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7章

作者:寂寞剑客

前方突如其来的那支骑兵还没整明白呢,河对岸突然间又冒出伏兵,而且不是一支,而是两支伏兵!

如果按照王家彦的计划进行突围,

则不仅是北上的主力将会一头撞上伏兵,南下的崇祯以及随行的少量精锐也会被东南角的伏兵截住,最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想到这,王家彦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得亏圣上没有听他的,不然就全完了。

然而崇祯的心情也没能好到哪里去。

因为这次完美的突围计划,已经泡汤了。

本来呢,趁着流贼和拱兔部主力在东岸,至少能抢出一个时辰的时间,因为涉水渡河是需要时间的,将士渡河之前必须先脱光衣甲,再把衣甲卷成一团顶在头上,过河之后还要先擦干净身体,再然后穿衣披甲,这都要时间。

要不然,穿着濡湿的衣甲很容易会生病。

当然,如果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刻,也就顾不上生病不生病,直接强渡。

比如说现在,东北角的流贼骑兵和东南角的拱兔部骑兵就顾不上这些,顾不上脱衣卸甲就直接催动战马冲进冰冷的河水中。

所以,现在,突围已然是不可能。

崇祯再次将目光投向前方草原。

他妈的谁啊?坏了朕的突围大计!

……

“哈哈哈,来的还挺及时。”

胡心水却仰天发出了愉快的笑声。

胡国柱伸手一指前方问道:“阿爸,这是咋回事?”

“你不妨猜猜。”胡心水道,“前边发生了什么事?”

“我猜啊。”胡国柱挠了挠头又说道,“我猜不出来。”

胡心水道:“那我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前方的营地分为了三处,而且互相之间的距离都在五百步左右,可见分属三个不同的阵营。”

“就是说,除了明军以及拱兔部落外,还有一支军队。”

“这也是之前我们在雾灵谷中发现的那支军队,我猜应该就是流贼。”

伸手一指白河东岸,又说道:“从装具看,正在渡河的那两支骑兵应该就是流贼以及拱兔部落的伏兵,他们肯定是觉得,今天晚上崇祯会带着明军从东岸突围,所以提前涉水渡河在东岸等着他,结果却被咱们父子给搅和了,哈哈。”

胡国柱向胡心水投来崇拜的目光:“阿爸,你可真厉害。”

“那你就多学着点。”胡心水慈爱的揉了揉胡国柱脑袋。

父子两个说话之间,一千夷丁已经缓缓逼近拱兔部营地。

胡心水并不是想要跟拱兔部开战,只想跟昔日的小伙伴唱一出戏。

这时候,孛日贴赤那已经带着湿漉漉的拱兔部骑兵主力回到西岸,与海日古会合之后,迅速结成了骑兵横阵,迎向胡心水的一千夷丁。

相距大约一箭之遥,双方便很默契的停下。

然后胡心水便带着胡国柱从骑阵之中缓缓走出来。

看到这孛日贴赤那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也单骑催马出阵。

直到相距不足十步,胡心水父子和孛日贴赤那同时停住。

“是你!”孛日贴赤那脸上露出震惊之色,沉声道,“布日格德!草原的雄鹰!没想到你竟然还活着!”

“没想到吧?”胡心水道,“孛日贴赤那,你这个叛徒!”

“你胡说。”孛日贴赤那愤怒的嘶声吼道,“我不是叛徒。”

胡心水道:“你们拱兔部落背叛了黄金家族的子孙,还说不是叛徒?”

孛日贴赤那愤怒的大吼道:“黄金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草原的守护神,可是你和你的阿爸却抛弃了族人,也逃离了草原,黄金家族没有像你这样的后裔,伟大的成吉思汗也没有你这样懦弱的子孙,你不该回来的!”

“所以呢?”胡心水哂然说道。

“你想杀了从小一块长大的安答?”

“你不是我的安答,我没你这样的安答。”

孛日贴赤那从扈从手中夺过苏鲁锭长矛,催马冲向胡心水。

胡国柱跃跃欲试,却被胡心水伸手拦住:“这是阿爸的事。”

当下两个人便开始了来回冲杀,然而胡心水的一千夷丁以及拱兔部落的两千骑兵却从始至终全程旁观,这是蒙古人的规矩。

第二十二章 风云际会

李岩他们也已经回到白河西岸。

这会,李岩正举着双节望远镜,在营地的前方观看这场突如其来的斗将,李年和李牟没有望远镜,就只能用肉眼极目远眺。

但是因为隔得远再加又是夜间,所以看不清楚。

李牟急得不行,连声问道:“兄长,咋样了?打得咋样了?”

“半斤对八两。”李岩说道,“两人不仅武艺差不多,互相之间似乎也很熟悉,结合刚才两人之间有过交流,可见是相熟之人。”

李年说道:“这么说有可能是叛逃到辽西的蒙古人?”

李岩嗯了一声,说道:“我没猎错的话,应该是吴三桂的那一千夷丁,当年祖大寿从叛逃辽西的蒙古人中招蓦了三千夷丁,其中一千夷丁跟着祖大寿投降了建奴,另外一千被咱们灭了,前面的估计就是剩下的那一千夷丁。”

说到这轻笑一声又道:“这察哈尔草原还真是风云际会呢。”

“啊?这下可麻烦了。”李牟急道,“吴三桂的这一千夷丁肯定是来救崇祯的,这一千夷丁可都是蒙古人中的精锐,崇祯老儿有了这一千夷丁护驾,就算我们跟拱兔部联合起来恐怕也留不住,何况拱兔部根本就不愿意跟我们联合。”

“真的是来护驾的吗?”李岩笑道,“我看不见得。”

“嗯?”李牟愣了一下又道,“那他们是干吗来了?”

“先不管他们。”李岩放下望远镜又对李年李牟说道,“二弟、三弟,赶紧带人多升几堆篝火,让将士们快把湿衣甲烘干,不然冷风一吹容易生病。”

“是。”李年、李牟赶紧带人去烧火。

……

在明军营地内。

王家彦、巩永固等文官勋贵也在猜测这支骑兵的来历。

“诸位,你们说这支骑兵是哪一边的?流贼的还是蒙古人的?”

“你是不是傻?如果是蒙古人那边的,会与拱兔部落打起来?而且蒙古部落的标识多是苏鲁锭长矛,这支军队用的却是大纛字旗。”

“这么说来多半就是流贼那边的援军。”

“如果是流贼的援军,怎不见李岩的那支流贼去帮忙?”

“说的也对啊,不是蒙古人,也不是流贼,难道是我们大明的军队?”

“还真有可能,你们别忘了,我们从京师溃围之前,平西伯的四万关宁铁骑就已经到了永平府境内,搞不好真是关宁军。”

听到这,所有人便都不淡定了。

王家彦更是直接问道:“圣上,你能看清楚旗号吗?”

“能看得清楚,就是我大明的日月旗。”崇祯把三节望远镜递过来。

“真是日月旗?”吴麟征、卫时春等勋贵官员闻言顿时之间欢呼出声。

王家彦更是迫不及待接过三节望远镜,对准了东南方向近千步外的战场。

崇祯的脸色却阴沉下来,吴三桂想要干什么?他都躲到草原来了,居然还派了这么一支骑兵前来“救驾”?

崇祯不相信这支骑兵真是来救驾的。

吴三桂能有这个好心?这家伙就是个纯粹的投机分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假的!因为大顺军追赃助饷追到了吴氏家族头上?也是假的!

真正让吴三桂改变立场的唯一的原因,就是他觉得借师助剿能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毫不犹豫的引清兵入关。

所以落入吴三桂的手里只能成为筹码。

不是卖给李自成,就是卖给关外建奴。

或许吴三桂也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跟着这支骑兵去见吴三桂是不可能去的。

倒是把吴三桂的这支骑兵忽悠过来还可以考虑下。

能够让吴三桂派来“护驾”,这显然是一支精锐骑兵。

搞不好就是吴三桂麾下的那一千夷丁,这可是真正的百战精锐,能够跟建奴的护军也就是白甲兵进行野战的强悍存在!

如果能获得这样一支精锐,是极好的。

当下崇祯的脑子开始急速转动起来。

……

在另一边,胡心水将孛日贴赤那逼退,喝道:“住手!这样打下去只怕是打到明天天亮都分不出胜负。”

“你想怎样?”

孛日贴赤那的胸脯像风箱般剧烈起伏。

胡心水说道:“今天太晚了,我们明天再打吧!”

“好!”孛日贴赤那喘息道,“明天定要分出个生死!”

“我敢保证,死的一定是你。”胡心水闷哼一声勒马往回走。

胡国柱策马追上,小声问道:“阿爸,你怎么不打了?拱兔部的头人快撑不住了,你再坚持片刻就能杀了他。”

“儿子,我们这次可不是来找拱兔部落拼命的。”

胡心水摆摆手道:“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把崇祯皇帝绑回去。”

胡国柱挠了挠头,似懂非懂的道:“那阿爸你干吗又要跟拱兔部的头人斗将?”

“这当然是为了斗给崇祯皇帝和随行的勋贵官员看的。”胡心水道,“要不然,怎么取得他们的信任?我们关宁军的信誉可不怎么好。”

胡国柱哦了一声,又问道:“那接下来怎么办?”

“先从下游渡河。”胡心水想了想,又道,“然后你过河去觐见崇祯,如果可以的话咱们就进入对岸河套的营中驻扎,灭了京营兵再绑了崇祯,不行就暂时驻在白河东岸,后面再想办法把崇祯骗过河来绑走就是。”

胡心水想的还是挺简单的。

结果胡国柱想的更加简单:“阿爸,要不然直接强攻吧?”

“不行,你小子不能就知道来硬的。”胡心水摇摇头道,“京营兵有不少火器,咱们骑兵在河中又发挥不出速度的优势,会吃亏。”

“好吧。”胡国柱不吭声了。

……

胡心水率领夷丁渡河之际,明朝君臣也看到了。

崇祯让巩永固镇守正面,然后带着其他的勋贵官员来到营地南边,不一会,两骑关宁军便来到了对面岸边。

“来者何人!”王承恩喝道。

“末将乃关宁军左营游击胡心水。”

胡心水在马背上拱手作揖道:“奉平西伯、宁远吴总兵将命前来护驾。”

崇祯扫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又尖着嗓子问道:“胡将军,你带了多少人马?”

胡心水大声道:“回圣上,末将带了本部一千夷丁,皆精锐,只不过远来疲惫,请圣上恩准末将及左营将士进入营地暂歇,待到明日,末将定率左营将士打垮对面的流贼以及拱兔部落的骑兵,护卫圣驾前往永平府。”

听到这,王家彦等纷纷变了脸色。

关宁军竟然真的提出来入直宿卫?

崇祯却心中暗喜,还真是那一千夷丁啊。

王承恩道:“胡将军,按照祖制外军不得入直宿卫,关宁军还是在对岸宿营吧,不过你可以单独过河来觐见圣驾。”

对岸的胡心水似乎是犹豫了一下。

最后说道:“既然圣上不允许我军入直宿卫,那么末将肩负统兵重任,暂时就不能过河来觐见圣驾了,就让末将的犬子代为觐见圣驾吧。”

听到这话,王家彦等官员勋贵又一阵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