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道果 第23章

作者:北海牧鲸

作为一位教门出身的术士,即使野狗道人还没能入道,见识、阅历也远非王氏这种偏安一隅的小小阴门家族能比。

通读道书后,他对【诡异】、【诡物】之类的东西,已经不再是只知皮毛。

道书上说,【诡物】和修行之人所用的法器、法宝最大的区别就是——“活着”的特性!

这种“活着”最通俗的表现方式,不是会动、会走、会杀人,而是会念经。

它们可以主动传播各种或诡异、或邪恶、或悚然听闻的知识,也会无意识地吸引掌握着相近知识的【诡异】或者人类与之相遇。

比如葛道爷曾经用《尸账经》来招诡。

就连【诡异】和【诡物】的成因,王远也从道书里找到了些许端倪。

他猜测,这也许就是前世今生两个平行世界发展方向迥异的根源。

“现在的这大炎王朝,虽然不是我记忆中的任何一个朝代,却又与前世那个古老的文明一脉相承。

同样有着三皇五帝,有着夏、商、周。

就跟前世一样,在那些久远的年代里,无论是文字、知识、还是各种养生修行诀要都被上层权贵牢牢垄断。

不要说是经世致用的学问,仅仅是识字率都低的可怜,百人之中大概只有二三人能够识字。

但一切都在文化繁盛,识字率大幅度提升的‘百家争鸣’的时代,狠狠拐了一个弯。

一日夜之间道法显圣,妖魔出世,诡异横行。

因为这一天,这个世界上的各种隐秘‘知识’都忽然活了过来,化作了能让人呼风唤雨、飞天遁地甚至长生不死的【道法】!”

王远此时回忆着道书上的这些文字,依旧禁不住心绪翻涌,感到不可置信。

术士修行的【道法】竟然是活的!

同时这也是野狗道人临死前最后呓语:“吾常闻,非人勤以求知,乃知者勤以求人也”的出处。

追根溯源,许多古书中都共同留下了这样一句不知出自何人的话:

“我听说,其实不是人在不断追求知识,而是知识在不断地追求人。

但我知道,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知识并不是在‘追求’人,而是在‘追逐’人啊。

它的追逐残酷而没有感情,就像猎鹰和猎狗捕捉兔子一样。

百家昌盛并不是因为那个时候的百家诸子有多么的厉害,而是我们刚好被那些凶残的‘知识’给追上了啊!”

从此,凡人只要得到那些隐秘的知识,就能修得神通术法,甚至能够一步步提升自身,直至纵横天地,长生不死。

而凡人在得到力量的同时,也必定要承担后果。

这些“活着”的知识不仅会给生灵带来力量,也会在不经意间将人细嚼慢咽,变成爪牙甚至是食粮。

结合野狗道人异化的前车之鉴和道书上的只字片语。

王远觉得凡是能修行【道法】的生灵:术士、妖、精、鬼、怪……,一旦因为违反戒律禁忌或者遭受重创,就有可能堕魔异化成吃人的【诡异】。

原则上:“知识”会吸引相近的“知识”不断聚合,进而诞生出新的“知识”,知道的越多,境界越高,越容易遭遇不幸。

至于“知识”最初为什么会活化,凭野狗道人的级别就完全不知道了。

到了现在,王远已经对这种诡异的修行体系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

既不会因为诱人的前途而忽视风险,无知无畏;也不会因为可能的恶果而畏畏缩缩,裹足不前。

“别人能成就尸解仙求得一颗【长生道果】,有《小生死簿》相助的我自然也能。”

王远将目光重新放回眼前的【诡物·人面画皮】身上。

脑海中浮现出了【人面画皮法】的戒律禁忌。

【一、每狩猎一位画灵,都需要在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的前提下,帮他完成心中最深处的执念。】

【二、画皮切换的间隔必须大于六个时辰,过于频繁的切换面具会造成自我认知错乱;

一次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三、人面画皮的基底为‘桃神道’特有的一种人面桃桃衣,唯木命可修】

【诡异】和【诡物】一旦异化,大概率都会保留着原本的部分戒律禁忌。

王远猜测,如果让野狗道人最终变成【诡异】,极有可能会伪装成曾经的受害者,回到他们的家里正常生活。

一旦被人戳破就会暴起杀人。

想想自己熟悉的家人,不知不觉就被一个莫名其妙的诡东西取而代之,还日日夜夜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让人不由起一身鸡皮疙瘩。

而【诡物】这种“活着”的物件,可能比【诡异】稍好,但贸然使用也必然会让使用者承担巨大的风险。

“好在,我还有《小生死簿》。司命生死簿,召将遣阎罗!”

王远心念一动,账面上刚刚攒到419点【阴德】瞬间烧掉了300点。

随即一道清凌凌的神光便从他的眉心飞射出来,将那张面具完全笼罩。

生死轮回,度化仙光!

【诡物·人面画皮】像是炸毛的野猫一样,飞速蠕动着想要躲开这道光芒,却又哪里办得到?

先是有无数个恶毒的声音破口大骂,又一个接一个偃旗息鼓,最后又变成了歌功颂德。

又过了几个呼吸,原本这【诡物】一直低低念诵的《西王圣母授仙桃神变经颂》中忽然插入了一段新的经文:

“……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

福至心灵,王远明白这是来自《小生死簿》的《拔度往生经》。

将这段经文反复念诵了三遍之后。

当啷!

一块金光灿灿的骨头被【人面画皮】吐了出来。

随后这件【诡物】终于彻底安静下来。

外表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变得更加莹润,微微泛着玉质,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在王远的感觉中,它依旧还是活的。

却已经从高高在上的猫主子,变成了一只被完全驯化的忠犬,再也没有了原来的攻击性。

《小生死簿》虽然有个小字,凭着这司职超度、点化的【度化仙光】,却已经颇有几分地府规则代行者的架势。

当然,强制的“点化”实际就是“驯化”。

死掉的是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活下来的是低眉顺眼的斗战胜佛,本质是一样的道理。

“哪天我去冒充个地府判官应该也不成问题。

就是不知道这个世界的阴世到底是什么样子,至少我在‘亡人乡’混了这么久,还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地府的阴差。”

王远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将这张脱胎换骨的面具戴在了自己脸上。

第二十九章 人面画皮,罗刹诡骨

皮肤、血肉沿着王远的脸颊飞速延伸。

与先前野狗道人使用【人面画皮法】时不同,这次变成诡物的面具,未曾连带着王远的衣服一起包裹进去,仅仅贴着肌肤覆盖了他的全身。

王远感觉自己就像是又穿上了一层轻薄的衣物,没有一丝气闷。

随即,王远的耳边有一个个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阳刚或阴柔,或热情或冷漠,或正直或恶毒的嗓音,开始自报家门:

曲明达、岳绍、韩高、赵仕、崔通、朱五六……

金玲、沈梅、高二娘、孙四娘、徐招娣、二丫……

一张张半透明的虚幻面孔也浮现在王远的灵觉中,围着他环成一圈。

他们正是那一个个声音的主人,也是曾经被野狗道人捕杀练法的“画灵”。

王远一眼扫过,“画灵”共计二十四人,全都面色木然,静静等着他翻牌。

心中暗忖,应该是因为【度化仙光】的作用,洗掉了这些“画灵”浑身的怨念戾气。

否则这个时候自己看到的八成是各种狰狞恐怖的凶恶死相了。

他对【诡物】的猎奇画风向来十分有信心。

此刻,被仙光度化之后,这【诡物·人面画皮】似乎成为了《小生死簿》和王远的附属物,“生平”也被志述收录。

毕竟这也是一件有生命的“活物”啊。

姓名:人面画皮

生平:材料为人面桃的桃衣和人类脸皮、灵魂,因野狗道人的【人面画皮法】而生,后经簿主乙王远改造成为【诡物】。

共杀生害命二十四人。

戒律禁忌:

【一、使用‘人面画皮’时,不得违背对应的性格标签。

每个画灵的标签为三到五个不等,是灵魂最深处的执念和特质,即使死亡也不会消退,其他随意。

倚之可以完全伪装成对应的人物,借用对方的能力,遮掩自身的命数,就算精通术数之道的术士都算不出来。

若性格标签表演到位,还有一定可能将对方的能力化为己用。】

【二、因已经度化洗练,一天内可以多次切换,但视本身道行,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一次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三天,超过三天会与自己的脸皮渐渐长在一起,再也难分彼此。】

【三、可以继续狩猎画灵,覆其面夺其魂。

但不能如原始的二十四“画灵”般永久拘禁,拘禁时间视对方‘阴德’而定,恶贯满盈者最长只能拘禁一年。

若夺良善之人脸皮、魂魄,则扣除簿主对应阴德,当阴德为负,即为债业。】

显而易见,《小生死簿》虽然来历成迷,却一直都在鼓励王远这个簿主积累【阴德】做一个好人。

而且并不强制,只要你能承受得起为恶的代价就可以。

“这种模式就让人很舒服,有一点我是主,簿是仆的感觉了。”

王远心中一动,二十四张面孔中一个自报姓名叫韩高的“画灵”,顿时往他的身上一冲。

体表那一层还未定型的水样皮肤,立刻为面部为中心一阵波动,眨眼之间就让王远变成了另外一副样子。

容貌清秀,面色粉白,四肢纤细,还生着一双水灵灵的桃花眼。

明明是个男子的模样,偏偏却有三分细柳无骨的柔弱姿态。

“嘶!”

紧接着王远猛地感觉身子一虚,立马回头望向房间中的琉璃镜。

发现现在的自己在表面的皮相之下,竟然还透着几分长期纵欲过度的青白。

他的心里忽然有些不详的预感。

果不其然,随着选定身份,韩高的记忆也像是走马观花一样浮现在王远的面前。

青年的出身倒还算不错,是一位江南盐商家的庶子。

只是这位仁兄没有权利继承家业,又吃不了读书习武的苦,只能拿着家里按月给的例钱混迹烟花柳巷。

在富庶的江南之地。

越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越是晒不得太阳,迈不动脚步,越是爱穿妇人的艳丽衣裳,出门时头上必定要插上一支鲜花。

哪怕是说话的声音稍微阳刚一些,都会被圈子里的其他公子哥儿看不起。

这位韩公子自然也是其中一员。

如果只是如此倒也罢了,这位韩公子却还有一个外号:“弱柳公子”。

当其他公子哥都以涂脂抹粉为荣,出门穿着或红或粉的妖艳衣衫,身边再跟上一个白净俊俏的小书童附庸风雅时。

这“弱柳公子”则更进一步,身后常年跟着的不是什么俊俏小书童,而是数位身姿昂扬坚如铁塔般的护院大汉。

再看这位韩公子的性格标签有四:孱弱、多愁善感、好华服、以及好……“满身大汉”。

王远像是被蝎子蛰了一下,飞速解除了这张面具。

浑身的鸡皮疙瘩依旧止不住地冒出来。

上一篇:家父汉高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