵遣将不现实,需要太多的手续,况且倭寇之乱不是直接调动大军就能够很轻易的平定的。”

见杨佑要开口询问,戚光继伸手按了按,示意对方耐心一点,他继续解释道:“西北有顶尖的骑兵,北边关有无敌的陆军,其实在东南沿海一带,同样有镇压当地的军队,都不需从其他区域调兵遣将,凭本地的军队就有这个能力。

“但这是理论上有镇压动乱的能力,其他方面还涉及多个方面,后请本地的支持信息情报,我对于东南沿海一带的情况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只从军事和士兵上分析。

“倭寇不算太强,但那是相对于大规模的军队而言,落在个体之上,倭寇大多身上都有简单的甲胄,而且甲胄都是制式统一身上的兵器如长刀、太刀都是制式的。

“这表明他们经历过系统统一的训练,并不是一对散兵游勇,并非如同山贼土匪一般没有组织。

“如此,寻常的乡勇就不会是他们的对手,无论是正面作战还是小规模相遇,相拥都打不过正规的军队,即便这支军队算是乌合之众。

“如果对方要大规模的具体攻城拔寨的话,那么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击败。

“但偏偏对方有正规军队的能力,却又有着山贼土匪一样的事情,有先进的情报作为支持,他们往往三五人聚成一队,然后带着一群泼皮混混与他们一同四处劫掠,从不在野外进行大战。

“而且对方极其有组织和谋略,专门有人通风报信,一遇到大军来临,他们就转进如风,根本不停留,从这方面来看对方在信息和行军方面独树一帜,远超常人……”

“因此对付他们必须要正规的军队,而且要训练破久,可是他们练习的都偏向于街头混混之类的攻击,简单快速的见效和常规的军队不一样。”

“对付他们正规的军队,分成小规模的区域与,他们战斗就完全是以自身的弱点去打对方的长处。”

“想要真正的和对方作战,就得学会对方的优点,然后补足缺点,同样布置小规模的人员去战斗,但小规模的人员又要学会军队的战法,以少打多……”

戚光继最开始开口的时候,俞志辅还不屑一顾,听到后面神色就渐渐严肃起来。

毕竟俞志辅见过倭寇肆虐,他很轻易的就能够打倒一片,向来就看不起这群倭寇。

但如今听戚光继仔细分析,而且条理清晰,把倭寇的优点、缺点,还有行进的路线,攻击的方针模式,一点点的分析出来,好像在战场上清零一般讲解的时候还会配合相关的案例节奏作为示范。

说起来浅显易懂十分的明白清楚,杨佑和向渔都听得连连点头,感觉戚光继说的挺好,但又略略的有点不服气。

“你说起来这么简单,怎么不见你去镇压,这都绵延数十上百年了。”

这句话一出,戚光继就沉默,他当然想去,但调不动。

不给上方送足够多的礼,不拉到一个足够大的靠山,他有极强的能力还有信心去评定倭寇之乱,可是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唯有亲自经历过倭寇乱集的俞志辅听戚光继的话语,听得入神而且认真。

他和倭寇打过打过很多次,而且几次都胜利了,但从来没有戚光继分析的这么详细,没有戚光继了解的这么清楚,而且很多战局战场,戚光继讲解的都非常到位。

“不知能否教我?”

第434章 皇天后土

杨佑和向渔两个不是很懂的家伙成为了小小的杠精,还在疑惑。

俞志辅这一个参加过多次对外的小规模战斗的人物却被戚光继吸引。

“能不能详细的说一说,我很好奇。”

“我也曾经和倭寇作战过,他们算不上太强,我随身的护卫都可以击败他们,但他们转进如飞,撤退非常快速,而且往往会往道路崎岖的山林或者海洋之中躲避。

“我随身的护卫想要击杀他们容易,但他们不和我们正面作战,派大规模的大军在各地镇守又不行,分散开来,会被对方各个击破组合起来,对方又已经逃亡,颇是一件让人为难的事情。”

“说起来颇为复杂,想要对付他们,正规的大军和他们作战非常吃亏,需要训练专业的民兵队伍来针对他们,以廉价对廉价,专门针对他们。”

戚光继对此没有避而不谈,略略停顿了一下之后,他开始讲解他的鸳鸯战阵。

“同样组成小规模的队伍,然后结成捐赠,以三才四象之类的阵法专门克制对方,有专攻于防御,也有专攻与攻击,另行禁止,同进同退既可以小规模的组成战队,又可以大规模的攻杀,以此就可以克制对方……”

戚光继讲解的速度很快,俞志辅听的也很快,而且两人还在快速的讨论。

但仅仅只是听到一半,俞志辅就皱起了眉头。

“按理来说,你的法阵克制对方当然是非常之有用,可是想要达到令行禁止,配合统一的地步,太难,这可是精锐之军才可以达到的,仅仅是普通的民兵,要达成这一步,痴心妄想。”

俞志辅直接否决,不再像之前那般兴奋。

而戚光继却仍没放弃,仔细的道:“若要达成这一步,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只要做到名额皆满,没有虚报,赏银下发到位,都不需要比正常军队更高,缴获的物品能够有一批下发到他们的手中,足以做到令行禁止。”

“这样……”

俞志辅在这里皱眉摇头,杨佑却觉得奇怪。

训练军阵还有军队,他听不太懂,但他却能够从俞志辅、戚光继两人的对话之中明白,两人对军阵和军队之上都十分的了解。

在这方面他远远比不上这两个人,觉得这方面很难,但这两年似乎都很容易就能够完成,可是在最简单的一步,发放合适的银两到位却完成不了,这让他理解不了。

“就按时发放俸禄,这有何难?那不是合情合理的吗?”

在九江郡,入职六扇门没有多久,杨佑就感觉到了六扇门的温暖,薪水俸禄向来都是按时发放,从来没有拖延过。

而且隔三差五还有一些粮食或者瓜果奉上,待遇和生活都相当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