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90章

作者:寂寞剑客

“哈,我说什么来着。”侯方域一脸鄙夷的说,“辟疆兄,你可还记得当日崇祯命人在金川门外竖起的那两面大旗?”

冒襄哼声道:“如何不记得。”

侯方域又道:“可还记得上面写的什么?”

冒襄道:“升官发财请往他去,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所以,现在你仍还相信崇祯的鬼话么?”侯方域猛一拍手说道,“他创立士子营迄今才多少时日?就出现了阎应元这等贪鄙之士,所谓升官发财请往他去,贪生怕死莫入斯门,不过就是一句屁话,崇祯自己都没拿他当真,你倒是当真了?”

顿了顿,又道:“辟疆兄,承认吧,大明朝已经没救了。”

冒襄的脑袋便耷拉下来,这一次没有与侯方域进行争辩。

侯方域的心下越发大喜,接着说道:“崇祯若真是有为之君,大明朝也不至于沦落到今日这般地步,连京师都丢掉!所以辟疆兄你醒醒吧,大明没救了,你跟着崇祯这个昏君兼暴君是没有好结果的,大清取代大明已经是大势所趋。”

冒襄终于有些被说动了,说道:“你让我再想想。”

“你还想啥呀?”侯方域趁热打铁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顿了顿,又道:“辟疆兄,你若此时归顺大清,尚是有功之臣,若是等豫亲王大军杀个回马枪打下山阳城,那你便成了待罪之身,到时候别说是封一等公,能不能保住你的这条小命也是两说,所以千万别犹豫,趁早决定。”

“可是……”冒襄有些心动还有些犹豫。

“没什么可是。”侯方域道,“大丈夫当断则断!”

“好!”冒襄终于下定决心,“姓阎的辱我太甚,我不为了别的,就为了争这口气也必不与他干休,朝宗兄,请你转告豫王,山阳城破之后,请务必将姓阎的留给我来处置,我定要手刃此獠,非如此难消我心头之恨。”

“成。”侯方域闻言大喜。

……

此时,在河漕总督行辕。

听完阎应元的整个计划,范中杰和支廷谏一时竟无言以对。

单就整个死间计划而言,简直可以说滴水不漏,至少范中杰和支廷谏看不出破绽,如果换成他们是多铎,必然中计。

就是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些。

按照这个烧法,整个西城都会付之一炬。

范中杰叹了口气,问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只有这个法子。”阎应元肃然道,“府尊,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要能够一把火烧掉多铎以及他麾下的六万建奴大军,赔上一座城池也是值得。”

“值倒确实是值。”范中杰点点头,又问道,“到时候你们如何脱身?”

阎应元道:“待多铎和建奴大军进西城之后,辟疆兄就会主动请缨,率领麾下乡勇跨过运河强攻东城,建奴向来有拿降卒打头阵之传统,辟疆兄和麾下乡勇正好趁机脱身,府尊和兄长只需注意甄别混入乡勇之中的建奴奸细即可。”

第二百四十二章 此诚国士也

支廷谏道:“那么贤弟你呢?”

“至于小弟我么。”阎应元淡淡一笑,说道,“恐怕是难以脱身了,毕竟那时候我已然是身陷囹圄,成为了建奴的阶下囚。”

“那怎么行?”支廷谏急道,“此万万不可。”

范中杰却没有吭声,因为他认同阎应元刚才说的那句话。

只要能够一把火烧掉多铎和他麾下六万大军,没有什么是不可牺牲的,包括阎应元,也包括他这个淮安府知府,都可以毫不吝啬牺牲掉。

因为一把火烧掉这六万大军,建奴就会彻底丧失南下伐明的能力。

如此一来,黄淮防线才算是真正守住,大明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想到这,范中杰当即便说道:“阎小友,只是你一个人怕是仍旧不足以取信于多铎,不如再加上我这个淮安府的知府吧。”

阎应元长揖到地说:“府尊高义,在下钦佩。”

阎应元并没有拒绝范中杰的提议,因为他也觉得加上范中杰更加保险,如果说之前他只有六分把握,那么现在,他就已经有了八成把握。

“那就把我也加上。”支廷谏难得也热血上头。

“支知县你就不必凑这个热闹了。”范中杰道,“毕竟你的县衙在东城,无缘无故跑到西城来,反而惹建奴起疑。”

阎应元也道:“兄长确实就不必凑这个热闹了,万一死间计失败,被多铎给识破了,东城便是我们最后的倚仗,只要东城不失,山阳就不失,淮安府就不失,建奴大军也就别想跨过淮安南下扬州,更别想直接威胁南京。”

“那怎么行?”支廷谏惶然道,“死间计若失败,靠我一个可守不住偌大的山阳城。”

范中杰说道:“不是还有东城的五千多名乡勇么,你就照着皕亨的战法,怎么也能支撑一段时间,最多再过半个月,水师就该杀回淮安府了。”

“可,可是……”支廷谏仍然试图劝阻,“西城那么多钱粮器械呢。”

范中杰想了一下又说道:“山阳库里的银子就不搬走了,反正就算是烧化了也不至于渗入土中消失,但是粮食烧了就太可惜。”

“粮食可以趁夜间掉包。”阎应元道。

“只在库房外侧留下部分应付检查即可。”

“成,那就这么说定了。”范中杰肃然道。

见劝阻不成,支廷谏便只能长长的叹口气。

随即又向着阎应元和范中杰长揖到地:“府尊还有贤弟,请受我一拜。”

阎应元和范中杰跟着对揖,站起身之后,两人脸上竟都露出一等笑意,看到两人一脸笑意,支廷谏心下更增钦佩之意,此诚国士也。

……

崇祯十八年四月廿八日,多铎大军再一次杀回山阳城外。

这时候,侯方域早就已经带着范承谟在山阳城外等着了。

凭着侯方域的国子监贡生的身份,大明境内可畅通无阻。

范承谟和侯方域啪啪的一甩衣袖,单膝跪地给多锋请安。

“免了。”多铎摆了摆手,又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王爷,奴才正要给您道喜呢。”侯方域喜不自禁的说道,“奴才已经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冒襄,替王爷您拿下了山阳。”

“什么?”多铎这下可真是有些意外。

旁边的何洛会更是目露异彩,三寸不烂之舌?

“侯方域,你真说服了冒襄?”多铎有些将信将疑的道。

当初派侯方域进城施离间计,多铎也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没什么,但是多铎对此是真的没有抱太大希望。

却没想到,侯方域这狗奴才竟然给了他一个惊喜。

“回王爷,奴才真说服了冒襄。”侯方域十分肯定的回答道,“王爷若不信,尽可以问觐公兄。”

【范承谟,字觐公】

多铎便把目光转向范承谟:“真有此事?”

范承谟忙道:“主子,冒襄确已同意归顺大清,并且已经把阎应元抓起来。”

“你说什么?”这下多铎就更加的意外,急道,“冒襄已把阎应元抓起来?”

何洛会、屯齐和阿山等八旗贵族也是面面相觑,这个可真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之前他们打山阳打了足足一月,死了将近万人,山阳城都是岿然不动,可是这回他们撤兵去两淮盐场抢劫半个月,山阳的局面却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侯方域说道:“主子,冒襄不光已经把阎应元抓起来,还把同在西城的淮安知府范中杰也一并抓了起来。”

“现在冒襄的人已经完全控制山阳西城。”

说到这一顿,又说道:“可惜的是,山阳县令支廷谏察觉到了冒襄的异常,提前关闭了运河闸桥及西门,因此山阳东城仍旧还在明军的控制之下。”

“等等等等,你等等。”多铎打断侯方域道,“你先让本王捋一捋。”

侯方域说的这一番话信息量有些大,搞得多铎的脑子有些乱,他得捋一捋。

说到这一顿,多铎又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冒襄已经归降了大清,他不光是控制了山阳西城,还把阎应元和淮安府的知府给抓起来了?”

侯方域说道:“是的,山阳西城已经是大清朝的城池了。”

范承谟紧接着又说道:“主子,冒襄此时就在城门口等着您的召见,你只需一道诏令便可将他召来军中,同时也可以派兵接管山阳西城。”

“不急派兵,先不急。”多铎的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不管怎么说,多铎都是读过不下二十遍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多聪明个人,不也被陈宫用一封书信骗进濮阳城,要不是猛将典韦拼死相救,曹操直接就被烧成了飞灰。

所以多铎绝对不会轻易派兵进城。

既便是范承谟再三保证也不会派兵。

因为阎应元太过狡猾,多铎有点怕他。

顿了顿,多铎又说道:“还是先见一见冒襄吧。”

侯方域自告奋勇的说:“王爷稍候,奴才这便召他前来。”

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侯方域就真把冒襄带到了多铎面前。

看着一身襕衫的冒襄昂然而行,何洛会等八旗贵族都有些懵。

多铎心下同样有些感慨,到了现在他终于是深刻的理解了当初黄台吉为何要花那么大的努力招降洪承畴。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洪承畴他值得。

就说眼前的这个冒襄,他就至少价值十五牛录的八旗兵!

不,不只十五个牛录,因为死了十五个牛录的八旗兵都没能拿下山阳,然而此人却帮助他们兵不血刃拿下了山阳。

这就是冒襄、洪承畴等士人的用处。

“在下冒襄。”冒襄向着多铎长长的一揖到地,“参见王爷。”

“你便是冒襄?”多铎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冒襄,脸上没露出任何表情,“与阎应元一同守卫山阳的那个勤王士子?”

冒襄不亢不卑的应道:“正是在下。”

多铎又道:“本王听说,你把阎应元和淮安知府都给抓了?”

“回王爷,确有此事。”冒襄答道,“因为此二人不识时务,不懂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道理,只知一味的愚忠于大明,愚忠于崇祯,因而只能将他们拿下。”

说此一顿,冒襄又道:“不过此二人毕竟也算忠臣,还请王爷能饶他二人不死,此外还有山阳的百姓,请王爷不要迁怒于他们,尤其不可有屠城之举,以免寒了天下人心,如若不然于我大清将来平定江南也是颇为不利。”

“不行,绝对不行!”镶蓝旗固山额真屯齐大怒道,“那淮安知府可以饶他不死,但是阎应元必须死,而且还得剥皮抽筋!还有山阳也必须屠城!”

“屯齐!”多铎黑着脸没吱声,何洛会却是大怒道,“主子跟前,哪有你说话的分?”

“王爷,别的事只要您一句话我们镶蓝旗无有不允,但此事不行。”屯齐愤然说道,“若不杀阎应元,不屠了山阳城,我镶蓝旗不服,断然不服!”

“闭嘴。”多铎终于是忍不住了,大怒道,“与本王拖下去!”

当即有镶白旗的两个巴牙喇兵大步上前,强行架起屯齐拖走。

“让先生见笑了。”多铎有些尴尬的冲冒襄笑了笑,随即一板脸说,“不过刚才这狗奴才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阎应元必须死,山阳城也必须屠!”

“啊?”冒襄遽然色变道,“王爷,你可是答应过我的?”

旁边的侯方域也有些尴尬,因为条件是他代替多铎应下的。

多铎道:“本王是答应过你,所以西城可以不屠,东城就必须屠城!”

冒襄心下冷笑,东城必须屠?那得你有这个本事!不过冒襄表面上却是不露声色,佯装无奈的轻叹了口气,算是默认了。

毕竟是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

看到这,多铎心下已经是再无怀疑。

刚才他一直在观察冒襄的言行举止,想要看出其中是否有诈?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多铎没看出任何破绽,冒襄应是真归降,而不是诈降,再说哪有这样置自己于险地的诈降?

不过既便如此,多铎也还是留了一分小心。

多铎留下冒襄,又让侯方域陪着阿山进城,先接管山阳西城。

跟阿山一起进城的除了侯方域之外,还有正白旗的一个甲喇,多铎还是很小心,不敢派太多兵力,只让阿山带了一个甲喇进城。

而且这个甲喇还是之前从镶黄旗划过来的。

很快,阿山就派了一队巴牙喇兵护着侯方域回来。

巴牙喇向多铎报告,在府衙大牢里见着了阎应元和淮安知府。

此外,他们已经派兵接管西城的东西两门,山阳库也已接管。

听说正白旗已经接管了山阳府,多铎和一众八旗贵族的眼睛顿时间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