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道果 第251章

作者:北海牧鲸

想起自己还是对方道侣的两人,终于开始尝试修行那一门《地阙金书》中记载的【阴阳通明法】。

正是那种既可以让道侣进步神速,修行体验也妙不可言的高明法门。

道行更低的凰妩向着【阴神】境飞速前进,道行更高的王远也将一身道功磨炼地越发圆融,又将那天降的清气消化了不少。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新婚燕尔的两人沉浸在……呃,修行之中,日子倒是过得飞快。

二月初六,修行使我快乐!我有天部道法,还天赋异禀,却依旧如此努力地修行,我要卷死你们!

二月初七,依旧十分快乐!

二月初八,修行固然重要,但是不是应该劳逸结合?政事似乎有些时日没有顾及了的样子。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王小远啊,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二月初九,今日无事,刻苦修行!

二月初十,快乐!

二月十一,快乐……

当然这段时间合籍双修的并不止是他们两个。

分属木德、水德的青妍和龙韶,得到了【清浊龙珠】这等世间一等一的地粹之宝后,便开始共同以【天一青苍法】祭炼。

这一对道侣准备依靠同属一源的道法,水木相生,将之练成共同的【本命法宝】。

当她们一人给那龙珠渡了一口自身的龙气之后,龙珠也变得越发像是一颗神龙的眼睛。

【独眼石人】本就是浊河灾厄面的化身,再加上两条黄篆真龙的龙气祭炼。

顿时将这【清浊龙珠】练成了一件极为难得的【气运之宝】。

凝聚着一部分属于浊河的权柄,除了可以携带洪水之力砸人之外,还可以用来定河、定气运。

能够有限度地干涉浊河的灾厄到底是提前还是延后爆发。

比如说原来的时候,浊河水患无情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敕命八河总督,驱雷擎电,明朝施雨长安城,辰时布雨,巳时动雷,午时下雨,未时停收。共施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绝对不可能有任何延误。

但现在有了【清浊龙珠】镇压,却可以打个商量。

人为地憋上一憋,稍微向前调整,或者延后一段时间,配合她们对浊河上下游的信仰统治,已经有了那么些浊河水神的样子。

若是将来能夺走剩下的所有龙珠,她们两个恐怕能篡夺【独眼石人】的权柄,让这浊河彻底水旱由人。

从根源上消灭【独眼石人】存在的根基。

当然既然最后的龙珠在她们这里,那青篆诡仙自然也会念念不忘。

此时登州府有王远和周景焕的治理,举头三尺有神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心向背。

境内“龙气法禁”的强度几乎快要超过大炎全胜之时。

【独眼石人】的本体要是敢来这里,恐怕大概率会有来无回。

而且周景焕早已经发出诏令,借助云和县、宁海州的航运优势,重金求购海外良种,特别是王远所说的番薯、洋芋。

加上有最擅长和水木打交道的青妍、龙韶。

两人在王远提供的《农作物改良指南》启发下。

开始召集人手,不以有可能失控的道法去干涉,而是纯以人力改良农作物,准备永久做大登州府的“馅饼”。

有了高产作物之后,让人口翻个三四倍就跟玩一样。

恐怕用不了多久,本地“龙气法禁”的浓度便会突破历朝历代的极值。

这也正合巨门星君徐振之给周景焕这条水德蛟龙的建议。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三说的是“惕龙”,“惕”就是警惕的意思。

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也可以说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谨小慎微不乱出头,默默积蓄力量。

静待天时,九四:或跃在渊。

王远也乐见其成,这位【九兵】的巨门星君越热心,说明【大司命】一系对大舅哥就越看重。

将来自己这一方重整天下的可能性就越大。

匆匆忙忙又是半月过去。

就在凰妩即将突破【阴神】境的时候,王远忽然收到了徐振之的通知,前往【九兵】入伙的日子终于到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蓬玄洞天,杂交先驱

岱州,东岳太山。

乾封县北,猴枣集。

呜呜呜……

郁郁葱葱的柿子林中,随着一阵刺骨的阴风旋起,半空中陡然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小点。

这小点在来自三途河“哗啦啦”的水声中迅速膨胀,眨眼之间便化作一扇檐角漆黑,铜铃斑驳的【鬼门关】。

关门洞开,依旧作旅人打扮的徐振之跨步而出,看着熟悉的景色感叹了一句:

“王老弟,我们到了,就是这里。

老徐我常年四处奔波,却是有些日子没有回来过了。”

身后【鬼门关】重新收缩化作一位身材高大的黑衫少年,正是开启【沉渊法身】方便赶路的王远。

他有些好奇地环视四周,除了不远处有个规模不大的小镇子之外,目之所及全都是高大的柿子树。

柿子林一直延伸到太山之上。

“徐老哥,这【九兵】的本山道观不应该是在太山山巅吗?这里似乎才刚到太山山脚吧。”

要说这里有什么特别,便是在两人面前有一座用青砖青瓦垒砌而成的神龛。

神龛面前摆放着未曾燃尽的香烛,一片青烟缭绕,弥漫着些许香火之气。

神龛后面则伫立着一株巨大的柿子树。

树高起码有八九层楼,主干粗壮如同铁柱,需两人一起上阵才能勉强合抱。

神奇的是,现在明明只是二月份,但这棵树上却已经结满了果子。

挂满柿子的枝丫压得极低,只需抬抬手就能够到。

与此同时,上层的枝丫中还有花、有叶,果子也有大,有小,有青,有红。

在这一棵柿子树上仿佛集中了一年四季。

树上被挂满了红绸,配上枝丫间那些红红绿绿的柿子、缭绕的香火,像是着火了一样,看起来十分壮观。

“这位是本地的地祇——史太公,因生前有大功于本乡,死后魂魄附身于这棵大柿子树上,被乡民供奉为了地祇。

他也是【九兵】本山道观的守门人,整片柿子林都是他的耳目,本领非凡。”

王远定睛观瞧,果然见到这棵柿子树上有一片湛然的黄色神光光耀数丈。

纯粹走地祇之道的修行者跟术士一样,红敕、黄敕、青敕、紫敕,分别对应术士的四重境界。

不愧是【九兵】,就连一位守门人竟然都是黄敕之神。

徐振之也大略为王远说明了史太公的来历。

以后可能需要经常往来,对新单位的看门老大爷多了解一些总没有坏处。

这里之所以叫“猴枣集”,是因为很早之前此处遍地生长的都是野生的猴枣。

虽也属于柿科,但果实很小味道酸涩,没有什么大用。

恰逢在外面干了一辈子县令的史太公致仕返乡。

见乡人晚辈生活困苦,没有多少谋生的营生,便从【九兵】的一位前辈手中求来了以猴枣做砧木嫁接柿树之法。

而后数年本地的柿树果然大丰收。

柿子干可以作为辅粮,可以熬糖、晒醋、酿酒、还可以提炼柿漆。

不仅活民无数,兼且获利不菲,乡人无不崇敬此老。

最重要的是,柿树一年种,百年收,树龄可达300年,周边山林遍植柿树后,也造福于子孙后代。

王远暗自点头,跟着徐振之给史太公上了一炷香。

从这猴枣集身上便看得出来,【九兵】显然一直都在研究粮食的增产之策。

王远的计划还停留在纸面上,【九兵】却早就不知道已经实践了多少年。

若是能研究出可以大幅增产的主粮,定然能让赤县神州的“龙气法禁”强度提升数倍。

说不定就会成为赤县神州转守为攻的契机!

正当王远还在沉思中的时候,徐振之已经围绕着那棵巨大的柿子树,左转三圈,右转了三圈,然后大喊一声:

“开!”

柿子树粗壮的树干中顿时凭空跳出一道白玉门户。

徐振之拉着王远走进大门。

玉色光华闪过之后,两人眼前已经是一片浩渺的云海,远处青山隐隐好似一座座悬空的仙山。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

千株老柏,带雨满山青染染。万节修篁,含烟一径色苍苍。时闻仙鹤唳,每见瑞鸾翔。细观灵福地,果乃胜天堂。

看到如此盛景,王远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天宫。

如愿以偿地在王远脸上看到了惊容,徐振之哈哈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如何?这便是三十六洞天中排名前三的东岳太山洞,自成天地,周回一千里,又名:蓬玄洞天。

也是整个天下一等一的宝地。”

王远自然知道天地间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乃天地灵机结穴之所,芥子须弥自成天地。

所谓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

他曾经亲眼见过七十二福地中的北邙山福地。

在被伊厉王祸害过之后,与此等在洞天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东岳太山洞相比,差距却是不可以道里计。

这才是真正的仙家宝地。

等王远重新回过神来的时候。

却发现有两个面色青红,大袖高帽做古人打扮的年轻人,早已经等候多时,拱手之后对他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从这里下山之后便是‘洞天农事研究院’的地界。

雷师叔最近又研发了不少新的农作物,未免误伤,便由我们林檎兄弟为两位道友引路。”

“农作物?误伤?”

正当王远还在为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疑惑时。

徐振之已经像猴子一样窜到了两人的身边,连声催促道:

“快快快,快带我们离开这里!别让我见到雷鸣远那厮!”

虽然不清楚徐振之这样一位黄篆法师为什么会紧张成这样,王远也没有特立独行,立刻紧紧跟上。

边走边听徐振之的介绍,王远也大略搞明白了“农事研究院”是怎么个情况。

用道法改造世界,也需要借助“天灵之炁”才能显法,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污染,只是污染源变成了术士自己而已。

从真气开始,到法师的法力,境界越高,这种污染也就越强。

故而道法对农作物施加的影响会一直残留下去,早晚会影响食用者。

上一篇:家父汉高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