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17章

作者:寂寞剑客

李自成有些错愕的道:“史可法不也是东林党么?”

“史可法乃东林领袖。”宋献策道,“若不出意外,东林党应该是分裂了。”

“东林党都分裂了吗?”李自成喃喃低语道,“看来南京的这次党争真的是挺激烈,黄宗羲这竖子倒也没骗我们。”

宋献策说道:“圣上,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大顺恐怕就得出兵相助一二,要不然崇祯和大明可能真的会撑不住。”

“嗯。”李自成点头道,“那就出兵。”

牛金星一听顿时就急了:“圣上,不能出兵啊!”

“为何?”宋献策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丞相不会不明白吧?”

牛金星没理会宋献策,只是对李自成说道:“圣上,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臣绝不相信南明会这么不经打,只一场党争就能让徐州前线的几十万明军覆灭,所以我大顺此时出兵,只会引火上身,白白让明军捡了便宜哪。”

李自成便又有些犹豫:“丞相说的也有道理。”

宋献冷哼一声又劝道:“圣上,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我们既然已经答应过南明,就应该出兵。”

说实话,大顺军救不救大明,宋献策并不在意,但是既然牛金星反对出兵,那他就一定要促成出兵,反正就是不能让牛金星这狗东西好过。

“噢对。”李自成深以为然道,“是这么个道理。”

“圣上。”牛金星一听也急了,“坐山观虎斗,是我们一开始就定的国策!”

李自成有些无所适从,最后还是刘宗敏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没好气的说:“圣上,既然丞相和左军师意见有分歧,那就出兵但又不出兵。”

“汝侯,这话怎么讲?”李自成眼睛一亮问道。

刘宗敏嘿嘿一笑又道:“我的意见是咱们出兵,但是不打北京,只打归德!而且还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崇祯得把开封府让给咱们屯兵!这样的话既不会引火烧身,把建奴兵锋吸引到我们大顺军的这边,但又能替明军分担压力。”

顿了顿,刘宗敏又道:“有我们十万大顺军策应,明军要是还守不住徐州,那他崇祯就活该被干掉,老天爷也是救不了他。”

李自成:“这法子不错,来人,去把黄宗羲叫来。”

片刻之后黄宗羲倒来到李自成的行在,但是听完条件之后却有些懵。

李自成的意思,是让大明割让开封府,以此换取大顺军的出兵策应?割让开封府显然是不行的,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割让也是不行。

要是同意了这个条件,不仅他黄宗羲从此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还会连累圣上的英明受损,这是绝不允许的。

但是如果不能争取大顺军出兵,徐州就有危险。

徐州一旦失守,黄淮防线也就全完蛋,江南半壁江山只怕也守不住,真要是这样的话大明国祚、宗庙社稷还有汉家衣冠也全完蛋。

两者孰轻孰重?有没有折中的法子呢?

回徐州请旨肯定是来不及了,来回太耽搁时间。

所以这个主意只能由他来定,究竟该如何选呢?

看着黄宗羲沉默不语,刘宗敏便有些不耐烦了:“嗳,你怎么说啊?”

黄宗羲当即一咬牙说:“我们大明朝的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所以将开封府让给大顺朝是不可能让给大顺朝的。”

“那你就滚吧。”刘宗敏冷然道,“我们大顺朝不出兵。”

黄宗羲并没有理会刘宗敏的辱骂,又道:“但是,借用却是可以的,我们大明朝可以将开封府暂借给大顺军屯兵,等到打完了徐州之战再行归还。”

“把开封城借给我们?”李自成闻言一愣,借荆州啊?

不过也好,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我们大顺也是一样。

当下李自成一拍案说:“那么你们就尽快腾出开封府吧。”

“在下会在开封恭迎大顺之天兵。”黄宗羲一拱手说道,“希望陛下能够言而有信,毋令兄弟之邦寒心。”

……

十几天后,时间来到了六月初十。

自从五月十五亲领大军来到徐州,多尔衮在闸口镇驻了二十余日。

此时多尔衮再走出闸口镇的行辕,但只见四野的麦田里,麦苗已经长到两三寸高,看过去绿油油一片,煞是喜人。

随行的何洛会察颜观色,笑着说:“主子,这麦子的长势可真是好。”

“嗯,长势确实很不错。”多尔衮欣然道,“徐州到底要比关外温暖,这麦子还是在更暖和些的地方长得更快一些啊。”

曹尔玉道:“看这个长势,亩收两石麦都有可能。”

多尔衮闻言也是难掩喜色,如果真能亩收两石麦,那这回在徐州的屯田不仅能够补上公库存粮再还上各旗私库的派粮,甚至还能有不少盈余。

既能打胜仗又能收获麦子,再没比这更好的结果。

然而,就在多尔衮憧憬丰收之时,镶红旗的旗主罗洛浑带着一队巴牙喇兵,气急败坏的跑了过来。

“摄政王,坏了!出事了!”

隔着老远,罗洛浑就气急败坏的责问道:“当初是哪个狗奴才信誓旦旦说,洛阳的伪顺军不会出兵的?把这狗奴才叫来,本郡王非打烂他嘴!”

“罗洛浑,你嚷嚷什么。”多尔衮皱眉道,“洛阳的伪顺军出兵了?”

“出兵了,而且是倾巢而出!”罗洛浑道,“十几万人已经全部进驻开封城,前锋骑兵甚至已经打到商丘城外,桑开第派人向我求援了。”

“来得好。”多尔衮冷哼一声又道,“本王正等着他们来呢。”

“呃,啊?”多尔衮的反应却让罗洛浑有些意外,啥情况?正等着他们来?合着摄政王你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我怎么不相信呢?

多尔衮是真的已经准备好了,当即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对策,让镶白旗、正白旗的一万多包衣披上甲胄,进入徐州外围城堡把镶白旗的旗丁给换了下来。

当然,全换下来是不可能的,只是调换了镶白旗大部分牛录。

八旗汉军的大部仍旧驻守在徐州外围以及黄河两岸的炮台中。

此外,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的五万多骑兵也被多尔衮带走大半。

多尔衮共纠集了镶白旗四十个牛录,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四万多骑兵,三千多八旗汉军加二十余门红衣大炮,此外还有两万多个随军包衣。

再然后还有驻守在砀山的镶红旗三十七个牛录。

所有兵力加起来,大约有九万左右,这已经是多尔衮能调动的机动兵力的极限,要是再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就势必会影响到对邳州、夏镇以及凤阳府等方向明军的监视,万一这几镇明军同时来进犯,屯田大概率会遭到毁坏。

……

六月十五,建奴前锋进至商丘城外。

正在围攻商丘城的大顺军随即掉头来进攻建奴。

一番激战,大顺军不支败退,径直退入开封府。

大顺军的骑兵和步卒还是很能打的,纵然面对建奴的八旗兵也能打个半斤八两,但是大顺军的火器部队太烂,完全没办法跟八旗汉军相比。

所以当建奴的红夷大炮一到,大顺军直接就崩溃。

不过,接下来的战事发展与多尔衮他们预料的有所不同。

多尔衮和洪承畴他们本以为,大顺军如果出兵救援徐州,又或者北上奇袭北京,交战形式就是打野战。

对于野战,多尔衮还是颇为自信的。

至少目前,八旗在野战中是无敌的。

然而很诡异的是,大顺军这次出兵,除了在商丘城下与八旗兵打了一场规模并不自大的野战之外,之后居然就进入到守城模式。

十几万大顺军直接龟缩进开封城内,当起缩头乌龟。

这下,多尔衮就有些难受了,是留下来长期围城呢?还是撤兵?

长期围困开封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八旗只能保证围困一座城池,现在已经把崇祯围在了徐州城内,就再没有多余兵力围困开封。

人心不足蛇吞象,多尔衮不想被撑死。

可要是撤兵的话,大顺军卷土重来怎么办?

八旗兵总不能在徐州和归德之间来回跑吧?

多尔衮左思右想,还是难以下决断,当即又把洪承畴、范文程以及宁完我这三个狗头军师召来他的行辕问计。

……

与此同时,黄宗羲也回到徐州城内。

李自成对黄宗羲,还是挺够意思的,特意派了一队骑兵护送他回徐州。

结果趁着夜色通过建奴的屯田区时,遭到了一队外藩蒙古骑兵的追杀,最终这五十余骑大顺军骑兵全员战死。

黄宗羲跳进黄河,凫水才得以脱困。

得亏黄宗羲也是打小生长在姚江边,水性还算不错。

而且此时已经是六月中旬,天气已经极为暖和,要不然七八十里水路,黄宗羲整个人早就被冻成冰棍。

巡夜的边军救起黄宗羲后,将他带到崇祯行在。

听说黄宗羲已经回到徐州,崇祯鞋都顾不上穿,直接光着脚来到前厅。

“黄宗羲!”人还没进大厅,崇祯的声音就先传进来,“黄宗羲!黄宗羲呢?”

“圣上,学生在。”正坐在椅子上休息的黄宗羲便赶紧起身,但是刚一起身,整个人立刻歪向一侧,得亏是高起潜眼疾手快一把给搀扶住了。

七八十里的水路,在水里泡了好几个时辰,黄宗羲早虚脱了。

就算抱着块木板,身上还绑着多只羊皮囊,还是有些吃不消。

“坐下,坐下说话。”崇祯示意黄宗羲坐回到座位,又问道,“伪顺出兵了吗?”

“回圣上,伪顺出兵了。”黄宗羲拱手说道,“不过,没有发兵攻打北京,而是只答应出兵攻打归德府,而且还非要借走开封府作为条件。”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击

“借开封?”一边的朱慈炯哼声说,“怕不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吧?”

黄宗羲脸上神情便一僵,惭愧的说:“圣上,学生自作主张将开封府借给了伪顺,还请圣上按律责罚。”

“欸,出借又不是割让,何错之有。”

崇祯说道:“朕非但不会责罚你,还要奖励你,你这次洛阳之行能促成伪顺出兵,就已经是圆满的完成了你的使命。”

高起潜、卢九德等便向崇祯投过来诧异的眼神。

心说如今的圣上跟以前是真不一样了,真跟换了个人似的,换成以前的那个圣上,就绝不会容忍丧师失地这种事情。

敢把大明城池借给伪顺,谁借你的胆?

崇祯又道:“黄宗羲,你想要什么奖励?”

黄宗羲道:“回圣上,这是学生该做的,所以学生不敢居功。”

“那不行。”崇祯道,“有过得罚,有功也得奖,规矩不可废。”

黄宗羲脑子里掠过那天在船上与阎应元的对话,当即便说道:“既然圣上如此说,学生就斗胆直言了。”

“你说吧。”崇祯道,“想要什么?”

旁边的高起潜和卢九德却是瞠目结舌,不是吧,还真敢要啊?

黄宗羲一正脸色说道:“学生希望修订皇明祖训,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句加入进去,并且摆在皇明祖训的头条!”

“黄宗羲!”崇祯还没说什么,高起潜便大喝道,“这是谁借给你的狗胆子,竟然敢妄言修改太祖钦定的皇明祖训!”

黄宗羲道:“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时有四季之更替,大地有万物之枯荣,自然气理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太祖钦定的皇明祖训为何就不可更改之?我大明自开国至今,享国已近三百载,许多典章制度早已经不合时宜,比如说这卫所军制……”

“黄宗羲!”高起潜勃然大怒,“非议太祖,妄言朝廷大政国策,简直大逆不道……”

高起潜正骂得起劲时,却突然感觉大厅里的气温下降许多,急回头看时,便发现崇祯正冷冷的盯着他。

“万岁爷!”

高起潜吓得猛一哆嗦。

崇祯却冷哼一声说道:“拖出去,杖二十!”

当即便有两个夷丁虎狼般冲进来,拖起高起潜就往外面走。

行辕外随即响起木杖及肉的啪啪声响,还有高起潜杀猪般的惨叫,王承恩和卢九德简直不忍卒睹,这都第几回了?

高公公屁股都快起茧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东西是真的难改。

崇祯又对黄宗羲说道:“黄宗羲,你要的奖励干系太大,朕暂时还给不了你,不过朕可以答应你,等到时机成熟之时一定给你个交代。”

“圣上英明。”黄宗羲长揖到地,对此他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这至少说明,圣上是支持的,有圣上支持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