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69章

作者:寂寞剑客

当下崇祯对卜加劳说:“很好,燧发枪已经造好,你现在快回虎蹲炮厂去改进虎蹲炮的制造工艺吧。”

“银子。”卜加劳说道,“皇帝陛下,说好的赏银。”

“给他。”崇祯黑着脸对王承恩说道,“王大伴,先给他五十两,再告诉他剩下的五十两要等到量产之后才能够给他。”

卜加劳领了银子,嘀嘀咕咕的离开了。

崇祯又对詹仰之说道:“詹翁,你把之前跟着卜加劳造燧发枪的工匠给朕叫来,一个不落全都叫来,朕有些话想要问他们。”

“是。”詹仰之领了旨,很快找来了十几个工匠。

只见这十几个工匠全都是上了年纪的,但是一身健子肉。

看到崇祯,十几个工匠赶紧跪倒在地:“草民等叩见圣上。”

“起来吧。”崇祯一肃手,又指着转轮打火枪问道,“这是你们造的?”

“回圣上,小人负责卷制铳管。”

“小人负责钻孔。”

“小人负责校直。”

“铳座是小人做的。”

“钢条是小人锻打的。”

“转轮还有板机等小物件是小人锉的。”

十几个工匠纷纷回答,居然各有分工,这就很不错。

“好,很好。”崇祯欣然点头,又说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跟着朕,打造一种我大明朝从未有过的火枪。”

“啊?”十几个工匠面面相觑。

詹仰之、王承恩、胡国柱等也是瞠目结舌。

只有朱慈炯跃跃欲试,他也想要跟着父皇打造火器。

崇祯又对胡国柱、王承恩等说:“接下来的这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你们搞不好就要跟着朕住在兵工厂里了。”

“圣上,那国子监的抡才大典?”王承恩小声的问道。

“没事。”崇祯摆了摆手又说道,“朝廷的公文下发到各个布政使司少说也要半个月,然后等各省的生员走到南京,至少也得两三个月,时间足够。”

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两个月的时间应该就能造出燧发枪。

从去年三月穿越过来,已经有一年半时间,这段时间崇祯不是在逃命,就是在打仗,又或者跟东林党在勾心斗角。

忙碌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点一下科技树了。

崇祯把第一个科技点,加在了燧发枪上面,也是正确选择。

因为燧发枪绝对得算上一款划时代的武器,一旦燧发枪大量装备军队,再辅以强大的火炮部队,足以让骑兵从主战兵种变为辅助兵种。

自从燧发枪出现之后,落后文明再想要战胜先进文明就成了痴心妄想。

游牧民族又或者说蛮族的传统手艺就从“打草谷”变成了“唱歌跳舞”。

……

与此同时,多尔衮也是“凯旋”回到北京。

说是凯旋,只是多尔衮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这次南征,对于建奴来说战术上损失不大。

这次受创最重的是正蓝旗以及镶蓝旗,但这两旗原本就不是八旗主力,作为八旗中流砥柱的镶黄旗、镶白旗其实并没有伤筋动骨。

但是从战略层面上看,建奴这次却是惨败。

这次南征最大的战略目标是一战灭亡明朝。

就算一下灭不掉明朝,也要摧毁明朝的北部防线。

可是现在这个战略目标是彻底破产了,在黄淮沿线跟明军打了半年多,明军的徐州防线是岿然不动,而且经过这一战之后,明军的黄淮防线就彻底成形,建奴再想发起下一次的灭国之战恐怕就遥遥无期了。

而更让多尔衮窝火的是,

不光最大的战略目标没有完成,退而求其次的战略目标也是没能完成。

在意识到了夺取徐州无望之后,多尔衮便果断更改作战目标,将一战灭掉明朝换成了摧毁明朝在山东的军事存在,解除掉北直隶的侧翼威胁。

当然了,顺便打草谷,从山东找补一下在徐州战场上的损失。

这个顺便打草谷的目标完成了,多铎大军杀入兖州境内之后,大肆烧杀掳掠,抢了近百万人口以及大量的粮草牲口及财货。

尤其是对曲阜衍圣公府的洗劫,真是血赚了一波。

衍圣公府积攒了几百年的财货,全部归了两白旗。

事实上,只是衍圣公府的收获,就足以弥补徐州之战的损失。

多铎知道有富可敌国这个典故,但对此缺乏概念,等到抢完了衍圣公府之后,他才终于知道富可敌国是什么意思,衍圣公府是真的富可敌国。

但是建奴的收获也仅止于此了,军事上收获寥寥。

面对大兵压境的建奴,明朝山东总督王家彦和提督山东军务胡心水兵分两路,分别退到了蒙阴及临朐,坚守不出。

多铎大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运来红夷大炮,好不容易轰开了蒙阴城,结果王家彦又带着明军在破城之前退往沂水,总之就不跟建奴正面硬刚,而是尽量利用沂蒙山区的地形以及坚城来消耗建奴,打持久战。

几仗下来,建奴便有些扛不住。

不光是两红旗、两蓝旗还有两黄旗,就连两白旗也产生了厌战情绪,说到底,八旗兵也是人,从年初出来他们就一直都在打仗,到现在打了半年多不说,关键还没有取得过一次酣畅淋漓的大胜,情绪想不低落都不可能。

多铎意识到了危险,赶紧禀报多尔衮。

多尔衮便只能把第二个目标也放弃掉,直接班师。

不过在临撤兵之前,多尔衮把兖州府、济南府境内剩下的壮丁妇孺抢个精光,老弱病残则是全部处死,然后带着将近一百万人口以及大量的粮食、牲畜及财货班师回京,整个队伍拉出去足有一百多里长。

因为带了大量的妇孺,所以走得很慢。

从七月底走到九月初,终于回到北京。

这个时候,顺治小皇帝早已经带着留守北京的满汉大臣来到了朝阳门外迎接,见到多尔衮,顺治也是口称皇阿玛,而且毫无违和。

第三百三十九章 未雨绸缪

转眼之间,时间来到九月中旬。

观音山下,大明兵工厂的一个铳管车间内,一个已经上了年纪但仍旧一身健子肉的老铁匠用铁钳将一块烧得通红的铁板从炭炉夹出来,放置于带有半圆形凹槽的铁制底座上,同时抡起右手攥着的铁锤重重的砸下去。

右手铁锤的锤头也是带着弧形。

一锤砸下,铁板立刻从中间凹下。

老铁匠虽然上了年纪,但是眼力极佳,这一下正好砸在铁板正中。

只是咣咣几锤,足有一尺长的铁板便从中间锤出一条浅浅的凹痕。

这时候,老铁匠便将右手铁锤定在铁板中间的凹痕上,冲对面的年轻铁匠点点头,年轻铁匠立刻抄起足有十几斤重的大磅锤。

“咣!”大磅锤重重砸在小圆锤上。

小圆锤底下的凹痕便立刻变得更深。

接着就是重复的锤打,直到铁板冷却。

这时候,一尺长的平直铁板已经变成了长条U形槽。

老铁匠又把铁板重新放回炭炉,年轻铁匠也放下大锤,开始鼓风,橘黄色的火焰便立刻从炭炉腾起,舔舐着已经锤得半卷的铁板。

老铁匠又往铁板上撒了些粉末,铁板很快就开始发红。

这时候,车间里的温度已经变得极高,两个铁匠的胸前及后背都已经被汗渍浸透,守在旁边的崇祯、朱慈炯父子也是好不到哪去。

崇祯对于第一支燧发枪极为重视,从首道工序开始跟。

今天在打造的已经是第三根铳管,由于制造工艺限制,明代没办法一次性成形长度达到三尺的铳管,所以得用三根铳管拼接。

等到第三根铳管打好,就可以焊接了。

不一会,炭炉中的U形槽板已经烧得通红。

老铁匠又用铁钳从炉子里边将槽板夹击来,再次放入铁钻的凹槽中,只不过这次,老铁匠并没有立刻用小锤锤打。

而是先拿了根直径约3分的铁棍。

【1分=1/10寸=1/100尺=3.2mm】

先将铁棍置于U形槽板中间凹槽,然后开始往里锤打。

很快,U形槽板的两边就向中间卷裹过来,变成圆筒。

崇祯父子正看着两个铁匠锤打时,马鸣騄穿着一身便服走进来。

马鸣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以前穿过腓袍的缘故,所以对于再穿青袍就心有抵触,自打掌管内务府之后就很少穿六品的青袍官服。

一进门,马鸣騄就感到一股热浪袭来,浑身燥热。

再定睛看时,便看到圣上和定王父子俩光着膀子,站在炉边鼓风。

看到这一幕,马鸣騄不由得哑然失笑,心说当今圣上真是一点都不顾及天子威仪,居然光着膀子混迹于铁匠中间。

不过也不知是何缘故,马鸣騄反而感到一等振奋。

似当今圣上这样的皇帝那才是好皇帝,因为他跟太祖高皇帝一样知道民间的疾苦,知道匠人的不易,唯其如此才能够治理好国家。

“圣上。”马鸣騄上前向崇祯大礼参拜。

“马卿,你来了?”崇祯赶紧带着马鸣騄来到车间门口,这里通风,总算没有那么的燥热,里边真是气都喘不过来。

守在车间门口的高起潜便赶紧递过毛巾,崇祯也没矫情。

接过毛巾擦了一把汗水,崇祯问马鸣騄:“马卿,看你这副苦瓜脸,第三期债券的发行不怎么顺利?”

“是不太顺。”马鸣騄道,“只卖了半成。”

“意料之中。”崇祯说道,“谁让你把利息降得那么低的?”

马鸣騄也是够抠的,居然把一年期债券的利率降到百分之一,这不扯么?

你第二期债券的一年利率可是百分之十,结果第三期直接降到百分之一,这真是把江南的缙绅商贾当成猪来杀。

结果江南的缙绅商贾就用脚投票,全跑去户部市易所买债券。

户部市易所发行的第二期债券一千万两,没几天就卖个精光。

但是皇家市易所的第三期债券六千万两,快半个月了才卖出不到三百万。

马鸣騄说道:“可是后来臣又把利钱涨回去了,结果还是没有什么人来买,而且就连之前买了第三期债券的债主都开始闹事。”

“马卿,你这是连着犯了两个错误哪。”

崇祯扶额说道:“第一个错误店大欺客,仗着之前的行情火爆盘剥太狠,第二个错误发卖遇冷之后又急着改弦易辙,这下不光把之前买了债券的老客户都给得罪光,还把潜在客户的胃口都给吊起来,他们这是在抻你,等着你继续提高利息呢。”

到底是明朝人,从来没玩过金融,不懂得追涨杀跌的投机心理。

“所以,臣才来找圣上。”马鸣騄有些汗颜的道,“圣上你给支个招吧。”

“这事,朕也没啥好招。”崇祯道,“不过最要紧是把已经买了第三期债券的客户的利息差补给他们,不能区别对待,然后就等着吧,反正内务府现在也不缺银子,那些缙绅商贾不急着买,咱们还不急着卖呢。”

马鸣騄叹了口气,说道:“看起来也只能如此了。”

崇祯又问道:“噢,对了,市易所的股本怎么说?那些股东还不肯缴?”

马鸣騄道:“圣上,这也是臣找你的第二桩事情,之前债券大跌之后,江南的不少缙绅商贾都变成了惊弓之鸟,所以市易所重新开张之后行情就再没有之前火爆,每天的涨幅都只有那么一点点,交易量也不大。”

崇祯说道:“就是说流水少了?”

“少多了。”马鸣騄点点头道,“就连鼎盛时的一成都不到。”

稍稍一顿,马鸣騄又道:“按现在的行情,一年的利润撑死了也就两百万两,所以那些股东就有些不乐意认缴股本金。”

“这不行。”崇祯冷然道,“股本金必须得在年底之前缴清,这都拖了一年了,不能再拖了,谁要不缴,那就收回股份。”

空手套白狼玩到他崇祯的头上,想什么呢?

市易所的这四千四百万股本金,必须认缴。

“臣领旨。”马鸣騄点点头又道,“还有一事,现在南直录各州县的生员已经陆续来到南京,圣上你之前说过要统一供给膳宿?”

“对,有这事。”崇祯道,“这毕竟是国子监改革之后第一次招生,所以朕要特别优待报考的生员。”

马鸣騄道:“可是,来报考的生员有些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