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道果 第572章

作者:北海牧鲸

《效律》、《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徭律》、《司空律》、《军爵律》……

共计一百八十七条律法,几乎布满了整个天空。

金光灿灿,霸道无情,字字皆大如车轮,整齐划一,散发着好似军阵般不可动摇的铁血杀气!

狠狠刺痛了两人的眼睛。

同时也好似一道刀枪剑戟铸造的密闭牢笼,死死封锁住了整个天地,无人能躲,无人能逃。

任是何人进入此间,也要好好体会一把,什么叫做:民心似铁,官法如炉!

嘶!

“这个小千世界的运行规则竟然是……《秦律》?!”

凰妩惊呼声刚起。

他们不远处恰好就有一个和他们一起,从阴山之巅进入皇陵中的黄篆恶鬼轰然落地。

此鬼远远没有他们两个人间绝巅的道行,在这《秦律》面前根本就毫无抵抗之力。

咔嚓!

一柄由律法之力构成的暗金色钩锁,一下子便锁住了他的琵琶骨,随即又融入他的身体消失无踪。

这恶鬼身上的气息顿时大降,竟然一下子就从黄篆跌落回了赤篆术士。

王远的脸色不由一变:

“这祖龙皇陵明明是主动邀人下墓,却对我等盗墓……咳,外来者如此的不友好。

还真是大秦严刑峻法的风格。”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就像仙天、内景天地、诡境……一样,一方天地运行自有规则。

但这祖龙皇陵根本就懒得对他们说明情况,一上来便直接按着脖子暴力压服。

简直比诡境都要不讲道理。

秦律之霸道、冷酷,可见一斑!

两人眼睁睁看着,在那恶鬼之后,接连又有几个来自阴山鬼国的鬼物落到他们附近,被钩锁加身。

一身道法无论是何等层次,全都被强行压制了一个大境界。

就连肉身的兵法气血,也被律法锁住,运转不灵,境界同样掉落。

大概是双方僵持的时间实在有些太久。

两人头顶的那一大片《秦律》,此时也不情不愿地悄然一变,现出八个大字。

——法家天下,天规地矩!

明明白白地说明了在这一座小世界中需要遵循的规则。

必须守法!

看到这几个字,王远和凰妩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接受律法约束,就要自始至终都背着一座大山行动了。

而且等法力耗尽,后果只会比现在更惨。

终于十分默契地一起收回法力和【彼岸三界】,让头顶的《秦律》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王远的道行一下子被压制到了黄篆【地粹】境,凰妩则回到了黄篆【法身】境。

再也没有了那种一念则山河变色的伟力。

但王远心中有底,给了凰妩一个放心的眼神。

有道是“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拳头够大,一切好说。

这《秦律》虽强,但只要自己调集所有援兵的力量全力爆发。

在短时间内挣脱这官法如炉,发挥出全部的力量应该不成问题。

但他也暂时熄了将其他人手全都放出来的打算,准备走一步看一步。

大概王远和凰妩就是陵墓中最后被规则压制住的外来者。

随着他们接受《秦律》约束,一道好像太监一样的阴冷嗓音,顿时响彻在所有外来者的心底。

“始皇帝有旨,军功赏爵万世不易。

按斩首之数,分封二十级爵位: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

战后按爵封赏,爵位最低之百人诛灭,钦此!”

一时之间,散落到这“山河社稷图”中的所有外来者,全都不禁脸色大变。

“竟是要让我们自相残杀换取墓中宝物?!”

“爵位低的不仅没有赏赐,还要被处死?秦律如此苛刻?”

就算原本靠近到一起的同伴,也开始互相提防,生怕自己的人头变成了别人的爵位功勋。

敢下祖龙皇陵的都不是无名之辈。

所有人都知道,当年大秦之所以能够横扫六国,最重要的依仗便是严格执行的“军功赏爵制度”。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正是这种赏罚制度,让所有秦国人都可以通过战功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社会活力空前高涨。

人民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进而造就了大秦无敌于天下的“虎狼之师”。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

能得甲首(军官)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

百将(管一百人的军官)、屯长(管五人的军官)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杀敌不能小于损失),赐爵一级。

高级将军必须要达到‘攻城战役斩首八千,野战斩首两千’的标准,达不到被罚,达到有赏……”

当然,大秦帝国成也军功赏爵,败也军功赏爵。

除了历史帷幕中的黑手使坏外,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军事力量的崩溃。

当社会整体向上,六国有大片土地等着他们去夺取的时候,制度完全没有问题,一切缺陷都会被掩盖。

可当秦国实现大一统之后,再也没有足够的柴薪,供应这样一台恐怖的战争机器继续运转。

军事制度难以维系,国家也轰然崩解。

这一道诏书,分明便是要让他们这些盗墓贼自相残杀。

只要不想变成爵位最末的那一百人,杀也得杀,不杀也得杀。

王远看向这“山河社稷图”深处,目光灼灼。

“此行本来就没想让阴世的那些邻居们能全须全尾地活着回去,既然《秦律》规则如此,正好把他们一网打尽。

战后按爵赏赐,其他的宝贝虽好,对我们来说却可有可无。

无论那位始皇帝陛下用两千年时间布下这个大局,最终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墓中的【随侯珠】我们志在必得!”

炳灵公既然要给王远送礼,自然早已将自己知道的秘辛对他和盘托出。

在这座祖龙皇陵中,最珍贵的宝物其实并非据说蕴藏着无边伟力,能横扫六国的【太阿剑】。

而是与【和氏璧】,也就是如今【传国玉玺】并称“随和之宝”的【随侯珠】。

据说春秋时随国有一处“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断,看其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立即能活动。

一年以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

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称【灵蛇珠】、【明月珠】。

实际上那献珠的不是蛇,而是龙。

【随侯珠】便是赤县神州龙脉吐出的一颗【祖龙珠】!

所谓“珠联璧合”指的便是这一珠一壁,两者合一,必有奇能。

要知道神州龙气以深埋阴司的【禹铸九鼎】为根本。

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传国玉玺】,负责镇压人间国运。

在一千八百年的时间中,经历大大小小十八朝,100多位帝王之手的龙气洗练,早已成就人道至宝。

而【随侯珠】则有着调和龙气文武火候之功。

可以重新划定龙气经纬,改易天规地矩,乃是绝对不会逊色于【传国玉玺】丝毫的人道至宝!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而是被葬在了墓穴中。

在当前的龙气体系下。

龙气霸道至极,失之怀柔,排斥一切神通道法。

无论是归于城隍体系的王侯将相,还是真龙帝王,最后的下场都堪称凄惨,无非是几鼎烹的问题。

如今随着“人道洪流”铺开,龙气总量和国运持续上升,想要真正控制“龙气法禁”,让人道升格,非此珠不可。

若是谋划得当。

只要有人登基皇帝,立刻堪比一尊地上【尸解仙】,口含天宪,万法无拘,一言诛不臣,威压四海,无敌天下!

哪里还会像当初的周温睿一样,竟然会被薛介溪在皇宫中算计致死?

即使有人起了刺王杀驾的念头,都会在第一时间知晓。

配合【阴天子】的权能,有很大可能帮助小舅子在死后摆脱九鼎烹的悲惨结局。

甚至让依赖人心愿力而成就的【兵圣】,打破天人极限成就比肩紫篆的【人仙】,也未必完全没有可能。

当然,【随侯珠】可以治天下,【太阿剑】可以打天下。

要是有机会,王老爷一点也不介意勉为其难的……全都要!

第五百九十五章 永不毁沦,玄穹上帝!

皇陵出世的时候本就是在日暮时分,在阴阳二界众人下墓之后,小千世界中很快便夜色低垂。

某一座人烟稠密的城池中,沿河一线红灯高挂,花船巡游。

窗前、栏边,莺歌燕语,花娇脂香。

此间的建筑、衣着、人文等等,竟然都与外界完全同步。

好似赤县神州【人道洪流】的每一次变迁,都有一条分支流经了这里,一次次修正了这墓中世界的模样。

明显是在大墓封闭之前就做好了某种筹划,并没有完全与世隔绝。

唯一与外界不同的是。

每一座青楼或者花船的门脸上,都挂着一枚写着金色篆字的王令木牌,代表着它们的官办身份。

这墓中的大秦,没有任何一家私营青楼。

许多只穿着肚兜、亵衣,外罩一件薄纱衣的妙龄少女倚窗而笑,对行人挥舞着手绢。

“咯咯咯,郎君来玩儿啊!”

“周郎你怎么才来呀?让奴儿等的好是心焦!”

“……”

冶容多姿,芳香盈路,让一个个面色古板的路人,身不由己地就走进去,誓要好好批判这等伤风败俗的恶行。

好好批判!

“香,实在是太香了!”

两个浑身散发着阵阵阴冷鬼气的和尚,站在楼前,不停耸动着鼻尖,闻着那让人沉醉的肉香,几乎挪不动脚步。

天可怜见,阴司有铁律,无诏阴阳不得相干。

他们自从坠入阴世成为脱离轮回的鬼民后,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见过这等鲜活的肉体了。

上一篇:家父汉高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