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92章

作者:寂寞剑客

徐乌牛见此便有些懵,脚下也下意识的慢了下来。

作为一个山民,再训练有素也只是个训练有素的山民。

面对面的杀人这种事,简直不敢想象,徐乌牛突然就怂了。

“还愣着干吗?”一个黑色的身影突然从徐乌牛身边冲过,然后寒光一闪,便将一个试图顽抗的山匪斩首。

是披着山文甲的徐大人。

“你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杀你!”

徐应伟挥舞着腰刀快步往前冲,只有声音传回来。

仿佛是为了印证徐应伟的言语,一个山匪挺着竹矛往徐乌牛腹部猛刺过来。

徐乌牛想要躲,可是两腿却像灌了铅似的,根本无法动弹,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竹矛捅在自己的下腹部,心说这回死了。

“噗!”徐乌牛被捅了一个趔趄。

长度过膝的布面甲提供了充分保护。

山匪的竹矛连布面都没能捅穿,更别说内衬铁片。

徐乌牛毫发无损,反而被这一下趔趄给捅醒过来。

“俄戳几恁死啊!”徐乌牛咆哮一声,端着刺刀就捅过去。

那个山匪原本就腿部受伤,行动不便,结果被徐乌牛一下捅个正着。

“噗哧!”一声轻响,尖锐的刺刀便轻而易举的从山匪的胸口捅进去,直透后背。

徐乌牛在训练中无数次拿木枪捅刺过稻草人心脏,所以这一记捅刺直接就捅穿了山匪的心脏,山匪当场一命呜呼。

这一捅,仿佛是解开了徐乌牛的封印。

当下徐乌牛拔出刺刀,又嗷嗷往前冲。

途中只要遇到试图反抗的山匪,不由分说就是捅,就是捅!

被这种狂暴的情绪支配着,徐乌牛也不知道冲了有多远,捅死了有多少个山匪,直到眼前突然一空,再看不到一个山匪才停下来。

徐乌牛大口的喘息着,仍未从狂暴的情绪之中挣脱出来。

“乌牛,你小子行啊。”一只大手从身后拍在徐乌牛肩上。

“去死!”徐乌牛嚎叫一声,挺着燧发枪转身就往身后捅。

“乌牛是我啊!”身后响起徐大虎撕心裂肺的哀嚎,“大虎!”

徐乌牛手上动作猛然一顿,终于从狂暴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再定睛看时,只见刺刀的尖尖距离徐大虎腹部还不到半寸。

“乌牛,恁介乌句子吓死俄了。”徐大虎心有余悸的咒骂道。

“谁让你从背后拍他肩膀的?”徐应伟从旁边经过,又道,“今后别再干这种蠢事,不然死在自己人的刺刀下就太冤了。”

徐乌牛虽然从刚才那种狂暴的情绪中挣脱出来,但人还是懵的。

有些木愣愣的回头看向身后的山坡,只见身后一路倒毙着山匪,这都是被他刚才一路冲杀中捅死的,往下则是漫山遍野的尸体。

徐乌牛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的死人?

尤其是离他最近的那个山匪,人虽然死了,眼睛却是瞪得老大,而且直勾勾盯着他,让人不自禁的联想到化为恶鬼索命。

“乌牛,坐下歇一会。”徐应伟踹了山匪的尸体一脚。

山匪尸体便翻了个身,终于不再直勾勾盯着徐乌牛看。

然而徐乌牛却陡然感觉到一阵剧烈的烦恶,当下伏地呕吐起来。

这一吐,不光是把之前吃的皱饭都吐出来,甚至连胆汁都一并吐了出来。

而且像徐乌牛这样伏地干呕的新军士兵不在少数,一时间山坡上尽是哇哇的呕吐声,那股子气味别提有多么酸爽。

新军初阵,旗开得胜。

……

说实话,崇祯此刻也有些懵。

崇祯想到了这一仗会很轻松,纵然是新军,却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新军,绝不是山匪这样的乌合之众所能够抗衡。

新军即便是拿着长矛,也足可以打败山匪。

更何况,新军还装备了燧发枪加套筒刺刀。

所以,新军打败山匪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崇祯仍旧没想到,这一仗居然能赢得如此轻松,简直就是摧枯拉朽。

徐乌牛他们身在局中,所以看得不太真切,但是崇祯他们留在后方高处,却是借助望远镜将整个交战过程看得清清楚楚。

山匪错把新军当成了卫所军,再加上占了地形优势,所以肆无忌惮的向新军发起了密集队形冲锋,试图一鼓作气将新军冲垮,然后痛打落水狗。

然后,上万山匪就一头撞上了新军线列阵的三段击。

仅仅只是四波集火射击,就干掉了至少四千个山匪。

没错,四波集火三千多发子弹,就干掉了四千多山匪。

因为新军第一次开火时,山匪已经迫近到了三十步内!

在这个距离,燧发枪的命中率超高,而且穿透力极强,足以打穿两个人!

而山匪只有少量有披甲,绝大多数山匪只是穿了皮袄,有些山匪甚至连皮袄都没,只有一身单薄的布衣,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短时间被打死或重伤四千多人,山匪一下就被打崩掉。

后面的山匪见此便彻底丧了胆,转身就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这时候,徐应伟和阎应元两人又准确的捕捉到了战机,果断下令冲锋。

这些山匪本就饥寒交迫,体能严重不足,又怎么跑得过三顿饱食的新军?

何况新军中大多是山民,比拼脚力相比这些山匪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只有少数机警的积年老匪流窜两侧的山林,剩下的全部被新军捅死。

只不过,流窜进两侧山林的积年老匪也别想跑掉。

因为骑兵营的三千骑兵,还有八百夷丁早就等着他们。

三千骑兵和八百夷丁连建奴的白甲兵都能够正面硬撼,收拾这些积年老匪那还不是小菜一碟?这些老匪一个别想跑。

果不其然,到下午时分,三千骑兵和夷丁就纷纷返回。

被骑兵和夷丁带回来的,还有三百多颗老山匪的头颅。

大别山区的山匪这次算是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至少今后十几年内,是不可能再出现大股的山匪了,山民们应该可以过一段安生的好日子。

第三百六十八章 崇祯来了

近万山匪遭到全歼,新军伤亡却是微乎其微。

只有两个士兵阵亡,还有十几个士兵受轻伤,这十几人的伤亡主要都是那些披甲的积年老匪造成的。

这些积年老匪大多是流贼出身,还是挺凶悍。

崇祯让徐应伟收好阵亡士兵的身份牌,同时做了担架抬着受轻伤的十几个士兵,也没理会英山官吏的排队求见,继续往黄冈进军。

又经过半个月行军,到正月底终于到达黄冈。

这时候,郑鸿逵的水师早就已经抵达了黄冈。

同时也收到了堵胤锡遣飞骑送来的信:十万镇兵已经进抵汉阳。

在水师的协助之下,大军很顺利的渡过长江到达攀口,这时候距离武昌就已经只有不到两百里路程,急行军两天便可抵达。

崇祯当即下令急进。

……

武昌城外的乱兵已经乱成一团。

带头哗变的十几个总兵、副将正聚集在大帐中打嘴仗。

“我就说不能杀何腾蛟,你们不听,非要杀了何腾蛟,现在好了,朝廷大军杀到,连最后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我就问你们怎么办?怎么办?”

说话的这个总兵叫徐勇,这人跟黄得功一样也是辽东镇边军出身,崇祯年间也是一直奋战在清剿流贼的最前线,还曾经跟着时任勋阳巡抚的袁继咸镇守勋阳长达七年,迫使各路流贼绕道而行,是个悍将。

只不过,操守就无法跟黄得功相比。

黄得功率领的军队,在明末这个乱世真可谓一股清流。

而徐勇就跟左良玉、刘泽清之流就是泥石流,也剿贼,但是也抢也杀百姓,总之就是不拿老百姓的生死当回事,只图个人利益。

“屁话!何腾蛟杀了马总镇等四人,不杀他焉能平复各镇将士之滔天怒火?”

反驳徐勇的这个副将名字叫郝效忠,也是辽东镇出身,像徐勇、郝效忠这样出身辽东的武将在左军中数量不少。

比如卢光祖、李国英、张应元等人。

辽东镇又或者说关宁军一系的武将,军阀化倾向已经十分严重。

而这也是这一次哗变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崇祯在徐州、归德的一系列举措,已经传到了武昌,传到了这些辽东出身的武将耳中。

听闻徐州的边军将领全都封了子爵,每个边军士兵还赏了恩田,武昌的这些边军将领以及士兵就感觉受到被区别对待,被侮辱。

因为武昌这边的武将都没有被封爵,士兵更没有恩田。

事实上不要说赏恩田,甚至就连饷银也没有足额发放。

武昌镇边军的饷银标准就只是坐饷,每个月二两银子,还不能够足额发放,而徐州镇的边军却是战饷,还足额发放,差太多了!

因为这个,武昌镇的武将及士兵内心里早憋了股邪火。

换句话说,武昌镇的十几万边军早已变成一个火药桶。

偏这个时候,何腾蛟又效仿孙传庭搞了个席间杀大将!

杀完了大将,何腾蛟居然还敢只身一人闯入城外军营,结果直接就被怒火冲昏理智的边军将士砍为肉泥。

砍了何腾蛟,乱军又四处劫掠乡里。

短短旬日间,十几万乱军便将江夏县搅了个天翻地覆。

大肆杀戮了一番,也抢得不少财货女人之后,乱军又重新聚拢到武昌城外,准备进攻城昌城,至于拿下武昌城之后又该怎么办,他们还没有想过,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手里有军队,到哪不能吃饭?

只不过对武昌城的进攻却并不顺利。

猛攻了二十多天,始终都打不下来,还折损了不少人。

就在一众乱军无计可施时,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传来,水师杀到了黄州府,已经封锁了乱军杀入南直或者江西的去路。

这下乱军的头头脑脑立刻乱成一团。

到今天,已经是连续争吵的第三天,还没吵出个结果。

“诸位,别吵了,大家都冷静一点。”卢光祖打断徐勇和郝效忠等的争吵,又道,“当务之急我们得尽快拿出一个章程,如果打,接下来该怎么打?如果走,那么又该往哪去?我们必须得尽快做出决断,不能再拖下去了。”

郝效忠黑着脸道:“要我说,干脆别打武昌了,武昌城高沟深,太难打了,咱们直接起兵顺江而下打南京去!去把公子接回来!”

“接什么公子接。”一个副将恨声道,“直接杀了崇祯,让公子在南京登基!”

“没错,崇祯这个狗皇帝竟然敢这般欺辱咱们,是该让他看看咱们的手段。”又一个副将黑着脸道,“打南京,咱们直接打南京!”

“疯了,都疯了吗?”也有人保持着一定理智。

“就咱们这十几万兵马也想去打南京?几十万建奴都被崇祯打得落花流水,你们全都活腻歪了是吧?你们想死,老子我可不想死。”

“怕啥?崇祯的大军都在徐州守着呢,南京没多少兵。”

“就是,南京顶天了就是几万京营兵,京营兵也算兵?老子的一营兵就能把他们打得妈都认不出来!就打南京,就他妈的干崇祯!”

几个总兵还有十几个副将越来越来劲,说得唾沫横飞。

不得不说,这些武夫也还是有点眼光,知道这时候明军的精锐边军都在徐州,都在黄淮防线,南京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兵。

这个想法,跟另一时空的左良玉如出一辙。

当然,他们提出打南京的真实意图并不是真的想拥立左梦庚称帝,纯粹就是贪图南京城内的财货,大明皇家银号还有市易所就在南京。

打下南京,他们立刻能得到花不完的银子。

这些乱军大多都是流贼出身,即便有小部分官军出身,也大多是军纪极差的关宁军,所以忠君体国这套在他们这不管用。

这些乱军的眼里就只有财货。

看着群情激愤的十几个总兵副将在那叫嚣,徐勇直摇头。