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08章

作者:寂寞剑客

“是,儿媳谨记父皇教诲。”康曦肃然道,“当事事以皇家利益为先。”

康百万低着头,心下也是凛然,心说这个国舅真没那么好当,今后需更加谨慎,要不然天晓得哪里就惹恼了圣上。

崇祯沉吟片刻后又说:“另外朕还要你单独为边镇将士开设一项服务,就是小额定点汇兑及书信邮递业务,简单说就是替边镇将士将小额银两汇回家中,同时将他们家人的书信以及礼物捎回边镇交与边军,当然这是有偿服务。”

“是。”康曦恭声问道,“还请父皇给个期限。”

“朕没有期限。”崇祯一摆手说,“但越快越好。”

“是,儿媳已经记下了。”康曦道,“儿媳一定尽快。”

崇祯目光又转向朱慈烺,笑着说道:“烺儿,你就先别北上了,等太子妃筹办好了大明皇家银子南京总行,北上徐州筹办徐州分行之时,你再跟着北上吧。”

对于朱慈烺这个皇太子,崇祯还是很满意的,晚几天北上也没什么。

反正十月之前建奴大军不可能南下,这三个月就当是给太子的蜜月。

朱慈烺嘴巴嗫嚅了两下,最后对朱慈炯说道:“三弟,我不在的时候……”

但是话说一半,朱慈烺便停住不说,朱慈炯也是没好气的说道:“哥,我才十三岁,你就让我照顾父皇哪?父皇照顾我差不多。”

崇祯和朱慈烺听到这话都是哈哈大笑。

几个月的相处,父子之间已经极为融洽。

侍立在侧的王承恩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康百万父女却是暗暗纳罕,心说圣上对太子和定王为何如此亲昵?不是说天家没有亲情么?

趁着这个机会,康百万小心翼翼的问道:“圣上,臣能否开办银号?”

“亲家你也想开办银号?”崇祯笑吟吟的看着康百万,就在康百万快要承受不住压力放弃时,崇祯又说道,“可以的,不过现在不行。”

康百万闻言不由松了口气,心说刚才就多此一问。

崇祯却又说道:“等太子妃将大明皇家银号办起来,完善好了规矩,朕会允许民间的缙绅商贾也开办银号,朕也明白,只是大明皇家银号一家,是顾不过来的,只有银号业的百花齐放,才能促进大明百业繁荣。”

产业发展除了军工业带动,还得有资本的加持才行。

而大明银号业,就是给各行各业提供资本的原动力。

这就是崇祯替大明工业准备的两条腿,一是军工业的带动,二就是银号业加持,崇祯相信有这两条腿走路,大明的各行各业一定能迎来大发展。

虽然是穿越者,但是崇祯能做的好像也只有这些了。

……

又说了一会话,马鸣騄领着一个鹰钩鼻红皮肤的夷人进来。

马鸣騄先朝崇祯行过大礼,又笑着说:“圣上,也是巧了,臣回内府务时这个红番正好又来投帖,所以才这么快找来。”

“纠正一下,我不是红番,我是葡萄牙人,我叫卜弥格。”夷人有些不高兴了,以略显生硬的汉语说道。

“行了行了,不过就是个叫法而已。”马鸣騄撇了一下嘴,又说道,“这位就是我们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还不快行礼?”

“噢,上帝,真是对不起,我不是有意怠慢。”

卜弥加闻言吃了一惊,赶紧按中式礼仪跪倒在地向崇祯大礼参拜。

这个时期的欧洲人对大明朝还是十分谦恭的,让跪拜就虔诚跪拜。

“葡萄牙王国澳门教区神父卜弥加,奉巴米多主教以及施罗保总督之命,前来觐见大明皇帝陛下,并请续签通商协定。”

这下,又回到崇祯的知识领域之内。

崇祯记住的工科知识不多,历史知识却不少。

比如说这个时候的萄萄牙,日子就很不好过。

萄萄牙在锡兰、马六甲的殖民地都被人抢走,商路都快要断绝了。

崇祯笑着问道:“卜弥加,最近几年你们萄萄牙人的日子不好过吧?”

卜弥加内心里微微一凛,脸上却不动声色道:“皇帝陛下为何会这么认为?”

“很简单啊。”崇祯笑道,“荷兰人正在疯狂的抢夺你们的殖民地,西班牙人现在也不待见你们葡萄牙人,现在澳门与马六甲、锡兰的商路几乎被荷兰所切断,所以施罗保才会派你来试探我们大明,看看大明是不是有意废除与萄萄牙澳门的商贸协定,转而与荷兰签订新的商贸协定,是吧?”

卜弥加便再不敢正视崇祯的眼睛。

因为他担心会被崇祯窥破他想法。

“我不知道皇帝陛下为何这么说?但我想说的是,澳门与马六甲、锡兰乃至萄萄牙本土的商路畅通无阻,大明帝国若废除与澳门的商贸协定,损失最大的还是大明,当然,我们澳门一样会有损失,而且损失也不会小。”

第一百三十九章 难以拒绝的条件

“行了,朕也不跟你玩这些虚的了,还是开门见山吧。”

崇祯道:“续签商贸协定这没问题,但是朕有两个条件。”

“皇帝陛下请示下。”卜弥加闻言,神情下意识的一紧。

以他跟明朝人这些年打交道的经验,这两个条件恐怕会非常的苛刻。

崇祯想了想,说道:“澳门必须从卜加劳炮厂抽调二十位枪炮工程师替大明服务,而且这二十位枪炮工程师必须得是最优秀的。”

“这没问题。”卜弥加点点头又问道,“另外一个条件呢?”

崇祯又说道:“朕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葡萄牙王国的澳门守军必须派遣十位最优秀的炮兵射击教官替大明服役。”

卜弥加的内心已经在狂喜,就这条件?

不过表面上仍旧不动声色:“皇帝陛下给支薪水吗?”

崇祯看出卜弥加的小把戏,但懒得计较:“那当然,月薪2两!上战场三倍!”

“噢,上帝!”卜弥加这下再装不下去了,忍不住在胸口起起十字,“我想那些枪炮工程师还有炮兵射击教官一定会无限赞美皇帝陛下您的慷慨。”

崇祯呵呵一笑说:“卜弥加神父,你如果没意见的话那就续签协议?”

“噢,我没意见。”卜弥加欣然点头,“澳门无限欢迎与大明朝续签商贸协议,同时也非常乐意与大明朝展开合个方面的精诚合作。”

崇祯吩咐王承恩:“王大伴,你派人去礼部给卜弥加要一封公函,再让水师游击郑彩派遣三艘鸟船护送卜弥加返回澳门,接到萄萄牙炮兵教官之后即刻北上,直接走海路从黄河前往徐州,枪炮工程师就让他们自己走陆路北上!”

“是。”王承恩应一声,安排小太监前往礼部。

崇祯又笑着问卜弥加道:“卜弥加你学过数学吗?”

“当然。”卜弥加点头道,“数学、天文、物理、医学及绘画等等,是我们每一位修士的必修课,如果不能考出好成绩,是没有资格从修士晋升为一名神父的,噢,对了,说到绘画我还画了一幅献俘阙下的素描。”

一边说,一边从挎包里取出一幅素描画。

崇祯接过画一看,画的是那天的献俘阙下仪式,画工确实很精湛。

然并卵,素描画画得再好,对大明也没有鸟用,只有数学、天文、地理、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知识对于大明朝才有用。

大明朝最缺的也是这些自然科学的知识。

当下崇祯又问道:“你刚才说你学过物理,那你听说过伽利略吗?”

“上帝,噢上帝。”卜弥加吃惊的反问道,“皇帝陛下竟然也听说过伽利略?”

“当然。”崇祯哂然一笑说,“你不要忘了,我们大明朝的钦天监正汤若望,就是科隆人。”

“噢对,真该死。”卜弥加不好意思的道,“我居然把这个给忘了。”

崇祯笑了笑又问:“你既然也知道伽利略,而且学过物理,那么能否跟朕详细的讲述一下伽利略在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

“伽利略在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

卜弥加闻言便立刻愣在那里,有这回事吗?

看到这,崇祯脸色便垮下来,得,这就个二把刀。

所谓的天文、地理、医学、数学及绘画全科必修,不过就是学了点皮毛,不过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要是欧洲出来的随便一个传教士都是全学科精通,那才叫有鬼,全学科精通哪有这么容易,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崇祯只能换个话题,问道:“你有认识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化学家吗?当然,我说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还有化学家,指的是跟伽利略差不多的名家,从你们教会神学院毕业的像你这样的神父和修士就不必跟朕提了。”

“咳咳。”卜弥加有些尴尬的笑笑,随即又说道,“皇帝陛下,像伽利略这样的名家我是真的不认识,不过我有个好朋友认识很多当代名家,我可以给他写一封书信,让他将皇帝陛下您的旨意转达给那些个名家。”

顿了顿,卜弥加接着问道:“不过,皇帝陛下问及这些名家是为了什么?是想要邀请这些名家到大明来讲学并且传播科学知识?”

“是的。”崇祯欣然点头道,“你告诉你的朋友,就说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非常热爱自然科学,皇帝陛下不仅尊重科学家,而且愿意给这些科学家提供最优厚的待遇以及最奢侈的科学研究条件,他们将可以心无旁骛的进行科学研究!”

卜弥加的眼睛亮起来,问道:“能否冒昧问一句,研究条件能有多奢侈?”

崇祯拿手指轻敲桌面,说道:“一年十万两白银以上的经费,外加一千人以上的帝国最高学府的学生跟随他做科学研究!”

“上帝,一年十万两白银经费?!”

卜弥加瞬间脑袋宕机,还有千人以上学生?

上帝啊,这样的条件,有哪个科学家能拒绝得了?

说话间,王承恩已经带着礼部的公函回来,并且交给卜弥加。

崇祯最后说:“卜弥加,只要你从欧罗巴招来跟伽利略一个等级的名家,朕就赏你百两黄金,如果你能招来十个像伽利略那样的名家,朕除了赏赐你千两黄金之外,还会敕封你为伯爵,并且允许你在大明自由传教!”

“皇帝陛下,您说的都是真的?”

卜弥加的脸色瞬间变得一片通红。

不得不承认,崇祯开出的条件真的让人无法拒绝。

黄金一千两加伯爵,这还在其次,最令卜弥加无法拒绝的是,自由传教!

如果真的允许他在大明自由传教,如果让大明的亿万人民都改信基督教,那么他卜弥加就一定会晋升为大明教区的枢机主教!

上帝啊,他有可能当上枢机主教!

想到这,卜弥加就激动得浑身颤抖。

对于卜弥加的反应,崇祯却只是笑笑。

他不会告诉卜弥加,要想在大明自由传教没问题,但是得先对基督教进行改革,第一个是去政治化,就是不能干涉世俗政权,再然后就是去中心化,在大明允许设立主教、大主教以及枢机主教之类职位,但是这些职位只有象征意义,互相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更加不允许实现经济上的依附。

说白了,就是基督教必须向佛教、道教看齐才允许在大明境内自由传教,否则,根本连提都不要提。

但是崇祯并不会告诉卜弥加这些。

崇祯反而笑着说道:“朕可以以上帝的名义立誓,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上帝!”卜弥加刚才还能勉强控制自己的身体,可是听到这句就再控制不住,整个身体真的就开始微微颤抖,甚至连说话的声音也走了调。

“尊敬的皇帝陛下,伟大英明仁慈又光芒普照四海八荒的大明皇帝陛下,我为你的英明决定而感到深深的钦佩!历史将会铭记这伟大的一刻!”卜弥加毫不吝啬的给崇祯送上了一顶顶的高帽,然后拿着礼部的公函兴冲冲的离开了南京。

在登上水师鸟船的第一刻,卜弥加就拿行李箱搁在船舱,将信纸铺在行李箱上,然后拿起鹅毛笔开始给他的朋友写信。

“我最亲爱的朋友,达达尔尼,我此刻正在从大明帝国首都南京去澳门的船上,满怀着无限激动之情给你写信,你一定要仔细阅读我写的每个单词,因为你根本无法想象我在南京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真的是一趟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

……

就在卜弥加搭乘水师战船南下的同一时间,康百万也在媚香楼宴请方文箴、张翰以及詹宁之等几位商界的好友。

媚香楼这次不敢再拒之门外。

现如今康百万已成大明国舅。

【注:皇帝岳父是国丈,太子岳父称国舅】

詹宁之也是有名的徽商之一,从事冶铁业。

之前康百万问崇祯,其实是替詹宁之问的。

“来,我们先敬国舅爷一盅!”方文箴提议道。

“对,我们是应该敬国舅爷!”张翰和詹宁之附和。

“别别别,千万别。”康百万连连摆手,说,“兄弟之间搞这个就生分了,咱们就还是按之前那般相处,不然的话我现在就起身告辞。”

方文箴三人见状便哈哈一笑,又相继落座。

方文箴道:“康兄你交个实底,粮食怎么说?”

之前几天,江南八府一州的缙绅商贾都在卖粮食筹银子,唯独只有他们四个却在全力以赴的吃进粮食,江南缙绅商贾卖出来的粮食倒有一大半被吃他们四个给吃进,现在他们四家能动用的仓储全都用尽,收购囤积的粮食已经超过五百万石!

但是好在,这五百万石粮食都是以八钱每石的低价吃进,又是四家平分,所以资金压力其实不大,但是这么多的粮食囤手里也是个麻烦。

“方兄你放心,粮食没有问题。”康百万说道。

“圣上已经明确说了,我们有多少他就买多少。”

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皇商

方文箴三人忍不住对视一眼。

这么说康百万今晚找他们不是要说粮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