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44章

作者:世事如潮人如水

若是死于非命,则必然引起朝野震动,举朝上下,人人自危。

这是一条没有写出来的底线。

只是瑞海之能,其能庇佑一县一乡之地,能庇佑数十万人,却无法庇佑自己小家。

我觉得整体事件颇为讽刺,又颇为令人悲哀。

任何时候,英雄都不好当。

瑞海两次行动上达天听,朝野都震动,传言得首辅青眼。

时有流言传出,上方有意让瑞海去扬州主事。

最开始是在官方之中流传,后来甚至蔓延至民间。

兴国、剑邑两县民众都在欢呼。

我心中也暗暗为瑞海高兴。

但这终究是出了问题。

江南各地闻瑞海之举,吏治为之一清,京都大悦,派监察使巡查。

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流程,江南各地的确风气为之一轻。

巡查使走过这个流程之后,就应当是瑞海高升之时。

然后,出了问题。

监察使严勤茂行走至各地,各地县令、知府皆是隆重招待。

监察使名声在外,喜好锦衣玉食。

各地隆重招待,同样也能得到一个相应的不错的评价。

其本是剑邑人,听闻剑邑风清气正,特立巡游一番。

本是一个过场,结果这次宴席不欢而散。

瑞海连仆人都无几个,个人向来讨厌奢靡之风。

仅仅是做了简单的家常饭菜,是真真正正的家常。

江中取了一尾草鱼,用油煎过之后,加入热水,然后加入做好的豆腐,在火上烹煮半个小时,汤色浓白,味道鲜美,是江边渔家常做,而且较为喜欢的吃食。

又取了一尾鲤鱼清蒸,鲤鱼清蒸之前已经取过身上的那一根筋,不复那般腥膻。

还从福来客栈取了一道剁椒鱼头,鲜红的辣椒提前剁碎,不得沾油,然后加上几把盐用坛子密封封好,过上几日就做好剁椒。

需要蒸鱼的时候,从江中取一尾大头鱼,学名花鲢,将剁椒取出,稍稍用清水洗上一些,去掉其盐分。

然后加上适量的蒜蓉、酸菜在锅中翻炒一二,再将其均匀的铺在鱼头上,放在蒸笼上,细细的蒸上二十分钟。

若是喜好辣味,还可以加上几只切碎的泡好的野山椒。

又有炒制好的猪肉,配合几位山野小菜。

与寻常人家而言,这可能是逢年过节喜庆之日才会做上的宴席,于瑞海而言也颇算珍惜。

但对于监察室来说,这样的粗茶淡饭简直下不去嘴,甚至于可以说是一种侮辱。

巡查室按照监督指令是要巡查江、淮二地。

结果走过剑邑之后,直接离去,没有在巡视江州,而是去了淮州。

不久之后,江州另一地的县令,被御史参了一笔,受到革职处分。

事后我曾听几位讨论说,那一位也是以刚直不阿而闻名。

锦衣卫总旗薛成未曾说什么,只是听完消息之后,神色隐隐有些落寞。

而在那位被革职处分之后,关于瑞海要调令到扬州的消息也没了声息。

上方倒是有关于瑞海的奖赏,赐田百亩俸禄加两成,布匹、白银皆有,唯独缺少升职相关的。

嗯,我为什么知道这么清楚,因为福来客栈是我家开的。

剁椒鱼头是我发明的。

瑞海升职的事情就这么黄了。

他继续在兴国县呆着。

而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官场的不同。

为官,以我的能力和手段,怕是玩不过那些老油条子,他们太会了。

瑞海这样一件事情我都有点看不懂,我调查过一些,那位御史倒是和剑邑的王李二家没有关系,不是故意为难。

严勤茂本性就是如此,多年以来在各地行走都受到款待,至于是否暗中收下礼物。

嗯,剑邑官场之中,另一则传言就是瑞海曾直接给严勤茂一封书信,斥责他奢靡成风,随意收受他人财物。

这才导致那位直接避过江州,而去巡查淮州。

瑞海的头铁已经是久经考验。

严勤茂不想再去试一下,不然到时候瑞海再上一封奏折,直言他的种种收受贿赂,奢侈成风的情况,虽对他来说不是伤筋动骨,但也难免有所影响。

我个人倾向猜测,严勤茂可能是很多人暗中推出来,往此地走上一趟的。

有些时候为难人都不需要很复杂,很简单就能做到了。

把两个秉性不容水火,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碰撞出最大的火花。

而严勤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瑞海的上司,官职身份都比他高,碰撞之后,受伤的当然是瑞海。

瑞海的事情给我敲响了警钟,我没有证据,但我觉得这一切就是江南豪绅之中的某些人物推动的。

瑞海上书的奏折其中提到:“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

这句话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尤其是瑞海不仅仅能够看到,而且还在有充足的证据之后,亲自丈量土地,还田于民。

他动了江南之地的根本,那瑞海必然没有未来。

瑞海的事情给我提了个醒。

我觉得在规则之内和他们玩,我玩不过。

他们家族传承数百年,对于这套规则钻研、浸淫到了我难以理解的地步。

就有武道之中的拳术通神一般,他们权术通神。

以我家族继承的锦衣卫小旗的身份,想要提升到足够的层次和他们对抗,按正常的升职流程,此生都没有机会。

除非我能够开疆扩土,不然根本没有资格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只会被他们轻松的碾死。

练拳每时每刻都能够感觉到进步、成长,权术这门路可不一样,我看不太懂,但大概率权术这条路我走不太通。

我觉得我得选另一条路,我准备认认真真的去练武。

第70章 重上十万大山

练拳很难,但我倒还算乐在其中。

地藏菩萨本愿经修行尤其顺畅,传说之中,地藏王菩萨发出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而我此时此刻所立足于的土地,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说是地狱,也相差不远了。

所以我在此地修行进展一日千里,无人知晓下,我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进入了第三重。

洗髓换血三次,在剑邑这一县之地也可以算得上是顶尖高手。

锦衣卫总旗薛成就是这一层次的人物。

但我到了这一步,有点卡着了。

之前武道突飞猛进是来自十年的积累,十年的调查报告,把剑邑诸多的执念一扫而光。

如今再一次回到原点,走起路来就相当艰难了。

锦衣卫给我的相关俸禄和日常修行的丹药基本无用。

毕竟我从来没有把我真实的修为报告上去。

修行向来是枯燥而又乏味的过程。

蹉跎一年有余,却未曾有太多的进步,洗髓换血第四重迟迟没有办法到来。

真气转化到真元的方式方法我都掌握了,但却缺少相关的修行资源。

路相当的难走。

好在每一步都很踏实。

境界停滞三月之后,我开始转变方法。

家族的生意越来越大,没了王、李二家的限制,尤其是没了李家的针对,酒这是行生意做得很流畅。

当然,在兴国县和剑邑县这两地卖的最好,因为只有这两地不需要疏通各种关节。

你堂堂正正做生意,县令就堂堂正正的对待你,而不会遇到莫名其妙的针对和盘剥。

家中盈利极多,最初父母还会告诉我到底有多少银两,后来银两的数目大到让他们震惊,瞠目结舌,以至于渐渐就不说了。

这方面我没有过多的过问,因为我已经暗地里把记忆之中剑邑隐藏的种种财富都偷偷的挖出来了。

用这些财富去换各种各样的丹药秘方。

但成效并不好。

能够流传被人贩卖的丹药秘方都是次等的,真正顶级的秘方,即便是破家灭族都很难流传出来。

而天底下最顶尖最好的丹药都在朝廷之中。

我不愿在官场涉及太深,但蹉跎半年才发现,实际上我没有太多的选择。

天底下武者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大夏,丹药秘方最多的也是大夏。

大夏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凭借太祖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当年天罡极拳镇压天下破,伐山破庙之下,连门派最为顶尖的秘籍都能收录在武库之中,更不要说种种丹药秘方。

而对于草药灵丹之类的收集,天底下收的最多最全的也是大夏,这方面控制极其严格。

普通的八珍汤、四物汤还可以在山间找到,但用于高层次修行的灵药,要么是在穷山恶水之地,在那妖兽四处生长,肆意捕杀的蛮荒之处。

要么就是在钟灵俊秀的山川大地之中,而名山大岳之中能够种植各种草药的区域都有大夏专门的草药师负责种植、培养。

任何一株都登记在册,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外人难以插手。

若是融入大夏的体系之中,各种灵丹妙药应有尽有,神功绝技无穷无尽。

这一点我已经深有体会。

可想要不显山不露水的拿到这些神功绝技、灵丹妙药也不可能,修行陷入困境。

想要突飞猛进,就得在朝中立下大功,得到相应的功勋,以功勋兑换相应的修行之物。

若是不能,想以普通的财物换顶尖的修行之物,那是难上加难。

本已陷入困境,天龙炼神拳和虎魔练虎拳又出了问题。

不知为何,我明明已经将地藏菩萨本愿经修行到了第三重境界,结果一次修行之中无意发现,体内居然还有龙虎争气。

更准确的说不是龙虎真气,而是虎魔争气。

在发现龙虎真气会对修行造成影响之后,我就没有再继续练这两门拳法。

但曾经我有一位“兄弟”将虎魔炼骨拳练到了第三重--虎魔入骨。

我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但却在如今又一次显现出来了。

当我在剑邑之外的区域行走,调查相应情况时,心中杀意狂生之际,虎魔真气自然而然在体内生出。

令我极度费解的是,虎魔极度嗜杀,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真气于我感应来看,更多的是中正平和,甚至带着慈悲意。

两者不是一脉相承,完全是水火不容。但出乎意料的,两者在体内相处还算融洽,甚至于有彼此融合的趋势,差一点生生的将天龙炼神拳拳意击碎。

天龙炼神拳我练的不多,可不知为何进展极快,由那更像一条鱼的龙,变成躯体修长,嘴角长着触须的,像长着鱼鳞一样的鲶鱼一般的怪东西。

但虎魔肆意生长的时候,尤其是和地藏菩萨本愿经同行的时候。

天龙炼神拳受到极大冲击,拳意几乎被撕裂,他们将我的身体当作战场。

有着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加持,天龙炼神拳独木难支,根本顶不住,然后发生了极度让我难以理解的事情。

上一篇:陈医生,别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