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道果 第5章

作者:北海牧鲸

他此生一落地就有完整记忆,完全不记得这十五年来干过什么好事,竟然在击杀【诡异】之前,就莫名其妙攒下了七百余阴德。

不然只靠着毙杀【诡异】所得,根本换不来这一点气运。

此时,对面两人被【白虎持势】的一丝虎威吓退,身上的气焰顿时消了三分。

王成脸色一阵青白,却不愿意承认自己会惧怕一个傻子,自我安慰道:

‘看样子这小子是真的被吓疯了,竟敢在我面前装大个。

莫生气,莫生气,我不跟这个半只脚已经踩在棺材里的痴傻儿一般见识。’

羞恼之余,却也记得要以族长的任务为重,于是果断降低姿态躬身对王远赔笑道:

“是是,您说的是。

十三叔,您快跟我们走吧?不能耽误了正事啊。

等从北邙山回来,我带你去吃王记包子铺的羊肉汤包可好?”

宗族里面八十老翁叫稚童爷爷的情况都比比皆是,王成并不介意被王远占点便宜,只想赶快把这傻子诓到北邙山上去。

王远心思电转。

如果在意识苏醒之前,被美食诱惑,他说不定稀里糊涂地就跟着去了。

现在哪里还会吃这一套?

正要寻思个合适的借口把这两人搪塞过去,创造机会先突破“整劲”再说。

“我……”

就在这时,王远耳朵一动,似乎从近在咫尺的破败小院中听到了什么。

下一刻。

他忽然暴起,一把薅住王成的衣襟,唾沫星子都喷到了他的脸上:

“昨天你让我去扮‘尸’的时候,还说等回来就请我吃洛阳城的糖人,我的糖人呢?

王小六,你小子老是骗我,根本不是好人。

哼,我这就回家告诉我爷爷,让他去你家打你爹的屁股!”

这句话换成村里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但从王远的嘴里说出来。

呜——!

王成他们当即便感觉后颈似乎有一阵阴风忽然刮过,让两人狠狠打了个寒战,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这大陵村中,哪个不知道王远是被一众亲族吃了绝户的孤儿。

他是孤儿啊!

两百年一脉单传的长房中,除了眼前这座破落的小院,就连他父母都不在了,家里哪还会有什么爷爷?!

可一个傻子有撒谎的能耐吗?

两人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了那一本,由他们亲手放进祠堂里的《尸账经》,以及必定会被引出来的诡东西。

他们头皮一阵阵发麻,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的生杀予夺的嚣张气焰。

在这个道法显圣的世界上,不信鬼和傻大胆的人早就已经死光了。

‘妈的,这傻子昨晚在祠堂里到底看到了什么啊?他疯了,我也要疯了!

等干完这一趟差事,非得去洛阳城的翠屏楼、红袖招,让那些身娇体柔的姐儿洗洗晦气不可。’

这个时候,王远已经趁机转身推开了自家小院的院门。

两人看着那间雨天中黑漆漆的卧房,虽然听不到里面有丝毫人声,但一层白毛细汗却从背后唰地冒了出来。

双腿像是灌了铅一样,眼睁睁看着王远走进了小院。

大门重新闭合,原地只留下一句:

“王小六,明天带着双份的羊肉汤包和糖人,用滑竿抬你家十三叔上山,不然我死也不去。”

为了争取时间,王远没有断然拒绝他们,而是给双方都留下余地,不至于让这两个帮凶直接狗急跳墙。

嘭!

两人看着那扇斑驳老旧的院门,谁也没有那个勇气再去推开。

他们似惧似恨地咬了咬牙跺了跺脚,终究还是转身离去。

嘴里还不忘骂骂咧咧地给自己壮胆:

“这小子果然是个痴傻的,不仅疯了还发了癔症,我们……明天再来。

到时多叫着几个人。”

“对对,不过是个傻子的癔症……”

然而。

他们前脚刚走,门后就隐约传出一个虽然苍老却十分慈和的声音:

“咳咳……阿远回来了?给你留了早饭,在锅里不要忘了吃。”

第五章 道兵

倚在门边确认两人是否离去的王远,听到这个声音心中立刻一暖。

前世自己小时候就是和爷爷相依为命,可等到自己长大能回报他的时候,他却已经不在了。

但在这个平行世界的自己这里,虽然处境艰难了些,爷爷却一直都在。

即使他行事有些怪异,只有在阴沉沉的雨天才会回家,平时根本找不到影子,也从不会现身人前,王远依旧感到十分满足。

人还在,就已经很好了。

冲着依旧黑漆漆一片,看不出丝毫人气的主卧房应了一声:

“知道了,爷爷!我还有事,待会儿再吃,您不用管我。”

同时心里暗下决心,等自己跳出这处处透着邪性的死局,找机会给王云虎一个报应,就带着爷爷一起离开这个鬼地方。

对正常人来说想在别人眼皮子底下逃跑很难,但对自己来说却要容易很多。

毕竟,又有谁会对一个“傻子”有戒心呢?

这时,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微晦暗:

“几年前我在无意中听到那些族人对我的态度后,我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料到会这么凶险。

爷爷却说要想这辈子平平安安,就一定要在大陵村住满十五年。

期间哪怕再苦再难,都不能远离。最远不能离开北邙山脉,最多不能一次性离开村子三天。

现在距离我十五岁生日还有最后一个月,跟那位‘伊厉王’的两百年大祭正好是同一天,希望能顺利熬过去吧。”

进到自己东厢的小屋里,换下早就湿透的【道将】官服,从枕头底下取出一本跟祭台上一模一样的《武经三十六书·卷八》。

按捺住体内不断翻涌壮大的气血,将其中要诀从头到尾再确认一遍。

“若非那一点气运加身,说不定这个时候已经生死难料。

可无论《小生死簿》再怎么神奇,在阴德不足难以产生质变的当下,个人的武力才是根本。

我现在能依仗的只有这【道传兵法】了。”

此世道法显圣,普通兵卒在战场上几乎毫无用处。

自古以来无论是王朝沙场争雄,还是道派战争伐山破庙,依靠的主力从来都是掌握着各种强大兵法的【道兵】、【道将】。

两百余年前,本朝大炎太祖皇帝夺得天下之后,收编各家修行门派的【道传兵法】,汇成一部《武经三十六书》。

继而编练出了威震天下的“大炎道兵三十六营”!

大陵王氏的祖先王虎臣,当年便是出身自三十六营——“白虎锐士”中的一位【道将】。

一生报效朝廷,才有资格为子孙传承下来了这一本《卷八·白虎兵法》。

最高可修至武道第二境【练髓换血】,投身军旅便可入籍正职的【道兵】,现任族长王云虎便是此境高手。

王远反复确定没有疏漏之后,放下兵书。

站出《白虎兵法》用于内炼的虎桩,彻底放开了体内那团压抑已久的热流。

嗡——!

口鼻中呼吸微微,身体中却渐渐有着低沉的雷鸣,以及某种大型猫科动物的呼噜声在不停炸响。

这声音随着呼吸,自整个胸腔而始。

牵动腹部与身体各处的肌肉、筋膜、骨骼配合,遵循着一种奇特的节律,时而绷紧,时而炸开。

让身体内部各处都在震荡不休,好像有亿万柄锻锤在不断锤炼骨髓、血液、脏腑……

又似乎是惊蛰时的春雷,大地回春万物生发,持续激活身体和内腑蕴藏的生机。

就算外行人也看得出来,这少年分明已经将某种极高明的内炼功夫练到了骨子里。

正是各家【道传兵法】中最核心的内炼之法。

“虎啸”、“龙吟”、“鹤唳”、“象鸣”、“蟾震”、“虎豹雷音”都属此列。

配合诡骨、诡皮化作的元气热流,合力催鼓,体内磅礴的生命力持续攀升。

这具还不到十五岁的身体并不算魁梧,但生命勃发气血庞大,让人几乎以为这是一只威猛的老虎!

而且王远惊喜地发现,施展【鬼王临坛印】让那三首鬼神附过体之后。

自己就好像被一位武道宗师手把手教导过一次,各方面都长进不小,搬运气血、催劲用劲,几乎已经化作了本能。

短短一刻钟之后,他的耳边骤然响起一声雷鸣。

轰隆!

早已走过“外壮”、“内壮”两关,原本距离【骨肉外相】大成“整劲”就只有一步之遥的关卡轰然告破。

尾椎炽热如同火炭,脊柱弹抖宛若大龙。

以脊柱为枢,劲力好似流水般轰然贯通,倏忽之间游走全身,举手投足之间便能轻松调动每一寸肌肉、筋膜的力量。

劲力灌注毛发,精神灵敏,有激必应!

皮肉、筋膜、骨骼、五脏六腑……周身器官都奉他为主,自身意识彻底掌握了这具身体。

王远骤然弹身而起,单手稍稍借力便像一只猿猴般轻松跳上了房梁。

狸猫一样翻身向下一扑,便从狭小的窗户中穿窗而出。

神奇的是,明明半开的窗户就连小孩子都得侧着身体才能通过。

他却在刚刚扑到半空时就身体一缩,好像拆掉了全身的骨头一样,轻轻巧巧地穿了过去。

王远无声落地,站在蒙蒙细雨中,摊开双手。

天空落下的雨滴在触及皮肤的瞬间便被弹抖而起的皮膜击中,轰然炸开,不一会儿便有一片白雾缭绕身周,几如神人。

闭目感应着自身的变化,良久之后他才轻舒一口气:

“【骨肉外相】大成,虽然放在外面连【道兵】的标准都达不到,但走到这一步已经不再是庄稼把式。

登堂入室,精力充沛,以一敌十。

哪怕是对上训练不缀,刀甲俱全的一什精兵也能悍然杀之,算是初步拥有了掌握自身命运的本钱。”

那种因为朝不保夕而带来的惶恐不安,悄悄消去小半,甚至脑海中也好像去除掉一片迷雾,一下子清明了不少。

他这才确信自己终于把握住了那一点【气运】创造的生机。

如果没有那一点【气运】影响,说不定刚刚就会被王成两人给直接捉回去,再也无力翻身。

但单纯的【气运】只是浮萍,必须与相应的力量或者资源结合,才有可能真正创造奇迹。

“也许这就是自助者天助的道理。

哪怕天生命格极贵,如果自己不争气,气运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

就跟前世那些站在风口上的猪一样。

虽然命好赶上风口,但是如果不趁着短时间内的大运,充实本身的实力,终究会有重新跌下来的那一天。

上一篇:家父汉高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