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32章

作者:世事如潮人如水

张明图虽有过多次开酒楼的经历,但大多都是打下手一样的,记忆并不深刻。

如今想来应当是王玉兰和张基石替他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压力。

可以确定王玉兰在外公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经营酒店确实有自己的把握和打算,而且这套把握和打算并不是错误的,是有相当大的成功的可能性。

“阿弥陀佛!”

正在惊叹之间,却见两个和尚双手合十,来到店门口。

王玉兰忙要拿几个素菜馒头给这两和尚。

居住于水边经常与洪水做斗争,对于神佛之类的多少要信点,而开酒楼又讲究迎来送往,与人和气。

没想到那两和尚摇头拒绝,反倒是拿了菜单,零零碎碎点了三四个素菜。

王玉兰心头惊喜,就连张基石也是脚步轻快。

无论做了多少准备和计划,开酒楼对于他们两人来说都算是头一遭。

而除去来祝贺的客人之外的话,这两和尚反倒是福来酒楼真真正正的第一轮客人。

张明图也有点诧异的看了一眼那两和尚,那两和尚一身浅蓝色僧袍,都是年轻人,虽是出家为僧,常年吃素,但都唇红齿白,气色不错。

而且体内气血旺盛,明显是武道中人。

“怎么又来了和尚?”

张明图心里犯嘀咕。

而那两位和尚也在低声交谈。

“方丈下了令,要调查各地有谁选择了地藏菩萨本愿经。

当今天下,除我东林寺之外也就大夏武库之中有地藏菩萨本愿经,能修行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皆为朝廷众人,让我等调查,怕是很难。”

另一位僧人咬了一口白面馒头,摇头道:“说是极难,却也不难,大夏立国八百余年,未曾听闻有人修行成功过地藏经,就连我院中达摩院菩提院的弟子都无人能够感悟,地藏经对于天赋秉性的要求极高……”

“想来有可能接受传承的应当只有隆兴武院的弟子,我们被派到剑邑,更多的只是徒徒下山一趟罢了,无需太过操心。”

两人聊天的声音都极低,同时气血实力都不低,张明图听不真切。

他倒也没太在意,心中还在盘算着王、李二家的事情。

有过一次家破人亡之经历,张明图虽有最为详细的调查报告,却也不敢随便的递交上去这件事情牵涉极广,事情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之地。

“唉,如今才算是明白,为什么起点那么多孤儿院天骄。”

张明图心中叹息,有家族父母亲人的牵绊形式,就不能完全凭胸中一口意气。

稍有不慎惹了强敌,对方可不会和你讲武德,直接就是疯狂暴击。

不仅让你家破人亡,还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将将都要成为宗师,防身之物无数,却被一位处在宗师后期的人物直接偷袭,死的无声无息,张明图心中都不由一寒。

“看史书也曾见过江南豪绅恐怖,但唯有真正的亲身感受,才能明白此等事情之恐怖。”

第49章 瑞海

“江南豪绅相当之恐怖,却也不是毫无破绽……”

整片江南张明图不敢说很了解,但在剑邑这一亩三分地他倒是了解的很清楚。

王、李二家多年以来互相联姻,血脉交融,但这却还不是两者同体连质的缘由,真正让他们联手的是利益。

一家负责利用县令韩琼的关系,倒卖粮库之中的粮食。

另一家则用漕运运将粮食散发出去,销往各地。

而他们两者取信之关键还在于倒卖兵库之中的武器。

他们隐隐联通外界,贩卖出相应的兵器、甲胄,此等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可能导致生死族灭。

如此之后,利益互相纠葛才真真正正的连接在一起。

江南号称鱼米之乡,按常理来说粮食之类的并不欠缺,粮食在此地卖不上高价。

但往往很多时候不按常理而来,江南水路极多,漕运发达,同时也洪灾极多。

一旦发生洪灾,当年的粮食很有可能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各地粮商就可以趁机加价。

大肆贩卖粮食,普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者渔民,当然没有几个油水可挂。

但往常那些生意做得不错,家中颇有资财的人物,面临饿死的窘境,当然愿意花极高的价钱购买粮食。

而且最普通的农夫和渔民也不是无丝毫余财,他们可以卖自己,还有祖上的田产。

祖上的田产在洪水泛滥之时,既没粮食又没吃的,当然会低价卖了。

若是连祖产都没了,那就只能卖卖自己。

能够在洪灾之中活下来,要么是身强体健,要么就是有一技之长,各位地主都很愿意收下这样的佃户或者长工。

各地渔民和农夫都知道卖身卖主,惨是饮鸩止渴,但一个是马上要死,一个是未来才死,他们没得选择。

而倒卖国库之中的粮食倒也不是完全死路一条。

江南毕竟是鱼米之乡,在粮食丰收的时候各地豪绅联手打压粮价,低价收购得来的粮食又可以填入国库之中。

一来二去,家产自然丰厚。

张明图的那份调查报告写得相当之详细,把其相应的手段计谋都写得出来。

只是即便清楚这些豪商、富绅的手段也没有办法,他们用的是堂皇之计。

大肆而发国难之财。

对剑邑的各大豪绅来说,无论是天灾、丰收,于他们而言,都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局势糜烂至此,远非一日之功。

张明图回想调查报告时,总是忍不住想起《让子弹飞》。

“还是需要从长计议,他们势力太过于庞大,必须学会分化瓦解,找到他们的内部矛盾,以此来进行对抗。”

张明图默默思索。

江南之地,朝廷不是没想过解决。

但田产多归于豪绅,整片江南之地的佃户、长工已经占据九成九,真正自己拥有田产祖产的人,百不存一。

即便是有人主动为这群人伸张正义,到公堂之上,受人欺压的店小二也只会说是自己没眼睛,主动撞到了武举人的拳头上,脏了武举人的拳头。

毕竟县令要依规依法办事,可以为他出一时之气,可店小二,佃户、长工乃至更多的人还是要仰人鼻息,而出了心中那口气,以后就没有机会用鼻子出气和呼气了。

沉默者不是真的想沉默,他们不是懵懂,而是无能为力。

陷入沼泽之中的莽牛越是挣扎,只会陷得越深,死得越快。

豪绅并不无敌,若是有详细的调查报告,如张明图未来用鲜血和家族仇恨所谱写出来的剑邑调查报告。

只要递交上去有确凿证据,无人能和朝廷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正面做对抗,所有的魑魅魍魉都会在大日之下烟消云散。

可谁敢递这份报告?

张明图吃过一次亏,有点不太敢往上递交。

匿名递交的话没有效果,还会提前引起这些家族的重视。

只有官方渠道递交上去才有用,可是官方渠道往往会暴露身份。

“咦,也不对……”

张明图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思维误区。

最开始他的身份是一届平民与公开场合递交报告,当然无人知晓,消息还会直接被有心人压下去。

后来成为锦衣卫,他也是脑壳相当之铁,直接以自己的身份做了一份调查报告递交上去,导致家破人亡,可是这一切其实可以避免的。

“我知道锦衣卫的相关传递消息的方式,我知道怎么递交报告,我也知道相应的暗号……”

“对现在的我来说,完全可以隐匿身份,把这份报告递交上去……”

张明图越想越觉得很对劲。

他最高曾经当过隆兴府锦衣衣卫总旗,对于隆兴府乃至以下的剑邑和各个区县都有相当多的了解。

对于各地区的锦衣卫都了如指掌,甚至连暗卫都很清楚,毕竟他是朝廷专门用来和隆兴府一地的豪绅打擂台的门面人物。

而且他用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对江南豪绅的仇视。

可以说只要张明图不死,未来机会极大,各方面对于他的培训和提升都已经在进行,可惜隆兴府的豪绅动作更快。

在感应到危机的时候,毫不客气的就下了杀手。

“我想想,隆兴府之下剑邑、袁州、九江各地的锦衣卫都有相关的人物,但我能把调查报告放在他们的桌上,他们却不一定敢往上交……”

天知道这个贩卖粮食和兵器的家族在各地联系有多深。

锦衣卫并不是酒囊饭袋,虽然很多是世袭罔替之后都已经成了真正的废物,但真正有才能之人还是不少。

但正是因为他们有才,能看懂这份报告,才会明白这其中蕴含有多大的危机和风险。

张明图想要让其他人替他递交这份报告,想了想又放弃了。

对于这种不知名的报告,锦衣卫不会胡乱的往上传的,还得另外找人。

张明图沉思半响,想到了另一个人。

瑞海!

朝廷之中最为出名的清官,也是令所有人都厌烦,时常受到口诛笔伐的人物,号称最头铁的人物。

“记得没错的话,他现在就在江南之地。”

第50章 准备

江南西道,九江郡,兴国县。

处理完县衙之中的种种案件,已然是深夜,想到家中怀孕的妻子,瑞海整理了一下着装,换一下官服,就着夜色往家中赶去。

瑞海衣着简单,常服上方甚至还打着补丁,针脚细密,那出自他夫人之手。

深夜回家,妻子的卧室还亮着灯。

见瑞海回来,妻子展颜一笑,奉上一碗热茶,柔声细语道:“饿了吧,家中还有两馒头,一尾蒸好的鱼,还在锅里呢,应该还热着……”

宅院不小,但夜间亮灯的地方不多。

屋内多多器具都有些破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仍不失体面。

瑞海见妻子有些消瘦,略略有些愧疚。

“不用等我的,你都有身孕了,早些睡下吧。”

妻子也不言语,只是温温柔柔的看着他,瑞海无法,就着油灯草草的吃了一顿饭,又在油灯前提笔。

“江南水患甚重,本以为是水火无情,上任后才知,是豪绅无情。

工部年年拨款,用于兴修水利,构筑堤坝、挖掘沟渠,结果各个司职上下其手。

拨款十万两,能落到实处,有一万两就已经是邀天之幸。

更不要说各个富户所派出的劳力皆是应付了事。

都在江南豪绅,富商不惧水灾乎?非也。

豪绅富商皆居于地势高绝之地,水灾虽有,难入其门。

反倒是穷苦百姓因水灾破家灭族,祖产只能以低价出售,以求温饱……”

一篇往上递交的奏折,瑞海把上上下下负责各处关窍的人全都骂了一遍。

他虽没有张明图所花十年作出的剑邑调查报告,但身为一县之主,对于兴国县的各处利害关系也相当清楚。

写出的奏折文章同样惊天动地,比之张明图当年所作为锦衣卫小旗写的奏折要轰动的多。

……

剑邑,偏僻黑暗的小巷之中,一道黑影停顿两步,脚尖于地上点了两下,直接翻过围墙进入一户破落的住宅之中。

住宅宽广,明明是一出三进的院子,但明显破落多年,无人居住。

角落之中多有蜘蛛网,院内更是杂草丛生。

上一篇:陈医生,别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